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政治维度探析--兼论会计政治观的一些可能价值_会计论文

会计的政治维度探析--兼论会计政治观的一些可能价值_会计论文

探寻会计的政治维度——兼谈会计政治观的某些可能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论文,会计论文,维度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会计本质是会计理论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自近代,尤其是自19世纪以来,人们从不同的目的和视角出发,不断深化着对会计的认识。可以说,不断探究会计本质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推进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在这个长期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会计本质多种多样的认识——会计是一门技艺(art)、会计是一门科学(science)、会计是一门学科规训(discipline)……这些认识无疑丰富了人们对会计的认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认识了会计的本质。至少,由于会计规则中还包含着利润的计算与分配规则,而分配问题必然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相应地,会计中理应还存在着一个(隐藏的)政治维度。

一、会计政治观的基本主张:会计“非中性”

就会计政治观而言,实则首先是对“会计中性论”这一传统认知的质疑和批判。会计政治观并不满足于在既有的会计制度和会计规则框架下进行分析问题,其所强调的是会计制度的形成及变迁层面的问题,尤其是政治行为与会计制度的互动。由于会计具有利润计算功能并由此具有了财富分配功能,因此,它绝不可能是“中性”的。会计政治观所重点关注的,就是会计现象发生的政治背景及其发展的政治逻辑;这一观点认为,会计并不仅仅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中性”记录的信息系统,它还是企业组织权力系统中一个能够直接控制组织资源获取和利益分配的子系统;通过该子系统所制定的最符合组织利益的绩效衡量标准,组织的资源控制权和利益分配权得以不断扩大,最终实现组织所代表的社会政治结构的强化与扩张。

二、会计政治观的理论意义:对会计研究方法论的反思

当前,国内学术界探究会计本质的热情严重不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几乎整个理论界非常明显地转向“实证化”研究,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绝非因为我们已经一劳永逸地完成了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就此现状而言,会计理论的确需要某种反思。

会计政治观正是运用批判理性主义的认识论来认识会计现象而得出的新命题。就会计研究而言,这种探究“发生学”的“问题导向”式的观念与方法,自然需要首先了解会计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才能研究会计“为何是现在这样”(进而才有可能判断会计的未来)。会计政治观首先具有一种认识论意义,它提醒我们反思会计理论研究现状:我们为什么不重视“历史主义”?应如何认识的“实证主义”?我们是否应深刻反思这充斥着“精巧”模型的学术的“摩登时代”?我们还要偏执地在“全盘实证化”的道路上走多远?又应如何探寻会计理论研究的合理方向、如何实现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论领域的“均衡”?

三、会计政治观的实践价值:拓展会计学研究领域的尝试

目前国际会计的几大难题(如合并报表、外币折算、公允价值等)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究其原因,主要并不在于缺乏适当的解决方案,而是在于某种理论上较为完美的方案往往被政治力量所否决。美国“第8号财务会计准则”被“第51号财务会计准则”所取代即是明证。前者虽然富有理论逻辑,但在这种理论下产生的会计数字并不受人欢迎。另外,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和欧洲的曲折命运也颇令人感慨。看来,会计与国际国内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会计政治观运用会计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尝试以会计学的视角透视和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关系,似乎有可能将会计的研究领域扩展至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领域。

会计政治观以会计制度的变迁为重点、从政治的视角出发来认识会计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些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它推开了认识会计的政治维度的虚掩之门。

标签:;  ;  ;  

会计的政治维度探析--兼论会计政治观的一些可能价值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