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论文_袁煌

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论文_袁煌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11

摘要:当前,我国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低碳生活愈加向往;节能减排与绿色生态成为建筑未来方向,绿色建筑是适应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对建筑节能的推动至关重要。本文对绿色建筑节能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及能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降耗;推广应用

1 引言

建筑技术在最近几十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拔地而起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照明、空调、采暖技术的进步则进一步提升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了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屋面及墙体料,窗的气密性也相对较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建筑单位面积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3~5倍。所以,对建筑节能新技术进行充分利用,通过自然资源对室内热环境进行改善,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必由之路.

2 何谓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在概念上主要包含如下几点:(1)节能,在这里主要是强调要我们减少各种各样的资源浪费;(2)保护环境,在这里主要是强调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3)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的使用空间要做到“适用”、“健康”、“高效”。绿色建筑从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到拆除每个环节都有各种各样的节能及环保要求。这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的利用,还要尽量地降低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且确保建筑在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低耗、舒适、健康的空间,并全力降低拆除时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3 绿色节能技术

3.1 绿色节能技术内涵

在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基础上,做到环保优先,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称绿色节能技术。

3.2 绿色节能技术要点

(1)高效用材与节材技术;重点是施工中建筑垃圾减量并加强回收利用,同时注重节材技术的推广。(2)高效用水与节水技术;水资源有限应节约利用,重点要控制建筑施工用水中的混凝土用水,我国的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年平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200m3,年平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年平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中国属于被联合国列为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之一。在正常生活中使用量占95%的洗涤及排污用水使用的都是饮用水,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饮用水的处理要求极高,但是使用量只占5%。引入中水系统后95%的非饮用水(浇灌、洗涤、冲刷)将不再使用饮用水,并且经过简单处理后即可循环使用,这样极大地节约了对饮用水的浪费性使用,减少了水处理成本,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因此,开发节水相关技术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3)高效用地与节地技术;在项目建设前期应对施工现场临时房屋、道路、水电、消防等项目做好合理规划,同时对适合区域硬化进行文明施工布置,施工期间应做好材料堆放及周转的规划布局,可有效利用建筑空间达到节地目标。(4)高效用能与节能技术;施工节能应该做到降耗与高效用能兼顾,这就要求建筑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研发,在一栋建筑的规模、功能、区域确定了以后,建筑外形和朝向对建筑能耗将有重大影响。一般认为,建筑体形系数与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降低采暖空调系统的电力使用载荷。从热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较小的体形系数与较小的外部负荷呈现正比关系。而用途为住宅的建筑物外部负荷不稳定其对能量消耗占主要因素。而对运动场馆、影院等大型公共用途的建筑物而言,其内部的发热量要远远高于外部的发热量,所以在设计中较大的体形系数更加有利于散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就是说普通住宅与大型的公共建筑由于用途不一样,其发热量影响因素也不一样,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其体形系数的设计要求是相反的。钻研实用的绿色节能施工方法,同时,大力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是一个有效途径。(5)高效用光与节光技术;在建筑的能耗排行中,建筑照明是排名前列的选项。在一些商业性质的建筑物中,建筑照明所消耗的电量有时候可以占到总耗电量的30%以上。而且由于照明发光制热的因素,在一些需要降低环境温度的区域空间里,因为照明制热的原因还导致制冷系统载荷的被动性加大。昼光照明就是将日光引入建筑内部,并将其按照一定的方式分配,以提供比人工光源更理想和质量更好的照明。昼光照明减少了电力光源的需要量,减少了电力消耗与环境污染。研究证明,昼光照明能够形成比人工照明系统更为健康和更兴奋的环境,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15%。昼光照明还能够改变光的强度、颜色和视觉,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中。

4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在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人类还在寻求开发利用新能源以适应人口增加和能源枯竭的现实,这是历史赋予现代人的使命,而新能源有效地开发利用必定要以高科技为依托。如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力、地热及其他可再生的自然界能源,必须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并且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以达到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能源。如人们在建筑上不仅能利用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水器还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且将光电产品与建筑构件合为一体,如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以及光电玻璃幕墙等,使耗能变成产能。

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人们对各种太阳能利用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使太阳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如:1.作为太阳能利用中的重要项目,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较为成熟,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投资兴建了一批试验性太阳能热发电站,以后可望实现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2.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国外已建成不少光伏电站和“太阳屋顶”示范工程,将促进并网发电系统快速发展;3.目前,全世界已有数万台光伏水泵在各地运行;4.太阳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太阳热水器的功能,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5.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因构造简单、造价低,已经得到较广泛应用,其设计技术已相对较为成熟,已有可供参考的设计手册。但从总体而言,目前太阳能利用的规模还不大,技术尚不完善,商品化程度也较低,仍需要继续深入广泛地研究。

5 结语

在目前中国的社会发展情况下,有效地开发与推广建筑物绿色节能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并实现节能创效。面对我国各种资源都相对紧缺的现实情况,推广节能建筑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绿色建筑”概念的出现,给当代建筑设计及系统优化节能技术应用带来了理念上的巨大革新。它要求我们在建设适合人们生活、工作和开展其他社会活动建筑场所的同时,不但要全面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要尽量地减少环境污染,这不单是时代所赋予建筑工程师和城市规划设计者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发展和能源紧缺时代的世界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顺应自然与社会发展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阁敦思.绿色低碳建筑界不可回避的使命[J]. 低碳世界,2016,8

[2]汪红蕾,史娇艳,孟楠.我国绿色建筑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来自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的报道[J].建筑,2013,5.

[3]丁如君,陈韶光.“三江紫园”获星级绿色建筑标识[J].广东建设报,2012,9.

[4]邹锦开.生态节能技术及新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2).

[5]庄迎春.论绿色建筑与地源热泵系统[J].建筑学报,2011,(3).

论文作者:袁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论文_袁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