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论文_易霞

(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康复社区 康复科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神经内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0例与康复护理组40例,对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一般常规护理,对康复护理组患者实施神经内科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康复护理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脑卒中影响量表(stroke imPact scale,SIS)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采取积极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各项功能,提升恢复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

众所周知,脑卒中为一种极易致残的严重疾病,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 通过护理干预帮助其恢复身体各项功能,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及致残程度的重要手段[1]。为研究常规护理及康复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本院对80例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就研究详情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神经内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0例与康复护理组40例。80例患者中男性占47例,女性占33例;年龄最低者43岁,最高者68岁,平均(59.75±10.64)岁;脑出血占29例,脑梗塞占51例。80例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被确诊为脑卒中,按照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后,两组的一般资料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具有在临床进行对比研究的可行性。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方法 对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包括遵医嘱为患者用药,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等。

1.2.1康复护理方法 对康复护理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体为:①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医护人员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病历资料、与家属深度沟通等方式充分了解患者情况,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物质水平、健康需求等因素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案。②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加强护理宣教:通过现阶段接受程度最高的微信平台实现护理宣教,设立微信公众号及脑卒中病友交流群,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至少发布三篇与患者康复锻炼相关的文章,供患者及家属学习参考,另外,患者之间也可通过脑卒中病友交流群互相探讨康复方法,分享康复经验,共同解决康复锻炼中遇到的问题。③建立康复档案:为每位患者建立康复档案,定期评定患者的康复效果,并记录在档,根据患者的恢复进度和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康复方案。

1.3观察指标 护理30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依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得分情况,按护理30d后的NIHSS评分较入院时的NIHSS评分减少幅度进行评定,将康复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以及恶化五个等级。痊愈:NIHSS得分减少>90%;显效:NIHSS得分减少46%~90%;有效:NIHSS得分减少18%~45%;无效:NIHSS得分减<18%;恶化:NIHSS得分增加>18%。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或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若统计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30d后,康复护理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经统计学验证,P=0.013<0.05,该结果表明两组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表1.护理30d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物质条件提高,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的普遍存在使脑卒中在临床中成为了极为常见的疾病,该病不但发病率高,且发病年龄正在呈年轻化发展[2]。脑卒中发病后给患者带来的严重危害之一即为致残,一旦残疾形成,将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及致残程度,一直是临床中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事情[3]。为了分析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我院进行了本次对比研究。通过研究结果可看出,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为:①康复护理组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大大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及家属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明显提升;②康复护理组通过运用新型社交媒体更好的实现了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对学习康复知识的兴趣,丰富了患者的康复知识储备量[4];③康复护理组的每位患者均建立有专门的康复档案,医护人员通过记录和分析患者的康复数据及时调整和完善护理方案,使整个康复过程循序渐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接受能力[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增加其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从而能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降低致残率和致残程度,因此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波,袁芳.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4):84-85.

[2] 吴金香,王元姣.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8):1698-1700.

[3] 米雪,于宏丽,张婷婷,等.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20):1860-1863.

[4] 孙久红.延续护理对社区脑卒中康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3):149-150.

[5] 王会笑,杨明莹,杨倩蓉,等.延续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3):64-67.

论文作者:易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论文_易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