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汉市连山镇中学校 方伦强
【摘 要】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教育核心知识的突破, 要把功夫下到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上。教师在新课改的学习 中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 将初中数学这一学科的学科特点准确把握,深入了解学生,从 不同的方面把握有利因素,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实践。
【关键词】转变语言兴趣情境
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在现代初中数学教 学中数学教师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教学改革。通过针对性的 教学改革与改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学活动 的开展,作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积极性、学习方法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关键。为了改 变这种现状,我做了一下的尝试,仅供广大同仁们一起探讨。
一、提升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 馈、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 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 握,即影响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运用语言艺术要做到:
1、语言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我在教学中主要把 握如下两条:①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了解透彻。比如: 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 个直角没画成 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最小的整数就是 0”之 类语言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②必须用科学的术 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 等。
严密,即紧扣数学用语的高标准要求,将语言措辞准确把 握,紧扣所学知识,严密结合相关定理定义,延伸也要有理有 据,切记不可模棱两可。
2、语言要摆脱枯燥乏味的风格。
数学本身就容易让人感觉枯燥,尤其是那些理性思维的学 生,更是谈数学色变,为了增强初中数学的魅力,数学教师应 该改变语言风格,将理性而平实的语言转变成形象而生动的语 言,多举形象的生活中的例子,力求通俗易懂,感染他们,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更好的学好数学。
二、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和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善于挖掘、调动学生身上 的积极因素,要善于永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自身的消极因 素,利用学生的自信和内力去进行自我发现,利用学生的兴趣 和内力去激活隐藏的潜在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教学情境源于学生的实际 生活,如杜威所说,知识如果能还原为人类最初的经验,那么 人们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数学课程的推进需要对学生学习的动机进行激发,无论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激发 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始终是教师重要任务。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 学习动机的激发更应侧重于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利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起好奇心,创设良好的 参与氛围都是有效的方法。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用导言描述 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并让学生参与进来。还要注重联 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教学 资源。如,在教学中设计许多与生活实际十分贴近的话题,便 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的主动建构知识。其次。 还应充分挖掘利用学生的经验。人和有效的教学都是从对学生 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开始的,这种经验既包括认知经验, 也包括生活经验。我在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活动性。留给数学活动课程一席之地。要注意区分活动 课与课外活动:二者虽有联系,但有着本质的区别。要多形式、多 内容,积极组织开设并搞好活动教学的研究及评价。
2、科学性。数学的发展规律是来源于实践,又最终服务于 实践。
3、实用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所 学的知识发展为能力,进而增长才干、学以致用。教学的内容要 加强实际联系,如:利率、证券、风险投资方面的应用。
这样,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认 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进而产生 “我要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创设和谐情境,实现师生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互动中信息主体化得教育。如果没 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就无法开展,因此,“合 作学习是教学过程本身的客观要求”。和谐气氛的创建,给学生 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合作学习的实现,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和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创建和谐情境,实现师生合作学习?要在师生、生生 之间建立起合作学习的心理环境。首先,要建立师生间深厚的 情谊。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多给学生以关爱和赞美, 同时以自己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一个春风化雨的教 育环境,其次要形成民主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的合作必须讲究 民主,教师一言堂是不可取的,民主的接受学生的意见,教师才 能不断对教学行为作出调整,不断改进教学。学习小组的建立要 小组成员态度的类似性、需求的互补性和感情的相悦性。
总之,要想在数学中有所突破,必须多方面借鉴,积极充 电,加深教师自己的内涵,将初中数学这一学科的学科特点准 确把握,深入了解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把握有利因素,进行大 胆的改进和实践。
论文作者:方伦强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语言论文; 师生论文; 知识论文; 情境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