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课外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和品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渠道,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与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坚持以学生为本来开展教学活动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主探究积极性的调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此情形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地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逼真情境,激发学生思想情感
从生活中选择最鲜活、最真实的资源来引入教学,可以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涌现出股股清泉,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形象感人。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学生生活中鲜活的生活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在逼真的生活情境中激发起强烈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学习《爱在家人间》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思想情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在逐渐增强,许多学生与家长之间形成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不和谐家庭关系,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了一个人从婴儿到儿童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外貌变化过程,然后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谁还能记得爸爸妈妈年轻时的样子吗?”这样的话题把学生带到了日常生活的回忆中。同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下雨天妈妈撑伞来接孩子放学”、“早晨妈妈叫孩子起床”、“厨房妈妈忙碌的背影”等等。这样,我通过利用图片和视频来创设逼真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边看图片边回忆日常生活中妈妈为自己做的一切,从而唤醒了学生对妈妈的爱,由此及彼,使得学生对家人的感情得到了激发。
二、引导自主探究,提升学生道法认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探究已经成为当下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去感知教学内容,让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和想法,能够促使学生对学习爆发更大的热情,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以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友谊与成长同行》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以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能力。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渐渐脱离了对父母的依赖,更加渴望与同伴、同学之间的友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自己的交往需求和人际状况有清楚的认知,对友谊有合理的期待,并让学生学会处理与自我、他人、集体和国家社会的关系,以符合“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此,在课堂上,我就精心设计了体验反思型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我的朋友圈”的反思分享活动,促使学生觉察自己的交友特点及交友对象的变化。接着,通过“朋友影响力”和“马恩友谊故事”的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分享友谊故事,感受友谊的美好与力量。这样,我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把友谊的力量上升到了理性的认知层面。
三、开展课外实践,培养学生良好德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然而,只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背诵理论知识是行不通的,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转化为内在的良好品行。因此,实践性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开展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力亲为,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深刻认知,同时加上情感、信念和意志的参与,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促使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得以逐渐培养。
例如,在学习《维护秩序》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行。课后,我征得学校领导同意,让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维持秩序,并开展主题为“维护秩序人人有责”的各种宣传活动,通过演小品、演讲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全校学生的“秩序意识”得到了强化,而且还深化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养成了遵守秩序的良好德行。
总而言之,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作为初中生法治意识和德育教育的重要引路人,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心理来充分整合教学手段,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高法制素养人才。
参考文献:
[1]翟春英.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学周刊,2014(1).
[2]梁思敬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4(3).
论文作者:刘家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初中论文; 友谊论文; 自主论文; 认知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