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电力行业一直都是垄断性的行业,其主体是大型的国有企业,经过实现商业化的运营,走向市场是我国电力工业改革的大趋势,其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因此,面对市场机制转变,国有电力企业必须强化竞争意识,开展市场营销工作。下面就从分析电力商品的特点,电力营销的现状入手,有针对性的引进精细化管理方法,从而有效提高电力营销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力商品;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
1 电力商品的特点
1.1 无形性
电力商品不具备固有的形态,无法给消费者直观的感受。
1.2 不可存储性
电能的生产、输送、使用是在瞬间完成的,无法进行存储,而且电力商品还必须满足客户随机变化的需求,因此必须以销定产,在生产时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
1.3 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决定了电力商品的质量
衡量电能质量的标准是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靠性包括电压和频率在额定的范围,这些都需要电力供应侧和需求侧的综合协调才能完成,而普通商品的质量则完全取决于生产者。
以电能这种特殊商品作为交换内容的电力市场,基本特征为开放性、竞争性、计划性和协调性。传统观念认为供电企业是生产型的企业,只要抓好生产就够了。而从以上对电力商品和电力市场的分析来看,供电企业的实质是服务型企业,其销售的是服务而不仅仅是商品。
2 我国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2.1 电力营销滞后于用户的需求
电力企业对大量终端用户的特性缺少分析研究,没有完整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制约着电力销售,影响了电力市场的正常发育,形成了有效需求和电力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电力销售市场,无法充分满足居民用电需求。
2.2 市场营销手段有限,开拓市场成效不大
由于电力企业基础工作不扎实,信息不灵,对用电市场及用户消费需求、心理预期、用电潜力分析不够,电力市场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同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系统,对用户用电变化不能及时掌握,也不能及时了解用户生产经营情况及设备的增减容量情况,对用户用电潜力挖掘深度不够。
2.3 电力企业观念落后、服务意识不强
对优质服务的认识仅限于上街宣传、发传单、微笑服务、售电所设施更新等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加快办电速度、提高供电稳定性、减少停电损失等深层次服务问题。
3 提高电力公司营销管理水平的方法
3.1 树立市场意识,重视优质服务工作
在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必须在全体职工中牢牢建立市场意识和优质服务意识,摆脱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观念,树立客户是企业衣食父母的观念,要求员工进行“换位思考”,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真诚服务,“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全心全意做好客户服务工作,赢得广大电力客户的认同,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2 加强市场分析预测
市场分析是电力企业营销的主要内容,负荷预测是电力企业营销的基础,通过认真分析与预测,才能准确了解客户需求,更加主动开拓市场。负荷预测数据和电量预测数据是购电计划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准确的预测有利于合理安排购电计划与发电厂各机组发电计划。
3.3 推进精细化营销管理
3.3.1精细化的组织结构。“一部四中心”的管理模式,使组织结构更为扁平化,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专业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了营销管理的集中化,使客户在整个营业区范围内享有同样的服务体验。这一方面体现了以“流程管理为导向的”的组织模式;另一方面也充分兼顾了地区电力需求飞速增长的市场现状,极大地提高了客户服务的响应速度。
3.3.2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严格的管理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建立体系健全、运行有效的营销常态管理制度是优质服务的基础,直接决定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电力故障应急抢修能力、业扩流程周期等服务水平高低。通过构建常态政企双向沟通机制,夯实优质服务运行体系,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完善有序用电管理标准体系,开展用电量收益监测,确立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管理标准,建立电费收益分析和营销经济活动分析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有效弥补在安全、服务、农网建设管理等多个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使精细化管理有章可循,业务流程精细化。
4 加强电力企业营销稽查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4.1 构建良好的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国内电力企业的发展环境也受到挑战,此时如果不构建一个良好的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管控环境,则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首先,要提升电力企业有关领导者对电力营销工作管控的重视度,充分认识到电力营销稽查工作与企业内部经营之间的关系,以便为更好地发挥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做出指导。其次,要充分调动电力企业内部各部门工作人员对电力营销稽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培训等方式在企业内营造良好的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环境。最后,要不断提高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及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这是构建良好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环境的重要环节。
4.2 健全我国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管理的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管理体系基本上是依据统一稽查、分级管理的两级工作制度。在实际运作中电力企业可以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机构,在电力企业内部构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责任体系。这样一来可以将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管理权限和义务分散到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间,但在权责方面则要强化统一,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另外,通过统一稽查、分级管理的两级电力营销稽查内部工作制度的实施,既可以为电力企业内的二级、三级单位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及资源支持,也可以增强其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企业的整体实力。
4.3 创新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手段
目前我国电力营销稽查手段基本是采用手工取样方式对营销业务进行逐条比对,通过对资料的检查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我们有必要应用电子稽查信息系统的技术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流程信息化,以科学高效的信息系统取样方式代替低效的手工取样,实现对营销关键指标、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全过程、实时化、集中式在线监控和稽查,将稽查工作重心前移,形成“事中有监控、事后有分析”的新型营销稽查监控体系,从而可以实现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最佳效果。另外,在对稽查结果进行确认时更多情况下是依据稽查人员的经验判断,而没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作为对电力营销稽查结果的衡量,所以其稽查结果主观性较强,其精准性易受到质疑。因此我们可以建立统一的电力营销稽查评价体系,规范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流程,制订科学的稽查结果评价标准,使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更为科学、客观。
结束语
总之,电力营销的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周期较长、投资成本较大的工程。工作人员必须在该过程中,树立起坚定的长期性、全方位性的营销风险稽查理念,并且定期的进行阶段性工作的成果评估工作,为大幅度提升我国的电力营销风险管理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促使我国的电力事业能够长远、有效、稳定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靠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差异化产品决胜市场———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2004 年大盘点[J].家电科技,2005,(01).
[2]王海燕,孟昭霞,侯锐锋,赵阳立,李孟兴.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2,(03).
论文作者:张立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市场论文; 精细化论文; 商品论文; 需求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