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辨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老子》第五章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历来注家大多把“天地不仁”释成“天地无情, 自然无为”。如王弼《道德真经注》注曰:“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苏辙说:“天地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2 〕近人胡适说:“老子的‘天地不仁’说,似乎也含有天地不与人同性的意思。……老子这一个观念,打破古代天人同类的谬说,立下后来自然哲学的基础。”〔3〕任继愈也认为,老子讲“天地不仁”, 是说天对人没有主宰力量〔4〕。钱钟书则进一步解释道:
“不仁”有两,不可不辨。一如《论语·阳货》之“予之不仁也”或《孟子·离娄》之“不仁暴其民”,凉薄或凶残也。二如《素问·痹论》篇四三之“不痛不仁”或《广韵·三十五祃》之“傻偢·不仁也”,麻木或痴顽也。前者忍心,后者无知。“天地不仁”盖属后义。〔5〕
以上解释,笔者以为都不符《老子》本义,尤其钱注更容易产生歧解,原因有二:
第一,天地“无知”或“万物自相治理”可推出天、地、人三者没有关联,钱钟书就引韩愈《孟东野失子》:“天地人,由来不相关”〔6〕来说明。但老子强调天、地、人有关联并相互效法。 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处的“自然”并非王弼所解“任万物自相治理”之意。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此言天之道虽不争,不言,不召,却善胜,善应,善谋,“天网恢恢”,万物莫不在它主宰之下“疏而不失”。可是天道又为何法“自然”呢?原因是“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九章)或“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因此,天法自然并非“任万物自相治理”,而是治理成功之后悄然隐退,人们不觉,以为自然如此。其次,天还有人格。六十七章:“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若天地麻木无知,又怎能以慈救人,以善待人,又怎能“损有余而补不足”呢?
第二,如果“天地不仁”是因为麻木,但“圣人不仁”却又为何?钱钟书说:“圣人虽‘圣’,亦‘人’也;人有心也,其不仁也,或由麻木,而多出残贼,以凶暴为乐。”〔7 〕司马迁说:“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8〕《辞源》也引“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把“不仁”释成“残暴,残忍”〔9〕。但如前所述,《老子》的“天”并非无知,也非残暴;同样, “圣人”也和“天”一样充满仁慈之心。第七章:“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认为圣人无私。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则说圣人乐于助人。七十九章:“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说明圣人心胸宽广,以德报怨。如此一个圣人形象,又怎会是无知或残忍呢?
综合以上所述,把“天地不仁”释成天地无知就会与通篇《老子》思想产生矛盾。但若仔细辨析“天地不仁”的“仁”字含义,就会发现“不仁”并非无情无知,而是“至仁,一视同仁”。“仁”有两义,一如《说文》:“仁:亲也。”《广雅·释诂一》:“仁,有也。”王念孙疏曰:“古者谓相亲曰有……有,犹友也。”这里的“仁”,是指父子兄弟朋友间的亲情,即孝与悌。另一含义是指“仁慈”,即孔子所说:“汎爱众,而亲仁”〔10〕的“仁”,这是一种超越于亲情之上的“至仁”。儒家认为,孝悌亲情是“汎爱众,而亲仁”的基础,《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离娄上》:“仁之实,事亲是也”。然道家以为,孝悌亲情是与“至仁”相排斥的。十八章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三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庄子也认为若父子相亲曰仁,则虎狼也是仁的,因为虎狼也父子相亲。所以,“至仁无亲”〔11〕,“大仁不仁”〔12〕。英人贝扶理论及《道德经》时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难道老子的道是不仁慈,或是圣人无情?看来不是这个意思。这时可能有两个意思:(1 )道并非轻易可以掌握得到,它是超乎理性,甚至超乎爱(感性的爱)之上,因此会公正无私执行审判;或(2)真实的人性是由道生出的, 不然便不可能在天地之间寻见。”〔13〕这段话说明天道超越了理性和感性的爱,天道之于众生是一视同仁的。
“不仁”可释成“至仁”,那“以万物为刍狗”该当何解?“刍狗”是指缚草为狗之形,祭祀以为求福之用,完了就扔弃或焚毁,一般以为是轻视之意。钱钟书说:“故刍狗万物,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不省记’,非天地忍心‘异心’而不悯惜。”〔14〕虽然刍狗在祭祀时“文以青黄,绢以绮绣,缠以朱丝,尸祝袀袨,大夫端冕,以送迎之。及其已用之后,则壤土草而已。”〔15〕但并不能由此而说明天地无视万物的存在,可任意践踏,所谓取舍、生死都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天地对万物众生一视同仁,它不偏爱某物而使其生,却不使其死,唯其天地超越一般的生死,才能使万物生生不息,运化无穷。五十一章云:“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庄子·大宗师》:“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又《庄子·知北游》和《则阳》都说:“与物化者一不化”。耶稣也说:“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16〕
“不仁”释“至仁”,就像“生生者不生”“与物化者一不化”一样,反映了道家包含的辩证思想。在老庄看来,天下万物都是相对的,同时包含着正反两面,而万物之源的道则是绝对的,是永不生灭的终极存在。《庄子·齐物论》:“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寓言》:“恶乎然?……恶乎不然?……恶乎可?……恶乎不可?”老子更是深谙世界中正反相合之道,《老子》八十一章中,这类话比比皆是: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四十八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二章)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第七章)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
知其雄,守其雌……(二十八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三十六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
……
仁与不仁,就如有和无,生与死,难与易,强与弱,祸与福一样,都是相对立同存于一世界中,唯有天之道超越于这相对的世界之上,道本身既非“是”,也非“非”,既非“仁”,也非“不仁”,既非“生”,也非“死”,而是“至仁”,“至高无上、永恒不灭”的根本。正如王安石说:
天地之于万物,圣人之于百姓,有爱也,有所不爱也。爱者,仁也。不爱者,亦非不仁也,惟其爱,则不留于爱。有如刍狗,当祭之用也,盛之以箧衍,巾之以文绣,尸祝斋戒,然后用之。及其既祭之后,行者践其首脊,樵者焚其支体。其天地之于万物,当春生夏长之时,如其有仁爱以及之;至秋冬万物凋落,非天地之不爱也,物理之常也。……且圣人之于百姓,以仁义及天下,如其仁爱,及乎人事有终始之序,有死生之变,此物理之常也。此亦物理之常,非圣人之所固为也。此非前爱而后忍,盖理之适焉耳。故曰不仁乃仁之至。〔17〕
笔者认为,这段话应该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正确解释。
注释:
〔1〕以下凡言某章者都出自《老子》,不再标明。
〔2〕苏辙:《道德真经注》。
〔3〕胡适:《中国哲学史——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1 年版,第44页。
〔4 〕任继愈:《试论天人合一》, 参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1期,第4页。
〔5〕〔6〕〔7〕〔14〕钱钟书:《管锥编》第2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18页,第419页,第420页,第419页。
〔8〕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9〕参看《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6页。
〔10〕《论语·学而》。
〔11〕《庄子·天运篇》,《庄子·庚桑楚》。
〔12〕《庄子·齐物论》。
〔13〕[英]贝扶理:《碗的默想——道德经与东方基督教之虚已基督论》,摘自刘小枫主编《道与言》,上海三联书店1995 年版, 第365页。
〔15〕《淮南子·齐俗训》。
〔16〕《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16章,另《马可福音》8章, 《路加福音》9章等处亦有相同论述。
〔17〕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