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生产力论的时代特征和科学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一生产力论文,时代特征论文,科学内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这一理论的科学和生产力学说基础。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20年来的胜利实践,它已日益深入人心和广泛运用。但如何从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进行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探索,了解它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时代特征和科学内涵,仍是一个尚待深入研讨的课题。
一、第一生产力论产生的时代特征
首先,第一生产力的产生是时代浪潮的呼唤。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到来,引起了世界经济和政治关系的根本变化。战后冷战结束和科技革命的影响,促使经济和科技在国际斗争中地位的上升,军事威慑和暴力作用势力的下降。各国政府和人民均越来越认识到增强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重心。在维护国防的同时,各国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上来。邓小平认为:“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27页。)基于这一系列新形势的发展,国际间政治、 军事斗争不仅日益让位于经济、科技的竞争,而且经济、科技竞争已演进为政治、军事斗争的主要目的和手段。因而国际间的矛盾,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斗争的形式,已不是世界大战和军事暴力的形式,而是不断转化为经济利益的冲突以及国际市场和贸易的竞争,这是一种非暴力、不流血的,却是更深刻更广泛的市场战争。这就从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需要上,小平同志阐明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两大主题,并为较长时间内不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提供了经济和物质的客观基础。从而一方面说明了关于战争与和平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另一方面又揭示出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世界各国看到和平条件下,加速科技进步,对推动经济繁荣、文化复兴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大作用。
其次,第一生产力论的形成还具有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史和技术要求是这一理论产生的社会导因。邓小平同志基于我国国情,分析了我国社会历史基础和发展水平的现实。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一个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生产力水平很低,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离共产主义要求更远。小平同志说:“共产主义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才有可能实现按需分配。”(注:《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版,第104页。)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就是“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见《南方日报》1997年8月22日。) 当小平同志考虑到当代世界现代化的国际经验时,立刻发现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们周边国家,战后经济的复兴和繁荣都是依靠现代科技革命及其新兴科技产业化的结果。相反联系我国近世纪的现状,就可看到经济的落后及其原因,他说:“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64页。) 因为闭关自守所造成的科技落后,就是我国近百年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考察一衣带水的日本,100多年前也是封建统治下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 但经过明治维新的改革,一方面从西方列强的被迫通商开放,转向自掌主权的“自力开放”,扩大互利的对外贸易;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倡“科技立国”,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采用西方技术和管理制度,不到半个世纪,便由封建落后的日本一跃为亚洲唯一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强国。中国几乎与日本明治维新同时,出现过清廷的“洋务运动”,但却是借洋枪洋炮“清内寇”,并没有振兴本国经济。解放后,50年代曾提出“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口号,制定过《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为尖端技术和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带动了一系列现代工业和新技术产业的兴起。“文化大革命”爆发,把初始的科技事业冲垮,又丢掉了科技发展的好时机。只有当70年代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吸取近30年的世界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的宏伟气魄,不仅重申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而且指出一条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唤醒全民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最强大的起第一位作用的生产力,才能把它提高到社会主义建设主攻方向的高度,制定“科教兴国”的伟大决策,落实到四化建设的实践中来。
再次,关于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理论意义,小平同志作了科学概括和阐述。
第一,小平同志首先以鲜明的唯物史观和科学态度,及时指出了现代科技正发生着一场新的革命,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科技的飞跃。他说“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30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84页。)这是对60~70年代出现的新的科技革命潮流的概括,阐明了从这一世纪初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开始,物理学革命发展到60年代已演进成为一场新科技革命,其革命的规模、内容及其社会后果都发生了整体性和全面性的质变,使现代科技成为一个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庞大体系,产生了一系列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以及海洋开发技术等,并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阔步前进。据科技界分析,这次科技革命,从战后算起的半世纪,几乎每10年发生一次跳跃,第一次跳跃(1945~1955年),是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利用核能的时代;第二次跳跃(1955~1965年)以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为标志,使人类摆脱了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进军;第三次跳跃(1965~1975年)是以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 进入到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第四次跳跃(1975~1985年)以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脑能力的新篇章;第五次跳跃(1985~1995年),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这种飞跃的发展使科学知识量的增长由19世纪每50年增一倍发展到本世纪50年代每10年增一倍,70年代为5年增一倍,现在每3年增一倍。知识更新周期大为缩短,从18世纪更新周期的80~90年,19~20世纪的30年左右,新技术革命以来只要15年左右。同时带动新技术、新产品的老化周期迅速加快,出现更短的交替期,充分显示着这场革命规模和影响的巨大。
第二,揭示出科学技术生产新关系的形成。
从第二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与生产关系不断发生转变,科学研究不断趋前和科学理论作用日益提高,第三次革命已完全改变了过去从生产——技术——科学的发展顺序。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不仅日益密切,而且科学研究已明显趋前,走在技术革命前面,开始突出了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前导作用。因而出现了发展的新趋势:一是科学技术一体化,而科学——技术——生产密切结合,科学与技术相互接近,相互渗透,发生共振,使内容结构整体化,如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发现,本身就是科学探索和实验的成果。由于超导现象的发现,可以设计出超导量子干涉器。这一设计制成产品就是技术的应用,它具有测量地磁千分之一级的灵敏度,并可用于生物磁学的研究,因而对技术和工艺发生巨大的促进,这反映了科学探索理论的研究和材料应用以及工艺的革新三者的结合,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二是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活动走在前面,并通过技术对生产发生直接指导作用,许多生产技术已逐步发韧于科学理论。60年代以来,许多新技术领域的开辟,新产业的建立,都是依赖于科学理论研究的新发现。现代原子能技术的产生和利用,就是原子物理学、量子物理学研究的成果。半导体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就是固体物理学发展的结果。邓小平敏锐地察觉到科学与生产的这种新关系的出现,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84页。)这就深刻地论证了现代科学对技术,从而对生产处于超前的导向地位,发挥着直接的主导作用,反映现代生产过程中三者新的序列联系和内在的发展过程。
第三,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关于科技生产力思想,指出了现代科技发展对生产力理论的推进。
邓小平根据对现代科技革命及其作用的深入分析,在重申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基础上,极其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促进的功能,已较100多年前马克思时代大大发展了, 对它的总体的评价应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向前推进,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认识水平,禁锢在原有的论断上,要根据新的发展趋势,对它的巨大功能和作用,做出新的判断和概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生产力论,正是以这场新的科技革命为直接契机,以现代科技的经济和社会功能为内核的科技生产力论的新发展。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构思过程
邓小平在考察分析当代科技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经过1975年至1988年十年多的深入观察,发现现代科技的功能的增强度已从量变的发展过程达到质的飞跃、从作为生产力的一般组成因素上升到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因而对现代科技的生产力性质、功能作出了新的质的规定性概括,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这一科学论断产生过程,如果以50年代到70年代中作为这一理论酝酿的话,那么从70年代中至90年代初可作为这一理论的建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70年代中思想的萌发阶段
1975年邓小平同志返回中央工作后,在百废待兴,矛盾如麻的形势下,他根据当今时代和科技发展潮流,首先把目光投向科技工作,立即提出亲自“抓科技”,选派胡耀邦等同志进行科学院的整顿,要求尽快提出科学院工作的意见。1975年9月26日, 在听取科学院工作汇报时,发现“汇报提纲”中提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观点,如觅回被人误失多年的家珍,欣喜地立即作出明确肯定,并同时提出“科研必须”走在国民经济的前面的重要思想(注:转引自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联合出版,1994年版,第53页。),1977年5月在与中央几位同志谈话时, 又进一步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注: 《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 第37页。)又说“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37页。) 尤其后来指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83页。) 同时还发人深思地说:“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应该也可能干得比他们好。”(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 ), 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37页。) 这一系列阐述反映出“第一生产力论”光辉思想的萌发。
2.70年代末理论雏型的孕育阶段
经过国民经济的整顿和开始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进一步认识到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在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因而决定1978年春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亲自为大会致开幕词,明确提出:“党中央决定召开这次全国科学大会,目的就是动员全党全国重视科学技术,制订规划,表彰先进,研究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措施”。(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83页。)在报告的第一部分就以现代科技革命的新形势,论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一方面重申马克思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他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84—85页。) 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两个科技生产力作用的新提法:一是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巨大的作用,”(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84—85页。) 二是说“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 1975 —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84—85页。) 这是“第一生产力论”核心内涵的孕育和初步形成阶段。
3.80年代中理论的确立阶段。经过80年代的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践,尤其是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和成功,越来越感到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1984年视察深圳时提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并说“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52页。)又说, “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 183页。)“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83页。)根据20多年来科学技术发展对世界经济推动的巨大作用和现实,一再提醒全党“对科学技术的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因而于1988年9 月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进一步明确提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74页。)这是邓小平同志首次突破了马克思100年前的说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命题。 此后,“在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又再次强调了这一命题。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75页。)后来在谈及“两弹一星”和知识分子待遇时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 版, 第275页。)这是第一生产力论的形成、确立阶段。
4.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理论的发展和验证阶段
“第一生产力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这一伟大思想和理论的形成提出,唤起了全党全民的科技意识和发展科技对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巨大作用的认识。1988年10月小平同志亲自视察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并说:“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79页。)因而提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79页。)在邓小平同志这一系列思想指导下,我国于80年代中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 推动我国高科技的发展。90年代初,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注:江泽民在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因而在第一生产力理论指导下,党中央英明地于1995年制订“科教兴国”的战略,推动了全国贯彻“第一生产力论”的波澜壮阔的宏伟实践,使我国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得到稳步快速发展。1992年春,小平同志为了视察南方,亲自到深圳、珠海时一再强调现代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念念不忘地、庄重提醒我们:“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377页。)邓小平同志这一系列的科学论断所确立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发展。
三、第一生产力论丰富的理论内涵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划时代的新发展,蕴含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理论内涵。
第一、 揭示了现代科技是生产力发展中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的决定因素
近代以前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是靠人力和资源的消耗,经过一、二次科技革命、生产力的发展已逐步转到依靠先进的工具和技术的革新,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已转化为“物化”的智力,在生产力中开始发挥推动作用。不过那时的推动作用的载体仅限于生产工具。生产力的其他因素,如劳动者智力和劳动对象还没有明显的科技要求。三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子、信息为中心的革命,科学技术已以信息、智能、知识软件等形式,多渠道地渗透和幅射于生产力的各要素中,它的功能,作用已不再是生产力的外在力量,而是构成现代生产力内在的重要的组成因素。我国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根据科技对生产力要素的作用,形成一个生产力的公式: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科学技术。科技已成为提高劳动者智力、创造新的劳动工具、开辟新的劳动对象、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最活跃的决定力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无限潜能和新的增长点。这在本世纪以来,资本和资源消耗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的比重明显下降,科技进步因素的作用迅速上升,从最初的5%到现在发达国家80%,已得到生动的证明。
第二、阐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超前性因素, 科技研究是第一生产过程
经过近现代二、三次电汽化、智能化的科技革命,科学与生产的关系不仅改变了瓦特时代科学与生产脱节和生产在前、科学在后的状况,而且科技研究同生产结合越来越密切,先进的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发挥着先导作用。现代生产的迅猛发展主要靠科学技术的超前导向,靠新的发明创造的渗透、装备。现代原子能科学、微电子理论,是靠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带来的科技发现所掌握的原子、电子、核子的运动性能、性质及其规律,用高技术把这些规律运用于生产,才能制造出微电子产品以及原子反应堆和核电站。近半世纪来科学技术及其研究已日益走在生产的前面,对生产起着超前性的导向作用。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84页。)因此现代发达国家和一切有成就的大企业日益重视科技的这种超前导向作用,加强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使科技研究,开发成为第一生产过程,在实验室里“创造出”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成为技术生产的“龙头”,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尤其国际先进的经济强国或地区,科技研究和开发已成为独立产业,并且企业化,产业化,纷纷建立“硅谷”区、“科学园”、“工业园”,成为推动生产的发展前导。
第三,指明了科学技术是现代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动力和源泉
由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各要素的全面渗透和广泛幅射,产生了对生产发展首要的和导向作用,不仅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而且促进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上两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社会向机器大工业——第二次产业为主的工业社会转变,这一次科技革命进步推动了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社会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后工业社会发展。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战后恢复,已于70至80年代实现了经济飞跃,纷纷进入高科技产业、金融信息业、文化教育业,商贸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所谓“信息社会”,即后工业社会。同时由于科技对生产的推动,大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使物化在产品中技术含量高度密集化,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的改革。如现代计算机已由利用电子管、晶体管发展到集成电路,现在的集成电路又从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计算机技术与集成电路技术、半导体的硅片、砷化镓以及超导材料等结合发展为微电子技术。一个姆指甲大的半导体芯片可以集成几十几百万个晶体管,使计算机产品在体积、重量、节能、成本和可靠性、适用性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据有关材料证明,仅与1946年发明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比较,现在一台具有同样功能的、采用集成电路的微型计算机F—8,体积仅为原来的30万分之一,耗电五万六千分之一,但可靠性提高了一万倍,时钟频率提高20倍。这就是由于以半导体为材料的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微电子技术在计算机工业中运用的结果,是现代微电子技术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发展到高密集度的体现,充分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国产业结构变换的促进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反映出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的显著提高。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84 页。)科学技术已日益成为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和首要源泉。
第四,对传统生产力观念的突破, 新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念的确立
人们关于生产力的观念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历史范畴,它反映了人类社会不同时代的生产发展的质的内涵和量的水平。从古代到近代的社会生产,基本特征主要是物质生产,而劳动者以体力为主使用物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界,取得物质产品,人们把这阶段前生产力统称为物质生产力,把这一类型的社会生产,定性为物质生产。经过一、二次科技革命后,这种生产内涵开始发生了变化。20世纪开始的现代科技革命是以电子、信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电子、信息在科技形式上的特点是非实体的知识性、智能性的软件,因而逐步开始改变了有实体的物质生产力内涵,使物质因素的生产力与知识因素的生产力结合,大量利用信息资源,极大地扩增产品的知识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这样,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内涵从纯粹物质生产力逐步扩展到物质形态与知识形态两种因素相结合的生产力内涵,同时作为知识的现代化科技在两种因素中已占据首要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显然与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时期科学是生产力的观念有很大的变化。那时科技还只作为物化智力,刚刚开始并入生产过程,没有成为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现在科技主要以信息、知识形式出现,占据着生产力要素中的第一位置。邓小平高瞻远瞩地分析这些新情况、新变化,不拘泥传统观念和范畴的束缚,创造性地从当代经济、生产的客观实践出发,具体解剖现代生产力的构成和内涵的变化,因而扬弃了传统的物质生产力观念,以唯物史观的宏伟胆识,科学地揭示出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界定了这些知识、信息的因素在生产力中的首要地位和决定作用,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卓越论断,赋予生产力以新的科学内涵。这是对传统生产力概念的重大突破,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础上确定了现代生产力的新观念,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第五、社会科学也是科学,也属于第一生产力范畴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探讨中,人们常受狭隘科学观的影响,以为社会科学不是科学,不属于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范畴,因而忽视社会科学对生产力和经济的推动作用。学术界在讨论中,一般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科学也是科学的组成部分,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同样的促进功能,也属于第一生产力范畴。
邓小平在1977年谈到“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时,就明确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48页。),科学发展史说明, 科学发展有一个合、分、合的过程。在古代由于笼统地直观的认识方法,人们把各种知识都汇集在“哲学”这门“科学”之中。随着生产的发展,实践范畴的扩大,人们认识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才开始知识的分化,欧洲的文艺复兴是科学的解放,从“哲学”总汇中分化出各门科学,逐步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传统分类。现代科学发展又出现各门科学之间既分化又整合的趋势。一方面原有的一门分为两门或多门学科,另一方面各门学科相互渗透,出现一批交叉科学、边缘科学、综合科学,不断突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类框框。可见科学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生产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不能简单地把一定时期分类的个别部分去代替全体,而否定另一部分。其实,马克思在谈到“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时,并不是仅指自然科学,而是说“一般社会知识”和“一般智力”,这明显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因为社会科学也是构成“一般社会知识”和“一般智力”的科学内涵。历史证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受自然科学“智力”发展的控制,也受社会科学“智力”的制约,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的“智力”和“方法”的一般规律性、实践性、应用性,从不同角度对劳动者和生产力各要素的渗透以及对整个生产发展的推动和指导并不比自然科学差。钱学森同志认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不仅是包括社会科学,而且在我国目前,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有关键性。”(注:转引自《邓小平思想宝库》,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第788页。)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科学论文; 科技革命论文; 科技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第一次工业革命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