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粪营养价值几何(论文文献综述)
郭佳俐,郑蕾,朱立新,李子富[1](2021)在《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处理和利用技术,从肥料化、饲料化和能源化的角度,分析了各种资源化技术的优缺点,其中采用热解技术处理畜禽粪便展现出较好的发展潜力,不仅具有处理效率高、周期短,可以快速杀死粪便中的致病微生物,有效降低环境负荷的特点,且低成本的畜禽粪污处理后还可以获得高附加值的生物能源。分析了采用热解技术处理畜禽粪便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对热解技术处理畜禽粪便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立华[2](2019)在《基于纳米材料调控的农业废物堆肥化性能及相关功能微生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物越来越多,所以很有必要对农业废物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进行深入研究。传统的堆肥化方法堆制周期较长,有效促进堆肥化过程中有机质(OM)降解对提高堆肥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堆肥化过程中部分氮元素会以NH3、N2O、NOx及N2等形式损失掉,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并降低堆肥肥效。因此,有效降低堆肥化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对提高堆肥化产品的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农业废物堆肥化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银纳米材料(AgNPs)和不同类型的铁氧化物纳米材料(FeONPs),系统地研究它们对OM降解和氮素生物转化的影响。此外,由于堆肥化过程中不同的理化参数对微生物丰度、群落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同,且不同的微生物类群具有不同的细胞生化代谢特性,它们对相同理化参数的响应也不一样。因此本研究还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的微生物种群丰度和堆肥体系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从中确定能够显着影响微生物丰度变化的因子,并通过偏冗余分析剔除其他显着因子的影响,计算单个显着因子的单独解释量。这些将为进一步调控优化堆肥化过程中的工艺以及提高堆肥化效率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农业废物堆肥化体系中添加较低浓度的AgNPs(2 mg/kg),以研究其对堆肥化过程中有机质降解和氮素转化的影响。实验设置两组处理,其中空白对照标记为Pile 1;AgNPs处理组标记为Pile 2。研究结果表明在堆肥化过程结束时,Pile 2中的OM损失(57.96%)小于Pile 1(61.66%),而Pile 1和Pile 2中TOC的降解率分别为初始TOC含量的27.22%和30.1%。Pile 1和Pile 2中WSC的最终含量分别为25642.75 mg/kg干重堆肥和23559.27 mg/kg干重堆肥。因此可以得出此浓度AgNPs存在下,农业废物堆肥化过程OM的降解受到了抑制,而TOC和WSC的矿化则得到了促进。此外,该浓度AgNPs的添加能够减少TN损失,但是却会增加矿物质N的损失,这主要是由于AgNPs处理组的微生物对矿物质N的固持作用,即将矿物质N转化为有机N强于对照组。(2)进一步研究不同添加量的AgNPs调控下堆肥化过程中氮素转化途径及机制,并研究了氮素转化功能酶活性和功能基因丰度及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实验设置五组处理,即Pile 15,其中AgNPs添加量分别为0、2、10、20、30 mg/kg堆肥。由于Pile 5中的温度没有满足堆肥要求,因此没有分析该处理中的其他参数。实验结果表明,AgNPs添加量为10 mg/kg堆肥的Pile 3中的矿物质N(6.58g/kg干重堆肥)比其他处理组更高,且其TN损失(47.07%)是所有处理组中最低的。酶活性分析表明,AgNPs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功能基因的定量PCR(qPCR)结果表明在Pile 3中,10 mg/kg堆肥AgNPs的添加对氨单加氧酶编码基因(amoA)、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编码基因(nxrA)和Cu-亚硝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nirK)具有最为显着的抑制作用,而相较于对照组,其对膜结合硝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narG)、cd1-亚硝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nirS)和一氧化二氮还原酶编码基因(nosZ)具有促进作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Pile 3中,TN损失与细菌amoA基因丰度之间的关系最为显着,呈负相关。因此,本研究另外还对细菌amoA基因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AgNPs添加量为10mg/kg的处理组堆肥化过程中,氨氧化细菌(AOB)的优势菌科为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且与堆肥第1天相比,OTUs数量在堆肥化过程开始后有所减少。综上所述,AgNPs添加量为10 mg/kg时可以显着降低TN的损失并保留更多的矿物质氮,从而提高堆肥产品的氮素利用效率。(3)不同添加量AgNPs调控下农业废物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环境变量的多元关系。手动选择结果表明,16S rDNA丰度变化的驱动因子是NO3--N,硝化菌丰度变化的驱动因子为pH,而显着影响反硝化菌丰度变化的因素是NO3--N和TN。偏RDA进一步揭示NO3--N对16S rDNA丰度变化的单独解释量为28.8%(P=0.012),而pH对硝化菌变化的单独解释量为61.8%(P=0.002),NO3--N和TN对反硝化菌变化的单独解释量分别为34.2%(P=0.002)和9.2%(P=0.026)。实际上,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环境变量没有影响,因为这些微生物丰度变化中的一部分是由显着性变量和其他非显着性变量的协同作用所引起的。RDA排序图显示,不同的基因与环境参数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4)FeONPs调控下农业废物堆肥化过程中OM降解和酶活性的变化。该部分向堆肥体系中分别添加Fe2O3 NPs和Fe3O4 NPs,添加量为10 mg/kg堆肥。结果表明FeONPs尤其是Fe2O3 NPs的添加能够有效促进并加速OM降解以及提高酶活性。RDA和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酶活性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处理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温度是所有堆肥化处理中同时对DHA和UA的变化影响最为显着的因子(P<0.05)。与DHA相比,UA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种子萌发实验表明,FeONPs尤其是Fe2O3 NPs的添加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因此,在堆肥化体系中添加FeONPs特别是Fe2O3 NPs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并加速堆肥化过程中OM降解和提高酶活性,并提高最终堆肥产品的质量。(5)进一步研究FeONPs调控对堆肥化过程中氮素保存和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发现FeONPs特别是Fe2O3 NPs的添加能够显着降低堆肥化过程中TN的损失并提高矿物质N的保留,且通过抑制NH4+-N的氧化使得FeONPs处理组中能够保留更多的NH4+-N,从而提高堆肥产品氮素利用效率。qPCR结果表明FeONPs处理组中的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和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的数量比对照组更低,其中Fe2O3 NPs处理组最低。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OB在硝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且AOB的减少比AOA的减少对削弱NH4+-N氧化、保留更多NH4+-N和矿物质N、减少TN损失的贡献更大。此外,Fe2O3 NPs的添加显着增加了16S rRNA基因的平均丰度(P<0.05),而Fe3O4 NPs的影响并不显着。所有样品的细菌群落在门分类水平上的组成按照不同堆肥阶段分为了3个不同的类群,即1d、5d和1760d,而不是根据不同处理聚类,这说明细菌群落在门分类水平上的组成并没有随着FeONPs的添加而发生显着变化。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是所有处理中3个最具优势的门类。总的来说,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减少堆肥化过程中TN损失以及提高矿物质N储量的方法,并对AOB和AOA在氮素转化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6)考察FeONPs调控下堆肥化过程中不同的微生物种群丰度(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变化及与堆肥基质参数之间的多元关系。实验设置3个处理:T-control为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FeONPs,T-nanohematite和T-nanomagnetite分别添加Fe2O3 NPs和Fe3O4 NPs,添加量为10 mg/kg堆肥。实验结果表明Fe2O3 NPs的添加更有利于增加细菌和真菌的丰度,而Fe3O4 NPs的添加更有利于增加放线菌的丰度。RDA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所有处理中对微生物丰度变化影响最为显着的因子。PLS-PM结果进一步表明在T-control和T-nanomagnetite中,由于温度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为正面效应,其总效应有所增加。在T-nanohematite中,由于其直接效应是正面的,而间接效应是负面的,所以其总效应显着降低。偏RDA表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与堆肥参数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总体而言,放线菌对堆肥参数的变化比细菌和真菌更为敏感。
陈园园[3](2018)在《‘玉露香梨’果形调节及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文中认为‘玉露香梨’内在品质优,但其脱萼率低、萼端不规则突出和果面凸起等性状影响其外观品质。为此,促进果实萼片脱落,改善其外在品质,是目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试验研究授粉品种、树势、水分、施肥及喷施不同浓度PBO等对’玉露香梨’果形及品质影响,并通过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表达谱分析技术,分析梨果实表达变化差异显着的基因。主要结论如下:1.黄冠作为授粉品种时’玉露香梨’果形最佳,圆度值为1.05,偏斜率为15.06%,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其他授粉品种间差异不显着。不同授粉品种处理后内在品质及口感上差异不显着,其中果肉最酥松硬度最小的授粉品种是黄冠,其次是雪花梨。2.强树势的脱萼率仅为5.82%,随着树势减弱,果实脱萼率显着升高,中庸树势的果实脱萼率是强树势的3~4倍。树势较弱或中庸的果实果面凸起程度显着低于较强及强树势,果形较好;此外,树势过弱或过强均会造成果实严重的偏斜,且均会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与单施化肥相比,配施不同农家肥均能提高果实脱萼率,降低果形指数及果面凸起程度,且均达显着水平。其中配施牛粪的果实脱萼率是对照的5.8倍,显着高于鸡粪和羊粪处理。同时,配施不同农家肥与单施化肥相比,均能有效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配施鸡粪后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对照相比显着提高79.49%,鸡粪和羊粪均能显着提高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4.PBO对’玉露香梨’的果形影响较大,改善效果显着,综合内外品质以喷施1500倍PBO效果最佳。脱萼率随PBO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均达74%以上,显着高于对照(20.03%)。单果重、纵横径、果形指数,及果实表面的凸起程度均随着喷施PBO浓度的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300及500倍PBO处理的果实纵径显着低于其它处理,300倍处理的果形指数显着低于其它处理,仅为0.94;除2000倍PBO外,其余处理的偏斜率和圆度均显着低于对照;PBO处理后果实果肉质地无显着变化。5.开花坐果期控水处理后的果实脱萼率是灌水处理的2倍,差异达显着水平;控水处理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果实偏斜率及表面凸起程度,达到改善’玉露香梨’外观品质的目的。此外,控水处理与喷施PBO相比能更好的保持’玉露香梨’优质的果实质地及口感,但PBO处理的脱萼率更高,是控水处理的2倍。6.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一共筛选出4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PBO处理上调表达17个,下调23个。涉及赤霉素信号转导的基因DELLA和涉及茉莉酸甲酯信号转导的基因MYC2响应PBO的处理。
陈伟[4](2016)在《基于生物炭选择与氧化改性的蛋鸡粪堆肥有害气体减排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堆肥是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堆肥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有害气体释放造成二次污染。本文以降低蛋鸡粪堆肥过程的氨气与甲烷排放为目的,进行生物炭的优选及改性,以期得到一种能高效减排蛋鸡粪堆肥过程氨气和甲烷排放的生物炭产品,并结合堆肥样品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初步探讨了生物炭对堆肥氨气和甲烷减排的机制,为生产中有效降低堆肥过程有害气体排放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试验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不同生物炭对蛋鸡粪堆肥过程氨气和甲烷减排的研究;二是生物炭的改性与优选;三是改性生物炭对蛋鸡粪堆肥氨气和甲烷减排效应及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空白组相比,堆肥期间添加秸秆炭、竹炭、木炭、椰壳炭、鸡粪炭后堆肥中氨气总排放量分别降低了33.11%、22.70%、32.87%、21.51%和24.19%,其中,生物炭添加组氨气总排放量显着低于空白组,秸秆炭组与木炭组氨气总排放量显着低于其他生物炭组(P<0.05);各生物炭添加组甲烷总排放量与空白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2.17%、12.14%、17.72%、6.12%和14.31%,秸秆炭组、木炭组和椰壳炭组甲烷总排放量显着低于空白组(P<0.05)。此外,添加秸秆炭还能提高堆肥温度与物料硝态氮含量,降低铵态氮含量与堆肥pH,促进有机质降解。这可能与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相关。因此,本文选择秸秆炭为研究对象,通过进一步改性,以期提高堆肥中氨气和甲烷排放的效果。(2)6 mol/L、8 mol/L、10 mol/L HNO3改性炭的氨氮吸附量显着大于其他HNO3改性炭和未改性秸秆炭(P<0.05);25%和30%改性炭的氨氮吸附量显着大于其他双氧水改性炭(P<0.05);先后经6 mol/L HNO3和25%H2O2改性制备的混合改性炭的氨氮吸附量显着高于6 mol/L HNO3改性炭(P<0.05),但与25%H2O2改性炭无显着差异(P>0.05)。表面理化性质分析表明:与25%H2O2改性炭和6 mol/L HNO3改性炭相比,混合改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及较多的表面酸性官能团数量(P<0.05)。基于改性炭的氨氮吸附量和表面化学性质,选取25%H2O2改性炭和混合改性炭进行模拟堆肥试验。(3)与空白组相比,添加秸秆炭、H2O2改性炭组和混合改性炭组氨气总排放量分别减少27.59%、15.20%和41.07%,混合改性炭组氨气总排放量显着低于秸秆炭组(P<0.05)。与秸秆炭相比,混合改性炭添加降低了堆体pH,促进了有机质降解,进一步降低了堆肥氮素损失。添加秸秆炭、H2O2改性炭组和混合改性炭组甲烷总排放量分别减少14.10%、14.91%和15.54%,添加改性生物炭并没有进一步降低堆肥甲烷总排放量。添加混合改性炭提高了堆肥中细菌的多样性,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提高了物料中硝化细菌的平均相对丰度,降低了反硝化细菌和产甲烷菌平均相对丰度。综上所述,在本试验中,相比与其他生物炭,秸秆炭和木炭具有显着的有害气体减排潜势,先后经6 mol/L HNO3和25%H2O2混合改性的秸秆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堆肥产品质量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孟安华[5](2015)在《牛粪有机肥培肥土壤的机理及不同作物的激发效应》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政策、土地利用方式、种植制度和施肥制度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农业生产中过分依赖化肥,忽视有机肥料的施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肥力退化、土壤板结、土壤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下降等问题,直接威胁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国内外研究表明,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合施用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实现有机肥的资源化,并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固碳的特性和潜力不一样,具体表现在土壤有机碳和腐殖质特性存在差异。因此,本文通过盆栽与室内分析试验,采用元素组成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IR)、核磁共振光谱分析(NMR)等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土壤中施用不同牛粪有机肥培肥的土壤效应差异性规律,探讨了不同牛粪有机肥培肥土壤对植菜土壤和大豆重茬土壤效应的差异性规律,为实现牛粪资源化,改善植菜土壤和大豆重茬土壤质量,提高蔬菜和作物产量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比研究了蛴螬处理过程与生物堆腐和自然腐解处理,揭示了不同牛粪处理过程中温度因素、酸碱度、CN转化及腐殖质的变化特征。对不同处理牛粪施入土壤后对土壤的培肥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探明了不同处理牛粪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腐殖质特征影响的差异性。研究了在不同作物栽培制度下,对不同牛粪施入相同土壤后,土壤的吸附-解吸特性、腐殖质的元素组成和结构特征,证明了不同处理牛粪对上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因栽植作物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即不同作物土壤培肥具有激发作用。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腐解牛粪和蛴螬牛粪在处理过程中,NH4+-N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NO3--N含量均增加,类胡敏酸的缩合度和芳构化程度显着增加。腐解牛粪处理的NO3--N含量增幅显着高于新鲜牛粪处理和接种蛴螬处理。蛴螬牛粪和腐解牛粪能够明显提升土壤团聚作用,促进0.25-10mm粒径范围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均显着降低。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除全磷外均有提升作用。腐解处理和蛴螬处理牛粪施入土壤CO2累积释放量显着降低,NH3释放量均表现为先升后减的变化趋势。2、施用牛粪处理对土壤不同结合态腐殖质的含量存在着不同影响。不同处理牛粪施入土壤后,土壤松结态腐殖质和稳结态腐殖质含量均显着升高;而联结态腐殖质含量显着下降。施用蛴螬牛粪和腐解牛粪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腐殖质中胡敏酸成分的增加。均能显着提高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不显着。3、牛粪培肥的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腐解牛粪中水溶性有机物吸附特征均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优,解吸等温线均以Langmuir方程拟合程度最好。植菜土对胡敏酸的吸附强度略高于大豆重茬土,而大豆重茬土对胡敏酸的吸附能力高于植菜土。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胡敏酸的吸附过程和解吸过程均以Temkin方程拟合最优。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Elovich方程。大豆重茬土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强度高于植菜土,而对其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也高于植菜土。4、植菜土壤中,胡敏酸(HA)的芳香碳和芳构化程度增加,富里酸(FA)的芳构化程度降低。新鲜牛粪处理胡敏酸的烷基成分、羧酸化合物和芳香环类化合物增加显着,富里酸的羧酸化合物和酰胺类化合物显着增加;蛴螬牛粪处理显着增加了胡敏酸碳水化合物或多糖类成分;腐解牛粪处理显着增加了富里酸烷基成分和碳水化合物成分。大豆重茬土壤中,新鲜牛粪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胡敏酸和富里酸的羧酸化合物,腐解牛粪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富里酸烷基成分和碳水化合物成分,蛴螬牛粪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胡敏酸的碳水化合物或多糖类成分。
王鹏宇[6](2010)在《产蛋鸡饲料能量、蛋白质评定方法研究之一》文中指出试验一套算法评定蛋公、母鸡饲料能量、蛋白质的研究本试验主要比较了蛋公、母鸡评定饲料能量、蛋白质的差异,并测定了成年单冠白来航公母鸡对饲料原料玉米、小麦、高粱、稻谷、麸皮、豆粕、棉粕、菜粕、花生粕、鱼粉的表观代谢能值和粗蛋白代谢率。结果表明,能量饲料表观代谢能测定结果母鸡明显高于公鸡,玉米、小麦、高粱、麸皮分别为+1.73MJ/Kg、+0.71MJ/Kg、+0.35MJ/Kg、+0.95MJ/Kg,稻谷表观代谢能公母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蛋白类饲料豆粕、棉粕、菜粕、花生粕、鱼粉测定结果公母之间表观代谢能差异不显着(P>0.05)。对于能量饲料玉米、小麦、高粱、稻谷、麸皮,蛋公、母鸡之间比较粗蛋白代谢率差异不显着(P>0.05);对于蛋白类饲料豆粕、菜粕、花生粕公母之间粗蛋白代谢率差异显着(P<0.05),母鸡测得的数据比公鸡高7.86%、9.95%、5.67%,而棉粕、鱼粉公母之间粗蛋白代谢率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二套算法与排空强饲法评定蛋公鸡饲料能量、蛋白质的比较研究本试验比较了套算法与排空强饲法评定饲料能量、蛋白质的差异。选用健康的成年白来航公鸡48只,公鸡之间体重差异不显着(P>0.05),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对10种原料的表观代谢能值和粗蛋白代谢率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套算法与强饲法测得能量类原料的表观代谢能值,玉米、小麦、高粱、稻谷公母之间差异显着(P<0.05),其中玉米、小麦采用强饲法测得的结果高于套算法,分别高出0.83、1.37MJ/Kg,高粱、稻谷用强饲法测得的结果低于套算法,分别低1.22、1.49 MJ/Kg,两种方法对麸皮的表观代谢能值测定差异不显着(P<0.05)。对于蛋白类原料,两种方法对豆粕、鱼粉的表观代谢能值测定比较差异显着(P<0.05),豆粕用套算法测得的表观代谢能值低于强饲法1.89 MJ/Kg,鱼粉正好相反,套算法表观代谢能值高于强饲法1.13 MJ/Kg;对菜籽粕、棉粕、花生粕的表观代谢能值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对于能量类原料,套算法与强饲法测定原料玉米、小麦、稻谷、麸皮的粗蛋白代谢率差异显着(P<0.05),用强饲法测定蛋公鸡的粗蛋白代谢率比套算法测定值分别高7.44%、5.56%、3.8%、5.36%,两种方法对高粱的测定值差异不显着(P>0.05)。对于蛋白类原料,套算法与强饲法测定原料豆粕、菜粕、棉粕、花生粕、鱼粉的粗蛋白代谢率差异显着(P<0.05),套算法测定的值分别比强饲法低10.19%、11.84%、14.51%、14.87%,对于鱼粉,套算法测定粗蛋白代谢率比强饲法高6.50%。
李春明[7](2009)在《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强筋小麦豫麦34为供试品种,2005-2008年先后采用根室、根箱和大田种植方式,在等养分条件下研究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系生长与消亡、根系空间分布、土壤生物活性、冠层光分布特性、叶片光合特性、氮肥利用效率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应用不同氮源配比调控专用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与组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1、采用根系分析技术,研究了小麦根系参数在0-140cm土层中的分布状况,并利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等养分条件下尿素、鸡粪及其不同配施比例(75∶25,50∶50,25∶75)对小麦根系参数空间分布特性及地上部绿叶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的根长密度,在0-60cm土层中随着距麦行位置的外移而逐渐减小,60-140cm的土层中,随着距麦行距离的增大,根长密度先降后升,在0-50cm土层中冬小麦的根长密度均随生育时期的后移而逐渐升高,50-140cm土层中,随生育时期的推进根长密度的变化趋势因土层不同而有差异;根直径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整个生育时期的根直径在80-90cm土层中出现一个峰值;根系生长量和死亡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根系周期生长量周转和死亡量周转随土层深度的加大均先升高后降低。不同氮源配比能增大小麦不同土层中的根长密度,并以尿素和鸡粪等量配施处理最大且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不同氮源配比有利于小麦根系直径的增粗;不同氮源等量配施处理下根系生长量与死亡量均较对照和尿素处理显着增大;不同氮源等量配施处理还显着提高周期平均根长密度、生长量和死亡量周转。2、采用根箱方法,研究了尿素、鸡粪及其等量配施(50∶50)对小麦根系生长与衰老进程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鸡粪能显着提高小麦的根重密度和根体积密度,各处理的根重密度和根体积密度在麦行内与麦行间均表现出随土层的加深而显着降低,随生育时期的后移先增大后减小,并于开花期达最大;随施用鸡粪比例的增加,根条数先升高后降低,多以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为最高;根系活力在孕穗期达到最大值,并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处理之间相比多以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为最高;各土层中根系SOD活性在整个生育时期均表现为: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鸡粪处理>尿素处理;根系MDA含量在整个生育时期均表现为:尿素处理>鸡粪处理>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在0-20cm土层中以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最高,鸡粪处理次之,尿素处理最小,在20-60cm土层中,鸡粪处理及配施处理在冬前均比尿素处理高,从孕穗期开始,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在20-60cm土层中的硝态氮含量均低于尿素处理和鸡粪处理,特别是在40-60cm的土层中均显着或极显着地低于尿素处理和鸡粪处理。3、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尿素、鸡粪及其不同配施比例(75∶25,50∶50,25∶75)对麦田土壤呼吸速率及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鸡粪施用比例的增加,土壤呼吸速率在冬前和返青期逐渐升高,以鸡粪处理最大,拔节至成熟期土壤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并以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为最高,在开花至成熟期,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均较对照和尿素处理呈差异显着性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均随鸡粪施用比例的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且以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为最高;真菌数量在冬前与返青期以鸡粪与尿素配施比例为75∶25的处理最大,孕穗至成熟期均以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最高;在拔节、灌浆和成熟期,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的细菌数量均极显着地高于其它处理;放线菌数量随鸡粪施用比例的增加在冬前与返青期逐渐增大,拔节至成熟均先升后降;土壤脲酶活性在冬前至拔节期鸡粪与尿素按75∶25配施处理呈极显着增强,孕穗至成熟期均以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最高;转化酶活性冬前至孕穗期和灌浆期均以鸡粪与尿素配施比例为75∶25的处理最高,且与其它处理间差异极显着;多酚氧化酶活性除开花期以鸡粪与尿素按75∶25配施的处理最强外,其它时期均以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最高;土壤呼吸强度与其它土壤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最强,在各处理下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而施肥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放线菌数量之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4、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尿素、鸡粪及其不同配施比例(75∶25,50∶50,25∶75)对小麦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鸡粪施用比例的增加,小麦植株氮及籽粒氮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以鸡粪与尿素按25∶75配施的处理在冬前最高,其它生育时期,以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50∶50)最高;不同氮源配比能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却不利于提高氮素生产效率;不同氮源配比能显着提高开花期植株氮积累量和成熟期秸秆氮积累量,并显着提高氮转运效率,且均以A3处理为最大。5、为揭示不同氮源配比对豫麦34冠层光分布特征、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本文采用大田切片法,研究了尿素、鸡粪及鸡粪和尿素配施方式下,豫麦34的冠层结构、产量构成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鸡粪有利于提高豫麦34旗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促进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提高,增大小麦群体的平均叶倾角(MLA),降低群体的冠层开度(DIFN),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小麦群体的叶面积指数(LAI),有利于经济系数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改善。6、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尿素、鸡粪及其不同配施比例(75∶25,50∶50,25∶75)对小麦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着提高小麦各生育时期单株绿叶面积、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和水分利用率,降低胞间CO2的浓度,并随鸡粪施用比例的增加,除胞间CO2浓度呈先降低后升高以外,其它指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多以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为最高。7、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尿素、鸡粪及其不同配施比例(75∶25,50∶50,25∶75)对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和尿素处理分别相比,不同氮源配比能显着提高小麦的根条数、有效分蘖数、穗粒数、穗粒重、经济产量、经济系数和蛋白质含量,且经济产量、经济系数、谷/醇蛋白比及清蛋白与谷蛋白含量均以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A3)为最高,多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对照与尿素处理。综合考虑小麦产量、经济系数、蛋白组分等因素,各种施肥处理以鸡粪与尿素等量配施处理(A3)最佳,配施处理的小麦籽粒产量最高,蛋白组分合理,品质最好。
傅娅梅[8](2008)在《复合蛋白饲料固态发酵工艺参数及其营养价值评定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复合蛋白饲料(CPF)进行加工处理得到发酵复合蛋白饲料(FCPF),确定其最适菌种配伍和发酵参数,并通过生长猪代谢试验评定发酵产物的营养价值,为其合理利用饼粕酒糟类饲料原料和开发蛋白质饲料资源积累资料。本研究包括两个试验部分:试验一CPF固态发酵适宜菌种筛选及发酵参数的确定本试验的目的是建立生产CPF的适宜菌种组合及发酵工艺参数。试验以多种饼粕酒糟类饲料原料(如豆粕(SBM)、菜籽饼粕、棉籽饼粕、玉米蛋白粉和DDGS等)为发酵原料,以发酵产物粗蛋白(CP)含量为指标,进行了混菌筛选,并研究了灭菌或不灭菌方式对产物营养成分的影响,最后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适宜的发酵时间、加水量、接种量和接种比例等4个发酵参数。试验共选用了4株微生物:产朊假丝酵母、白地霉、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试验发现,菌种和配伍显着影响了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P<0.05),综合考虑菌种特性和生长情况,确定BCL为最适发酵组合,即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植物乳酸杆菌;菌和未灭菌对发酵效果影响不大,从节约成本和减少工艺程序的角度出发,采用未灭菌发酵方式更适合;适宜的发酵参数为:发酵时间2.5d,加水量65%,接种量10%,接种比例1:1:1。试验二FCPF的制备及其在生长猪上的营养价值评定本试验采用试验一确定的菌种组合工艺参数对CPF进行发酵制备FCPF,旨在研究固态发酵对CPF营养成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的改善效果。将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接种到CPF后发酵2.5d,干燥制得FCPF。试验选用SBM作为参比蛋白,选择体重为(24.36±1.78)kg的DLY生长猪24头,在测定SBM、CPF、FCPF常规养分和氨基酸(AA)含量基础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SBM、CPF和FCPF分别作为唯一蛋白源配制半纯合日粮,采用无氮日粮法测定三者对生长猪的蛋白能量消化利用率以及AA回肠末端消化率。固态发酵极显着提高了FCPF的CP、真蛋白(TP)、钙磷等常规养分和AA的含量以及蛋白能量消化利用率和AA消化率;FCPF的CP和TP含量分别为47.80%和41.00%,CP表观和真消化率分别为82.57%和84.94%,钙和总磷含量为0.46%和0.49%;总能和消化能分别为19.07MJ/kg和16.80 MJ/kg,能量消化率为88.05%;总AA含量40.46%,Lys和Met含量分别为1.59%和0.66%,AA表观和真消化率分别在67.78%~85.60%和85.21%~102.90%之间,总可消化AA含量为35.72%;与CPF相比,FCPF的CP和TP增加了11%以上,蛋白质能量消化利用率和AA表观消化率的增长幅度分别在15.90%~22.66%和11.26%~154.97之间,FCPF大部分营养特性接近或优于SBM。通过本试验研究建立了CPF固态发酵的菌种组合和工艺参数,并在此条件下生产FCPF,其营养价值显着改善,接近或优于SBM。
杨颖颖[9](2008)在《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冠层结构影响及形态模拟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表明2005~2007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进行较为系统的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等氮条件下无机肥(尿素N)、有机肥(鸡粪OM)和有机无机肥配施(N+OM)三种处理对豫麦34冠层结构特性、群体光分布、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同明构建了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小麦地上部形态模拟模型。主要结果如下:(1)三种肥料处理下,拔节期到灌浆期小麦冠层平均叶倾角、透光率都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呈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叶面积指数、消光系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四个指标的峰值都出现在抽穗期;孕穗期到抽穗30天,三种肥料处理豫麦34的旗叶SPAD值都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呈现先平缓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透光率与平均叶倾角成正相关,与叶面积指数成显着性负相关,透光率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要比与平均叶倾角的相关性要大,消光系数与平均叶倾角成显着性负相关,与叶面积指数成显着性正相关。(2)拔节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小麦平均叶倾角最小,为53.89°,叶面积指数、群体透光率、消光系数依次为4.63、0.055和0.63,均处在有机肥处理和无机肥处理之间。孕穗期到灌浆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平均叶倾角介于鸡粪和尿素处理之间,为51.96°,叶面积指数、群体消光系数均为最大,分别为5.80和0.66;群体透光率最小,为0.028。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小麦穗粒数、穗粒重、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均高于鸡粪处理和尿素处理。三种肥料处理以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最佳,配施处理小麦冠层结构适宜、群体光分布合理、株型最佳。(3)在试验基础上,采取基于植物结构与功能反馈机制,以生长周期(GC)为时间步长,以叶元为结构单元,建立了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的小麦地上部形态模拟模型(包括发育模型、同化物生产模型、同化物分配和积累模型、叶、茎、鞘形态构建模型等),并且小麦叶元数与积温变化呈线性关系。对各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小麦节间长度、节间粗度模拟植与实测值的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1.419和0.053;、叶片长度和叶鞘长度模拟植与实测值间的标准误差分别为1.709和1.950,模拟误差均在允许范围,预测效果较好,说明构建模型实用有效。
邓雪娟[10](2008)在《肉仔鸡饲料原料可消化氨基酸和代谢能的生物学评定及可加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通过五个试验对肉仔鸡饲料原料玉米、豆粕、棉粕和菜粕回肠可消化氨基酸和代谢能进行了生物学评定,并对4种原料间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和代谢能的可加性进行了研究。试验一选用28日龄AA肉仔鸡48只,随机分为8组(公母各4组),采用无氮日粮法估测了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量(BAAL)。结果表明:BAAL和内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在公母鸡间差异不显着(p>0.05),母鸡BAAL值均高于公鸡(p>0.05)。Glu是回肠末端内源损失最多的氨基酸,Asp次之,His损失最少。试验二选用28日龄AA肉仔鸡19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棉粕、菜粕4种日粮,测定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结果表明:试鸡性别对玉米和菜粕部分氨基酸回肠消化率有显着影响(p<0.05)。玉米中,公鸡His的AID和SID显着高于母鸡(p<0.05);菜粕中,公鸡Gly、Thr、Val的AID和SID显着高于母鸡(p<0.05);豆粕和棉粕中,各指标在公母鸡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三旨在通过比较由单一原料氨基酸回肠消化率估测配合日粮氨基酸回肠消化率所得的预测值与测定值的差异,研究原料间氨基酸回肠消化率的可加性。选用28日龄AA肉仔鸡384只,随机分为8个处理,分别饲喂以玉米、豆粕、棉粕、菜粕为基础原料配制成的粗蛋白质为20%的8种配合日粮,测定其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结果表明:含玉米的日粮中,大多数氨基酸的AID测定值显着高于预测值(p<0.05),SID的预测值与测定值差异不显着(p>0.05);不含玉米的日粮中,AID和SID的预测值与测定值差异均不显着(p>0.05),豆粕、棉粕、菜粕的AID和SID均具有可加性。试验四选用22日龄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公母各4个重复),分别饲喂以玉米、淀粉、豆粕、棉粕、菜粕为基础原料配制的5种日粮。采用二氧化钛作指示剂部分收粪测定了肉仔鸡饲料原料玉米、豆粕、棉粕和菜粕的AME和AMEn。结果表明:豆粕和棉粕中,公鸡AMEn显着高于母鸡(p<0.05);玉米和菜粕中,AME和AMEn在公母鸡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4种原料中,公鸡AME和AMEn利用率在数值上均高于母鸡,但差异不显着(p>0.05)。28日龄AA肉仔鸡玉米、豆粕、棉粕、菜粕AME分别是14.82、12.10、11.17、9.79MJ/kg,AMEn分别是14.80、11.81、10.81、9.60MJ/kg。试验五旨在通过比较由单一原料AME和AMEn估算配合日粮AME和AMEn所得的预测值与测定值的差异,研究原料间AME和AMEn的可加性。选用22日龄AA肉仔鸡144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玉米-棉粕、玉米-菜粕3种混合日粮。结果表明:玉米-菜粕中,公鸡AME和AMEn以及二者利用率均显着高于母鸡(p<0.05);玉米-豆粕和玉米-棉粕中,AME和AMEn以及二者利用率在公母鸡间差异不显着(p>0.05);3种混合日粮AME和AMEn间及二者利用率间差异不显着(p>0.05);3种混合日粮AME和AMEn的预测值与测定值间差异不显着(p>0.05),玉米和豆粕、棉粕、菜粕AME和AMEn存在可加性。
二、鸡粪营养价值几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鸡粪营养价值几何(论文提纲范文)
(1)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畜禽粪便的饲料化处理技术 |
1.1 直接投喂 |
1.2 干燥法 |
1.3 热喷法 |
2 畜禽粪便的肥料化处理技术 |
2.1 直接施肥 |
2.2 堆肥处理 |
2.3 生物处理 |
2.4 青贮法 |
3 畜禽粪便的能源化处理技术 |
3.1 厌氧发酵 |
3.2 乙醇化利用 |
3.3 燃料 |
3.4 热化学利用 |
4 畜禽粪便热解处理 |
4.1 畜禽粪便干燥脱水技术研究 |
4.2 畜禽粪便热解技术研究 |
5 畜禽粪便资源化发展前景 |
(2)基于纳米材料调控的农业废物堆肥化性能及相关功能微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业废物概述 |
1.1.1 农业废物的分类和特性 |
1.1.2 农业废物处理现状 |
1.1.3 农业废物资源化处理与利用 |
1.2 堆肥化概述 |
1.2.1 堆肥化基本原理 |
1.2.2 堆肥化工艺 |
1.2.3 堆肥化过程中有机质降解 |
1.2.4 堆肥化过程中氮素转化及损失 |
1.3 堆肥化体系中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
1.4 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研究方法 |
1.4.1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4.2 测序 |
1.4.3 指纹识别方法 |
1.4.4 宏阵列技术-阴性选择 |
1.4.5 微阵列诊断 |
1.5 多元分析方法 |
1.5.1 基于Canoco软件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1.5.2 基于R软件的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 |
1.6 本论文的构想 |
1.6.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低浓度银纳米颗粒对堆肥化过程中有机质降解和氮素循环的影响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PVP-AgNPs的合成与表征 |
2.2.2 堆肥物料的准备与预处理 |
2.2.3 堆肥化实验装置及取样 |
2.2.4 堆肥理化参数测定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gNPs的表征分析 |
2.3.2 堆肥化过程中温度和pH值的变化 |
2.3.3 堆肥化过程中有机质的降解 |
2.3.4 堆肥化过程中氮素的转化 |
2.3.5 堆肥化过程中C/N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浓度银纳米颗粒调控下堆肥化过程中氮素生物转化途径和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堆肥物料准备、堆肥化试验及取样 |
3.2.2 理化参数及氮素循环功能酶活性测定 |
3.2.3 DNA提取 |
3.2.4 氮素循环功能基因丰度测定 |
3.2.5 高通量测序及分析 |
3.2.6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堆肥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
3.3.2 堆肥化过程中氮素的转化 |
3.3.3 堆肥化过程中氮素转化功能酶活性的变化 |
3.3.4 堆肥化过程中氮素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变化 |
3.3.5 堆肥化过程中TN损失与氮素转化功能基因的相关性 |
3.3.6 堆肥化过程中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纳米颗粒调控下微生物种群与环境变量的多元关系统计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堆肥化试验设置及取样 |
4.2.2 堆肥基质理化参数测定 |
4.2.3 堆肥中细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丰度测定 |
4.2.4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堆肥化过程中理化参数的变化 |
4.3.2 堆肥化过程中细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丰度的变化 |
4.3.3 堆肥化过程中环境变量对细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丰度变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铁氧化物纳米材料对堆肥化过程中有机质降解和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FeONPs的制备 |
5.2.2 堆肥原料准备 |
5.2.3 堆肥化试验和取样 |
5.2.4 堆肥物理化学参数测定 |
5.2.5 酶活性测定 |
5.2.6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堆肥化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 |
5.3.2 堆肥化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
5.3.3 堆肥化过程中酶活性与理化参数的关系 |
5.3.4 最终堆肥化产品的腐熟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铁氧化物纳米材料对堆肥化过程中氮素转化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堆肥原料准备及堆肥试验 |
6.2.2 堆肥取样及基质理化特性测定 |
6.2.3 堆肥样品DNA提取 |
6.2.4 定量PCR |
6.2.5 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 |
6.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7 数据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堆肥化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 |
6.3.2 堆肥化过程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变化 |
6.3.3 堆肥化过程中AOB和 AOA丰度的变化 |
6.3.4 FeONPs的添加对堆肥化过程中氮素保存的影响机制 |
6.3.5 堆肥化过程中FeONPs的添加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堆肥微生物种群在铁氧化物纳米材料调控下的变化及其与基质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堆肥试验设置及样品采集 |
7.2.2 堆肥理化参数的测定 |
7.2.3 堆肥微生物总基因组DNA提取和定量 |
7.2.4 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堆肥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
7.3.2 堆肥化过程中NH_4~+-N/NO_3~--N和 TN的变化 |
7.3.3 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种群丰度的变化 |
7.3.4 堆肥化过程微生物种群丰度与理化参数的关系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申请和授权的发明专利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3)‘玉露香梨’果形调节及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梨果形及主要内在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
1.2.1 梨花萼及其对梨果形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
1.2.2 萼片脱落与宿存的机理研究 |
1.3 梨果形及内在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3.1 授粉对梨果形及品质的影响 |
1.3.2 树势对梨果形及品质的影响 |
1.3.3 施肥对梨果形及品质的影响 |
1.3.4 灌水对梨果形及品质的影响 |
1.3.5 植物生长调节剂物质对梨果形及品质的影响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授粉品种对‘玉露香梨’果形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授粉品种对‘玉露香梨’坐果率及脱萼率的影响 |
2.2.2 不同授粉品种对‘玉露香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2.2.3 不同授粉品种对‘玉露香梨’饱满种子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
2.2.4 不同授粉品种对‘玉露香梨’果实质地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授粉品种的坐果率及脱萼率比较 |
2.3.2 不同授粉品种的果实内外品质比较 |
第三章 树势对‘玉露香梨’果形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树势‘玉露香梨’植株的新梢长度、粗度 |
3.2.2 不同树势的‘玉露香梨’果实外观品质对比 |
3.2.3 不同树势的‘玉露香梨’果实内在品质对比 |
3.3 讨论 |
第四章 施肥对‘玉露香梨’果形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施肥方案土壤营养状况分析 |
4.2.2 不同施肥方案对‘玉露香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4.2.3 不同施肥方案对‘玉露香梨’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PBO对‘玉露香梨’果形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PBO对‘玉露香梨’坐果率及脱萼率的影响 |
5.2.2 PBO对‘玉露香梨’外观品质的影响 |
5.2.3 PBO对‘玉露香梨’内在品质的影响 |
5.2.4 PBO对‘玉露香梨’果实质构特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水分对‘玉露香梨’果形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控水处理对‘玉露香梨’果园土壤水分的影响 |
6.2.2 不同处理对‘玉露香梨’坐果率及脱萼率的影响 |
6.2.3 不同处理对‘玉露香梨’外观品质的影响 |
6.2.4 不同处理对‘玉露香梨’内在品质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PBO对‘玉露香梨’果面调节的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7.1.2 试验方法:RNA提取和文库构建测序 |
7.1.3 BMKCloud有参转录组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RNA质检和文库质检 |
7.2.2 测序数据质控 |
7.2.3 差异基因分析 |
7.3 讨论 |
全文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生物炭选择与氧化改性的蛋鸡粪堆肥有害气体减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蛋鸡粪便处理现状 |
1.1.1 沼气发酵 |
1.1.2 直接还田 |
1.1.3 饲料化处理 |
1.1.4 好氧堆肥 |
1.2 堆肥过程有害气体排放特征及机理 |
1.2.1 堆肥过程中氨气排放特征及机理 |
1.2.2 堆肥过程中甲烷排放特征及机理 |
1.3 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有害气体减排的措施 |
1.3.1 调节C、N代谢 |
1.3.2 改善通风及翻堆 |
1.3.3 添加化学添加剂 |
1.3.4 添加外源微生物 |
1.3.5 添加物理吸附剂 |
1.4 生物炭在堆肥有害气体减排中的研究进展 |
1.4.1 生物炭的特性 |
1.4.2 生物炭对有机废弃物堆肥中氨气减排潜势 |
1.4.3 生物炭对有机废弃物堆肥中甲烷减排潜势 |
1.5 生物炭表面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 |
1.5.1 氧化改性 |
1.5.2 还原改性 |
1.5.3 有机溶剂改性 |
1.5.4 表面活性剂改性 |
1.6 本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不同生物炭对蛋鸡粪堆肥过程氨气和甲烷减排的研究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及堆肥设备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 改性秸秆炭的制备及优选 |
2.2.1 试验材料 |
2.2.2 改性秸秆炭的制备及表面特性分析 |
2.2.3 氨氮吸附试验 |
2.3 化学改性秸秆炭对蛋鸡粪堆肥氨气和甲烷减排的研究 |
2.3.1 试验材料 |
2.3.2 主要仪器及堆肥设备 |
2.3.3 试验设计 |
2.3.4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生物炭对蛋鸡粪堆肥过程氨气和甲烷减排的研究 |
3.1.1 堆肥过程理化性质的变化 |
3.1.2 堆体氨气排放量 |
3.1.3 堆体甲烷排放量 |
3.1.4 堆肥氮素转化 |
3.1.5 小结 |
3.2 改性秸秆炭的制备及优选 |
3.2.1 改性秸秆炭吸附氨氮实验研究 |
3.2.2 改性秸秆炭的理化特性 |
3.2.3 改性前后秸秆炭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4 小结 |
3.3 化学改性秸秆炭对蛋鸡粪堆肥氨气和甲烷减排效应及机理 |
3.3.1 堆肥过程理化性质的变化 |
3.3.2 堆体氨气排放量 |
3.3.3 堆体甲烷排放量 |
3.3.4 堆肥氮素转化 |
3.3.5 堆肥样品中总细菌的数量 |
3.3.6 堆肥样品 16SrDNA分析 |
3.3.7 小结 |
4 讨论 |
4.1 不同来源生物炭对蛋鸡粪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 |
4.1.1 不同来源生物炭对NH3排放及氮素原位控制的影响及机理 |
4.1.2 不同来源生物炭对CH4排放的影响及机理 |
4.2 混合改性秸秆炭对蛋鸡粪堆肥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 |
4.2.1 混合改性秸秆炭减少蛋鸡粪堆肥NH3排放的机理 |
4.2.2 混合改性秸秆炭对蛋鸡粪堆肥CH4减排的影响 |
4.3 研究展望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牛粪有机肥培肥土壤的机理及不同作物的激发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施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对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
1.2.2 施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
1.2.3 施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后腐殖质组成及结合形态的变化 |
1.2.4 施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后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变化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中碳氮养分与腐殖质 |
2.3.2 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 |
2.3.3 土壤化学性质 |
2.3.4 CO2和NH3释放的培养及测定 |
2.3.5 土壤结合态腐殖质 |
2.3.6 土壤酶活性 |
2.3.7 土壤微生物区系 |
2.3.8 土壤腐殖质元素含量及结构组成 |
2.3.9 水溶性有机物、胡敏酸的提取 |
2.3.10 土壤对水溶性有机物、胡敏酸的吸附解吸 |
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三章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中碳氮转化与腐殖质变化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温度变化 |
3.1.2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p H值变化 |
3.1.3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氮素变化 |
3.1.4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有机碳含量变化 |
3.1.5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变化 |
3.1.6 牛粪不同处理过程HA/FA和E4/E6变化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
4.1.2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4.1.3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影响 |
4.1.4 不同牛粪有机肥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比较 |
4.1.5 团聚体稳定性指标间的相关性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
5.1.2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及C/N的影响 |
5.1.3 不同牛粪有机肥CO2释放动态变化 |
5.1.4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氮的影响 |
5.1.5 不同牛粪有机肥NH3释放动态变化 |
5.1.6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
5.1.7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
5.1.8 土壤理化性质间相关性分析 |
5.1.9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影响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松结态腐殖质的影响 |
6.1.2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联结态腐殖质的影响 |
6.1.3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稳结态腐殖质的影响 |
6.1.4 种植系统中土壤腐殖质松/联、松/稳和联/稳的变化情况 |
6.1.5 种植系统中土壤松、联、稳结合态腐殖质占有机碳的百分比 |
6.2 讨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7.1.2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7.1.3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7.1.4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7.1.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
7.1.6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中细菌数量的影响 |
7.1.7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中真菌数量的影响 |
7.1.8 不同牛粪有机肥对土壤中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7.2 讨论 |
7.3 小结 |
第八章 牛粪培肥土壤对有机物的吸附-解吸研究 |
8.1 结果与分析 |
8.1.1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及解吸 |
8.1.2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等温线 |
8.1.3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所吸附水溶性有机物的解吸等温线 |
8.1.4 离子强度对植菜土和大豆重茬土吸附水溶性有机物的影响 |
8.1.5 初始pH值对植菜土和大豆重茬土吸附水溶性有机物的影响 |
8.1.6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规律 |
8.1.7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胡敏酸的吸附及解吸 |
8.1.8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胡敏酸的吸附等温线 |
8.1.9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所吸附胡敏酸的解吸等温线 |
8.1.10 离子强度对植菜土和大豆重茬土吸附胡敏酸的影响 |
8.1.11 初始pH值对植菜土和大豆重茬土吸附胡敏酸的影响 |
8.1.12 植菜土与大豆重茬土对胡敏酸的吸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规律 |
8.2 讨论 |
8.3 小结 |
第九章 不同种植方式下牛粪培肥土壤腐殖质元素和结构组成研究 |
9.1 结果与分析 |
9.1.1 不同种植方式下牛粪培肥土壤腐殖质元素组成分析 |
9.1.2 不同种植方式下牛粪培肥土壤腐殖质红外光谱分析 |
9.1.3 不同种植方式下牛粪培肥土壤腐殖质核磁共振分析 |
9.2 讨论 |
9.3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产蛋鸡饲料能量、蛋白质评定方法研究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概述 |
1.2 家禽饲料代谢能的评定 |
1.2.1 家禽代谢能测定方法 |
1.2.2 影响家禽饲料代谢能测定的因素 |
1.3 家禽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 |
1.3.1 粗蛋白质 |
1.3.2 可消化粗蛋白质 |
1.3.3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
1.3.4 蛋白质效率比 |
1.3.5 蛋白质的化学比分和必须氨基酸指数 |
1.3.6 饲料氨基酸可利用率的评定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试验一 套算法评定蛋公母鸡饲料能量、蛋白质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1.3 饲粮组成 |
2.1.4 试鸡的饲养管理 |
2.1.5 排泄物的收集 |
2.1.6 饲料及排泄物样品分析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套算法测定蛋公、母鸡对1 0 种原料表观代谢能的比较 |
2.2.2 套算法测定蛋公、母鸡对10 种原料粗蛋白代谢率的比较 |
2.3 讨论 |
2.3.1 套算法测定蛋公、母鸡对10 种原料表观代谢能的比较 |
2.3.2 套算法测定蛋公、母鸡对 10 种原料粗蛋白代谢率的比较 |
2.4 小结 |
试验二 套算法与强饲法评定蛋公鸡饲料能量、蛋白质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原料同试验一 |
2.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1.3 试验饲料的处理及样品的采集 |
2.1.4 试验方案 |
2.1.5 试验鸡的饲养管理 |
2.1.6 试验方法 |
2.1.7 原料及排泄物样品分析 |
2.1.8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套算法与强饲法测定蛋公鸡对10 种原料代谢能的比较 |
2.2.2 套算法与强饲法测定蛋公鸡对10 种原料粗蛋白代谢率的比较 |
2.3 讨论 |
2.3.1 套算法与强饲法评定蛋公鸡对10 种原料代谢能的比较 |
2.3.2 套算法与强饲法评定蛋公鸡对 10 种原料粗蛋白质代谢率的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
3.1 试验结论 |
3.2 试验的创新之处 |
3.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土系统调控的研究进展和微根窗技术应用综述 |
1.1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土系统调控的研究进展 |
1.1.1 不同氮源配比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1.1.1 对土壤氮的影响 |
1.1.1.2 对土壤磷的影响 |
1.1.1.3 对土壤钾的影响 |
1.1.1.4 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
1.1.1.5 对土壤有机质及结构的影响 |
1.1.1.6 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1.1.1.7 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1.1.2 不同氮源配比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1.3 不同氮源配比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1.3.1 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1.1.3.2 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1.1.3.3 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
1.2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营养吸收、生理代谢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1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营养吸收的影响 |
1.2.2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生理代谢的影响 |
1.2.2.1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2.2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3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4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3 小麦根系研究现状和微根窗技术应用综述 |
1.3.1 小麦根系研究现状 |
1.3.1.1 小麦根系生长动态 |
1.3.1.2 小麦根系的分布 |
1.3.1.3 小麦根系的衰老 |
1.3.1.4 水分对小麦根系的影响 |
1.3.1.5 养分对小麦根系的影响 |
1.3.1.6 盐碱胁迫对小麦根系的影响 |
1.3.1.7 农艺措施对小麦根系的调控研究进展 |
1.3.1.8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系分布的影响 |
1.3.2 微根窗技术应用综述 |
1.3.2.1 根系研究方法进展 |
1.3.2.2 微根窗系统的组成 |
1.3.2.3 微根窗管的安装 |
1.3.2.4 微根窗图象的采集 |
1.3.2.5 微根窗数据的利用 |
1.3.2.6 国外对微根窗系统的利用 |
1.3.2.7 国内对微根窗系统的利用 |
1.3.2.8 微根窗技术在小麦根系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系空间分布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2.1.1.1 根室试验 |
2.1.1.2 大田试验 |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2.1 根长测定 |
2.1.2.2 根直径计算 |
2.1.2.3 根系生长量与死亡量及根系周转的计算 |
2.1.2.4 绿叶面积的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小麦根系参数的时空分布及与叶面积之间的关系 |
2.2.1.1 小麦根长密度的时空分布 |
2.2.1.2 小麦根系直径的时空分布 |
2.2.1.3 小麦根系生长量的时空分布 |
2.2.1.4 小麦根根系死亡量的时空分布 |
2.2.1.5 小麦根系周转的空间分布 |
2.2.1.6 小麦绿叶面积的动态变化 |
2.2.1.7 根系周转与绿叶面积之间的关系 |
2.2.2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系参数的影响 |
2.2.2.1 对小麦根长密度的影响 |
2.2.2.2 对小麦根系直径的影响 |
2.2.2.3 对小麦根系生长量的影响 |
2.2.2.4 对小麦根系死亡量的影响 |
2.2.2.5 对小麦根系周转的影响 |
2.2.2.6 不同氮源配比下绿叶面积与各土层中根系参数间的相关关系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麦根系参数的时空分布 |
2.3.2 不同氮源配比与小麦根系参数及小麦绿叶面积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系生长、衰老进程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2.1 取样时期及分析项目 |
3.1.2.2 测定与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系重量的影响 |
3.2.1.1 对小麦根重密度的影响 |
3.2.1.2 对小麦根体积密度的影响 |
3.2.2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次生根条数、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2.1 对次生根条数的影响 |
3.2.2.2 对小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3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系SOD活性的影响 |
3.2.4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系MDA含量的影响 |
3.2.5 不同氮源配比对土层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不同氮源配比与根系干重密度和体积密度间的关系 |
3.3.2 不同氮源配比与根系活力及其衰老进程的关系 |
3.3.3 不同氮源配比与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氮源配比对麦田土壤呼吸速率与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2.1 土壤呼吸强度 |
4.1.2.2 土壤含水量 |
4.1.2.3 土壤酶活性 |
4.1.2.4 土壤微生物数量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氮源配比对麦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
4.2.2 不同氮源配比对麦田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温度的影响 |
4.2.2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2.2.1 对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4.2.2.2 对根际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4.2.2.3 对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4.2.3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3.1 对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2.3.2 对根际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3.3 对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4 不同氮源配比处理下土壤呼吸与土壤生物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不同氮源配比与麦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关系 |
4.3.2 不同氮源配比与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氮效率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2.1 植株及籽粒中全氮的测定 |
5.1.2.2 氮效率计算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氮吸收动态的影响 |
5.2.2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3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氮收获指数的影响 |
5.2.4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氮转运效率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冠层结构特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6.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叶片SPAD值的影响 |
6.2.2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冠层PAR的影响 |
6.2.3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冠层MLA的影响 |
6.2.4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冠层DIFN的影响 |
6.2.5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冠层LAI的影响 |
6.2.6 各冠层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
6.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后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7.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7.1.2.1 叶面积 |
7.1.2.2 叶片SPAD值 |
7.1.2.3 叶片光合特性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光合叶面积的影响 |
7.2.2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叶片SPAD值的影响 |
7.2.3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净光合速率及气体交换系数的影响 |
7.2.3.1 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7.2.3.2 对叶片气孔导度(GS)的影响 |
7.2.3.3 对叶片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 |
7.2.3.4 对叶片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7.2.3.5 对气孔限制值(Ls)的影响 |
7.2.3.6 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7.3 小结与讨论 |
7.3.1 不同氮源配比与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关系 |
7.3.2 不同氮源配比下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其它光合特性指标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8.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8.1.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8.1.2.2 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8.2.2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
8.2.3 小麦籽粒产量与植株顶部三片叶光合特性间的相关关系 |
8.2.4 小麦籽粒产量与根系参数间的相关关系 |
8.2.5 小麦籽粒蛋白组分与根系参数间的相关关系 |
8.2.6 小麦籽粒蛋白组分与根系周转间的相关关系 |
8.3 小结与讨论 |
8.3.1 不同氮源配比与小麦籽粒产量之间的关系 |
8.3.2 不同氮源配比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间的关系 |
8.3.3 不同氮源配比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与根系周转参数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创新点 |
9.1 结论 |
9.1.1 小麦根系周转与绿色叶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 |
9.1.2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 |
9.1.3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根系生长衰老进程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9.1.4 不同氮源配比对麦田土壤呼吸强度及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
9.1.5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氮效率的影响 |
9.1.6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9.1.7 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9.1.8 不同氮源配比处理下根系参数与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关系 |
9.1.9 研究展望 |
9.2 创新点 |
Abstract |
求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投稿)的论文 |
(8)复合蛋白饲料固态发酵工艺参数及其营养价值评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固态发酵技术 |
2.1.1 固态发酵的概念及特点 |
2.1.2 固态发酵的主要工艺指标 |
2.1.3 灭菌条件的研究 |
2.2 固态发酵的菌种筛选 |
2.2.1 酵母菌 |
2.2.2 芽孢杆菌 |
2.2.3 植物乳杆菌 |
2.3 饲料原料固态发酵的研究进展 |
2.3.1 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其研究进展 |
2.3.2 菜籽饼粕的营养价值及其研究进展 |
2.3.3 棉籽饼粕的营养价值及其研究进展 |
2.3.4 玉米蛋白粉的营养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
2.3.5 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的研究进展 |
2.3.6 其他 |
2.4 发酵饲料的作用功能和应用价值 |
3. 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3.1 存在问题 |
3.2 目的和意义 |
3.3 研究内容 |
3.4 技术路线 |
试验一 CPF固态发酵适宜菌种筛选及发酵参数的确定 |
1 试验材料 |
1.1 主要试验材料 |
1.2 试验菌种及其培养基 |
2 试验过程 |
3 试验设计 |
3.1 菌种复配筛选 |
3.2 灭菌条件研究 |
3.3 发酵工艺参数的确定 |
4 试验方法 |
4.1 种子培养 |
4.2 活化培养 |
4.3 固态发酵 |
4.4 干燥及粉碎 |
5 检测指标 |
6 数据统计 |
7 试验结果及分析 |
7.1 菌种复配筛选试验结果 |
7.2 灭菌条件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
7.3 最适发酵工艺参数试验结果 |
8 小结 |
试验二 FCPF的制备及其在生长猪上的营养价值评定 |
1 试验材料 |
1.1 主要试验材料 |
1.2 试验菌种及其培养基 |
2 发酵条件和方法 |
3 发酵前后产品营养成分测定及比较 |
4 FCPF在生长猪上的营养价值评定 |
4.1 试验设计和饲养管理 |
4.2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
4.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4 测定指标及计算方法 |
5 数据处理与统计 |
6 结果与分析 |
6.1 FCPF感官评价 |
6.2 FCPF的常规养分和能量含量及与CPF和SBM的比较 |
6.3 FCPF的AA含量及与CPF、SBM的比较 |
6.4 FCPF中AA模式及化学分 |
6.5 FCPF在生长猪上的CP和能量消化利用率及与FCPF、SBM的比较 |
6.6 FCPF的回肠AA表观消化率及与CPF、SBM的比较 |
6.7 FCPF回肠AA真消化率及真可消化AA含量 |
7 讨论 |
7.1 固态发酵对FCPF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7.2 FCPF在生长猪上的养分消化利用效率 |
8 小结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冠层结构影响及形态模拟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冬小麦冠层结构、产量和品质 |
1.1.1 冠层结构 |
1.1.1.1 株高 |
1.1.1.2 叶面积 |
1.1.1.3 叶倾角 |
1.1.2 冬小麦群体光分布 |
1.1.2.1 透光率 |
1.1.2.2 冠层消光系数 |
1.1.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1.4 品质 |
1.2 作物形态模拟模型研究 |
1.2.1 作物生长模型、形态模型概述 |
1.2.2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1.2.3 作物形态建成与可视化模型研究进展 |
1.2.3.1 虚拟植物建模的分类及研究方法 |
1.2.3.2 作物形态建成与可视化模型研究进展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小麦冠层光分布、产量、品质试验设计和测定项目 |
3.1.1 试验设计 |
3.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 小麦地上部形态模拟模型试验设计和测定项目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2.1 数据的采集 |
3.2.2.2 测定指标说明 |
3.2.2.3 数据检验 |
3.2.3 模型构思 |
3.2.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3.2.3.2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冠层结构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4.1.1 对小麦冠层结构特性的影响 |
4.1.1.1 对小麦旗叶SPAD 值的影响 |
4.1.1.2 对小麦平均叶倾角的影响 |
4.1.1.3 对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1.1.4 对小麦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
4.1.1.5 对小麦群体消光系数的影响 |
4.1.2 不同肥料处理下小麦群体光分布指标与冠层结构指标的关系分析 |
4.1.3 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1.4 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4.2 小麦地上部形态模拟模型的构建 |
4.2.1 小麦生理生态功能与形态结构耦合建模的方法 |
4.2.1.1 小麦的形态结构分析 |
4.2.1.2 模型结构的基本定义 |
4.2.2 小麦生长的主要生理生态功能过程及其建模 |
4.2.2.1 环境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2 主要生理生态过程及其建模 |
4.2.3 小麦生长的主要形态变化过程及其建模 |
4.2.3.1 节间形态的构建方法 |
4.2.3.2 叶片形态的构建方法 |
4.2.4 小麦生理生态过程与形态结构并行模拟模型建立 |
4.2.4.1 小麦生理生态功能与形态结构互反馈作用机制 |
4.2.4.2 小麦生理生态功能与形态结构耦合建模 |
4.2.5 参数提取和模型的建立 |
4.2.5.1 发育参数的提取 |
4.2.5.2 同化物生产参数的提取 |
4.2.5.3 同化物分配参数的提取 |
4.2.5.4 形态构建参数的提取 |
4.2.6 模型参数值列表 |
4.2.7 模型的检验 |
5. 结语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小麦冠层光分布、产量、品质试验的结论 |
5.1.2 小麦地上部形态模拟模型试验的结论 |
5.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打算 |
5.2.1 小麦冠层光分布、产量、品质试验的局限性和今后的打算 |
5.2.2 小麦地上部形态模拟模型试验的局限性和今后的打算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10)肉仔鸡饲料原料可消化氨基酸和代谢能的生物学评定及可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饲料原料基础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
1.1 饲料原料数据库体系的发展概况 |
1.2 引起饲料数据变异的原因 |
1.3 建立完善的饲料原料基础数据库的重要意义 |
2 家禽饲料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研究进展 |
2.1 氨基酸消化率测定方法的演变 |
2.2 氨基酸消化率测定方法 |
2.3 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应用 |
2.4 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的测定方法 |
2.5 可消化氨基酸在家禽饲料中的研究现状 |
3 家禽饲料原料能量评定研究进展 |
3.1 家禽饲料原料能量评定体系 |
3.2 家禽饲料原料代谢能评定方法 |
4 饲料原料养分可加性研究进展 |
4.1 饲料原料氨基酸消化率可加性研究 |
4.2 饲料原料代谢能可加性研究 |
4.3 饲料原料其他养分可加性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设计方案 |
1 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试验研究的总体方案 |
3 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肉仔鸡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量估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
1.2 试验日粮 |
1.3 饲养管理 |
1.4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6 计算公式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流量 |
2.2 回肠末端内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
3 讨论 |
3.1 测定方法 |
3.2 肠道内源氮的代谢 |
3.3 试验动物对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流量的影响 |
4 结论 |
试验二 肉仔鸡饲料原料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
1.2 试验日粮 |
1.3 饲养管理 |
1.4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6 计算公式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表观回肠消化率和标准回肠消化率的测定值 |
2.2 表观回肠氨基酸消化率与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之差 |
3 讨论 |
3.1 影响肉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测定的技术因素 |
3.2 影响肉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其他因素 |
3.3 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优越性 |
4 结论 |
试验三 肉仔鸡饲料原料回肠基酸消化率可加性及组合效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
1.2 试验日粮 |
1.3 饲养管理 |
1.4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6 计算公式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含玉米的配合日粮AID 和SID 的测定值与预测值 |
2.2 不含玉米的配合日粮AID 和SID 的测定值与预测值 |
3 讨论 |
3.1 饲料原料之间的互作效应 |
3.2 饲料原料之间的可加性 |
4 结论 |
试验四 肉仔鸡饲料原料代谢能的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
1.2 试验日粮 |
1.3 饲养管理方式 |
1.4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6 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肉仔鸡性别对饲料原料表观代谢能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的影响 |
2.2 肉仔鸡性别对饲料原料表观代谢能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利用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表观代谢能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 |
3.2 表观代谢能的比较 |
3.3 表观代谢能的利用率 |
3.4 影响表观代谢能测定的因素 |
4 结论 |
试验五 肉仔鸡饲料原料代谢能可加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
1.2 试验日粮 |
1.3 饲养管理方式 |
1.4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6 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肉仔鸡性别对日粮表观代谢能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的影响 |
2.2 肉仔鸡日粮表观代谢能和氮校正表观代谢预测值和测定值之差 |
2.3 肉仔鸡日粮表观代谢能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利用率的影响 |
2.4 肉仔鸡日粮表观代谢能测定值的变异系数 |
3 讨论 |
3.1 饲料原料之间的互作效应 |
3.2 饲料原料之间的可加性 |
3.3 饲料原料代谢能测定值的变异 |
4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 |
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3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鸡粪营养价值几何(论文参考文献)
- [1]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的研究进展[J]. 郭佳俐,郑蕾,朱立新,李子富. 中国乳业, 2021(11)
- [2]基于纳米材料调控的农业废物堆肥化性能及相关功能微生物研究[D]. 张立华. 湖南大学, 2019(07)
- [3]‘玉露香梨’果形调节及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D]. 陈园园.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1)
- [4]基于生物炭选择与氧化改性的蛋鸡粪堆肥有害气体减排技术研究[D]. 陈伟.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5]牛粪有机肥培肥土壤的机理及不同作物的激发效应[D]. 孟安华. 吉林农业大学, 2015(04)
- [6]产蛋鸡饲料能量、蛋白质评定方法研究之一[D]. 王鹏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
- [7]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研究[D]. 李春明.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6)
- [8]复合蛋白饲料固态发酵工艺参数及其营养价值评定研究[D]. 傅娅梅.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7)
- [9]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冠层结构影响及形态模拟模型构建[D]. 杨颖颖.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9)
- [10]肉仔鸡饲料原料可消化氨基酸和代谢能的生物学评定及可加性研究[D]. 邓雪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