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肾内科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当各种肾脏疾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发生肾衰竭,作为肾衰竭疾病治疗的常规方法,血液净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的效用已经比较显著,而随着持续血液净化的应用逐渐得到发展,持续血液净化得以应用于肾内科治疗之中,但与常规间歇血液净化治疗相较而言,持续血液净化应用的临床意义以及效果如何,值得对其进行研究,为此,此次研究将对持续血液净化应用于肾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及效果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研究进行证明,现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肾内科;持续血液净化;应用
肾衰竭属于肾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症,主要是因肾脏各种疾病逐渐发展积累成为肾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肾功能丧失,一般可分为慢性肾衰竭以及急性肾衰竭,但两种肾衰竭在病理方面是存在差异的,急性肾衰竭通常是由于患者受伤导致供血不足,从而造成毒物伤害或是受损,慢性肾衰竭一般是受肾脏病变积累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障碍,目前,血液净化是肾衰竭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但相关研究人员表明[1],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方式产生的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为了研究持续血液净化应用于肾衰竭患者中产生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至我院肾内科诊疗的100例肾衰竭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加以研究,现将报道示下。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至我院肾内科诊疗的100例肾衰竭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并依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观察组之中,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区间为49~74岁,平均年龄为(57.84±5.67)岁。对照组之中,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区间为47~73岁,平均年龄为(57.64±5.48)岁。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本次研究已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经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比。
1.2采取的方法
观察组实施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经皮对患者进行股静脉穿刺,并留置双腔导管,从而使血管通路得到构建,将碳酸氢盐作为本次治疗使用的透析液,并完成反渗水处理,通过前/后稀释来完成输入,同时将血流量调整为200~250ml/min,流量设置为3~4L/min,透析流量的设置可将患者体质量为根据,设置为体质量的5%,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时间为8~10h/d,置换液的总来过呢应该在30L以上。
对照组实施间歇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对患者留置临时性颈内静脉双腔导管,(部分患者使用自体内瘘及人工血管)从而建立血管通路,所使用的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时间为3~5h/d,其他治疗操作均与观察组相同。
两组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对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意识发生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选择的观察指标为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其中,临床疗效[2]包括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患者通过治疗后,其尿量以及各项身体指标均得以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患者通过治疗后,其尿量以及各项身体指标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通过治疗后,其尿量及各项身体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或是出现加重,甚至发生死亡,总体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x±s)代表计量资料,经t检验, %代表计数资料,经X2检验, 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Scr及BUN水平的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Scr及BUN分别为(627.46±58.43)μmol/L、(53.82±5.31)mmol/L,治疗后的Scr及BUN分别为(231.94±22.81)μmol/L、(14.93±1.49)mmol/L;对照组治疗前Scr及BUN分别为(625.72±61.83)μmol/L、(52.96±5.27)mmol/L,治疗后的Scr及BUN分别为(374.18±37.21)μmol/L、(30.18±2.93)mmol/L。治疗前,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647、0.872;治疗后,两组Scr及BUN水平均对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6.081、6.274、5.127、5.649且观察组的Scr及BU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821、4.873。
2.2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体有效率为98%;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总体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2.841。
3.讨论
肾功能衰竭属于肾内科临床多发病症,此症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代谢酸中毒、高钾血症、少尿无尿、氮质血症等,并且使患者的肾功能严重受到损伤,并且还可能会造成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和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3],目前,血液净化是此症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实施血液净化能够使患者出现的水电解质紊乱得到有效纠正,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间歇血液净化虽能够将血液中毒性物质在短时间内去除,但因治疗方式为间歇式血液净化治疗,容易造成血液动力学失稳,而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持续血液净化则能够等渗、持续的将患者体内水分进行排除,使患者器官水肿症状得以有效缓解,从而使患者出现的高血钾症得以纠正[4],并且能够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得到有效恢复,从而使临床疗效得到保证,此外,通过持续血液净化能够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得到增强,从而有效使血压骤降现象得以避免,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心衰的发生得到规避[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其Scr及BUN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肾内科治疗过程中,采取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检验指标,并使疗效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肾内科治疗过程中采取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克静. 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研究, 2017,25(10):79-80.
[2]杨留杰. 血液净化在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医学信息, 2016, 29(14):271-272.
[3]郭立华, 邢艳丽, 金美春, 等. 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内科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1):118-118.
[4]韩学林. 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内科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67):82-83.
[5]刘岚, 夏玲, 唐梅. 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 医药前沿, 2017(7):22-22.
论文作者:丁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血液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肾内科论文; 肾衰竭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