论现代解释学的范式转换及其存在论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解释学论文,范式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04)03-0016-03
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的转型,内在地蕴涵着一种思维方式的嬗变,即从主体性思维范 式向人类学思维范式的转换。本文试图以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为主线,来梳理传统解释 学向现代解释学的嬗变历程。
一、狄尔泰的困境
狄尔泰被誉为近代“解释学之父”,他对解释学的发展具有奠基意义。在实证主义与 历史主义的双重夹击之下,他把解释学作为人文科学的方法论,为解释学的合理性争得 了一席之地。但在面对“历史本体”与“历史认识”时,他最终陷入了一个困境。
从启蒙运动开始,自然科学突飞猛进,成就有目共睹。近代欧洲思想界逐渐形成了这 样一种思潮:理性就意味着科学,只有科学才能使人日益控制世界,走向进步。正如卡 西尔所言:“科学的成就看来是无可非议的了。在我们的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 量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它被看作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至,被看作人类 历史的最好篇章和人的哲学的最重要的主题。”[1](P263)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的观点 是:实在的万物都是依据规律而发生,因此,可以在因果联系的基础上解释一切现象, 包括个人生活与人类历史现象。
与实证主义相对应,历史主义强调,人类行为是有意识的活动,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 自由心灵创造的,所以不能认为是有规律的机械过程;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明确的个性 ,因此不能用普遍的原则来理解或者判断历史现象。这种思潮冲击了近代欧洲思想界许 多旧的观念,但是也投下了相对主义与怀疑主义的阴影。[2](P44)
狄尔泰充分领会到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给思想界提出的问题,他认为,在自然界中, 一切都是机械的运动,而人文世界是一个自由和创造的世界,个人乃至人类的发展,都 是这种特殊的人类自由世界发展的结果。人所创造的人文——历史世界是一个精神世界 ,它是有意识的人创造的;它也是一个历史世界,因为它随着人对世界的意识而改变。 实证主义的问题在于没有看到人文——历史世界的特殊性。因此,光有自然科学的研究 方法还是不够的。在人文科学研究中,他建议以解释学的“理解”与“解释”代替自然 科学中的因果解说方法,使得人文世界变得可知。“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精神”。 [3](P33)
但是,正是在这里,狄尔泰陷入了一个困境。因为人文世界的本质认识与认识者的自 我意识是无法明确地加以区分的,即一切人文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历史学。而作为 知识形态的历史学无法从具体的历史个体的生活中抽象出来。狄尔泰虽然区分了自然科 学与人文科学,但是他仍然是以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规定人文科学,即他试图从具体 有限的历史理性基础上得到一种客观的理性,这样他就必然面对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 ,作为一个追随启蒙运动传统的思想家,他希望可以用客观的知识来掌握历史;另一方 面。作为一个经验历史主义的历史学家,他也知道历史学家本身也是历史之流的一部分 ,因此,他的历史知识必定在某种意义上是主观的,因而不能把握历史。但是在最终, 狄尔泰还是坚信,我们是朝着历史客观知识这个目标前进的。所以,历史学家是可以利 用前代留下的物质痕迹,并且通过“阅读”这种痕迹以重新构造历史的进程。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握历史的双重内涵,即作为知识形态的历史认识与作为人类 全部过程的历史本体。有限的历史个体当然无法把握无限的历史本体,但是可以认识作 为具体知识形态的历史。狄尔泰对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方式蕴涵着一种典型的主体性哲 学思维范式。[4]这种范式对解释主体的理解依赖于西方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体观,尤其 是古典解释学和浪漫主义解释学产生于其中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验自我”观念。而哲 学思维的发展要求对这种“自我”的历史性进行前提性批判时,这种思维范式就陷入了 左右为难的两难境地。
二、困境的实质及其出路
主体性哲学在近代集中表现为认识论,所以对这种主体性哲学思维范式困境的实质性 分析必须着眼于近代西方哲学,特别是认识论的深入分析。
近代哲学由培根、洛克等人发动的认识论转向基于两个根本理由:一方面,直接断言 世界的素朴实在性需要认识论反省的补充;另一方面,以现代数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 兴起和迅速发展以及其与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取得的不断胜利,昭示一条认识世界的可能 途径。认识论的这种转向对于从宗教神权的统治下解放人类的理性,无疑起了十分关键 的作用。但是这种转向效法自然科学的知识范式,并且将科学理性视为人类旅行信念的 唯一支撑,这不仅将导致一种僵化的思维模式,同时也预示着它必将失落的现代困境。
这种由科学观推动的认识论研究,具有几个致命的“内伤”:第一,主观与客观的严 格区别,导致了主客两分的认知框架与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第二,对一切知识何以可 能的知识基础的探询,导致了一种本质主义或者说绝对主义的知识论关切和真理符合论 的真理观念;第三,在一切“对人而言的关系”中,“认知关系”枢纽地位的确立将存 在的本性转换为认知的本性,使得探询存在问题的形而上学与以认知为最高目标的科学 混淆起来。
在这种思维范式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分离、彼此外在的关系,既然是一 种外在的关系,那么这样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客观知识是如何可能、主客体如何统一? 对知识的客观性的怀疑就由此而产生。但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却是以对主客体统一的信念 为前提的,所以哲学家必须反对怀疑主义,对主客统一进行哲学的说明。于是,近代哲 学,无论是唯理论、经验论,还是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均试图对此问题 给出回答。然而,一旦先行设定主客两分,在理论上又如何统一得来?所以,近代哲学 要么求助于上帝或者某种绝对抽象物(如绝对理念),要么预设一个先验的认识形式(康 德),要么消除认识的客观性,把认识归于主观的习惯性联想(休漠),但是在这种思维 方式中,由于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理解的错位,无论是人与自然之间,还是社会历史中, 主体与客体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统一。相应地,原来一些不言而喻的信念 与后设性的理论支持倒发生了根本动摇:人类理性(主要是认知理性)能不能成为世界最 根本性的存在?有没有不偏不倚的观察者?规范一切的最基本的知识原理能否存在?在主 体性哲学中,这些问题或者是作为“自明”的前设被遮蔽在原来的理论构架中,或者是 在原有的理论范式中是得不到解决的,这就是近代认识论的困境,从而也是狄尔泰解释 学困境的本质。
当代美国哲学家里查·罗蒂在他详细解剖传统认识论的巨著《哲学与自然之镜》中, 指出了这种隐匿着多重矛盾的认识论旨趣必然被转化的命运。他认为,传统认识论受到 自然科学知识范式的宰制,很难摆脱“知识基础”的诱惑,一再用各种形式采取了“心 灵是一面伟大的镜子”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就是准确再现的隐喻”。当人们从“科 学观点”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对人类文化的全体进行反思的时候,这种镜喻的认识论旨 趣就应该加以彻底的改造。罗蒂主张用一种新的解释学来与认识论相对立,他说:“这 种解释学不需要一种新的认识论范式,(正如)自由政治思想也不需要一种新的主权范式 。反之,解释学正是我们不再关心认识论以后所获得的东西。”[5](P285)我们在这里 不打算详细分析罗蒂所提出的解释学与认识论的关系问题,而只是引出这么一个问题: 解释学如何摆脱主体性哲学的思维范式而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三、视域的转变与存在论解释学
传统解释学向现代解释学的转变经历了一个根本性的翻转。利科将其称为一条“捷路 ”,即它与任何方法论断绝关系,直接把自身带到有限存在的存在论层次。[6](P232) 这条“捷路”肇始于海德格尔,最终在伽达默尔那里实现。相对于利科自己所走的“长 路”,这条“捷路”的根本特点是现象学的引入。所以,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的努力 也是我们必须考察的。
当胡塞尔从认识论之外进入现象学时,他就向这种复杂的近代认识论问题迈进了第一 步。在二十世纪,古典真理的普遍性业已遭到普遍怀疑与批判的时候,如何才能使人重 信这种普遍性呢?胡塞尔现象学试图通过超越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并揭示主体与对象的本 原关系,以其意向性理论重建普遍性基础。[7]伽达默尔评介说:“意向性研究意味着 一次决定性的突破,它根本不像狄尔泰当时所认为的那种极端的柏拉图主义,”因为, “在意向性概念里,那种自我意识的内在性和我们关于世界知识的先验性——这是基于 认识概念及其理论构造——之间所独断设定的裂隙从根本上消除了。”[8](P154)
但是,由于胡塞尔建立现象学的目的是探讨知识的绝对基础与最终根据,他因此而采 取了一种反省的立场,把笛卡儿、康德与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路线贯彻到底,最终陷 入到极端的先验论中。对他来说,纯粹主体是一切知识得以可能的条件和前提,它先于 一切个别主体而存在。这表明,胡塞尔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说仍然是“近代的”,他对 纯粹本质的绝对科学的追求,也暗含着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因他将主体看作一切客体的 基础,存在只是意识到了的存在,故而坠入到了一种彻底的主观主义不能自拔。作为一 种方法,胡塞尔现象学还原还不是本体论的,而是认识论的。这些都表明,他的现象学 还处在近代和现代的边界上。
虽然海德格尔仍然是从“人面对事物自身”这一现象学原点出发的,但是与胡塞尔有 明显的差异。首先表现在他把胡塞尔的先验论现象学改造成本体论现象学,用“人的存 在”去代替胡塞尔的“纯粹自我”。于是,问题就转变为:存在于时间性中的人(此在) ,面对存在于时间性中的对象(存在者)时,如何才能获得本质性的东西?由此出发,海 德格尔进而把胡塞尔本质直观的现象学改造成为解释学的现象学。改造以后,现象学不 再是一种从外部运用到本体论之上的方法,现象学本身成了本体论,而且还是解释学的 。在这里,现象学是作为解释学实现自身的,“理解”不再被看作是一种认识的方法或 者建议,而是此在的存在方式本身,理解是此在的本体论条件。这样,海德格尔在某种 意义上把胡塞尔与狄尔泰统一起来了。
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改造的意义在于破掉了胡塞尔的“括号”,放出了“存在” ,走向了非知识论的现象学,并且将“历史性”输入其内,但是他仍然坚持自胡塞尔以 来对普遍本质的追求,断言此在能够领会存在。而现代解释学的集大成者伽达默尔却认 为,对普遍本质的追求是不可能的了。
继承了海德格尔关于人(此在)只能生存于具体时空中的论点,伽达默尔认为,理解者 必然生存于具体的时空中,这一具体时空中的东西,构成了理解者的“前结构”。理解 活动是人存在的最基本模式,而不是主体认识客体的主观意识的活动。[9]狭义的文本 理解和解释活动只是从这种本体论的理解活动中派生出来的。伽达默尔解释学就是要发 现一切理解模式共同的东西,而不是提供一种一般的解释理论和解释方法。伽达默尔正 是通过研究和分析理解的种种条件和特点,来论述作为此在的人在传统、历史和世界中 的经验与人的语言本性,最后达到对于世界、历史和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在这里,伽达默尔重新启用古老传统的“解释学”这一术语,并且系统地赋予了它不 同于狄尔泰的崭新的意义:首先,解释者作为具有历史具体性的人,不可能摆脱自己的 历史性。相反,具体历史时空给他的东西,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在他解释活动之前拥有 的“前有”、“前见”、“前识”,是他的解释得以进行的前提与基础。其次,作为解 释对象的文本并没有一种固定的客观意义,它的意义是在与解释者的对话中形成的。随 着解释者的改变,其意义也会改变,即文本的意义是常新的,不可以定义的。再次,解 释活动并不是解释者去获得文本本来存在的客观意义的活动,而是解释者通过解释文本 而呈现自己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的活动。解释者能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得出一种似乎是文 本的意义,而其实是自己时代的意义。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解释者突破了自己的前见, 文本也突破了原来的解释,获得了新的意义。解释活动就是解释者与文本的双向突破活 动。正由于此,伽达默尔解释学的诞生被视为解释学的后现代转向。[10]
收稿日期:200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