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凤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第八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1-163-02
语文是一种文化,语文课堂是传承这种文化的空间载体,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新月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与手段走进了课堂,霎时间,语文课变得形式多样起来。但是,细细回味,总觉得如今的语文课缺少了些什么?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去享受语文的魅力,去细细品味浓浓的“语文味”.
那么如何在倡导以学生生命成长为主的课堂上,让浓浓的语文味飘洒于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返璞归真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朴归真,充满浓浓书香。
一、体会文体特点 ,学习表达方式,感受“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让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记得温家宝总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阅读教学,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不但要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而且要让他们读懂课文是如何表达。在教学中渗透表达方式,以文体特点为切入口,让清新而淡雅的文体特点伴随着浓浓的语文味在课堂上萦绕,荡涤着学生的心灵。在教学第九册《桂花雨》时,我就借用了作家冯骥才有关散文的一句话:“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并以此来导入课文,提炼主线,紧紧抓住母亲的一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以“是什么原因让我和母亲对家乡的桂花念念不忘?”这个问题来展开教学,辐射“闻花香、摇花乐、赠花情”等几个板块的教学,同时在每一板块教学后,都回读母亲的那句话,在动情的诵读中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母女俩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课堂结束,我又回归到冯骥才的这句话,利用板书共同总结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至此,散文最显著的表达方式显露无遗。一次一次的动情朗读,无形中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散文的特点,明白了文章的表达方式。他们透过桂花的韵、形、味,悄无声息地走进了作者的情感深处,与文本产生了共鸣,为散文教学的魅力积蓄了力量之源,使教学呈现出一种动态生成的开放态势。课堂中随处可见的文体特点和表达方式的教学,伴着浓郁的语文气息,如同轻轻拂面的和风,又如似有若无的天籁,给人一种情感流淌的惬意,一种语文醇香的挥发,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生机。
二、注重品读词句,抓住文眼,品出“语文味”
要让课堂洋溢的语文味,就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学习课文的形式美。朗读,是品味语文、上出语文味的重要方法。因此,对于情趣盎然的文章一定要“读”占鳌头,多样地读逐层深入地读。这样的读书过程,不仅辅助了学生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帮助了学生学习语言,是 “合二为一”的过程。比如《颐和园》一课中,比较“耸立”和“矗立”;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景物特点,通过“滑过”和“划过”感悟昆明湖的静。然后通过想像着体会着的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品中感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如选自《水浒传》的《景阳冈》就是一篇值得学生品读的佳作。施耐庵用他的一枝生花妙笔,细腻地刻划了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紧紧抓住武松的言行来品味其勇武机敏的鲜明特点。文中“武松打虎”这一段写得尤为精彩,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的来势汹汹和武松“一闪,又一闪,再一闪”的沉着机智以及武松打虎时的竭尽全力都要在反复品读中去体会,这样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领略到大家风范,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传神。
三、扎实语言训练,培养“语文味”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学生由文本语言的习得到内化为自身语言,离不开扎实的语言训练。为学生创设更直接与文本对话的空间,学生不仅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妙,同时也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身的语言,从而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
比如《秋天的雨》中的句式: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乐儿秋天的凉爽。(选择秋天的一样事物,用同样的方法写一写。)学生想像着,感动着,用排比的句式表达着自己的感受,语言显得富有条理极具震撼。规范化的语言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通过扎实的语言训练,不仅深化了认识,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也得到一定提高。
其次,抓住文章中不易觉察的“留白”部分进行适当的补白训练,既丰富了文本内涵,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中彩那天》这篇文章我抓住文中一句不起眼的句子(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作为最大利益的受惠者,假如你是库伯,你会怎样说,怎样做?慢慢将一颗心存感激的心灵种到了学生心里。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说话练习,努力让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代在享受着各种恩惠的同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四、潜心会文,推敲揣摩,体验“语文味”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读读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我又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在反复推敲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学生的心灵与主人公更加贴近,逐步体会到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是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学生在与文本作深入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
五、走进文本意境,追求缘情求真,品味“语文味”
缘情求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在语文教学中,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师生共同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想像、感悟、朗读,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拨动他们情感的心弦,体悟文本的情感,让情智共生,让课堂飘洒着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细细品味浓浓的品味“语文味”。
论文作者:杨小凤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9
标签:语文论文; 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文本论文; 语言文字论文; 课文论文; 课堂论文; 《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