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昊秋(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7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方式在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 年1 月~ 2014 年2 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0 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及治疗配合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精神科;抑郁症;人性化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30-01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抑郁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1],期临床症状以言语减少、情绪低落、思维迟滞为主,抑郁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诱导患者自杀,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抑郁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基于此,笔者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进行了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 2014 年2 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0 例,年龄23 ~ 41 岁,平均年龄(32.5±4.7)岁,男性患者64 例,女性患者36 例。100 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1.2.1 临床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即①护理环境:护理人员应保证患者病房的清洁与空气的流通,病房温度保持在22℃~ 25℃,可在患者的病房内放置一些绿色植物作为修饰,营造出温馨的住院环境[2],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日常交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对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给予合理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鼓励、支持患者,对于精神负担较为沉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与患者聊一些轻松、愉悦的话题,帮助患者恢复对生活的兴趣,对于丧失治疗信心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向其讲授之前成功治愈的案例,坚定患者的治疗信心;③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护理人员应增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告知患者家属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发展及临床干预方式,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的生活,增加与患者进行沟通[3],让患者感受到" 家人的温暖";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发自内心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关心体贴患者,体谅患者各种原因所致的情绪反常行为,与患者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耐心向患者详细讲述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⑤以人为本:护理人员应将人性化护理的理念应用到临床护理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自身的性格特点,不断对护理措施进行优化,保证人性化护理的优越性。
1.2.2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以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及治疗配合程度作为观察指标,其中焦虑程度采用SAS 量表进行评价,抑郁程度采用SDS 量表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 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等级计数资料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 评分和SDS 评分比较结果。
2.2 两组患者治疗配合程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治疗配合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配合程度的比较结果。
3 讨论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繁重,人们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沉重[4],从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抑郁症是临床上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临床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分析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对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的降低患者的自杀倾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性化护理干预即是给予患者人性化的照顾和关怀,通过营造温馨、愉悦的护理环境[5],保持患者心理上的舒适状态,缓解患者应抑郁症所致的不适症状。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从而说明了通过抑郁症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不良状态;同时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进一步说明了通过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治疗的配合程度,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总之,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 蔡秀珍,成守珍,柯彩霞. 人性化服务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11,7(4):54-55.[2] 聂梅.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抑郁症预后的影响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9):4548-4549.[3] 朱紫青,张明园,王克勋,等. 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Ⅲ)- 酚噻嗪类药物尿液检测法结果分析[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12(9):23-24.[4] 刘娟,石保青. 住院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 中国民康医学,2011,4:468-469.[5] 辛友联,姜振玲,丁明彩,等. 人性化护理在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92-93.
论文作者:范昊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患者论文; 抑郁症论文; 程度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焦虑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