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程度的调查论文

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程度的调查论文

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程度的调查*

邹静雅**刘晓玲**倪雪芝** 李 楷**

(嘉应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摘 要: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影响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设文化自信,将其转化为力量,对中国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青少年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学习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现今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应该对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

关键词: 传统文化;青少年;学习教育

传统文化不仅是古老中华文明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在新时代的道路上,我们更要践行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梦的不断发展,而青少年就是主力军,在推进“四个全面”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其精髓,不仅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有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着重要意义。[1]

一、新时代加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加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是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思想是固原之本,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支撑,若忘了唐诗宋词,则失去精神支撑,文明也将遭遇断代。因此要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更要从青少年入手,在成长道路上树立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要将青少年植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肥沃的土壤基础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如果本民族文化都不认同,就是千里之堤,终将溃于蚁穴。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正确树立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是提高民族认同感的需要

PA法是由加拿大AP&C公司独有的金属粉末制备技术。原理是通过将金属丝材通过矫直机按照一定的速率加入等离子热源熔化,之后熔融金属液滴通过高压气体进行雾化。使用PA法制备粉体有球形度高、纯度高、含氧量低的特点。但是由于其原料为原料丝,所以提高了原料成本,并且局限了其制备金属粉体的种类。

一个失去了自身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漂泊无根的民族。如果说青少年模糊了民族概念,那么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会造成一定的障碍,甚至不能筑牢对国家文化安全的使命责任。生而为人,一定是属于某一个民族的,是其精神家园,也是其安身立命之所在。青少年也常问这么一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其实这些答案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上。[2]

(一)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来源的现状

尽管近几年在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但被调查学生问及阻碍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因,大多人认为想学习但不知如何去学;在问及自己价值观的确立时,受儒家文化影响占比40%,其次是传统民间故事;在回答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尚未完全普及原因中,认为过度重视考试和科学、对传统文化缺乏重视、宣传力度不够和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为主。此外在调查中,67%的大学生偏向于传统宣传模式,也有喜欢游戏类、短视频等新型模式,95%的高中生表示看过《中国诗词大会》,其次是《国家宝藏》,此外以何类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创新,选择影视和音乐各占三成,其次是游戏类。由此可见,大部分青少年愿意主动传播传统文化,但可能缺乏途径和指导,也希望传统文化与新方式融合,让传统更接近现代人的思想方式去学习传统文化。

在调查中,青少年在选择您接触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近九成的同学选择学校教育,其次是家庭教育,还有36%的同学认为与朋友的交谈讨论也是重要来源;在回答您会何种传统文化类的特长的问题时,46%的数据表示不会,书法、乐器等形式的特长也还是有一定的数据;此外,有超过60%的同学听当地特色戏曲,其中会常听占14%。可见,在学习教育程度上,学校教育仍旧是学习的主流阵地,但相对显现的问题是不会去学习传统类的特长的人也近一半,笔者认为这与青年学生所成长的环境有比较大的关系。

加强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燃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仅能让青少年知中华文化来处,而且帮助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明未来去处。因此,在加强对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笔者认为从以下方面入手。

二、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程度的现状

新时代有新征程,无论当下或未来,加强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是一项长远工程。因此笔者分别在本校和五华县田家炳开展问卷调查,回收206份。在调查中,大学生和高中生均集中在中间年级。在意识层面具有相对稳重的思想价值理解。

Bin 707:名字源于波音707,而非酒窖编号,多产区混酿的单一品种赤霞珠葡萄酒,首个年份1964。

百年前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现今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与其他古文明相比,中华文化历经千年,有其独特的传承和创新,也在不断的融合与发展。因此青少年会是未来中国的建设者、见证者,更应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汲取养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兴盛发展。

(二)学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状况

在回答您认为如今的学校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情况可以打多少分(满分5分)中,被调查者选择呈正态分布;在回答您所在学校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时,选择学校组织开展相关比赛竞赛和老师理论讲解有近八成。由此也反映出学校在对于加强此部分的学习教育上形式较为单一,不过学校对于此的学习教育还是受学生重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以电力网理论和控制理论为基础的,依赖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电力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通俗的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是指通过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现产品在设计、生产、操作等流程中无人化、智能化、自动化的过程的一种先进的工作方式。

(三)青少年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认知教育

(三)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是推进文化自信的建设需要

三、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的途径

花椒精油中还含有大量的酯类化合物,其中含有的乙酸芳樟酯化学性质较稳定,常温下不会变色,在皂用香精和高档香料产品的制造中经常会用到。精油中还有一些其他酯类化合物,比如乙酸松油酯,它是带有类似柠檬、薰衣草清香,气味有一些甜的物质,其香气停留时间相对较长,是我国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所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之一。此外,花椒精油中还含有乙酸异龙脑酯、乙酸香叶酯、乙酸-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酯等酯类化合物,它们均为花椒香味的主要来源之一。除此之外,这些酯类化合物在医学上还具有镇静和止痉挛的治疗功效[7]。

(一)将传统文化纳入考试体系。一方面具有强制性,去了解传统文化魅力,去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灵活方式,以发挥学生特长为主,去考核青少年的学习情况。

(二)家庭教育融入化。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不亚于学校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影响青年的成长。家长和教师同样担任“立德树人”之重任,在言传身教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将传统文化品质传授给孩子,让孩子懂得礼义廉耻、懂得忠、孝等文化品质。这些品质的形成,需要家长的引导,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3]

砖子点点头,说你女儿这是替你苦钱呢,好,你忙。砖子抬腿刚要走,李金枝甩过了欲言又止的话头:砖子哥,师姐她……

(三)加强学校对此的教育与活动。学校在学习生涯中,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最佳时期。学校应支持对人文教育,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重在加强青少年品德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不应局限于校园,还可以加强与青少年教育基地的结合,引导青少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类活动,加强文化的传承,做到知行合一。

(四)充分运用新兴媒介。采用互联网+模式,能让青少年对此有新的动力,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不断拓展和延伸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渠道。且受访的学生对于新方式去宣传学习传统文化能够接受和认同,例如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读诗成曲,传唱经典,引导青少年礼敬传统,亲近传统;再者根据《中青报》的调查,普遍的受访者认为游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容易拉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利用新兴媒介的沟通与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便利化的特征,把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趣味化、形象化、生活化,在学生可触及的网络平台上,用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播和培育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1]

总而言之,加强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未来的趋势。无论是青少年自身建设上,还是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中华传统文化一定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远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尚不忘是炎黄子孙,那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该守护好中华传统文化,去建设美丽中国。

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工会的作用不可小觑。只有工会在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正常的作用,才能促使医院正常的运行,为人民造福。为此,工会组成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善加利用工会本身特征以及优势,帮助医院职工解决生活以及工作上更多的问题,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一份可靠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如平,林轶虹.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7(4).

[2]葛宇宁.论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5).

[3]王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

中图分类号: G2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5-0033-02

* 广东省教育厅2015青年创新人才科研项目(社科类)(2015WQNCX138);嘉应学院第十二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JYJG20150223);2018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 作者简介: 邹静雅(1995-),女,汉族,广东梅州人,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刘晓玲(1985-),女,汉族,广东梅州人,硕士,嘉应学院政法学院,讲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倪雪芝(1997-),女,汉族,广东潮州人,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李楷(1996-),男,汉族,广东潮州人,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本科,土木工程专业。

标签:;  ;  ;  ;  

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程度的调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