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但是还有有很多的病害发生,对这些病害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是优化桥梁质量的关键。另一方面,为了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还要定期对桥梁进行维修养护工作,只有这样在交通流量如此大的环境下才能够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桥梁养护;病害处治
引言
在交通量日趋增长的背景下,桥梁养护的作用格外重要。发现并消除病害,对提高桥梁整体承载能力、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桥梁病害的处治往往要需要通过决策分析,选定最佳的处治方式。
1桥梁养护
1.1组织机构
1.11监察
(1)观察公路养护工作组的养护人员应根据计划、按照程序观察整个桥梁。根据公路所在位置、等级和重要程度确定观察频率。观察往往局限于可见部位,如路标、桥面、排水等,观察周期至少为三个月观察一次。在观察时,无需配置特殊设备,如脚手架和梯子等,从桥面和地面开始,到达可以通行的所有部位,找出肉眼可见的病害或缺陷[1]。最后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2)巡检公路养护工作组组长负责执行,每年巡检一次。巡检的目的是找出已知病害与缺陷的产生原因。与观察一样,都无需配置特殊设备,但是可以使用现有的检查装置。从桥面和地面开始,到达可以通行的所有部位,包括桥梁的箱内空间。最后对巡检的结果进行记录。
1.12试验
(1)基本试验公路工程局专业工程师负责执行,每三年试验一次。基本试验的目的是针对监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用试验装置或工具进行检查,如使用小锤敲击、使用放大镜观察等。此外,对于没有列入试验计划,但确认存在疑点的部分,也可利用上述方法进行试验检查。试验检查结果应包含病害缺陷基本描述、实际损坏状况、破坏程度(锈蚀与变形)。(2)大桥试验中央直属试验工作组负责执行,每年试验一次。试验过程中,应利用所有可用到的设备,对异常部位构件进行全面检查,安排专职工程师负责监督指导。此外,还需对重型构件进行检查。对于被盖住的构件,应在不破坏结构的情况下掀开检查。
1.13维修
如果通过监察和试验发现桥梁存在病害或缺陷,则公路养护工作组应及时对其进行维修,也可由专职维修队伍负责维修。范围较小的病害或缺陷主要由养护工作组维修,具体内容包括:防护结构、导向结构、标志等附属设备、排水设施和接缝。而较大的破坏必须由专职维修队进行处理。
1.2病害或缺陷分类
桥梁的病害或缺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铺装层损坏。具体表现为:横纵向裂缝、面层或内部存在气泡、接缝剥落(包括水沟的边缘与路缘石边缘)。(2)防水层漏水。产生原因为防水层破坏或过于潮湿。当出现此类缺陷时,可能说明桥面铺装与防水层并未起到应有作用,导致上部结构因水体大量浸入而遭到破坏。根据工作人员的判断,是施工方法不当所致。因此,一旦出现此类缺陷,应考虑使用其他防水措施。(3)上部结构出现缺口与空洞。(4)钢筋外露。这一缺陷主要由施工不当造成,比如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到位,钢筋外部保护层厚度过小。这种缺陷通常在桥梁使用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5)桥面及泄水沟接缝损坏。(6)桥面盐溶与冰冻。由桥面摊铺所用混合料未掺加防蚀剂所致。
2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要点
2.1高速公路桥梁维修养护的基本原则。
2.11维修与预
防性养护相结合的原则。即时维修出现破损的桥梁,预防更大的桥梁病害出现,遵循维修养护和预防性养护相结合的高速公路维修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那些高速公路耐久性比较强的病害,一定要进行维修加固处理,保证结构耐久性,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保障高速的安全畅通。加固环节还需要注意不能片面地实施,要针对桥梁发生病害的具体特征。
2.12勤于检测的原则
高速公路桥梁的工程结构非常复杂,投资商投入了非常多的造价,而且高速桥梁本身的造价就非常大,因此即使出现桥梁病害也只能是从局部还是实施整顿,不能够将整个桥梁大面积的整改,这样对桥梁的整体结构来说影响太大,因此等到处理时机最佳的时候,相应地加大监测的频率,进一步观察。
2.2完善管养技术标准
高速公路桥梁的管养技术涵盖检测评定技术和养护实施技术。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桥梁检测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将这些技术指标与桥梁状况结合起来,研发多层次、多体系的检测手段和养护管理方法。
2.3深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不仅需要组织合理,还需要提高养护人员的基本技能和素质。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或者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解决,但是这种养护工作缺乏竞争机制,这也是造成现在的养护工作执行不到位的根源之一。可以开放养护管理市场,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养护工作的归属,如果不能取得预期的养护管理效果,则该单位需要负责,同时也影响该单位在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市场的发展。
2.4预防性养护技术
预防性养护技术是指预防高速公路路面出现病害的技术,目前较为常见的技术方式有微表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在我国范围内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运用,施工的原理是利用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矿料等材料在一定比例的要求下将其混合配置成稀浆,完成后将其直接铺设在路面进行养护功效。实际案例表面,这项技术只需要2小时就可以正常使用路面。简单高效的特点使此项技术被广泛运用,但需要注意的,微表处技术只适用于一些微小裂缝或者是最前期的病害,对于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损害路面,需要进行后期进一步的养护。使用微表处技术将材料铺设在路面上之后,稀浆可以快速的与黏合,对于路面整体的防水性和抗滑性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2.5维修养护高速公路桥梁的具体策略分析
延长高速公路桥梁使用寿命最佳的一个方法就是维持桥梁的良好工作状态,并且在分析维修养护策略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养护策略的经济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加实际地加强桥梁的使用安全性,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2.51桥面常见病害的维修养护策略
为了减少车辆对桥梁的冲撞对桥梁造成严重伤害,一定要保证桥面的基本平整性,另外可以使用新型防护材料来代替原来的旧材料进行局部整顿,将受损伤的桥面局部进行整改。发生裂缝的桥面很容易就会被各种杂物堆积塞满,因此要将杂物清楚,然后进行修补,用混凝土将清理之后的桥面裂缝填充完整,一方面防止桥面漏水,另一方面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建造桥梁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多余的钢筋,因此在进行修补的时候要将多余的部分去掉,避免钢筋外露引发交通事故。
2.52桥梁上部病害的维修养护策略
桥梁养护工作不是等桥梁已经投入实施很长时间之后才考虑的问题,在设计高速公路桥梁的时候就要在施工阶段考虑到日后的维修养护工作,设计者将管理工作的一些要求考虑进去,进行设计方案的调整。并且为了确保桥梁的相关信息是准确的,在设计师和施工人员交接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反复检查,对于存在歧义的部分反复讨论,如果在建造过程中发现什么错误也要及时针对进程进行修改。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装置就是限高装置,桥梁的上部是有高度限制的,行使的车辆绝对不能超过桥梁的最高标线。
结语
随着我国大批桥梁在运营阶段出现越来越多的病害,高速公路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也越来越迫切。本文探讨了高速公路桥梁运营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桥梁养护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养护管理技术和要点,以促进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关建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8):128-129.
[2]刘涛.公路桥梁养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交通世界,2016(30):102-103.
论文作者:杜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桥梁论文; 病害论文; 桥面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缺陷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