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研究论文_朱金梅1,刘敏丽2

10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研究论文_朱金梅1,刘敏丽2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科左中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通辽市 0293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生产生活对电力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10kV配电线路作为运行持续性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电网构成,其故障抢修工作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电力系统的性质决定10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针对实践操作中10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的危险点的发生原因、客观与主观预防、解决的方法展开研究,为保障维修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做出努力。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

1 在10kV配电线路的故障抢修中常见的故障及成因

在日常用户进行用电的过程当中,10kV配电线路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在生活服务以及工业生产的运转中10kV配电线路是其中的重要元件。所以研究人员要对其进行中分的了解及深入分析。常见的配电线路故障一般有:10kV线路跳闸故障;10kV配电线路的缺相故障;线路断线故障;线路短路故障;违规施工引起的部分线路故障等。

1.1线路缺相

在10kV配电线路的正常操作过程当中线路缺相的故障是较为常见的故障之一,这种故障的危害是致使线路上的相互动力不能够正常工作,相应的设备也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所以会引起低压电压不平衡的现象出现,所以要尽快的排除故障是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行。

1.2单相接地故障

引起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树木、鸟巢接触到导线;导线距离建筑物过近;配电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单相绝缘击穿或接地;由于断线造成导线落地或者搭在横担上;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引出线发生断线;配电变压器台上的熔断器或避雷器的绝缘遭到击穿;在绝缘子上导线固定或绑扎地不够牢固,使得导线掉落到横担或地上等。

1.3违规操作

在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员工不按照相关图纸规定进行施工,在设计过程中缺乏详细深入地思考,导致施工过程中挖断线路的情况经常出现,那么久严重的影响到了城市供电以及用户终端的电力使用情况。

1.4环境破坏

另外,还有多种外部不可抗因素的破坏时常出现,例如地震、洪水以及泥石流等诸多灾害导致配电线路的外部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1.5人员技术水平有限

在管理和使用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诸多影响,管理人员以及使用人员的自身修养和作风素质也对配电线路的使用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要保证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担当责任。管理法规面的人才是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城市的支撑立足点。目前我国某些电力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中不乏滥竽充数的存在,一些单位甚至聘用毫无经验的非专业人员,这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在工作方面缺少一定的责任心,不能充分地对高等教育文化进行了解,并且对平日里的监察不能严格要求,甚至在有的时候发现了隐患也不及时处理,任由安全问题在暗地里滋生,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日后必定会对电力工程的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

2 解决故障抢修客观危险点的几点办法

2.1对勘察作业的现场环境要有一定的掌握

电力线路的故障抢修工作需要操作人员对抢修现场的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在进行抢修工作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实地的进行考察,不要只凭借经验或者主观的判断来进行操作。在对现场环境有了一定的掌握后,才可以进行带电作业,同时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来带好故障维修的工具。在气候条件不佳,如大风大雨天气环境下,应当停止抢修工作,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注重定期检查作业工具

首先,管理作业工具的人员或部门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能够判断储备作业工具的环境是否合理,科学落实针对作业工具安全性的检查工作;其次,在作业工具运输的过程中,应将其在安全箱内有效的固定,以此降低运输过程中受颠簸而导致绝缘性破坏;再次,在10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工作完成后,应及时的对作业工具进行回收保管,防止其受到破坏或遗失,影响后期抢修工作的效率。

2.3注重安全电气距离的重要性

保持安全距离是抢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控制危险点发生作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大量实践和理论证明,在10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中要保持对地距离在40厘米以上,对带电相邻设备距离在60厘米以上,如果抢修现场环境不允许应使用绝缘挡板隔离。

2.4保持安全的电气距离

电气安全距离不足会引发作业中人员的危险,造成人员的伤亡,因此一定要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具体在10kV配电线路故障维修过程中,要保持对地40cm,对相邻带电设备60cm的最小安全距离,或者使用绝缘挡板进行隔离。对于不同电压级别的电力线路,也要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如果无安全距离太近,不适合作业,则应当立即停止作业。

3 预防10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的主观途径

3.1提升抢修人员安全意识,纠正不良操作习惯

在10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中存在的危险点,大部分可以有效地预防,达到降低对抢修人员和设备破坏力的效果,所以应注重对抢修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例如定期针对安全作业的案例学习、观摩表演,制度培训等,使抢修人员的不良操作习惯的以纠正,例如抢修工作不佩戴绝缘手套,在可能存在危险的不良天气冒险作业等,以此缩减危险点。

3.2提升抢修人员操作水平

做好防雷工作。提升抢修人员的操作技能,是有效避免客观存在的危险点发生作用的有效途径,以此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工作不能忽视;在日常中可以通过专业的技术有效的控制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发生,以此达到缩减故障抢修危险点的目的,例如针对10kV配电线路安装避雷针、避雷器等,使发生雷击的情况下部分电流转入其他杆塔或进入地层;对避雷线的接地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使导线的绝缘性得到保障;合理的缩减工频电场强度或使用不同的接地方法;对10kV配电线路配备自动重合闸装置或对线路采用双回路方式等,可以有效的降低雷击事故的发生,实践证明应用此方法,雷击事故发生的概率明显下降,以此可见提升操作水平的重要性。

4配电线路的抢修工作中的故障预防

在进行10kV配电线路的抢修工作中,要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很多工作当中并不是危险大而是工作人员的疏忽,很多小的危险点被工作人员忽略,日积月累过后就会瞬间爆发形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所以要时刻加深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的意识,可以通过演习和观摩等方式进行技术员的培训工作,也可以让作业人员亲身实践,在实践中加深意识,避免因为疏忽或者业务不熟练而造成的错误行为。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居民用户的人身安全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所以需要电力员工以及大众的共同努力。那么,忽视危险点假如是危险事故形成的客观因素,不良操作习惯则是触发危险的主观因素,二者若是同时存在,极有可能造成危险发生,因此要及时从根源上改变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每个人做起,建设健康的电力工程,拒绝危险的发生。

5结束语

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分析是在检修过程中排除危险的首要条件,科学的分析并提出预防危险发生的预防措施对于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电力企业要注重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发现危险点的存在并加以解决,确保作业人员和作业设备在配电线路抢修工作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茹满辉.配电网带电作业旁路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方喜照,刘俊林.10kV配电线路设计分析探讨[J].电子世界,2014.

[3]曾利华.安全性在10kV带电作业中的思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

[4]杨国荣.浅议10kV配电线路管理技术措施[J].电子制作,2014.

论文作者:朱金梅1,刘敏丽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10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危险点研究论文_朱金梅1,刘敏丽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