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审计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李 俊
(西安财经大学,陕西 西安 710100)
摘 要: 为深入推进新常态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确保其发展过程中遵守国家《审计法》与《教育法》,必须有效地开展教育审计工作。教育审计既要依法实施教育审计,也要发挥审计在服务和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在阐述教育审计基本内涵基础上,主要针对教育审计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具体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教育审计;教育改革;发展路径
教育审计工作的开展对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使教育经费最大限度的落到了实处,有效改善了我国的教育环境,保证了教育相关部门及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了高校廉政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新时期对教育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按照相关法律对教育相关单位进行公正、严格的内部审计工作,还要求通过审计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审计工作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教育审计部门要迎难而上,不断促进教育审计工作的良好发展。本文中将侧重对教育审计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路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
图15中不同z处投影宽度的中点位置,代表了刀具的轴线位置。因此,通过比较加工状态下刀具轴线位置偏离空载条件下的程度,便可以推测刀具所受径向力的大小。图16为直径1mm双刃平头铣刀在不同径向载荷下挠度位移的实验结果。只要事先通过这样的标定,便可以根据实际加工过程中刀具的投影图像推测出径向切削力大小。
1 教育审计的基本内涵
教育审计通常是指教育系统的内部审计,是由教育系统专门负责审计的工作人员,对高校各项经济活动、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等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价的行为。通过教育审计最终是为了确保高校的各项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强化高校内部管理,维护高校的合法权益,防范风险,确保教育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教育审计要充分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巩固教育审计机构地位,不断提高教育审计队伍质量,使教育审计工作开展的更到位;二是加大对教育经费、经济责任、基建项目、国有资产的审计监督力度;三是通过教育审计工作使教育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推动国家财经法规的有效实施,提高教育行业的廉政透明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教育资金都落到实处。
2 教育审计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具体路径
2.1 确保高校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根据国家审计法的要求,高校应当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保证足够数量的审计人员,并接受来自纪检委、督查等等部门的监督,确保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审计机构应当转变传统以监督管理职能为主工作模式,要向服务型转变,各院校要确定好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往的审计工作主要是以财务为主导,而新时代的审计工作要重点放在评价学校综合制度和经济效益风险上面,通过财务审计最大限度规范高校的经济效益风险,同时为高校更好地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2.2 建立完善的审计工作制度体系
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审计工作制度体系,规范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使所有审计工作人员都要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在针对违规行为处理上,要以预防控制为主,依法处理为辅,从而最大限度减少违规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具体如下:
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审计部门总结了很多丰富的审计技术方法。虽然审计类型多种多样,但审计程序都是差不多的,主要差别就是审查的目的和范围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审计目的要采取不同的审计技术方法。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注意审计方法的适用性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审计技术,从而满足不同审计类型的需求。审计技术方法的确定与以下因素有关,包括审计的目的、被审计事项的重要及重视程度、审计时机的选择等,从而更好地促进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有效实践。同时,要明确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对传统审计技术方法的延伸内容等。
2.2.3 民族手工艺品。锡伯族的手工艺品民族特色鲜明,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察布查尔县有“箭乡”之称,传统弓箭制作工艺繁琐,用材用料讲究,外形美观,游客对其很感兴趣。
2.3 创新教育审计的技术方法选择、运用与创新
一是审计部门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审计实施工作计划,并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的审计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使审计工作发挥出最大的积极作用,包括风险防范等,并以此为依据为高校后续工作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三是注重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就目前情况来看,审计工作任务重,审计资源不能与之相匹配,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同时节约审计资源,必须对审计方法予以创新。在同一项目审计中采用多种审计技术方法,充分发挥不同审计技术的测评功能,通过多角度的测评,更好地审计被审计项目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内容。虽然审计类型多种多样,但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虽然审计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为了更好地为被审计项目提供服务。内部审计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更容易被组织接受,对组织内部比较了解等,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将多种审计技术综合起来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审计的效率,同时从不同角度测评出更有价值的结果。
二是审计部门还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和责任制,一旦发现违规违纪行为,要立即进行严肃处理。
二是注重审计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审计技术方法在运用过程中,要时刻围绕审计目标来开展,同时要结合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有效实施,还要通过专业的分析明确其成本效益,使审计方法运用得当,同时要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审计目标的实现,保证整个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审计成本。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写好“审计日记”,从而记录审计的全过程,并开展“审计公告”,促进审计工作透明、有序的开展。当新的教育审计技术成熟的时候,就要将其实施下去,但是必须要保证新教育审计技术的实践效果,从而使新教育审计技术在不断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促进审计工作的更好开展。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的重视程度,为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不断向前发展。
近年来,中国瑞林一直在践行新环保理念,并把此理念深植在项目中。中国瑞林的技术具有危废原料适应性强、分解和脱除二噁英能力强、能耗低、炉渣全部玻璃化等特点,符合国家提倡和鼓励采用的短流程富氧熔炼工艺的清洁生产要求。在经济亟需迅速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保护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宇晴精通阵法,又挂念三人,在一边看得心惊胆战,手心里捏着汗,催着东方宇轩:“宇轩大哥,你快去替下孙老神仙,他快一百六十多岁的人了,一时糊涂,拿捏不住,这三个家伙就完蛋了!”
三是要对所有的审计结果进行认真研究归纳,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如果发现审计数据有问题,就要重新进行审计,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2.4 加强高校教育审计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教育审计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教育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以及作用发挥产生直接影响。为满足高校教育审计工作的需求,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必须尽快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契合教育审计工作需求的审计工作队伍。为此,可以从人才的选择、人才培训两个主要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是契合教育审计工作需求,合理地选择和培养审计人才。为了确保教育审计工作的有效实行以及最终获得的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应当高度重视人才的选择与培养。首先,从人才选择层面,被选择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较强的责任意识,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职业操守。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具备较强的应对能力和心理压力抵抗能力。
二是有序地开展教育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活动,促进教育审计工作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高校一方面可以邀请行业审计领域的专业人才入校开展专业的审计培训活动。同时为审计培训活动的有序提供资金支持,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而言:首先,加强培养审计人员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在教育审计工作中,当审计工作人员具备较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时,其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可以更为有效地对被审计对象的工作予以评价。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作用下,在确保独立性和公正性的前提下,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被审计对象形成对审计的正确认识,改变将审计视为威胁的错误认识。其次,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审计对象的判断力。审计人员的判断力主要体现在审计工作中对审计内容重要性的把握。为此,在开展针对教育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时,应侧重培养审计队伍的判断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对审计的重要性、审计风险等予以把握。在具体的工作中,良好的判断能力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获取审计证据,形成更为准确的审计结论,从而更好地对高校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揭露。此外,开展这对审计人员信息能力的培训活动。当代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既要具备足够的审计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还应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同时,高校应当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技术性审计队伍,可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检查、评价和改造,应当通晓会计理论、审计理论、信息系统理论、行为科学、信息安全、法律等内容的复合型人才,满足高校教育审计的需求,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推进。
3 结语
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能有效推动高校的教育改革,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要明确审计工作在新时期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在审计过程中,必须要以国家的财经法规为依据进行依法审计。教育审计要落实好相关单位的审计监督工作,促进各级单位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要不断提高教育审计工作的质量,明确各部门的审计内容,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从而促进审计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黄宏杰.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属高校为例[J].会计之友,2018,(24):130-134.
[2] 李荟,张佳春.教育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要素探析[J].财会通讯,2012,(25):82-83.
作者简介: 李俊(1987-),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西安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