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 300392
摘要: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情况依地区而定,道路的修建要适应周围环境。在市政道路的修建中,道路下沉或者变形的情况时有发生。软基问题会对市政道路的使用产生较大的危害。市政道路建设在路基的下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要想处理好软基问题,就要很好地处理路基的沉降问题。因此,在软基上修建市政道路时,如果软基问题处理不当或造成路基的下沉,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对于软基问题的处理,必须充分考虑现场的施工情况,还有周围的施工环境和自然气候等,找到正确的处理方式。下面笔者简要分析市政道路软基问题的危害,并且介绍几种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加固技术,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路面下沉;加固技术
引言:
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是道路工程的基础,行驶在路面的车辆把荷载通过路面传给路基,如果路基机构整体或某一组成部分的强度或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应变及位移,则路面会出现断裂,随着城市道路的不断建设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路基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尤其要处理好软土路基。
1、市政道路软基概论
1.1市政道路软基的基本特征
市政道路施工中经常运到的软基,其实是软土地基的简称。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较高,很容易遭到压缩,比其他地基的承载能力要差。软土地基主要由沉积的淤泥和一些腐蚀类植物组成,含水量在4-72%的范围之内,而其液限一般情况下在35-60%左右;而软土的饱和度通常高于95%,缝隙比例在1.0-1.9的范围内。
对于市政道路而言,软土地基是一种特殊的地基形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指标上,一个是软基的成型类别,一个是某些物理力学的测量因素,如果这些测量指标出现变化,即便是微小的变化,则可能引起市政道路工程的质变。所以,软基对于市政道路来说,其施工难度比较大,这不仅表现在其含水量、压缩性和承载能力方面,而且表现在这种土质具有高度的灵敏性,而且其分布极不规则。
1.2软土地基的危害
软土地基的土质比较特殊,因此这种地基对市政道路施工产生不利的影响,给工程施工造成负面的影响。如果市政道路的地基是软土地基,由于其承载能力和本身的抗剪能力达不到工程所需的要求,所以就容易损害道路局部或者整体的地基,从而导致地基不稳、路面出现下陷状况。由于软土地基还受到外部荷载的影响,而地基的承载力又不足,就会出现地面下沉、地面变形等不良状况,使市政道路无法通行。如果道路路面的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偏差过大,则还可能出现断裂、裂缝等、因此,要想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从而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符合道路施工的需要。
2、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
2.1表层软基的处理技术
2.1.1换填技术
在道路工程中,换填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软土地基结构中一定深度的软土挖点,在用换填的方法,将一些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强,压缩性较小的稳定材料回填到其中,这样就使得地基土层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一般情况下,人们为了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避免地面结构出现热涨冷缩的现象出现,人们也将一些新型的施工技术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道路工程的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2.1.2土工编织物增强技术
所谓的土工编织物其实就是由聚合物加工而成的,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和强度。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对这些土工编织物进行适当的加工优化,这样不仅使得土工编织物的整体性和抗腐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很好了满足了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过程中,就将这种土工编织物增强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使得道路结构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适当的提升。
2.1.3使用添加剂
在软土地基公路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使用添加剂,来对软土土质的工作性能进行使得的改进,从而使得地基土壤结构的性能和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满足道路施工的相关要求。
2.1.4浅层排水法技术
这类软土地基土质比较好,但是由于含水量高,使得土质较软。这类土质的常用技术是填土前,在地表挖开漕沟,将地表的水分排干,减少软土中的含水量,能确保机械施工能正常通行。之后应将有优良透水性的沙砾、碎小的石头等回填,以达到这些沟槽具有盲沟的作用。
2.1.5砂垫层技术
有些地基上层的软土含水量很大,但是土层却非常薄,对这类地基的处理方法是:通常在软土地基上层垫上一层砂垫,砂垫的厚度大约在0.5-1.2m之间。砂垫层的目的是起到上层排水,同时团结上层软土层,另外还可以当做填土层的排水层,起到降低下方填土层的水位。当对地基施工处理时,保证工程机械的正常通行。
2.2软基深层处理技术
2.2.1强夯技术
强夯技术起源于法国,由Menard公司首创,这种方法采用8-30t重锤,从8~20m高空,重击地基,压实路基。这种技术优点是:技术简单、设备容易操作、具有显著效果、经济效益快。但也有噪声比较大,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大的震动,不适合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中施工。经过强夯法处理的地基,承载能力可以显著提高到1-5倍。可以加固的有效深度一般在5~10m之间,能量高的强夯技术可以加固的深度在10m以上。强夯技术可以适用于多种地基土壤类型,但是对有高饱和度的粘土,效果却并不明显。
2.2.2预压法技术
预压法技术又称为排水固结技术。这种技术比较常用于建设高速公路时,地基为粘土。这种方法有其成本低廉、效果优良的优点。技术本身利用地基土壤天然的透水特点或者建筑在地基上的竖向排列的排水体,通过地表加载或者使用建筑物自重,重力挤压,将地基孔隙中的水逐步排除,逐步增加强度,地基结构土壤密度逐渐增加。此方法也有缺陷,使用这种方法施工会延长施工周期,并且要仔细计算填土速率,同时还应该增加填土用料,以免出现地面沉降现象。
2.2.3复合技术
复合技术是对天然土壤中添加增强桩,改变地基中应力结构,增强桩体承担大部分的重载力,比较常见的复合技术主要有:
(1)混泥土搅拌桩技术
此方法的固化剂为水泥。利用专门的搅拌设备,在钻探过程中向地基中喷射水泥浆液,通过搅拌轴的旋转达到搅拌的目的,使水泥与土壤紧密结合,充分搅拌在一起。搅拌后的土壤经过各种变化,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土壤结构,成为整体为一的水泥桩。
(2)固土桩
也被成为粉喷桩。使用专业的喷粉钻机将粉体固化剂,比如水泥,喷进软性土壤中,并让固化剂与地基搅拌,使两者产生化学、物理反映,形成具有高强度的桩体。此方法目前被较多用于城市交通道路、高速公路项目、桥梁等工程项目中。
(3)高压旋喷技术
高压旋喷采利用钻机将配置好的固化剂浆液,喷注到土壤中,利用高压,切割土壤,使固化剂与土壤搅拌,随着钻机不断提高,形成圆形桩体。高压旋喷技术施工时占用地少、噪音低、振动小,但造价成本较高、对环境也有影响。
(4)石灰桩技术
石灰桩技术利用石灰和土壤之间产生一系列化学或者物理变化,而达到软基加固的目的。石灰桩技术采用机械施工,机械钻进过程中向地基中喷射经过压缩的空气,让预备加固的土壤松动。当钻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钻探钻头反向运转,在逐渐提高钻头过程中将生石灰喷入到钻头叶片转动时产生的缝隙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要分析了市政道路软基问题的危害,并且对常用的技术进行了描述,希望能够加深相关人员对此工程技术的了解。市政工程软基处理方法不只一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最终的工程建设效果和目的。由于市政工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采用适用于实际工程的加固方式。只有保证加固方式安全、可靠,才能够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向波.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0):78-79.
[2]张琦.论述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J].科技创新家,2013(17):98-99.
[3]青晓伟.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5):50-51.
论文作者:王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土壤论文; 路基论文; 固化剂论文; 土地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