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武术运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全民健身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武术论文,全民健身论文,体系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出发,号召全社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使一个健康、 强盛的中华民族屹立于21世纪的世界强国之林。中华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特征的民族自卫术、健身术。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可以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在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再次显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武术的内容
2.1
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运动内容和形式。它不但有以健身、养生和护身为目的的功法运动,又有实战对抗的搏斗运动,更有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
(1)武术的功法运动,包括有锻炼人体内在的精神、意识、 气血以及内脏器官功能为主的“内功”。如内养功、强壮功、吐纳功、周天功等;有着重塑造人体形态、锻炼手、眼、身法、步以及筋、骨、皮等外在素质和能力的“外功”;有提高肢体关节、柔韧性的“柔功”;还有锤炼身体某一部位攻击力度和抗击能力的“硬功”等等。这些功法简单易行,长期坚持,获益无穷。
(2)武术的搏斗运动,包括散打、短兵、推手等, 是运动员掌握和运用攻防格斗方法来检验和印证功力水平,进行全面身体抗衡的实战运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武术的套路运动,包括有各种拳术套路、器械套路、 对练套路和新编套路等。每一套路又含有各种手型、步型、身型、手法、腿法、身法、平衡、回环、跳跃、转折等动作内容。用以提高练习者全面的身体素质、熟练攻防技法、培养武术意识的专门练习形式。能够很好地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反应等身体素质;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
3 武术运动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中国武术在几千年民族文化氛围中产生和发展,自然地融汇古代哲学、兵法学、医药学、养生学、伦理学等文化思想和观念。不仅是武术理论、运动内容形式,还是技击思想,训练方法等,都蕴含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文化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如传统哲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自身内外的和谐统一,追求人与自然融合的“天人合一”思想。而武术所强调的“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正是这种传统哲学思想的反映。武术运动中所要求的“刚柔相济,快慢相兼”“静中寓动,动中有静”,以及在攻防格斗中所表现的欲左先右,欲开先合,欲急先缓,欲重先轻,欲退先进,则是古代阴阳学说在武术理论上的体现。也是与《老子》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思想相通的。
此外,武术所讲究的“尚武崇德”,“点到为止”,“识礼明德”思想和儒家的“仁者爱人”、“厚德载物”的道德观是一致的。一种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有如此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4 武术的作用
4.1 壮内强外的全面健身作用
大凡体育锻炼,有练肌肉力量的,有练速度耐力的,有练平衡跳跃的,基本上是针对某种部位的弱点和需要进行锻炼,以求获得某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武术强调的是对人的整体、全面的锻炼。从训练的指导思想到练习的形式、内容和方法,都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共练,从而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武术在一开始就强调,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不仅要求动作姿势、规格、技巧完美统一,更注重精神、意识、气息的修练。通过内练,培养人体的元气,正气,改善人体内在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做到以内助外,以外促内,内外兼修,内壮外强。
例如,武术的外形动作多是左右对称,上下合一。套路练习时所要求的快慢起落、轻重转折,对人体的头颈部、上肢、躯干、下肢的姿势、力量、耐力、速度、柔韧、跳跃、平稳、灵敏等多种素质均能得到均衡的锻炼作用,尤其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发育。
武术运动注重对人体“内”的锻炼,表现在对“精、气、神”的理解和追求。古人认为,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的最重要的原素。精藏气,气化精,精化神。精固则气盈,气盈则神足,神足则身健,身健则可延年。因此说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宝”。通过对一批经常参加武术锻炼的中、小学生和一批60岁以上老人的跟踪研究表明,青少年参加武术锻炼,对其身高、体重、肺活量、臂围、臂力、反应、耐力等都能产生良好的影响。60岁以上从事武术锻炼的老人,其手臂的握力、扭力、体前屈、体侧屈的度数、肺活量、神经反应速度均大大优于一般的健康老人。北京市运动医学研究的研究人员曾对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与一般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心血管机能、骨骼、代谢及疾病的发生率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的肺活量较大,发生老年性驼背的较少;从关节运动机能上来看,两组悬殊也很大,太极拳组老年人做直腿向前弯腰时,85.7%的手可以触及地面,而一般老人组仅有20.7%的人能触地。心血管系统的检查亦有显著的区别,太极拳组老人血压平均值基本正常,而一般老人组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症;从心脏血管的机能检查上看,也有明显区别,一般老人组大部分不能上下40厘米高的凳子20次,而太极拳组却能百分之百地完成。
4.2 防身自卫的攻防作用
武术既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术,又是有效的自卫防身术。其一拳一腿均有鲜明的攻防含义和很强的实用性。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可以掌握攻防格斗的基本素质,在危难之时可以防身自卫,克敌制胜。特别是在军队和公安干警中开展武术运动,可以增强官兵的身体素质,提高战斗力,在执行任务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4.3 修身养德的教育作用
武术历来有“武以观德”,“未曾习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的优良传统。以“尚武崇德”作为武术教育的基本原则。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易·象传》,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一直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精神。
“尚武”,能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长期的武术训练,人们克服了训练中的种种困难,炼就了强健的体魄,更磨炼出坚强的意志,这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基础。“崇德”,能培养“厚德载物”的气度,崇尚道德修养,以人友善,淳厚处事,豁达大度的胸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武德更赋予了新的内容。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新一代青少年,通过武术训练,使身体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同时磨炼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树立尊师爱友,团结合群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达到修身养德的教育作用。成为文武兼备,讲文明道德、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新一代新人。
4.4 自然与艺术交融的审美作用
武术运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熏染,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征的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武术运动不仅展示出运动员“形”的美,即手、眼、身法、步、动静、刚柔、起伏转折所表现的各种身法动作姿态的美,更要体现“神”的美,即内在的精神、气韵、功力美。内外合一,完整和谐。无论是攻防技击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勇敢,顽强、劲力、灵活和技巧;还是套路运动形式所表现的舒展雄壮,刚猛飘逸,动静虚实,以及身体点、线、面的对比均衡的多样化统一,都是通过肢体的活动,使人体的自然美与艺术美有机地交融、展现。
武术各拳种都有其不同的审美特征。例如太极拳舒缓柔和,动中寓静,绵中寓刚,势若行云流水;八卦掌行如鸿雁,静如磐石,身如游龙,骄健敏捷;少林拳刚阳激烈,抑扬顿挫,闪展腾挪;形意拳沉实稳健,节奏鲜明;南拳威武雄壮,气势磅礴;长拳动如涛,静如岳,志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以及器械演练中的单刀如猛虎,剑翔似飞凤等等,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人们在观赏武术表演时,都能享受到形的飘逸、力的风采、健的英姿,神的韵味,能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启迪,在欣赏美的过程中精神得到陶冶和升华。
5 武术运动正走向世界
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锻炼内容,兼有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击技运动三种形式组成的一个运动系列的中国武术,自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不仅在增强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武术竞赛体系方面也得到很好的发展。1979年,借鉴了作为奥运会项目的体操比赛的方法及其竞赛规则,制定了《武术竞赛规则》,标志着武术通过吸收奥运会积极因素,培养了一个既继承了武术传统,又不是传统武术简单翻版的竞技武术体系。此后,有关部门又按照竞技体制的模式。制定并实施了包括部分分级的团体与个人锦标赛和单项等内容的竞赛制度,颁布并实施了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1989年,代表武术对抗的武术散手竞赛,经过实验,列入了全国武术锦标赛,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武术竞赛体系。
随着武术自身的发展,武术的作用也引起了各国的关注,自70年代以来,“武术热”传到了世界许多国家,中国武术团、队纷纷应邀出访,武术教练不断应邀援外执教,笔者也先后接受新加坡、日本等国的邀请前往执教和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在1974~1995年间,我国武术代表团应邀出访有100次以上,在60多个国家进行了1000多场次武术表演。 为了顺应武术活动发展的大趋势,1995年由中国武术协会倡议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筹委会, 欧洲, 南美洲、 亚洲武术联合会也相继成立, 1991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正式成立,并被国际体育联合会接纳为下属单项协会,目前会员国已达70多个。 据《奥林匹克宪章》规定, 至少在75个国家和4个大洲的男子中以及在至少40个国家和3个大洲的女子中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才可列入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比赛项目。笔者认为,根据武术在世界的开展情况和发展趋势看,国际武术联合会的会员发展到75个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相信,武术将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最先跻身奥林匹克大家庭中的一个项目,武术运动正走向世界。
6 结束语
6.1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集健身、防身、修身、 养生于一体。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全民健身计划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从民族文化和体育运动交融的程度上,是任何一项运动项目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大力开展武术运动,对了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不仅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武术运动正走向世界。
6.2 武术运动从锻炼人的角度讲,非常全面。 它是从人的整体观出发,注重人体的内外兼修,强调从精神到肉体,由内至外,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的修炼,而不是从局部的需要,或是象一些运动项目,专门锻炼上肢或下肢;专门训练左手或右手,失之偏颇,因此,练习武术,可以使人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6.3 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锻炼者有广泛的选择余地。 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无论是何种职业,都能在武林中找到适合自己特点和兴趣的项目进行锻炼。
6.4 武术活动简便,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服饰,器材来源丰富, 花钱少,易于开展。特别是在基层单位体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广泛开展全民武术健身,可以起到投入少,收效大的明显效果。因此,无论在工厂、机关、学校、军队、沿海、山区,都能因地制宜,开展武术活动。
6.5 大力宣传,开展武术活动,发挥武术项目的优势, 将有利于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实施,有利于增强国民素质;有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有利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