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国有王顺山生态林场
摘要:本文主要对我国核桃种植中存在的产效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升我国核桃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核桃种植;解决措施;核桃产量;
我国现今核桃种植面临重栽轻管的问题,核桃产量逐渐下降,这不仅给农户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也降低了农户栽植热情,影响了我国核桃种植的发展。为此,研究者需对原有种植模式进行优化和革新,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
1.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核桃品种较丰富,如2007年以来细香核桃等品种得到了快速发展,年产值可达300万元。但是,随着核桃产业的发展壮大,由于山民投入的资金少、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等,导致大片核桃种植地挂果率较低,病虫害现象严重,致使核桃长势越来越弱。现阶段,核桃种植收益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山民的生活需求。
2.核桃产业低效低质问题的原因
首先,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如雨雪、冰冻天气等,使得嫁接口出现冻死情况,核桃幼苗受到重创;其次,传统种植方式的应用导致核桃在种植完成后,并未受到妥善管理,再加上农户自身技术的缺失,核桃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进而降低其产量;再次,现今产业生产模式无法满足农户的生活需求,往往是规模扩大了,但产量却降下来了;最后,核桃的品种相对较多,接穗的选择性较多,干扰性大。
3.核桃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
3.1嫁接时间
核桃嫁接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且时间不同,相应的嫁接方式也不同。春季嫁接主要采用插皮舌接、双舌接、腹接和带木质芽接这四种;夏季则采用多头方块芽接。如果要选在秋季嫁接,则一般会采用方块芽接和带木质芽接,但是其温度要控制在20摄氏度以上,以保证嫁接质量。
3.2嫁接方法
1)插皮舌接
通常在核桃树的展叶期,也就是4月到5月中旬。嫁接过程中,接穗的总长度要控制在10厘米左右,这时需要将一头的接穗消减成舌状,并预留2个饱满芽。然后选取同接穗相同长度、较为光滑直通的砧木完成截断,并将光滑一面上的老皮层去掉,将接穗被削减一侧的皮层捏开,将其插入到砧木中,直到自动愈合。在插入后,可以利用塑料将其绑紧。
2)方块芽接
方块芽接方法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室外温度要控制在26摄氏度以上,33摄氏度以下,所以其嫁接时间一般会定在5月到7月之间。如果是进行新梢处的嫁接,则需保证嫁接部位的直径比接穗直径大。采用十字形完成切割,取下接芽,以免破坏原有的生长点。砧木的长度和宽度同样与接芽相同,且上下两端横向各切一刀。然后将皮拨开,插入接芽,并利用塑料完成绑扎。在使用该方法时,要在芽接10天左右对其成活率予以检查,且将绑扎束缚去掉。
3.3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的管理工作主要分为抹芽、防水、摘心、拉枝和越冬处理。在抹芽过程中,除保留树根部位的芽外,其余芽应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抹掉处理,树干上长势良好的接穗可以适当的将芽抹掉。嫁接完成后,再对嫁接面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其存在蓄水现象,需及时处理。摘心的时间控制在8月底,长度控制在50厘米左右。在春季嫁接的核桃树,通常9月中旬即可开始拉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入冬后,需要在核桃树下部涂抹石硫合剂和防冻液聚乙烯醇,并控制好涂抹时间,确保嫁接树木的存活率。
4.修剪技术
结合以往生产经验分析,核桃树的树形应该以纺锤形为主。
4.1修剪方法
对于刚刚种植的核桃树来说,需要进行短截;对于长势较好的核桃树,则可以采用缓放拉枝的方式,保证其树势;2年左右的纸条,要对母枝实行回缩,这样才能保证内部枝条的健康生长;而对于影响树形或者缺少利用价值的枝条则可予以剔除。
4.2注意事项
主干高度应控制在1.2米左右;修剪整形过程中,不需要刻意分层,只需保证枝条的方向、粗细均匀性即可;且尽可能培养简装的中心杆;树形的修剪应在夏季完成,这样较为容易控制枝条的长度、张开角度;结果枝的培养要按照先放后缩的方式进行;在树木成长中,一旦发现加皮角情况,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枝条生长。
5.田间管理
5.1除草
除草通常集中在夏季,不过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除草时间。
5.2水肥管理
核桃树萌芽前主要使用氮肥,冻土前应施加部分复合肥和有机肥。夏季由于温度变化,需实行适当的追肥。而施肥方式以及每次施肥量可结合地区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
5.3病虫害防治
1)黑斑病和炭疽病
在发芽前期喷洒适量的梅毒石硫合剂,生长发病期可喷洒波尔多液或者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2)腐烂病
在萌芽期涂抹石硫合剂,在落叶后喷洒100倍果富康液;生长期则要喷洒果富康400-500倍液或者100倍土施;而在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腐烂病,应及时涂抹果富康予以控制。
3)缀叶螟、刺蛾类
该种病害的治理主要采用来福灵2000倍液和桃小灵1200倍液。
4)举肢蛾核
该类型的病害对于核桃树的影响是最为严重的,在治理时,要根据害虫的生长情况,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如在羽化阶段前,应每隔一星期左右的时间喷洒一遍农药;而如果害虫进入了产卵期,则需每隔10天左右喷洒一次氯氰菊酯,并将已经损害的果实扔掉。
6.采收、去青皮
6.1采收
手摘法是目前主要使用的采摘方式,采摘时间一般会在成熟期延后十天进行,这样可以保证果实成熟度,提升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6.2去青皮
采摘下的果实需成堆摆放,并对其堆放温度予以控制,规定温度不得超过50摄氏度。在堆放3天左右后,利用机械作业去青皮。之后将核桃冲洗干净进行晾晒。如果是采用人工去皮法,则可喷洒乙烯利,提升去皮效率。
7.结语
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帮助农户更好的完成核桃树的嫁接种植,全面提升核桃的产量和质量,进而为果农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晓刚.核桃提质增效技术在提升产量和效益中的应用[J].山西林业科技,2017(3).
论文作者:赵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核桃论文; 芽接论文; 接穗论文; 时间论文; 产量论文; 枝条论文; 农户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