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附属医院ICU;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相关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共88例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结局。结果:干预组SS-QOL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脑出血;重症监护;护理结局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ursing outcomes of ICU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88 ICU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n=44) and control group (n=44)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nursing outcom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S-QOL score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Before nurs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IHS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nursing, the NIHSS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at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a good nursing effect on ICU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It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erebral hemorrhage; intensive care; nursing outcome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026-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及生活饮食结构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成为最常见的基础性疾病。高血压患者在出现较为剧烈的情绪波动时,极易发生脑血管的破裂,引起急性脑内出血,迅速形成的脑内血肿对周围脑组织形成压迫推挤,促使颅内压急剧上升,颅内高压显著加重脑出血的危险程度[1]。临床中不仅需要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降颅压、血肿清除术等治疗,还需要重视相应的护理工作,尤其是重症监护患者,需要注重预防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共88例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44)和对照组(n=44)。干预组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7.56±5.51)岁,平均出血量(39.82±8.22)ml;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8.01±5.76)岁,平均出血量(40.04±7.94)ml。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家属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脏器疾病、颅脑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病史、不同意参与研究等。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例如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环境护理等。
干预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口腔护理。多数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需要鼻饲管进食,口腔长期封闭,为细菌的增殖提供了条件,口腔溃疡、肺部炎症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应适当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制度,10min/次,2次/d。若患者有自主意识,则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勤漱口,引导患者学习正确的咳嗽、排痰方式[2]。若患者口腔干燥,则可在口唇部涂抹石蜡油,外敷生理盐水纱布;第二,皮肤护理。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可能发生褥疮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应将气垫放置于患者背部,定期帮助患者翻身,缓解皮肤的受压情况。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擦拭背部,促进背部的血液循环,加强皮肤的耐受性,从而降低褥疮发生率[3]。对于大小便无法自控的患者,护理人员能应加强巡视,及时清除分泌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避免感染;第三,肢体护理。由于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长期卧床,肢体缺乏运动,可能出现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不良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合理摆放患者的上下肢,选择功能位,尽量促进各个关节的活动。对于处于清醒期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合理肢体位的重要性,严禁患者自主更换体位,避免发生关节畸形等不良情况;第四,导尿管护理。重症监护过程中大多需要为脑出血患者留置导尿管,因此预防尿路感染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尿量等,根据尿液的性质,判断是否存在早期感染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上报临床医师。在为患者更换导尿袋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还应当注重锻炼患者的膀胱功能,根据时机情况适当夹闭或开放导尿管,一般开放时间为每小时1次[4];第五,气道护理。意识障碍的患者经常出现痰液聚集的情况,排除难度较大,可能引发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痰鸣音、呼吸音等,对于痰量多且粘稠的患者,应及时通过吸氧治疗稀释痰液。治疗时动作应尽量轻柔,避免对呼吸道造成损伤。若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应定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引导患者将头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引流,避免堵塞气道[5]。
1.4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通过脑卒中患者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进行评价,共有10项评价指标[6],分别为语言能力、活动能力、自理能力、上肢能力、思维、精力、情绪、个性、视力以及工作,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②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情况。通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情况越严重。③并发症发生率。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组SS-QOL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通常发病突然迅速,致残率、致死率高,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差。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病情严重,且发展速度快,容易发生紧急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高,从而也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7]。因此,临床中不仅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还应当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SS-QOL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监护脑出血患者大多需要长期卧床,活动较少,机体功能会有明显衰退,预后较差。而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培养护理人员的临床干预思维,树立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保证护理质量。另一方面,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对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能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治疗的安全性,预后良好[8]。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武柠子, 马慧萍, 王宁,等. 脑水肿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6, 28(6):14-18.
[2] 高元红. 为脑出血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对减少其发生肺部感染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7):88-89.
[3] 汪花平. 1例偏瘫合并压疮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J]. 当代护士旬刊, 2017(6):171-171.
[4] 李红钰, 陈亚莉, 齐小向,等. 脑出血留置尿管后漏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当代护士旬刊, 2015(11):118-119.
[5] 彭晓红, 丁雪茹, 席建宏. 集束化气道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21):3055-3058.
[6] 冯雨桐, 李建军, 刘惠林,等. 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与生活质量水平相关性的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12):1433-1437.
[7] 李晓乾, 孔新兴, 王宝艳,等.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 广西医学, 2016(1):43-46.
[8] 侯芳. 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0):170-171.
论文作者:王小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预见性论文; 重症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