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关爱问题学生策略论文_李冬雪

浅谈小学班主任关爱问题学生策略论文_李冬雪

(沈阳师范大学,110034)

摘要:德国知名教育家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关键词:关爱学生;问题学生;教师

一、关爱学生的内涵

教师要做到关爱学生,就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二、关爱学生的类别

(一)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等等,让他们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身体或其他能力有障碍,成为随班就读的学生。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爱好和学习的需要。因此,教育要考虑到儿童的不同特点和差异。对这些学生更要关注他们健康发展和成长。

(二)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是指家长选择离乡打工改善生活,将孩子留在老家读书学习。留守学生最大的特点第一是与父母聚少离多,平时和父母很少能够见面。由于成长的路上缺乏父爱母爱的滋润,大部分时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中有了矛盾无处宣泄。第二,由于是老人们带孩子,隔辈人比较溺爱孩子,是学生们缺少家庭管理约束,容易放纵自身言行。第三,据调查,很多留守学生需要长期在学校寄宿生活,由于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有的学生思想会比同龄人成熟,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三)离异家庭子女

随着现在成为父母的成年人的年龄越来越小,据调查,在笔者曾就职的某小学中,每个班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父母的不负责任,导致下一代的教育成了很大的问题,他们身上都有着相似的表现。第一,自我封闭。失去了父母的疼爱,感觉孤苦伶仃,没有依靠的主心骨,变现为沉默寡言,缺乏信任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第二,对人产生憎恨感,由十自己失去了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得到母来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时,内心就会产生嫉妒,表现为讽刺挖其他同学问学,进行恶作剧。

三、策略

(一)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诺贝尔曾说过:“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每个人的内在要求。有关资料显示,学生年级越高,年龄越大,对严厉的批评越敏感,教师不当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最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作为小学班主任就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需要得到和成人一样的尊重。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绝不可采取有损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方式。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熟知的道理。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全心全意地接受教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笔者实习的学校中,所在班级教师是一位经验十分丰富的优秀班主任,她的班级中没有班长,只有值日班长。班主任给所有的学生展示的机会,讲民主是体现学生自尊心的最佳表达方式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这位班主任会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调整教学方法,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并适当给予肯定。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教师任何形式的评价都是十分在意的,因此,当学生中间出现矛盾、分歧时,教师必须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能听取片面之词,要实事求是地选择恰当的方式给予评价和奖惩,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树立威信,得到学生的尊敬。

(二)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像慈母那般严慈相济,在教学中关爱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生活和学习。每一位母亲都希望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在走访过很多小学之后,笔者在每一所学校的墙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过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教师育人的宗旨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成长,同时,也要像母亲一样允许孩子犯错,让他们在改正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他们的信心。所要强调的是,一味“慈爱”是不行的,因为一个不对自己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教师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到严慈并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因材施教,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的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可忽视。据资料显示:视力低下、肥胖等问题已成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低下的重要表现。因此,班主任要提倡学生合理安排课业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做到不占用学生娱乐休息的时间,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资料表明,小学生在学习方而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厌学与逃学问题,二是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这是由于学生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导致的。班主任应积极开展班级学生个体辅导,真诚地帮助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待问题,处理问题。根据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不使用极端的语言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帮助学生走出阴影。

(四)学会尊重,搭建与家长沟通的“心桥”

教师和家长共同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责任,班主任的教育教学若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协助,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了解学生家庭,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与家长每一次的谈话过程中,班主任要赢得家长的心。班主任要把握好与家长建立教育合作的时机。比如,新学期开始时,更新每个学生的个人档案,与家长建立全而的联系。每次大考之后,教师可针对家长较为关心的话题,与家长进行联系,继续帮助孩子进步。对于“问题学生”,及时和家长沟通是十分必要的,教师与家长的每一次沟通都会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对学生的成长更有力。

四、总结

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期待阳光照耀、雨露滋润的花蕾。教师只有用自己的一片深情辛勤浇灌,才能使学生的心花灿然绽放。尤其是相对而言的“问题学生”,教师对他们多给予一份关爱,有可能会出现第二个爱因斯坦,第二个乔布斯……教师的责任就是用爱点亮学生心中的灯,用爱心呵护那一点点光,用耐心去滋润每一颗心灵。教师应该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要,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逐步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并在主动参与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地融人社会生活。我认为每个学生的际遇不同,他所需要的“爱”也不同,但无论是哪种“爱”,都需要真心换真情。

参考文献

[1]韩珍玉,刘福初.浅谈“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田一东方企业文化,2010(03).

[2]浅谈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周小琴.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1).

[3]谈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学生教育工作[J].姚彦微.科技创新导报,2014(07).

[4]论农村小学班主任关爱留守学生的有效办法[J].蒙立毅.好家长,2017(32).

作者简介:李冬雪(1994.12-),女,辽宁省辽阳县人,学历:硕士,专业:小学教育。

论文作者:李冬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班主任关爱问题学生策略论文_李冬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