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颌骨骨折复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30例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坚固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在坚固内固定术后给予颌间牵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颌骨骨折复位效果。结果:观察组单发性骨折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发性骨折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骨骨折复位采用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效果理想,特别是针对多发性颌骨骨折患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坚固内固定术;颌间牵引;颌骨骨折
颌骨骨折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的多发骨折之一,多数颌面骨折因撞击、交通事故等外界暴力所引起,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增加,导致颌面骨折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1]。临床颌面骨折包括下颌骨、上颌骨、颧骨、颧弓等处骨折,会影响患者面部形象,并且会影响患者正常口腔生理功能,出现吞咽、咀嚼障碍,甚至会对患者呼吸、发音以及视力产生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临床采用有效地方法使骨折复位,恢复患者颌骨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30例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究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颌骨骨折复位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30例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患者。对照组65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0.22±4.62)岁;其中单发性38例,多发性27例;交通事故30例,撞击12例,打击伤8例,其他伤15例。观察组65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20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1.33±5.01)岁;其中单发性40例,多发性25例;交通事故28例,撞击11例,打击伤9例,其他伤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坚固内固定术,具体方法:患者入院后均进行CT、口腔颌面全景、口腔检查,进一步确定患者的骨折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对于出血、呼吸道梗阻、颅脑损伤、休克等危机情况做全力抢救,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紧张早期骨折复位。单发性骨折患者,采用局部麻醉下复位固定,多发性骨折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不同部位的颌骨骨折做不同手术切口,并充分暴露骨折部位,首选清除骨折部位处的纤维组织和血痂,然后进行骨折对位,并对咬合关系进行调整。选取合适的微型钛板与颌骨表面对应位置,确保与骨面充分贴合,采用生理盐水冷却后拧入钛钉固定。固定时必须确保骨折咬合关系良好、紧密对位。
1.2.2观察组
坚固内固定术后实施颌间牵引,颌间牵引具体方法:牵引的时间依据患者的病情、机体状况、年龄等因素确定,通常上领骨为2周,下领骨为3周,髁突骨折2周。同时可采用动静结合方法缩短牵引时间,颌间牵引1-2周后,可在进食期间取出橡皮胶圈,进行适当的早期功能训练,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对于不进行颌间结扎、轻度错颌者,可使用弹性膨大进行颏顶牵引;对于严重错颌者进行颌间结扎。
术后两组患者均应常规使用3-7天的抗生素,术后7天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告知患者应加强口腔卫生,特别是在进食后应采用甲硝唑漱口液清洁口腔。
1.3疗效评定标准
优:咬合关系良好,骨折完全愈合,颜面对称,张口度正常;良:咬合关系基本正常,骨折解剖形态部分恢复,颜面基本对称;差:咬合关系差,骨折处未愈合,张口难度大。有效率=(优+良)/总人数×100%[2]。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单发性颌骨骨折复位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单发性骨折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单发性颌骨骨折复位有效率对比
3讨论
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临床通常采用颌间牵引进行骨折复位,即通过上下颌牙齿尖窝锁结实现骨折段复位。如果骨折两端的关系复位不准确,可导致牙合关系发生异常[3]。此外,长时间颌间牵引固定影响患者颞颌关节。所以,临床采用合理的固定方法,避免对颞颌关节的影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提出的坚固内固定可解决以上的弊端,并提供三维固定和足够的骨间压力,并且符合骨间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同时使用的微型钛板具有良好的坚固性,可替代骨痂的稳定作用[4]。所以,在坚固内固定术后只需要进行短期的颌间牵引,以促进患者功能的早期恢复,防止长期使用颌间牵引造成的不利影响。由于颌骨骨折较为复杂,单纯采用颌骨坚固内固定术对多发性、粉碎性等复杂骨折牙合关系不能完全恢复,实现理想的恢复效果。同时 颌骨坚固内固定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临床针对单发性、多发性、粉碎性颌骨骨折的治疗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本文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多发性骨折、骨折块发生明显移位的患者,采用单穿坚固内固定术不能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多发性骨折通常伴有骨质的缺损,且移位明显,加之上咀嚼肌群的作用,单纯坚固内固定术仍然存在骨折断端再移位、咬合关系错乱的可能。所以,在坚固内固定术恢复骨折位、咬合关系后,临床应给予颌间牵引固定,以促进复位的准确性,实现良好的复位效果[5]。由此可见,临床治疗颌骨骨折应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且要操作熟练,才能确保颌骨骨折的良好复位。
参考文献:
[1]李仁君.钛板内固定与颌间牵引在下颌骨骨折的应用.内蒙古中医药,2013,(5):64.
[2]袁奎封,刘少华.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利弊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5,12(1):75~76.
[3]韦玉洁.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3,02:188-190.
[4]陈宇鹏,丁子健,王洪伟,等.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35:6872-6875.
[5]赵宏霞.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17:95-96.
论文作者:顾建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7
标签:患者论文; 颌骨论文; 坚固论文; 术后论文; 关系论文; 方法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