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新格局的发展趋势_田径论文

论世界田坛新格局的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田坛论文,新格局论文,走向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90年代后世界田坛格局变幻莫测,三强的垄断地位日趋减退,多极化竞争的特征初见端倪,五大洲的田径实力和地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实力与契机并存。

【关键词】 田坛格局;内涵性变化;多极化竞争;世界五大洲

The New Power Seniority in the World Track & Field Society

Li Xiangru

(Beij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 P.R.China 100088)

【Abstract】 After time has entered into 1990s,the power seniority in the world track and field society is changing a lot.The monopoly position of the three powers is being weaken and the ploy-power competition pattern is forming.The strength and position of the five continents in track and field society is being re-arranged.

【Key words】 Power arrangement pattern in the track andfield;The connotation change;Poly-power competition pattern

1 世界田坛格局形成的历史回顾

当今世界田坛的基本格局是70年代初,在第20届奥运会上开始形成的。在此之前,世界田坛经历了美国独霸——苏美对抗——美国独霸的格局。表1是战后至70年代前各届奥运会田径奖牌前3名的基本情况。

表1 第14—19届奥运会田径奖牌前3名国家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从战后第14届到第16届,世界田坛格局十分简明,美国以绝对优势独霸世界田径赛场,而第二集团飘忽不定;但在第17届奥运会上,前苏联差一点把美国从田径霸主的宝座上掀了下来。但这种苏美对抗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在随后的第18、19届奥运会上,美国人仍然以压倒的优势高居前苏联之上,世界田坛的格局又回到了美国人独霸的时代。

真正打破美国人独霸世界田坛格局的是70年代初期的第20届奥运会。由于前苏联人的不懈努力,更由于前东德异军突起,他们分别以9枚金牌(金牌数第一位)和8枚金牌(金牌数第二位)的强大实力把美国人从世界田坛霸主的宝座上挤了下来(获6枚金牌,退居金牌榜第三位),从而拉开了苏、美、前东德三强鼎立时代的序幕,当代世界田坛的基本格局由此形成。

20余年过去了,世界上发生了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的震动和变化,过去的苏、美、东德三强鼎立的世界田坛格局演变成了美、俄、德三国对抗。与此同时,非洲、亚洲大陆的田坛也在发生变化,一些项目已走上了世界田坛的制高点;欧洲大陆的田径地位和作用也在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变化。尽管人们还认为美、俄、德三强的格局尚未完全打破,新的格局尚未清楚地定型,但这个格局的基础的确在松动。科学地认识这一问题,及时了解和掌握当今世界格局变化的走向,显然是有识之士所应该敏感地把握的。本文通过对近几届奥运会和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有关情况的分析研究,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富有深度的考察和探索,正确看待世界田坛格局的变化和内涵性特征,探讨未来走向,寻找契机,把我国田径运动推向新的高度。

2 世界田坛三强的内涵性变化

(1)世界田坛三强的主导作用日趋减退。70年代以来,前苏联、前东德和美国一直为世界田坛三巨头,是带动世界田径运动迅速发展的三驾马车。据统计,第20、21届奥运会,苏、美、东德获得的金牌数分别占全部田径金牌数的60.53%和56.76%;第22届奥运会(美国没有参加)苏、东德两国就占了68.42%;第23届奥运会(苏、东德没有参加)美国就占了39.02%。从表2可以看出,世界田坛三巨头在国际田径比赛中的垄断地位到80年代末期达到了顶峰。例如第24届奥运会三强的金牌数占69.05%,第二届世界锦标赛三强的金牌数占60.46%。由苏、美、东德并驾齐驱的超级田径强国构成的世界田坛格局似乎难以动摇。然而,苏联的解体和东、西德国的统一,使三巨头的垄断地位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首先,三巨头在世界田坛各霸一方的,长期平衡的状态打破了。现今的美、俄、德三国,再也不是三足鼎立、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格局,而是美国成为世界田径三强中的强中强。前苏联的解体,使其力量分散,俄罗斯短期内尚不能达到原苏联的整体实力与辉煌;东、西德国合二为一并没有出现一些预测家们的1+1=2或1+1>2的算术推断,反而出现了1+1<1的不可思议的结果。其次,三巨头平衡状态的打破,使其整体对世界田坛主导作用大为减退。例如,第24届奥运会三强的金牌总数占全部田径金牌69.05%,奖牌数占62.70%,但到第26届奥运会,三强的金牌数只占43.18%,奖牌数占30.30%,分别下降了25.87%和32.40%。世界田径锦标赛也有同样的趋势。如第二届世锦赛三强金、奖牌分别为26枚(占60.46%)和75枚(58.14%)。但到第五届分别下降到15枚金牌(占34.09%)和37枚奖牌(占28.03%)。第三,世界田径三强自身实力的下降给世界其他国家田径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从而为世界田径运动向多极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2)美国重新登上世界田坛霸主的宝座。如果说过去的世界田坛三强是各有所长,平分秋色,那么现在可以说俄罗斯、德国已无资格与美国人平起平坐。从表2可以看到,无论是第26届奥运会或是第五届世锦赛,美国的实力和成就明显高出俄、德两国。产生这个结果,笔者认为原因如下:第一,在三强鼎立的时代,美、苏、东德各有其传统领地和优势项目。例如,美国的主要领地在男子短跑、跨栏、远度跳跃上,苏联人的优势项目是男子投掷、高度跳跃和女子中长跑,而东德人则长期称霸于女子项目。但苏联解体,德国合并后,苏、东德的传统优势,俄、德不仅难以发扬光大,而是在每况愈下中给美国人以乘虚而入的极大缝隙。美国人首先是坚定地捍卫了男子短跑、跨栏、跳跃的传统领地,既而又向原东德女子短跑项目与前苏联的女子跨栏、中长跑项目猛烈进攻,从而使得美国人长期依赖男子独立支撑的局面大为改善。第二,美国人成功地利用了世界田坛第二集团的力量去分解与蚕食俄、德的传统领地。例如,中国、葡萄牙、肯尼亚女子中长跑,牙买加、法国的女子短跑以及解体后的前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部分优势项目的转移。第三,强大的经济后盾和金钱刺激,使得象刘易斯、鲍威尔、约翰逊、德弗斯这些老将常胜不衰,同时又带动了一大批新秀的参与竞争,从而使美国田径进入了鼎盛、辉煌的时期。

表2 美、苏(俄)、德三国世界大塞成绩一览表

备注:第24—26届奥运会设项数分别为42、43、44项;第一届世锦赛为41项,第二—三届为43项,第四—五届为44项。

3 世界田坛多极化竞争的特征初见端倪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田径赛场的多极化竞争特征已经初见端倪。这是因为,一方面世界三强对世界田坛的整体垄断作用日益减退,从而给更多的国家跻身世界田坛强国的阵营提供了大好机遇;另一方面非洲国家,如肯尼亚、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等国;亚洲国家,如中国等国,在世界田径大赛中的出色表现和佳绩,为更多的田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树立了榜样,增强了摆脱落后的信心。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征。

(1)世界各国争奖夺金的能力大大增强。为了清楚地了解和追寻世界田坛格局的变化特征,笔者对第24、25、26届奥运会,第一至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有关情况作了统计和技术性处理(见表3)。结果表明,不论是奥运会或是世锦赛,不论是争夺金牌的国家数还是进入前八名的国家数,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家争奖夺金的能力大大增强,90年代以后,这种特征更为明显。这表明,由少数国家垄断世界田坛的时代已经过去,多极化竞争的局面已开始形成。

(2)世界田坛的后起之秀,其锋芒直指俄罗斯和德国。近几年来,虽然俄罗斯和德国在整体实力上保持在世界三强之列,但其地位的确岌岌可危。例如,第四届世锦赛上,中国以4金8奖的成绩,金牌数超过俄、德;英国、肯尼亚各以3金10奖的成绩超过德国。第五届世锦赛,白俄罗斯(2金8奖)、肯尼亚(2金6奖)、古巴(2金4奖)的成绩或金牌数超过俄罗斯,或奖牌数超过德国。第26届奥运会肯尼亚以1金8奖、法国以3金4奖的好成绩也直逼俄、德两国。当然,我们也看到,这些异军突起的国家尽管实力在增强,但在世界大赛上发挥实力和水平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尚不成熟,表现为忽高忽低。例如,中国和英国在第四届世锦赛上一鸣惊人,大有取代德国之势,但到第五届世锦赛时成绩平平。所以,笔者认为这些国家要冲进世界三强之列,还有一段艰苦的道路要走。

表3 奥运会、世锦赛金奖牌及得分分布情况

备注:R[,1]为第26届与第24届奥运会相比的增长率;R[,2]为第5届与第1届世锦赛的增长率。

(3)抓住契机,寻找突破口,形成项目或项群优势。当今世界田坛格局的变化,使世界田径领地的重新划分成为可能。在世界大赛上尽管出人意料地杀出“黑马”的现象不时出现,但大多数国家更多地把战略突破点放在了形成项目或项群优势上。例如,肯尼亚多年来把男子中长跑项群作为自己走向世界田坛的基本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四届世锦赛获3金10奖,第五届世锦赛获2金5奖,第26届奥运会获1金3银3铜)。又如,中国女子中长跑在第四届世锦上夺得3金2银1铜,在第26届奥运会上夺得1金1银。形成项目优势是导致世界田径多极化走向的又一特征。例如,加拿大选手的男子100m、4×100m接力,法国女子200m、400m,英国男子三级跳远、女子400m栏,塔吉克斯坦的男子链球,埃赛俄比亚的男子10000m,牙买加女子100m、200m等。这些国家尽管整体实力不足以动摇世界田坛三强的地位,但项目上的优势大大削弱了三强的实力范围。例如英国、加拿大在男子100m项目上就分割出一块,使得美国人在近两届世锦赛和奥运会上与男子100m金牌无缘。

4 世界各大洲的田径实力和地位正在发生变化

(1)欧洲的总体实力在下滑。欧洲不仅是现代田径运动的摇篮,也是田径运动水平最高、实力最强的洲际。例如,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欧洲人在全部41项比赛中获得了30枚金牌,87枚奖牌,金牌数高达73.17%,奖牌数达70.73%;第二届世锦赛获全部43枚金牌中的28枚(占65.12%),奖牌数高达92枚(占71.32%)。但进入90年代以后,欧洲的实力开始下滑。例如1991年第三届世锦赛只获22枚金牌(占51.16%),1993年第四届世锦赛只获16枚金牌(占36.36%),1995年第五届世锦赛仅获19枚金牌,与昔日成绩相比暗然失色。从表4也可看出同样的结果。导致欧洲实力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前苏联解体和两德合并使俄罗斯和德国难以达到当年的实力水平;②欧洲过去一直引为骄傲和自豪的部分传统项目,现在竟沦为弱项,这一领地已牢牢控制在非洲人的手中。女子短跑、跨栏跑曾是东德、波兰、保加利亚的强项,而如今这些项目的优势已转给了美国人与牙买加人。③非洲和亚洲的觉醒和开始崛起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2)美洲实力增强,有与欧洲并肩前进之势。美洲在过去虽然具有较强的实力,但与欧洲相比显然要差一大截。从表4中可以看出,当今美洲的实力随着欧洲的下滑正在彼此消长中走上与欧洲并肩前进的地位。美洲水平上升的原因如下:①美国在世界田坛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田坛霸主已成定局,且短时期内尚无任何国家能对其构成威胁。②加拿大、古巴、牙买加、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哈马等在世界田坛各占有一席之地,增加了美洲的整体实力。

表4 第24—26届奥运会各大洲奖牌、得分统计

备注:总分按9、7、6、5、4、3、2、1相加而成。

(3)非洲战略突破口准确,其潜力可观。从表4可以看出,非洲田径实力不断增强,夺得奥运会金牌的席位越来越多,尽管从目前看非洲与欧美相比尚有极大差距,但却已经大大领先于亚洲和大洋洲。笔者认为,非洲迅速崛起有三方面的原因:①战略布局正确。非洲人十分明确地把男子中长跑项群作为走向世界的基本战略,且这一战略已发挥功效,在世界大赛上他们基本垄断了男子中长跑的项目。②在优势项群上很好地发挥了尖子选手和集团作战的作用。例如第四届世锦赛他们获5枚金牌,其中囊括了500m前八名。③一直被人们忽视的非洲女子也开始崭露头角。例如在第四、五届世锦赛与第26届奥运会上,均有非洲女子摘取金牌和奖牌的例证。非洲女子的崛起将对世界田坛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4)亚洲有所进步,大洋洲落至最后。从历史上看五大洲过去多是亚洲垫底,但随着中国的崛起,亚洲摆脱了垫底的窘境。亚洲田径有所进步的原因是:①中国女子在中长跑、竞走、投掷项目上的成就。②中亚五国回归亚洲,使亚洲人在男子撑竿跳、链球、标枪等项目上进入世界水平。③韩国、日本、叙利亚在马拉松、七项全能等项目上进步显著,在世界大赛上争金夺银。但总的来看,既不能象欧美那样全面开花,又不能象非洲那样形成项群优势,是困扰亚洲田径迅速崛起的两大难题!

大洋洲处在五大洲垫底的地位主要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实力下降有关。历史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有其光辉的历程,曾是世界田坛的劲旅。例如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他们在女子短跑上取得的成就,使澳大利亚田径金牌连续两届(15、16届)进入奥运会前三名。新西兰的中长跑由于P·斯尼尔的出现而享誉世界。P·斯尼尔在1960年奥运会获1枚金牌,1964年奥运会获2枚金牌。正是由于澳、新等国的强劲实力,使大洋洲在很长的时期位居亚、非之前。但90年代后大洋洲在亚、非的崛起中落后了。但我们也不应忽视,谁说下届悉尼奥运会不会象50年代的墨尔本奥运会那样,是大洋洲人重新崛起的契机呢?

标签:;  ;  ;  ;  ;  ;  ;  ;  

论世界新格局的发展趋势_田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