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翊
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急救措施护理干预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救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 年8 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接受优化急救措施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和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90.00 %,对照组为76.67 %,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急救护理措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化急救措施;急性;左心衰竭;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optimized first-ai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first-aid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Collected in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our hospital of 60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30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emergency care,as 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 of patients accepted optimiz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emergency measures as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treatment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effect.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first aid was 90.00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6.67 %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hospital stay and ADL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optimization of emergency nursing care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to improve the patient's daily life ability,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 positive effect,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optimize first aid measures;Acute;Left heart failure;The prognosis
急性左心衰竭是临床常见急症,患者前期通常伴有心脏瓣膜疾病、心律失常、心肌损害或左心室前后负荷过重。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骤[1],进展迅速,可造成患者出现呼吸障碍、血氧供应不足,患者若得不到及时的临床救治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院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 年8 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接受优化急救措施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47~76 岁,平均年龄61.55±3.42 岁,病发至入院时间0.5~3 h,平均时间1.27±0.53 h,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46~74 岁,平均年龄62.03±3.51 岁,病发至入院时间0.5~3.5 h,平均时间1.23±0.57 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常规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患者急救药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给予临床处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化急救护理措施护理干预,即 ① 体位护理 患者入院后,让患者保持坐位,双腿自然下垂,后背放置支撑物,病床的两侧加装护栏,避免患者出现坠床,通过静脉通路及时给予强心、镇定、利尿药物;② 呼吸护理 经鼻导管给予患者高通量氧气供给,对于肺部存在啰音的患者,通过面罩加压或无创正压通气方式给予氧疗[2];③ 心理护理 急性左心衰竭由于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患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急性左心衰竭的发展过程、治疗方法[3]、临床症状等,强调经过临床急救后,患者的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情绪控制和调节的方法,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急救的配合程度;④ 急救后护理 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待患者症状好转、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配好急救箱,并将患者送至CCU病房。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和预后效果作为评价指标。急救效果评价,显效:护理后患者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护理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患者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者较治疗前恶化。预后效果分别考察患者急救后日常生活能力和住院时间,其中日常生活能力使用ADL 评分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能力越优。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住院时间和ADL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急救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急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90.00 %,对照组为76.67 %,见表1。
3.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临床常见急症,该病在60 岁以上的人群中较为常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60 岁以上的人数逐年增加,造成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急性左心衰竭可造成患者出现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肌排血量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上升、肺循环淤血等体征[4],可造成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心搏骤停等症状,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护理配合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优质、高效的护理配合可显著提高患者疾病的救治效果。随着护理服务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成熟,护理工作逐渐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即在护理过程中既要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也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由于发病较急,病情危重,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急救的依从性和生命体征的稳定,严重干扰患者的临床救治。优化急救护理措施护理干预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对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优化,并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5],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了患者急救的依从性,同时通过给予患者体位护理、呼吸护理,增强患者的氧分压,纠正患者低氧血症,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急救效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和住院时候、护理后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优化急救护理措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艳琴.优化急救护理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7):140,142.
[2]李月光.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24):106-107.
[3]智浩.优化急救护理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8):241-242.
[4]王丽.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39例急救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4):130,132.
[5]杨丽珍,蒲宏伟,郑瑞花,等.优化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2):115-118.
论文作者:欧阳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衰论文; 效果论文; 措施论文; 体征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