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意义探究论文_费佳欢

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意义探究论文_费佳欢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科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精神科患者60例,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患者均施予常规性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PANSS、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GAS(大体功能量表)、SD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分情况。结果经护理,研究组患者PANSS评分、GAS评分、BPRS评分以及SDS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精神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精神情况,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精神科;康复;心理护理

引言

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障碍问题严重,受不健康的心理影响,患者经常会出现一些异常举动,比如伤害他人、自我摧残,甚至出现自杀等行为。本文主要研究精神疾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护理后,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控制了患者的异常行为且护理效果明显,发现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精神科患者60例,患者均满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相关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存在药物过敏史患者、伴严重器质性或者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嗜酒现象的患者。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1~67岁,平均(48.12±3.24)岁;研究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2~66岁,平均(48.08±3.2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治疗方式均一样,均予以常规性护理。在该基础上,研究组施予心理护理,具体操见下:①定期开展集体健康宣教,包含有精神科疾病知识、治疗方案、如何有效地预防复发、康复过程以及心理健康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等。让患者和其家属了解疾病治疗情况以及患者所处状态,将如何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的方式告诉患者和其家属,并协助患者树立信心,使其更好地面对治疗;②结合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方案,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逐步增加锻炼项目,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另外获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告诉家属应多关心患者,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增强患者治疗信心;③根据患者疾病情况,结合其文化程度,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其疏导精神压力。或者帮助患者进行自我剖析,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每次时间1h。从临床实践来看,大部分精神科患者都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缺乏自信心和逃避社会,针对这种情况,在护理期间应以“鼓励、尊重、关心以及理解”的态度去对待,耐心倾听其内心诉求,多鼓励患者,合理疏导其存在的负性心理。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对两组实施PANSS评估,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症状改善越好;利用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GAS(大体功能量表)、SD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分数越高说患者康复情况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两组护理前PANSS、BPRS、GAS、SDSS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两组PANSS、BPRS、GAS、SDSS评分均有所改善,其中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PANSS、BPRS、GAS、SDSS评分均明显要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疾病患者经常表现出行为异常和精神无能等一些障碍特征,目前临床关于精神疾病治疗上还是缺乏有效的办法,大多数的精神疾病患者都要用药物来对精神进行调节,但是因为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治疗效果无法确定,导致攻克精神疾病已经成了整个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难题。一些研究证明,患者在发病时的精神问题特别严重,在恢复阶段会加大患者的心理负担,如果在此时,不能得到有效的心理护理,会使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重。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要以患者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这样能够更加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能够更好的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工作,这也要求医护人员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超群的技术和很高的综合素质。这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会有很好的帮助,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要优化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的相处,创建友好的医患关系,这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更容易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面对外界不再有恐惧情绪和怀疑世界的心态,并接受外界环境。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医护人员要详细的记录精神疾病患者的情况,尤其是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当中,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神态、情绪、表情,有针对性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加强心理疏导作用,这样能够让精神疾病患者从心理产生安全感,并且能够消除患者的排斥行为,这对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基础保障。

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护士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运用积极的语言可以使患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和良好的刺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患者入院后接触最多的就是医护人员,也是他们最信赖的人,他们会在和医护人员沟通时倾诉自己出现的问题,对这种现象,一定不要用刺激性的语言对待精神疾病患者,如果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持怀疑态度,护士一定要对其进行鼓励,让他积极的面对治疗。对待有心理抑郁的患者,护士应该在沟通是制造一个轻松的交流环境,让患者自己主动的说出自己的心声,对消极的患者进行正确的引导,举出成功的治疗案例,让患者静下心来积极治疗。护士在面对精神疾病患者时,态度要热情诚恳,不要使用含糊的语言,这样增加了患者的顾虑,影响治疗,要让患者看到生活的希望,增加对疾病对抗的信心,不可用生硬的态度对待患者,会让患者感到委屈,增加心理创伤。护士在工作中,要不断的对自己的文化修养进行加强,不要讥笑患者的做出的异常行为,更不能把患者的这些行为当作无聊的谈资。这是对患者治疗效果非常不利的。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在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要采用正确的方式,运用心理护理和适当的语言沟通,能够让患者的心态平和、心情愉悦,这样才能缓解患者的压力,能够配合医务人员治疗,这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尽快康复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能够为患者创造一个优质的治疗环境,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林静,刘朝文.精神科病区心理护理管理对护患信任度的影响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8,36(47):248.

[2]游兰燕,许莉.精神科护士宽恕心理与护理关爱行为的关系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8,22(47):143.

[3]樊元元.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在精神科病房对患者及陪护依从性的促进[J].心理医生,2019,25(1):223-224.

[4]江南,罗燕.心理护理技巧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127.

[5]韩秋霞,施泽金.心理干预对精神科封闭病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27):274.

论文作者:费佳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意义探究论文_费佳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