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传统文化景区设计实践——湖北神农架“太和仙境”景区规划实录论文_王巍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1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工作之余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访仙问道,踏勘文物古迹是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湖北神农架地区位于湖北西部的群山之中。海拔最高的神农顶有“华中屋脊”之称。这里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传说故事多姿多彩。2015年4月受神农架旅游集团邀请参与神农架林区阳日镇中武当山谷的山地文化景区的项目策划与规划设计。

在接触项目之初,项目投资方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要利用陡峭的山地地形、如诗如画的风景、历史文化传说和遗址建设一个风景和文化兼具的景区。但除了提供一些山路的走向和几个山景的观景点等信息外,没有提出明确的文化主旨和规划思想。经过对现场山体的踏勘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后,开始了紧张的前期分析整合工作。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正,言不正则事不成。”这条谚语说明了一个道理,高尚的目标和切合实际的方法是办成一件事的基础。传统中国的山水景观营造讲求立意为先。首先寻求高尚雅致而有趣味的立意,而后依据这样的目标形成内涵深厚的故事情节来凸显这个中心思想。经过初步的梳理,对项目概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基本形成了景区的规划理念“道家;太和仙境;楚汉式建筑风格”。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著名的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在中武当建设优美的道教景观,对游客形成强烈的吸引力,让他们在惊叹美景的同时,自然领悟“道”的精髓,在愉快地游览过程中采撷人生的智慧。不仅能进一步推动神农架旅游事业的发展,对弘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意义;“道”的核心理念是“和”,与宇宙万物的和谐称“太和”。我们将“神武当”景区的核心景观命名为“太和仙境”;要对游客形成强烈的吸引力,“神武当”的风景建设,必须与其他的道教景观形成反差,塑造鲜明的个性。于是,我们从源头上发掘道学的深刻内涵,采用道教形成期的楚汉式建筑风格,突出高古、神秘的景观气象,使“神武当”成为驰名于世的道教仙山,丰富神农架的风景资源.。

在接触神农架林区中武当山区基地的初期,我们就在寻找自然环境的人文特性,使之成为在此建设山林景观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核心。基地山高俊秀、云雾缭绕,又身处荆楚文化、神农氏神话、武当山文化的影响范围之内。要贯彻以上的规划理念,我们提出了“全国第一,国际知名”的景区建设目标。

我们决定命名这个山地景区为“太和仙境”景区。以中国原生的道学传统故事来组织整个山地景区的游线。从山口到山顶有800米高的海拔高差,有人提出简单的直线式的沿山脊布置游道,我们认为而实现这一目标所要借助的规划手法是“险中求胜,幽中求趣。”通过蜿蜒盘桓在山峦峡谷间的游道,增加了游客与山林景观的接触,同时降低了游道的坡度,使整个游览过程更加舒适。

通过计算机建模,将地形图转换成电子实体模型。借助计算机可以到达实地勘察无法踏勘的区域,并可以模拟不同的游道的比较和尝试游道中间景观的布点。与此同时,景点具体内容的策划和游览方式的策划也在进行中。游客来到太和仙境景区入口换乘环保电瓶车,沿途欣赏奇峰飞瀑,来到山脚下的景区服务区。服务区敷设度假区,经过游客中心购票后到达游客接待区道缘博物馆,在这里游客可以通过展览和影像全面了解景区的全貌。接下来进入了核心景观区,通过传统风格的步游道依次连接:八仙居---财神祠---药王庙---灵官殿---星辰观---文昌阁---三官殿---玉皇宫---始祖殿九个道学文化景点。完成步游道的游览后,游客可以在山顶的“天衢”商业街稍作休息后,在后山乘缆车回到入口的游客接待区道缘博物馆。游客可以选择深度游步行上下山游览,并在山下的度假区酒店住一晚;也可选择全景游步行上山后借助缆车下山;更可以选择短期的精品游全程借助缆车。以下对各个景点策划进行详细叙述:

一、游客接待区“道缘”博物馆

布局于中武当入口的山坳间,是游程的起点和终点。我们试图改变常规游客中心的单一功能,将游客接待与“道学博物馆” 结合,让游客首先对道教产生兴趣,进入角色,了解行程,产生强烈的游览期待感。“道缘”博物馆的景观设计采用朴素雅致、造型简练、尺度宜人的合院式建筑,隐藏山坳中的立体车库,追求“自然内敛”的道学境界。这是一组具有亲和力的景观园林建筑

论文作者:王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山地传统文化景区设计实践——湖北神农架“太和仙境”景区规划实录论文_王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