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与方法的分析论文_鱼龙

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与方法的分析论文_鱼龙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机电公司 陕西西安 712000)

摘要:机械设备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首先介绍机械设备维修的基本方法,然后分析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技术;

1机械设备维修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1.1原位抢修技术

机械设备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故障或者破损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用到原位抢修技术。原位抢修技术能够使机械设备及时的恢复自身功能,从而继续使用。这一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其一,管路堵漏技术。当设备出现裂缝和细孔情况时,应用管路堵漏技术可以让内部零件固化,从而避免出现泄漏问题;其二,结构切片修复技术。这一技术能够防止设备薄壁出现破洞的情况,从而对设备进行保护;其三,贴体封存技术。这一技术能够防止设备表层被腐蚀物质所破坏;其四,耐磨修补技术。当设备出现磨损情况时,应用耐磨修补技术对其进行修补,从而保证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其性能。

1.2周期性维修

周期性维修可以分为大、中、小修的方式,周期性维修可以有效预防故障,将隐患排除在未发生的状态下。虽然在机械设备的维修中广泛使用,但是在具体的执行当中,没有根据设备本身的磨损规律做出调整,局限于生搬硬套的规定,在修理中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的情况。由于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是相同的设备,其应用的效率也有很大的差距,如设备工作环境和后期的维护工作不同,也会影响设备的实际应用水平。在周期性的维修中,如果没有将上述的因素考虑到其中,会降低周期性维修的效率。如果某些设备还没有到周期性维修的时间点就已经损坏,而按照周期性的维修方式进行管理,就无法满足正常的生产需要。相反,如果设备还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而强行进行维修,会造成一定浪费。周期性维修是定时的、计划性的维修方式,对于有一定磨损规律的设备,可以起到很好的维修效果,但是对于那些损坏没有规律的设备,由于缺少灵活性,很难满足要求。

1.3设备状态维修

状态维修是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一检修方法需要利用设备维修人员的感官能力和维修经验,来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特征,并选择合适的检测和维修手段来对设备故障进行维修。利用这一方法来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时间,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一些防止突发性故障的准备工作,保证设备维修工作可以按照计划顺利开展。状态检修和其他检修方法不同,这一检修方法较为主动和积极,而且能够对设备进行灵活和针对性的进行检修。所以,可以利用这一方式来维修一些使用率高且对企业比较关键的设备。

1.4定点维修技术

现阶段,我国材料科学发展比较快,这就为设备维修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材料科学的发展,使机械设备在维修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高分子材料中的优势,让工程机械技术有很大的突破。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被划伤和腐蚀,定点检修技术不仅能够防止设备出现以上问题,而且可以使机械表层耐温功能更加强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事后维修

事后规律是故障出现后进行的,属于非计划性维修的一种。事后维修对于降低资源浪费,提升设备有效利用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事后维修具有一定的突然性,这样势必会给维修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缺少预防性,对提高设备性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设备,修理是相当复杂的,事后维修损失较为严重,很多事后维修仅仅是检查部分零部件,并没有全面检修整体设备。在机械设备维修中事后维修方法是十分广泛的,能够立即修复,将故障排除;但对于技术较为复杂、修理难度系数大的设备,其工作水平是不高的。此外,只有将事后维修和其他的维修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2设备维修管理的关键任务

2.1设备保养管理

首先,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安排,合理的库存备件,以适合的手段有效完成设备的养护任务。其次,对维修人员增强专业技术培训,并且对维修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以达到在人力资本最少的情况下,保证生产正常运作目标得以实现。然后,定期检查设备的库存量,保证正常损耗的设备在出现故障时所需的设备得到第一时间更换,使库存资源的积累在合理的水平线上。最后,对各个生产设备进行分类管理。

2.2建立完善的工程机械维修制度

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维修水平和维修效率,企业需要制定一套完善和合理的设备维修制度,让维修人员可以参考相应的标准和方法及时排除设备故障。需要注意的是,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且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材质等都各不相同,所以在制定维修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特点,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以此来保证机械制度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和稳定发展。

2.3建立健全设备的技术档案

对价格昂贵、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高、某工序上独一无二的设备建立齐备的资料档案。每一种设备档案内均应包括以下内容:①设备档案卡,内容有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制造商、维修代理商及其电话等,为工作上的联系提供最快捷的查询方法;②维修记录,包括历次维修项目、故障原因分析报告、解决故障方法、预防措施等。为今后设备的维修保养提供参考,以减少突发性故障的维修时间,以及维修技术人员变动以后维修技术的保留;③应急计划,发生意外故障时的处理方法、应急措施,以求保证生产不受到影响;④备件资料,包括该种设备易损零部件的名称、型号、产地、销售商及价格等资料,既可为购买备件时提供充足的技术参数数据又可为备件的供应商和价格的选择提供参考;⑤更改/改良,设备记录将设备所做的改进、更改项目和内容记录存档,为日后的维护保养提供参考。

总结: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选用适合自己企业情况的维修方式。企业要积极地做好设备预防性检修工作,同时,要尽可能地推广状态维修方式,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使设备停机损失小、寿命周期费用低、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丁丽.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与方法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4).

[2]杜浩钧.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及对策分析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5.

[3]陈玉重.关于机械设备维修与检测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27).

论文作者:鱼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与方法的分析论文_鱼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