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农网规划建设中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坚持全局理念、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制定出科学高效的电网规划方案,建立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灵活的农村电力网络,从而保证农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切实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服务。本文就农网建设与改造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网建设;改造问题;解决措施
电网规划建设关乎国家的战略发展,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影响电网发展和规划的各种因素会发生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或结果又是难以预料的,应及早做好预测性研究。科学地完成农村电网规划工作,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供电的安全可靠水平,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和节能降损,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对农村电网规划建设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农网建设与改造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用电量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用电的需求,所以,必须要有效地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与质量。虽然我国已经开展了农网改造工程,并且积极地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使得农村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因为改造面与改造的期限与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仅仅对农村的主网与农户的照明线路进行了改造,所以,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对电网改造和升级问题进行研究,提高农网供电的质量,就必须要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城乡电网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 农网建设与改造问题分析
对农网进行改造过程中,由于农村的电网基础比较弱,而且分布相对较广,系统十分复杂,所以,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农网改造中所存在的并且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设备与线路所需更换量比较大
在农网建设与改造的过程中,很多电网设备都出现老化或者锈蚀现象,并影响了供电的实际质量。而且,很多的高性能变压器要与这种已经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换,因此,在能够提高设备采集成本的情况下,还要在农网积极改造过程中,对断路器、线路以及电能表等多种设备进行更换。
2.2 农村地貌变化
农配网改造工程实施中,相关单位进行地形勘测以及设计工作的进行一半要在实际动工前一年进行,这个时间段中农村的地貌环境很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例如一些地方出现地质变化,相关设施建设造成民居拆迁等。这些因素都导致实际的勘测设计工作与实际改造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出入。改造工程施工勘测以及设计的数据资料往往只能够作为参考的依据,改造工程实施需要进行再次规划设计。
2.3 改造过程中监督管理缺乏
国家规定城乡电网在改造与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有相关监管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实施监理工作。但在实际的农配网改造工程建设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或者监管单位自身的原因,监督管理工作无法全面有效实施。一些监管人员技术能力不足,对于监理业务不熟悉,日常工作中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及时指明并予以纠正。监督职能无法产生作用,导致农配网工程建设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 解决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问题的具体措施
3.1 科学预测农村的用电负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致使农村用电量大幅增加,这就加剧了农村电网的负荷,所以在进行农村电网规划时一定要做好对农村用电负荷的预测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对农村夏天用电负荷的预测,在这个用电的高峰季节一旦出现超负荷的情况,后果会不堪设想。目前预测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预测负荷与实际用电负荷存在很大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预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测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为了得到准确且符合实际的预测结果不能只是单一的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应该多种预测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然后将多种预测结果加权取平均值。
3.2 农村电网规划和农村发展协调统一
在进行农村电网科学合理规划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规划的同步进行和协调发展,特别是要适应农村的发展,不能出现城网规划与农村发展脱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农村电网规划纳入农村规划之中,按照相关要求有条不紊的进行,尽力做到协调统一。电网规划主要侧重于农村空间内电网的科学合理布局,更多地强调技术和经济层面的合理性,更具专业性。农村总体规划是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作的一个综合全面规划,更侧重于规划市区的科学合理的布置,更具综合性。两个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都涉及到农村建设用地控制和空间走廊,它们之间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所以农村电网规划应以农村总体规划为指导原则,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3 提升农网建设与改造的基本技术
想要进行农网的建设与改造,就需要从提高农网建设的基本技术处着手,以技术的改革与进步促进农网整体建设的发展,南方电网在进行农网改造的过程之中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新思路。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进行借鉴,南方电网将非化石能源装机的基本占有比大幅度提升到了一半以上,促使能耗的下降,所以在进行农网建设与改造的过程之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其基本技术是否满足目前的绿色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在节能环保、保证供电质量的前提之下,再进行提升其建设技术的实际能力,最后依照电网设计的实际标准进行线路的相应布置。将供电区域分为多种区域,根据不同的区域选择线路主干的实际供电直径,所选用的实际线路主干线应该满足目前供电区域的实际发展需求,通过增加变电站、新修维护变电站等方式,促进农网建设与改造过程之中基本电网结构的实质性优化。
3.4 大力争取资金支持
虽然近几年农村电网投资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但是多年以来存在与农村电网中的低电压、卡脖子等情况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我国农村电网投资的主要政策有农村电网还贷资金政策、财政投资转贷资金转资本金政策和农村电网低压维护管理费政策,但仍未建立投融资机制,缺乏稳定有效的资金来源。建议地方企业扩大融资途径,通过不断完善供电管理提高供电服务以寻求具有经济收益的供电项目,以解决农网发展所需资金。对农网资金要建立严格的管理使用制度,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专账核算,防止发生挪用、挤占、套取工程建设资金和滞留建设资金问题。严格审查工程概预算、决算,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严防高估冒算,保证资金使用安全。
3.5 完善农网建设中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电网建设过程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供电的质量,帮助电力企业进行相应的用电管理。进行农网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上让农村群众从“用上电”向“用好电”方向进行转变,而完善农网建设中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则是能够明确农村地区对于电的基本实用信息,从而达到通过用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的目的,促进了电力公司的管理运维成本的降低,同时也是减轻员工负担与降低农网建设成本,提升智能化的管理水平,促进农网建设与改造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农村电网的基础薄弱,所以,在农村电网升级与改造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同农村电网电能质量一致,而这样一来,也必然会使其比农村电网改造工作更具有难度。而在农网升级与改造的时候,需要进行仔细地总结,对农网改造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保证顺利开展农网升级改造工作。
参考文献:
[1]农网建设与改造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 冯小江.通讯世界,2014,(5)
[2] H省电力公司农网工程内部审计完善研究[D]. 龙纯.长沙理工大学,2014
[3]保定供电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设计研究[D]. 王萌.华北电力大学,2014
论文作者:郭兴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电网论文; 农村论文; 农网论文; 资金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