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以及资源,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所以本文主要基于绿色建筑,对给排水技术进行有效探讨,以此增强节能效果,满足绿色建筑发展要求。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运用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使得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并且充分认识到了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所以对于我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与资源的建筑行业,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能够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给排水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耗量巨大,所以必须利用先进的给排水技术,不断节省水资源,以此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1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保证建筑质量的情况,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利用以及环境污染,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为人们的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进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绿色建筑,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节约资源。通过对施工工艺的不断的优化,加强对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2)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废物回收利用等手段,最大减少废水、废气以及废弃物的排放,尽量避免对环境产生危害。(3)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从人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舒适的环境,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以及精神需求。(4)应实现建筑环保以及经济性的统一。
2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
2.1中水回用技术
中水回用技术是一项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通过中水回收利用技术,建筑废水能够有效减少,而且还能够增强水的利用率,实现有效节能。同时在绿色建筑过程中,会排出一些含有磷、氮等有害物质的废水,通过中水回用技术,能够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减少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而减少环境的排放。另外中水回用技术还能够保证水质,使其达到规定的要求。在使用中水回用技术时,应保证以下条件:(1)能够达到安全、适用的水质标准。(2)尽量的减少投资,保证中水回用的经济性以及合理性。(3)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噪音以及不良气味应适当的减少。(4)应遵循合理的工艺流程。
在施工工程中,采用中水回用技术,主要有生物处理、物理化学以及膜处理三种工艺,在处理过程中,生物处理主要通过对氧微生物的氧化吸附作用的利用,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物理化学应用过程中,主要采用起浮结合过滤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膜处理主要通过设置滤膜,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过滤掉,获取合格的水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处理工艺,以保证处理效果。
2.2雨水利用技术
雨水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对此应加以利用,以解决我国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对于雨水的处理,由于污染较轻,所以不需要太过复杂技术进行处理,只需要利用简单的技术进行处理即可。而且雨水与回用废水相比,水质更加的可靠,能够获得更好水质。所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位置,设置分散性的雨水收集系统,同时对于建筑群来说,还可以设置其他雨水系统,包括绿色屋顶雨水处理系统、雨水渗透系统等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的特点,合理选择雨水利用技术,对于景观设计,可以设置节水式的流水、节水式的喷水等等,并结合中水系统以及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等,平衡用水量,以此实现用水量的有效节约。同时还应加强地水处理,将水中的有机物、病菌有效去除,以此提升水质。另外可以通过雨水井截污以及弃流等措施,对雨水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绿化、洗车以及洒水等应用中。
2.3室内节水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对用水量需求也不断增加,配水及卫生装置是给排水工程的重要设施,其节水性能与整个建筑给排水具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过程中,应加大对节水器具的使用,以此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节水器具应合理的安装在建筑工程,并加强对节水器具的质量,在安装之后,应进行试水,避免出现跑、冒、滴、漏等问题的发生。目前市场上的节水器具有许多种,包括节水便器、淋浴器以及自感应冲洗设施等等,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价格便宜、且节水效果好的节水器具,进而加强的节水效能。
2.4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主要包括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是指将从周围环境中提取热量传递给加热对象。空气源热泵主要包括蒸发器、过滤器、储水箱以及压缩机组成。空气源热泵与制冷机原理相同,在工作中,将制冷剂作为热泵的媒介,制冷剂能够将外界的温度进行吸收,并发生汽化,并通过压缩机的利用,实现对气体压缩与制热,并对其进行转变,使其能够形成高温高压气态,经过热交换器与水交换器,热量会逐渐的释放压力,进而再次进行转变,形成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剂与水经过交换后,能够将罐中的水进行加热。太阳能是一项可再生能源,而且无任何污染,所以应加强对太阳能资源的开发,以此实现节能。目前对太阳能最有效的一项利用就是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集热器的承压能力以及抗冻性能,尤其是在寒冷地区,还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以保证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应加强集热串联以及并联方式的应用,实现水流平衡。
2.5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区采用的都是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其节能效果以及水质与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热水供应系统还存在的一些水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例如一些使用者在开启热水装置后,通常会流出一部分冷水,对于这部分冷水,不能够满足人们要求的水温,所以常常浪费掉。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深入分析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多环路阻力的平衡(2)加热设备中的循环流量出现短流。(3)未合理设置热水管网。对此应采取的合理的解决措施,可以采用支管循环方式,还可以采用立管循环方式,进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2.6采用优质管材和阀门
目前在建筑过程中,钢管以及阀门出现生锈等问题,若不能及时的更换,不仅对水质产生污染,而且还有可能出现漏水、渗水的情况。所以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可以采用铝塑复合管、不锈钢管、PP-R管、PVC-U管。另外在建筑给排水中,阀门也是一项重要的配件,应选择节水性能更好的阀门,以此实现节能用水。
总结:
总之,给排水技术对建筑的节能用水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绿色建筑过程中,应加强对给排水技术的应用,包括中水回用技术、雨水利用技术以及太阳能技术的利用等等,以此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节约用水。为了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还应加强对给排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给排水节能技术应用到更多的建筑中,进而促进我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一阳. 现代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分析[J]. 低碳世界,2016,09:126-127.
[2]唐文广.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运用[J]. 低碳世界,2016,11:84-85.
[3]彭瑞婷.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6,25:16-17.
[4]孙志魁. 我国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新探[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1:45.
[5]谭翠妮. 浅谈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 东方企业文化,2014,06:271.
[6]张文毅. 浅谈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2015,13:254.
论文作者:莫柱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建筑论文; 给排水论文; 技术论文; 节能论文; 过程中论文; 雨水论文; 废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