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成为产业的理论依据与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理论依据论文,特征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0)04-0099-07
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这对于进一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振兴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在社会各界中,对于教育能否成为产业、教育产业的特点以及如何发展教育产业等问题,还存在一些不同认识或疑虑。因此,有必要通过深入研讨,取得共识。基于作为教育的产业一般主要指高等教育,同时为了尽可能使讨论具有确定性,以下仅在高等教育的范围内,就两个有关问题谈点看法。
一、高等教育成为产业的理论依据
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早已成为重要的产业,我国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也已提出发展教育产业的问题,但关于教育的产业性质的理论阐述却显得相当不足。我认为,高等教育之所以成为产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论述了教育的生产性
按照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教师的劳动是服务于劳动力的再生产,因而具有生产性。“有一些服务是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例如学校教师的服务(只要他是‘产业上必要的’或有用的)……这些服务应加入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或再生产费用。”[1]
我们还可以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概念的扩大的观点来进一步揭示教育的生产性。马克思曾经指出: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地或者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2]这里提出的“总体工人”的范畴, 使生产劳动概念的外延大大拓展了,不仅企业里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而且整个社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信息咨询、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等的人员,都被包含在总体工人之中,他们的劳动,作为结合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据此,教师的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教育具有生产性。
2.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教育投资是收益率极高的生产性投资
以美国学者舒尔茨(T·W·Suhultz)为先导,于20 世纪中叶以后逐步形成的人力资本理论,十分重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巨大的决定作用,强调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舒尔茨指出:“改善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3]而增进知识,提高人口质量,又有赖于教育。因此,他很注重教育投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指出:“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他还根据其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计算高等教育经费的收益率的公式:
(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收入)-(中等教育毕业生的收入)
─────────────────────────
高等教育经费
日本参照舒尔茨的方法,计算过1930~1995年间教育投资的收益,结果是:在日本国民收入的总增长中,约有25%是由于增加教育资本而取得的。另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增加教育投资,从而每使“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这是指头三年的教育,即受三年教育与不受三年教育相比,能使GDP提高27%。 尔后增加的学年收益衰减为每年使GDP增加4%,或者说,其后三年的教育总共可使GDP 提高12%”。[4]
3.三次产业分类理论将教育划归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和第三次产业的概念,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西方经济学者提出并逐渐流行的。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B· Fisher)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在前人提出第一次、第二次产业的基础上,提出“第三次产业”这一术语。他的基本观点是:三次产业的划分与人类需要的紧迫程度有关。第一次产业为人类提供满足基本需要的食品;第二次产业满足其他进一步的需要;第三次产业满足人类物质需要以外的更高级的需要,如生活中的便利、娱乐等各种精神上的需要。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G·clark )在《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三版)中,把产业结构划分为三大部门。他把第一部门(以农业为主)、第二部门(以制造业为主)以外的其他经济活动归为第三门类,并改称为“服务产业”。他认为这一门类(即第三产业)主要由服务活动组成。此后,三次产业分类法和第三次产业的概念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教育归属于第三次产业。西方国家在国民经济分类统计中,也早已将教育的产值作为第三次产业的产值的一个构成部分,直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之中。
我国在1984年前未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80年代中期,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背景下,根据我国的国情,并参照国外的情况,从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国务院于1985年批准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第一次对我国三大产业作出明确划分,并将第三产业产值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以便正确反映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992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决定》对我国国民经济按三次产业划分的标准,作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即: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此以外的其他各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并且强调指出:教育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把它作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
4.知识经济理论阐明了高等教育作为重要的知识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的序幕已经揭开,人类将在新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上的经济,智力和人才是它的第一资源,知识产业是它的第一支柱产业。知识经济的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教育的知识产业属性及其重要地位。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智力资源取代自然资源而成为最主要的投入要素,从而使主要依靠知识、智力投入的知识产业,取代自然资源依赖型产业即传统的工业产业而成为最主要的产业。知识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教育产业、新闻出版产业、文化产业、咨询产业、软件开发产业等等。
高等教育作为重要的知识产业,对于知识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意义。这是因为:
首先,高等教育是生产和再生产科技劳动力、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技术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无论是知识、信息、技术的生产、传播、应用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因素,都依赖于高素质的具有创造才能的劳动者。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愈益突出,科技人才则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传播者。而造就数量多质量高的科技人才,这正是高等教育的功能作用所在。正如马克思早已指出的:“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2]今天, 要培养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智力型劳动者,更需要系统的专门教育或训练。知识经济的根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具有全面素质的广大民众,这就需要以素质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特征的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其次,高等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积累的有效形式。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这主要在于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更新之上,而其前提是知识的传承和传播。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继承性,积累、借鉴、传递前人的科学技术成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科学的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比例”[5]。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而教育则使先人所积累起来的基本科学知识和基本生产技术得以世代相传。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作用,是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经过有目的地选择、提炼、加工、概括后,运用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加以传播,它可以大大缩短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脑力劳动的产物——科学——总是被人重视得非常不够,因为再生产它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和它的原始生产的必要的劳动时间,总是无法相比。”[1]
再次,高等教育还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院校既是传播知识和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又是知识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发源地。20世纪下半期以来,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如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兴起,都同现代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就是在高等学校里直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在美国,围绕高校集中地建起了许多科技工业园区。“硅谷”科学工业园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那里,围绕着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主要的研究型大学,分布着3000多家高科技产业和许多研究开发机构,其中最大的是拥有3500多人的斯坦福研究所。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的有机整合,使硅谷的科技经济迅速发展,被誉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在这个方园仅几十公里的小小谷地中,1995 年的收入高达850亿美元,其中62%的收入是由那些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的人创造的。除硅谷等规模较大的科技园区外,还有较多的中型规模的科技园区。如匹兹堡,原是一座著名的钢城。鉴于钢铁工业夕阳西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政府依靠卡尔基一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力量,决定将钢铁工业转为以生物技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在各界的努力下,将城内沿河的钢厂厂房推倒,兴建生物公司厂房,目前已建立了3600多家以生物工程为主的公司,生物产业已成为当地最大的产业。据OECD的材料,美国的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超导技术、生物效应等高技术专利中,有12%诞生于高校。在我国,高校在参与国家创新工程,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制定与实施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各地创造条件在高校周围特别是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挥科技开发“孵化器”的作用,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或向企业转让技术。据有关材料,目前我国高校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已有60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全国的2/3,863计划项目占全国的1/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的14%,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和获得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分别占全国的1/3、1/4左右。
二、高等教育产业的特征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产业,自然也具有产业的一般特征,主要是:
第一,在高等教育产业中,也存在着生产与消费互相制约和促进的关系,即: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消费,是高等教育产业的生产目的,对高等教育的消费需求则是刺激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
按照经济学基本原理,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而消费需要则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它为生产提供动力。消费包括物质生活消费和精神文化生活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裕,消费愈益从物质生活领域扩及到精神文化生活领域,精神文化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接受高等教育,就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发展高等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消费需要,而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消费需求,则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拿我国当前情况来说,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提高素质,增进知识和能力,从而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岗位、提高社会地位、增加经济收入创造条件;同时,对有些人来说,也可以增加生活情趣,实现自身价值的升华。因此,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包括潜在的要求)是相当大的,并且呈迅速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银行的居民存款已超过6 万亿元,这里面包含着对高等教育的巨大潜在需求。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分析中心的居民储蓄消费意愿抽样调查,居民储蓄的11%准备用于教育支出(高于7%准备用于购买住房支出的比重)。[6]正是由于这种迅速增长起来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的刺激,促使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扩大招生规模,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并且正蕴酿和准备着更大的发展。
第二,高等教育的运行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也要遵循投入产出规律。
高等教育作为产业,一方面要投入教育资源(人、财、物),一方面产出教育产品(合格的毕业生、科研成果转让、教师的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投入和产出是一种相对应的关系。投入是为了产出,投入力度越大,产出越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它的回报是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收益:一是社会收益。受高等教育者多,创造的社会财富也多,还可以取得增强综合国力、改善社会文化氛围等效应。二是个人收益。这是指较高的经济收入、社会声望、文化修养等。据世界银行教育经济学家萨卡拉波罗斯的研究结果,教育的收益率是很高的,特别是在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通常要高于全社会收益率。[7]目前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年收益率已达20%,远高于长期储蓄或其他投资的收益率。
按照投入产出规律举办的高等教育,有一个教育成本补偿的问题。高等教育是一个成本很高并递增的产业,不可能也不应当由国家用公共教育经费来补偿其全部成本。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根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或其家庭,应缴纳相应的费用,作为享受高等教育消费的补偿,而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教育投资。
第三,高等教育作为产业,与市场有着密切联系,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高校是“人才工厂”和“科技知识工厂”,必须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为此,要经常调查和预测社会需求和科学文化发展动态,按照社会需求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调整和更新学科专业设置,设计“产品”的规格和标准,造就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创造科技知识精品。
二是高等教育的投入要素要通过市场取得,要不断拓展教育投资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都不是义务教育,它的经费是由社会各方承担的。除了国家投资外,还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企业资金以及私人资金的支持。高校要用有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有特色的高等教育服务来吸引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投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除了规定要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有较大增长外,还强调“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适当增加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积极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继续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和捐(集)资助学,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三是在高校办学中要引入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之间必然会有竞争,竞争是促进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杠杆。这种竞争包括:人才市场的竞争,所培养的人才是否为社会所接受和欢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要素市场的竞争,即学校能否从劳务市场招聘到所需要的教师,并把不合适的教师辞退,能否以较低成本从资金市场筹集到所需资金,能否从技术市场得到所需的新技术成果,并设法转让自己的技术发明而获利;产权市场的竞争,这是指优势明显、管理强、发展势头好的学校必然不断壮大,而另一些学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自愿向之靠拢,通过联合、重组、合并,实现产权流动转移。教育产权市场的存在,迫使高校增强联合意识,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本领,否则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高校之间的竞争应当是平等有序的。政府既要鼓励高校之间合理竞争,又要约束高校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在高校内部管理上也要引入竞争机制,最重要的是要在分配上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特别是在校内津贴部分、增量部分,要反对平均和固化,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蕴藏于教师身上的巨大潜力得以释放出来。
除上述产业的一般特征外,高等教育产业也具有若干不同于一般产业的特点,主要有:
第一,高等教育产业生产的是一种特殊产品。
高等教育产业不同于生产物质产品的那些工农业产业,也不同于提供一般服务的服务产业,它的产出品主要是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如果与加工工业类比,也可以把高校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加工厂,它的原料是只受过基础教育具有一般基础知识的人,经过“教育工厂”若干年的加工制作(即培养教育),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
任何产业、任何行业的产品,都有一个规格和质量的要求,都要尽可能地减少废品和次品。不过,对高等教育产业来说,其产品是否符合规格和质量要求,尤其至关重大。这是因为:全社会各行业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一般都要经历高等学校这个“教育工厂”的制作过程(当然此后还要通过各种方式继续接受教育),并且作为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要素将长期地发挥作用。这样,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合格率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就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影响。同时,要保证高等教育产业的产品达到规格和质量要求,较之其他产业来说,具有更大的难度。高等教育产业的产品,不是死的物品,而是各种门类的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活的劳动者。高等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向学生提供各种知识和技能,并帮助他们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知识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高校教给学生的应是不断更新的科学前沿知识,还要着重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高校培养出来的人应具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很显然,塑造人(将各式各样、参差不齐的人塑造成各种有用的专门人才),比将某种统一规格的原材料加工成制品,是要艰难得多的。这对生产者(教育产业产品的制造者即教育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不是一般产品的制造者,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要具有某种学科的广博而扎实的知识,不断地吸纳、积累新的知识,还要总结、创造和善于运用一套教会学生掌握新知识、增强创新能力的方法,并且有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己任、恪尽职守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高等教育产业的效益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
如前所述,高等教育作为产业,也要获取效益;投资于高等教育,也是要有回报的。然而,高等教育产业的效益和回报,有着不同于一般产业的特点:一般产业的效益是直接的显性的,而高等教育产业的效益,除了一部分(如科技产品开发、科研成果转让、科技咨询服务所取得的收益)外,一般是非直接的非显性的,而只能从战略上和长期上来估量。高等教育产业的主要产品是各种专门人才,而造就这些专门人才需要巨额的投入(包括国家、社会各界和学生家庭的投入)。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的调查资料,培养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20年总共要花费5.5万元(基本上不包括生活消费)。[7]当前我国培养一个大学生平均成本为1.8万元。如果仅从短期的直接经济效益来看, 投资于高等教育似乎是无利可图或不划算的。但是,只要从战略高度,着眼于长远,就不难看出高等教育产业实际上是效益极佳、投入的回报率很高的。从全社会来看,高校培养出来的一批批各种创新型人才,是科技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传播者,他们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迭加的长期的作用;同时,高等教育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其发展能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成长。也正是由于此,高等教育成为经济的不竭的增长源。当今发达国家的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20%。从个人和家庭来说,投资于高等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和创新能力,适应高科技时代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从而有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报酬较高的岗位,为自己带来较多的收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投资周期最长的产业,投资于教育,也就是投资于一种关键的基础设施。因此,在看待教育投入的回报上,要克服短视,树立长远的战略观点。
第三,高等教育产业进入市场具有层次性。
高等教育产业的不同组成部分,与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各不相同,因而其进入市场的程度也应有所区别。高校自主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企业合作举办的科技产业和科技开发活动,同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应立足于市场,积极为市场服务。高等职业教育,以直接培养从业和转业劳动者、提高在职人员劳动技能为主要目的,应面向社会,进入市场。高等教育中的工、农、经济、管理等专业,是直接为第一、二、三产业培养人才,与市场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应部分或全部进入市场;而为基础理论研究设置的专业,如一些理科和人文学科,与市场的联系不是直接的,不应盲目地将其推向市场,其办学经费还应较多地由国家财政承担,以保证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
收稿日期:2000-04-01
标签:知识经济时代论文; 大学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