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市场愈加繁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背景下,建筑施工单位要想承接到工程项目,就需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项目承包。而投标过程中的投标价格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也影响其最终能否中标。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合理的投标预算,并掌握一定的报价技巧,使其能够以最合适的价格中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投标;预算编制;报价技巧
1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投标的预算编制内容
1.1 深入解读招标文件和图纸
各施工单位在开始正式的竞标之前,要对招标文件进行解读,尽管招标文件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显著,但是针对不同的招标项目会制定一些特殊的条款,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投标方案的编制,这就需要工程预算人员了解其要旨,掌握关键事项,以此作为后续工作的指导。预算人员在确定招标范围、工程概况以及投标报价原则的基础上,应该对招标文件及图纸特别熟悉,确保方案描述没有漏洞。
1.2 加强现场勘察
在掌握招标文件内容和对施工方案有所详细了解的情况下,预算人员应当亲临施工场地,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并了解相关材料和设备技术的最新市场动态,从而更加合理制定投标预算方案。首先,相关工程预算人员要深入当地材料市场进行各项用功材料的考察,综合比对其性能和价格,选择商誉口碑优良的供货商,与其建立合作关系,从而获取安全可靠的原料供应渠道。其次,施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土料和垃圾,应该合理划分土石材料堆放区域和垃圾清理区域,实现综合运输距离的最短,尽可能缩减运输成本。最后,工程预算人员要综合勘查施工场地周边地形环境,要考虑到相关的水电、管线租借问题,使其竞标价格更具竞争优势。
1.3 审查工程量清单,清除漏洞
施工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对投标文件中提供的图纸上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审查,加强其对尺寸构建和几何形状的规范性要求和界定,确保相关项目的编制方案符合要求,修正不规则形状和信息,更正计算错误,保证工程量差值在合理预估范围之内。
1.4 对工程量重点关注
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在进行报价时,选用的都是量价分离方式,因此,招标企业在进行预算方案的审核评估时,会对工程数量进行重点考量。基于此,相关投标人员要将方案中给出的工程数量和清单之中较为重大的事项进行复核比对,根据相关的变化趋势,适当调整,使得最终的预算方案符合规范要求,满足市场动态变化需求。
1.5 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预算编制必须是建立在市场水平的基础之上的,要保持报价和大市场趋势是相互一致的。因此,预算编制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市场发展趋势,在保证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制定一些个性化的方案,从而跳脱出传统的投标限制,实现自我创新,使得自身的投标方案更具竞争性。
1.6 合理规划定额、费用
定额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影响而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投标基价的编制时,要根据投标项目的范围界定,以行业定额作为依据。具体来说,要参照工程项目施工时的机械消耗水平、材料消耗水平以及人工消耗水平,并扣除相关的费用,避免费用的重复计算,实现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投标的报价技巧
投标报价可以说是整个项目投标过程中的核心,报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单位的竞标能力,只有全面掌握并综合运用相关报价技巧,才能够确保最终中标。综合来看,施工单位在报价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工程项目各项资料的探讨,由于项目报价阶段都较为短暂,因此,要尽可能提高相关文件资料的搜集整理能力,并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其次,施工单位在投标报价的最后阶段会出现无理由降价现象,以此来提高中标概率,但该种方式的后续隐患和风险极大,并不利于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在开展项目投标报价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报价方式来加强中标几率:
2.1 不平衡项目报价法
所谓不平衡项目报价法,就是在确定了项目总价的前提之下,逐一针对项目内部的具体部门进行调整修正,是一种在不影响项目整体报价的基础上的综合提升方式,能够使得工程项目在最终结算时收获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以下内容的管理:第一,诸如土方这些能够及时收到前款的项目材料,在预算编制时可以适当提高单价,而对于电气、油漆、装饰这些后期项目,在预算上可以适当降低单价,以此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便于企业资金流转。第二,基于项目工程量来对各用料单价进行调整,提高方案整体的适用性。第三,在对一些内容表述不清或存在错误、漏洞的项目的报价上,可以适度降低单价,为日后索赔提供参考性。
2.2 多方案项目报价法
所谓多方案项目报价法,就是在最终给出的报价预算方案中,只有一个价格是在严格参照招标文件的基础上而制定的,能够完全满足政策规范性要求,而其他价格是基于招标文件,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次修正调整并完善后得出的项目报价。通过对项目中某一环节的降低标价的方式,能够吸引到发包商的注目,以此提高自身在投标竞争中的优势,并将投标风险最小化。
2.3 突然降价法
由于竞标过程非常激烈残酷,竞争对手之间会想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到对方的信息情况,通过各种渠道来打探对方的报价消息。而突然降价法就是基于这一情况,利用竞争对手的心理,在项目报价的最后,采用突然降低报价的方式,达成迷惑对手的目的。但是,在采用此种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和衡量降价幅度的合理性,切不可脱离实际,尤其要加强临近投标截止日期的最终决策商议。
2.4 先亏后盈法
所谓先亏后盈法,是建立在企业自身实力较为强大的基础上的,需要企业牺牲工程项目前期的经济利益来提高中标几率,并在项目后期将利益弥补,主要用于分期建设的大型工程。企业一旦采用这种报价方式,就应当明确自身方案的可行性,并加强各环节的宣传力度,提高项目的关注度,以此获得发包商的肯定。
2.5 工机料分析法
所谓工机料分析法,就是对工程项目中的人工预算、材料费用和机械费用进行独立划分,并按照合理的报价比例,对各项目的费用的进行独立核算和汇总整理,以此保证预算价格在可控范围之内。工程预算人员可以在参考以往历史预算价的基础上,对相关的投标费用项目进行分析对比,结合当前市场真实价格,适度调整,进行科学的论断。
结束语
我国经济市场愈加繁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单位要想实现最终中标,就必须在投标预算编制和投标技巧上下功夫,确保最终的报价在自身可控范围和基础上,具备较高的竞争力。本文在对施工过程中投标预算方案编制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实施性较强的投标报价技巧,以此提高施工单位投标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庞倩倩.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的预算及报价技巧[J].智能城市,2017,(2):295-296.
[2]明小华.试论工程施工投标的预算和报价技巧[J].价值工程,2017,(5):53-55.
[3]张秀梅.工程施工投标的预算和报价技巧[J].工程建筑,2017,(4):117-119.
论文作者:马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项目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预算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方案论文; 基础上论文; 技巧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