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课堂应用
游戏能有效地协调学生手、口、脑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汲取。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游戏能够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有利于优化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当然,在课堂上运用游戏教学也不是随意让学生玩游戏,而是具有一定的原则,游戏的设置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符合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那么,如何合理地运用趣味游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呢?
一、做好游戏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前设计好游戏方案,准备好游戏所需教具,做好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游戏教学顺利进行。在游戏课堂实施之前,教师就要提前设计好相应的游戏方案,方案既要满足学生爱玩的心理,又要做到渗入教材知识,保证学生在游戏过程当中轻松掌握本课知识点。如果教师设置的游戏方案需要学生分组进行,教师要提前对本班学生进行分组,分组要考虑到组员之间的差异性,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有效地开展游戏教学。
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前设计“扑克牌”的游戏方案,每个学生都提前准备好1到9的扑克牌各四张,共四十张。游戏过程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要求两个人同时出一张牌,出牌之后迅速算出这两张牌的和与差,谁算的又对又快,谁就赢,这两张牌就都归谁,在规定时间内谁手里的牌多谁就赢。第二部分要求其中一方出牌给对方看,另一方不给对方看牌而是告诉对方两牌之和,让对方猜自己手中的牌是什么。如果猜对了,这两张牌就归对方。结束后双方交换出牌顺序再来一次,以此类推,在规定时间内谁手里的牌多谁就赢。当教师课前将游戏准备工作都完成后,课堂就会进行地更顺利,学生们也更能从游戏中体会到乐趣。
二、游戏教学设计要贴近生活
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只是抽象地进行讲解而没有一些实际应用,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源于生活,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相联系时,学生就会更有兴趣去思考、去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将课堂游戏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从而更加喜欢学习数学。
例如,我们在学习“积的近似值”时,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好“讨价还价”的游戏方案,提前准备好苹果、电子称,每个学生虚拟的人民币若干(包括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1角、5分、2分、1分),模拟买苹果的场景。教师负责卖苹果,由学生拿着虚拟纸币来买,每千克苹果5.33元。假如学生要三个苹果,放电子称一看是0.5千克,让学生自己计算并付钱。假如学生算得5.33×0.5=2.665,并付钱2元6角6分,教师指出不对,你少付了。学生提出并没有0.005元的纸币,这时教师指导学生要用四舍五入法将后面的5进一位,得2.67元,所以应付2元6角7分。利用贴近生活的游戏让学生学会教材上的知识,既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心理,也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课后巩固复习游戏化
小学生往往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在课堂后期难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时候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的时候,也要善于利用趣味游戏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的高效学习。
例如,在学习“10的加减法”一课时,在进行课后巩固复习时,可以进行“猜一猜”的游戏。教师手拿10根小棒,左右手分别拿不同的根数,根据指令让学生猜。如“我左手拿的根数是9字倒写,请问我右手拿了几根小棒呢?”“我左手拿的根数是最大的一位数,请问我右手拿了几根小棒呢?”指令可以多种多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是“左手小棒的根数是8的一半”“左手小棒的根数是3和5中间的一个数”“左手小棒的根数是6后面的一个数”等等。教师发出指令之后,由学生进行抢答,答对的学生奖励小红花。
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活泼爱玩,而且纪律性较差,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把控好教学秩序,注意及时纠正那些不遵守游戏规则,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及时监控游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课堂顺利进行,让趣味游戏为小学数学教学助力。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范佳佳.游戏在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3).
[2]关昊.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游戏教学[J].学周刊:A,2012,(7):91.
论文作者:杨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游戏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趣味论文; 知识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