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老年病研究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湖北443000)
【摘要】安全且优质的护理可以巩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保证患者顺利度过治疗期。护理安全需要在对应的法律规章制度之下,对护理安全进行重视和强调。跌倒是患者由于意外而致使身体部位直接触及地面的情况,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摔伤的概率极大,该种情况一旦发生会阻碍患者的病情恢复,增加护患矛盾,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们分析我院老年患者跌倒摔伤原因并给予安全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人跌倒;应用
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老年病房跌倒患者16例,年龄68~90岁,平均(81.28士6.24)岁,其中80岁以上10例,男11例,女5例,基础疾病分别为冠心病、帕金森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
2原因分析。
2.1感觉系统。人的感觉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视觉、听觉、触觉、前庭以及本体感觉,通常情况下,老人的感觉系统影响身体平衡的方式是刺激中枢神经,在这个年龄阶段,老人的视力远不如从前,而且视觉分辨率有所降低、视敏感强度也有所下降,从而加大了跌倒发生的可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人一旦步入老年,听觉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老年性耳聋等情况,所以老年人在很多时候都听不到跌倒的警告。老人听力的反应时间越长,就越可能会发生跌倒。另外,老年人的触觉减弱,前庭与本体感觉衰弱都是增大跌倒发生风险的因素。
2.2骨骼肌肉系统。老年人的骨骼退化以及关节、韧带的受损都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原因。一方面,老年人的骨骼肌退化会降低其行动的敏捷性与力量性,导致老人抬脚高度不够,行动迟缓,从而加大跌倒的风险。除此之外,老年人股四头肌力量也远不如之前,这也是诱发跌倒的一大原因。一般人老了之后,往往会与骨质疏松有扯不断的关系,这就致使跌倒后发生骨折现象的可能性大大提升,特别是髋部骨折。
2.3病理因素。病理性原因导致的走路不稳也是引发跌倒的又一重要原因,例如老年人患有脑血栓后遗症等。眩晕、偏瘫、惊厥或者是脚趾的异样都或多或少地会对机体的平衡系统造成影响,使机体稳定性与协调性降低,从而出现步态紊乱的现象。而且,老年人如果小脑受到伤害或发生病变的话,也会导致走路时身形摇晃,步伐不稳;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主要是通过影响老年人的视力来提高跌倒发生的可能性。
2.4心理因素。现在这个社会存在着许许多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老人可能会时常感觉到沮丧、焦虑的心情,从而加大跌倒发生的可能性。因为老年人在感到沮丧时很难做到注意力集中,并且伴有混乱的心理状态,致使老年人对周遭危险因素的感知能力减弱,对危险也很难立即做出反应。
2.5外在因素。环境因素:光线较暗、地面较为光滑、地面过于粗糙、道路上设有障碍、家具的摆放位置不合适等等因素都会进一步扩大跌倒发生的因素圈,再加上老人鞋子的适合度、助行器舒适度以及老人需要经过的台阶高度等原因也与跌倒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天气也是一项重要因素,雨、雪天气更是会加大跌倒发生的风险。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是包括以下几种:老年人接受教育程度以及资金收入的高低、医疗保健设施是否齐全、户外环境设计的安全性是否有保障、老年人与社会联系是否密切等。
3护理干预措施。
3.1全面评估患者的跌倒影响因素,一经判断患者为容易跌倒的患者则依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对患者进行身体约束,而主要的评估内容包括有:患者的步态是否不稳定;患者是否受到认知损伤;患者是否存在意识恍惚等情况;患者是否有伤害自己的倾向;患者所用药物是否会引发头晕等情况;患者是否不能生活自理;患者是否存在感觉障碍。
3.2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高的护理对策方案,与家属密切联系,告知家属如何有效预防患者跌倒,及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做对应的健康教育工作;在护理计划表中将安全护理的各项操作同时记录其中,要交接的护理人员都知道患者的护理对策。
3.3护理人员对患者加强看护指导,给予患者必要的生活帮助,为患者排忧解难,消除患者不必要的心理顾虑;对于活动不方便的患者要求患者家属24 h陪护,若患者要散步则护理人员在旁边陪同。
3.4给患者的病床安置床档,特别是夜间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器具保护,以此限制患者的肢体活动,并增加夜间巡房次数,对患者的约束带进行密切注意,不要让约束带过紧或过松,注意患者的夜间安全[1]。
3.5对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制度,在病房中设置温和灯光的地灯,以防患者在夜间摔倒,灯光要在不会对患者的休息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设置;将病房内部的地板擦拭干净,保证病房内部的干燥性不要有地面潮湿的情况出现;对存在高危摔倒因素的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并针对其进行预防措施,如在患者的床头安置呼叫器,呼叫器安置的位置要正好够患者顺手拿到;不准患者穿拖鞋[2],要让患者穿合适脚的鞋子,护理人员在患者活动和外出散步时重点进行该方面的检查;护理人员与患者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带领患者多了解医院环境,尽快熟悉病房和周围的治疗环境布局;若患者需要应用低血压药物进行治疗时要让其多卧床休息,至少在休息1 h后再行下床活动,并且活动的动作要缓慢,切不可过急;护理人员增,强巡房次数,注重实施护理人员陪护制度,若患者有呼叫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回应。
4小结。跌倒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安全和生命的重要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给老年人及家属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心理负担。跌倒的预防需要医护人员、家庭、社会各相关领域共同参与,应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在跌倒护理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仍是今后医院护理的研究方向。我们应重视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提高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及识别,保持良好的心态,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减轻社会压力。有效的控制我国医疗资源的浪费,防止老年人发生跌倒的情况,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淑芳,叶文秋,林绍英,等.老年跌倒患者二级预防的延续性护理[J].中国护理学报,2014,2(19):51-55.
[2]闫青,刘峰.安全教育与家居环境改造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946-947.
论文作者:乔苗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人论文; 因素论文; 发生论文; 老年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老人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