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美学_美学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美学_美学论文

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0)04-0001-06

马克思主义虽然起源于欧洲,但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百年的中国现当代思想史虽然纷繁复杂,但其主体部分无非三家:其一是西学,其二是中学,其三是马克思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甚至占有主导性的地位。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国现当代的思想史是不可能忽略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和影响的。尽管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其自身的本源而言依然是欧洲的,而不是中国的。中国古典的思想是儒家、道家和禅宗三家。它们自身不仅不是马克思主义,而且也不可能自发地通向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马克思主义自身不同于中国传统思想的独特本性。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或者说,什么是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哲学是整个思想结构的根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将它说成是革命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切中其本来面目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一经典性的总结:“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念,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1]776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自身而言并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只是历史唯物主义。所谓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一般解释,而所谓辩证唯物主义不过是马克思之后的人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而构建的一个关于世界的一般理论。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应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学说。

马克思将人类的历史世界理解为一个对立统一的结构。其中,经济基础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构成。一方面,生产力作用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它们作为经济基础又和上层建筑构成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经济基础是决定性的,而上层建筑是被决定性的。这就是马克思所描绘的历史世界的图形。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立于何处?它把人类历史既不是理解为一个自然或天道的过程,也不是理解为一个上帝创世的过程或者是精神的演变过程,甚至也不是理解为抽象的人的存在,而是理解为一个现实的经济活动,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马克思将这种人类的经济活动也表达为劳动或实践。

不仅人类的历史,而且人自身的本性都必须由实践来理解。在马克思自身所属的西方的传统中,人一直被理解为理性的动物。在存在者整体中,人虽然被归属为动物,但是一个特别的动物。其特别之处在于,人具有理性。所谓理性就是思想,而且是一种具有原则能力的思想。它说明根据和建立根据。正是凭借理性,人和其他动物相区分。但马克思反对这种对于人的本性的规定。在他看来,人首先是一个生产者、劳动者和实践者,其次才是一个理性的人。因此,理性必须置于人的生产之中,而不是反过来,人的生产置于人的理性之中。

生产、劳动和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的活动。它既不是动物般的本能的活动,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思想的意识的活动,而是人的现实的活动。生产、劳动和实践是人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和人自身的过程,这一过程聚集了多重关系。

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是以人与自然界共同存在为出发点的。人不再只是从自然界里直接地获得生活资料,而是通过对于自然界的改造加工间接地获得生存所需。所谓生产就是人通过工具从自然界中制造出人所需要的产品。

其次是人与他人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也建立了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人不是作为一个个体,而是作为整体才能去改造自然。在一个整体中,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多重性的,既有合作,也有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最后是人与精神的关系。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关系,它们都包括了身体和心灵的关系。人不仅用身心与自然交往,而且用身心与他人交往。但身体与心灵可能是统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

作为上述三重关系的聚集,人的生产、劳动和实践具有极为丰富和广阔的意义。人们不能把生产作片面化的理解,只是看到多重关系中的某种特别关系,而要把它作综合的把握,不仅要看到多重关系,而且要看到它们的相互交织。更重要的是,人的生产、劳动和实践要置于人的生活世界的整体之中:一方面,人的生产、劳动和实践不能等同于生活世界的整体,另一方面,人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是生活世界中的最重要的部分。

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逐渐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为什么既不是中学,也不是西学,而是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现代思想的主流?这是值得人们思考的。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现实最迫切的问题。

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的根本使命是关于中国现实命运的思考,也就是中国应该何处去。

千百年来,中国一直走着自己独特的道路,从未提出何处去的问题。为何在20世纪初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19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不再是中央帝国,而是边缘之国,并且沦落为一个穷国和弱国。鉴于这种事实,中国不可能再重复旧路,而要开寻新路。但新路并非是已确定的,而是未确定的。于是便有了中国何处去的问题。但中国道路的选择必须始终依赖于对于现实的症结的分析。只有确定了某种病因,人们才能对症下药地提出某种解决方案。

一般认为,中国比西方落后是多方面的。相应地,人们应该多方面地学习西方。首先学习其技术,其次学习其制度,最后学习其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将问题的关键集中到启蒙,并具体化为两点:科学和民主。之所以要启蒙,是因为中国还处于一种蒙昧之中。之所以要科学和民主,是因为中国主要是迷信和极权。由启蒙运动所开辟的道路主要是反对中学,而引进西学。故西方大量的关于启蒙的思想传入了中国。

在启蒙运动中,人们意识到了一种更大的危险。如果中国完全西化的话,那么中国自身的同一性又何在呢?人们发现,如果一个民族最后要亡国亡种的话,那么首先必亡其文化。而新文化运动中所具有的西化的趋势就会导致灭绝中国传统文化。针对这种情况,人们主张回到传统,保存传统,让中华民族文化保持其同一性。其中最典型的是新儒家的努力和尝试,他们力图返本开新。

启蒙和保守两条道路虽然也是植根于中国现实的,但主要是基于思想和文化层面。一个不同于思想和文化的更紧迫的现实是,中国人民处于压迫和剥削之中。一方面是西方帝国主义对于中华民族的侵略,另一方面是地主资产阶级对于广大劳苦大众的压榨。这个更紧迫的现实要求人们不是去讨论是启蒙还是保守,而是要求革命。不是其他的中学或者西学,而是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是一种从现实出发的思想。所谓现实并非其他,而是人的生产、劳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是关于人类现实的普遍真理。但人们如何用它分析中国独特的现实?中国20世纪的现实的根本问题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为此,人们必须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方式不可能是和平的,而只能是革命的,甚至是战争的。正是凭借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中国取得了现代革命的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现实和思想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折。人们力图摧毁一个旧世界而建立一个新世界。虽然建设和革命都成为了时代的主题,但和建设相比,革命依然是首要的任务。在新中国建立的漫长时间里,革命是压倒一切的。革命首先是政治的,它要保障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其次是经济的,它要使工厂变为国家所有,耕地变为集体所有;它最后是文化的,它要消灭封资修的文化,兴建无产阶级的文化。在这样的关联中,中学和西学基本都被否定,唯一被肯定的是马克思主义。它被抽象和片面化为阶级斗争的学说,也就是无产阶级批判地主资产阶级的学说。

到了改革开放,人们才由革命思维转向建设思维。这种转变是由真理标准的讨论实现的。它其实不是一个纯粹的思想的讨论,而是一个政治的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非要求实事求是,要求从现实出发。那么当时中国的现实是什么?它们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具体化为,革命的思想不能指导建设的国情。为了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改革开放。对内改革,也就是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僵化的东西。对外开放,也就是与世界沟通,与欧美接轨。改革开放实际上是一种建设性的改良道路。这包括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在改革的浪潮中,人们对于思想有了新的期待。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学和西学必须得到新的评价。在20世纪末,西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引进、介绍和研究。但在21世纪初,中学又开始复兴。在国学的名义下,中国传统的儒道禅思想又在学院和社会占有了巨大的市场。

在21世纪初,当我们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有实践的时候,不难发现这一实践不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必须思考中国的现实,也就是革命和建设的现实。但当我们展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未来的命运的时候,却怀有期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切中中国的现实,而且要结合中国的传统思想。这个传统思想也就是以儒道禅为主体的智慧。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和中国的现实相结合,而且要和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传统思想看起来不是现实。不仅如此,人们还会有意地割裂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是传统和现实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传统作为传统既然是传承的,那么它就会从过去给予现在,也就是会构造现实。另一方面,现实作为一个已经存在的世界,不是非历史的,而是有历史的,也就是历史的聚集。在这样的意义上,传统是现实的一个部分,现实不过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而已。事实上,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思想在根本上塑造了中国的存在、思想和语言。如果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现实相结合的话,那么它必须和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

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主题是关于人生在世的问题。中国的世界不是一个被创造的世界,而是一个已给予的世界。这个世界正是天地人的世界。人生存在世界中就是生存在天地之中。根据这一事实,中国思想将世界的问题变成了天人关系的问题。首先是关于天的问题。这形成了天道论。它意在探讨天道是什么,是如何运行,又在何种程度上作用于人。其次是关于人的问题。这形成了心性论。它意在探讨人心是什么,人性是什么。人心和人性规定了人的存在。最后是关于天人关系的问题。这集中表现为天人是否合一和如何合一的争论。

在世界中,人的存在的样式表现为欲望、技术和大道的游戏活动。人是从欲望出发来展开自己的生存的。欲望一般分为身体性的和社会性的。人的存在就是欲望的追求和实现过程。为了实现欲望,人必须借助于工具和手段,也就是技术。技术保证了欲望是否能实现和如何去实现。但欲望和技术都要获得大道的规定。大道一般显现为天道。大道指明,哪些欲望是能实现的,哪些欲望是不能实现的。大道同时指明,哪些工具是可以运用的,哪些工具是不可以运用的。这就形成了道与欲的关系和道与技的关系。一方面,大道指引了欲望和技术;另一方面,欲望和技术也推动了大道。

中国传统思想的主体都是关于大道的理论。虽然如此,但它们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层面。

儒家是社会之道。儒家经历了孔孟等原始儒学和宋明理学等阶段的发展。儒家建立和发展了丰富的天道论和心性论。但它无非是为人生在世提供一个基础。天道论给予了一个外在的基础,而心性论给予了一个内在的基础。在儒家看来,人生在世最主要的是和人打交道。人对于他人最根本的是要有仁爱之心。仁爱源于亲子之爱。但人要把它扩大到他人,并扩大到天下。由此,仁不仅是对于他人的爱,而且是和天下万物为一体的。

道家是自然之道。道家除了老庄等原始道家之外,还发展了新道家。道家的根本思想是作为自然的道。道是天地人世界的规定者。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与自然不是分离的,而是合一的。道即自然,自然即道。虽然道不同于天地,但显现于天地。于是,道具体化为天地之道,并成为人之道的基础。人在天地间就要遵道而行,和天地一样自然而然。

禅宗是心灵之道。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它在唐朝达到鼎盛期后,逐渐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禅宗认为万法唯心。这就是说,人的心灵是世界的规定者。人自身的本性就其自身而言是纯洁圆满的。但它受到外在事物的影响和污染却遮蔽了自身。一旦人的心灵发现了自身的本性,人便是觉悟成佛了。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不外心。一个觉悟的人不昧因果,不落因果。故他能放下解脱,而得大自在。

儒道禅三家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世界中的三个方面:社会、自然和心灵。它们是世界整体中的三个不同的成分。正是在这样的关联中,儒道禅三家互补而合一。这也导致唐宋以来的中国人能行走在儒道禅之间。

但马克思主义如何和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这需要比较它们两者的共同点和区别点。在此基础上,使之对话和相互补充。通过这种努力,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中国思想马克思主义化。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思想是否具有相同点?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思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一方面,它们是两种不同民族的思想。在19世纪以前,中西两种思想缺少真正的交流和理解。另一方面,它们是两种不同时代的思想。中国传统思想是古代的思想,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的思想,是工业社会的产物。

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相同点。这在于一切伟大的思想都是对于同一问题的思考。这一问题并非其他,而是人的生活世界的本性。中国传统思想将它表述为欲望、技术和大道(智慧)的游戏活动;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将它理解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不过,历史唯物论事实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世界的欲、技、道理论。

首先,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的生产活动是建立在人的欲望的基础上的。人的基本欲望表现为食欲和性欲,并具体化为吃喝穿住。人首先必须满足自身的欲望,亦即吃喝穿住。而人的生产活动首先也是满足人的欲望的活动。

其次,历史唯物论强调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活动。生产活动一方面是对于工具的操作,另一方面是技术的运用。相应于人的基本欲望,人的生产活动也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生产活动,另一种是人自身的生产活动,也就是种的繁衍。

最后,历史唯物论也指出了作为意识形态的道或者智慧。在上层建筑中,艺术、宗教和哲学等意识形态就包括了道或者智慧的因素,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世纪的《新约全书》和近代卢梭等人的关于人性的思想等。它们既是关于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特别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权力话语,具有支配和控制的特性。

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思想在欲、技、道的关系的理解上仍然有着明显的差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它一方面规定了人的欲望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被满足,另一方面决定了作为意识形态的道或者智慧。与此不同,道则是中国思想的核心。它一方面限定了人的欲望的实现,另一方面也标明了技术和工具使用的限度。

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劳动实践对于人类历史的重要性,所以其思想形态表现为实践的存在论。但因为中国传统思想注重道的最高地位,所以其思想形态表现为天道论和人道论(心性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它缺少天道论和心性论。而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来说,它缺少实践存在论。鉴于它们两者的差别,它们可以构成互补。于是,这便形成了实践存在论、天道论和心性论三者的合一。但它们将构成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它们是共同存在和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实践的存在论不能脱离天道论和心性论。这就是说,人的生产劳动实践始终是在天道和人道的关联之中。否则,人的生产将会极端化为一种技术主义的活动。被天道和人道所制约的生产将是让自然成为自然,让人成为人。另一方面,天道论和心性论不能超出实践存在论。这就是说,天道和心性(人道)是受到人的生产劳动实践的影响的。否则,天道和人道就会被抽象化和空洞化。被生产劳动实践所推动的天道和人道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天道和人道。根据上述分析,生产、天道和人道(心性)的相互作用类似于一种游戏活动。

我们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述为实践存在论与天道论、心性论的合一。它是一种关于现实的生活世界的思想。但这是否能通向一种新的美学?

很多人将哲学作一种狭义的理解。一般认为哲学就是存在论和认识论。美学即使可以包括在哲学学科的领域内,但也不是重要的一部分。现在的语言分析哲学甚至认为哲学就是语言分析。它区分有意义和无意义的语言。美学的语言表达式是非逻辑的,也就是无意义的。这使哲学活动只是变成了一种非常偏狭的技术活动,也使美学成为了其牺牲品。

与此同时,美学自身也被一些思想所扭曲。长期以来,美学的领域只是限定在艺术的领域,美学成为了艺术哲学。非艺术的审美现象没有成为美学的重要课题。现在由分析哲学所滋生出来的分析美学也只是从事审美判断的语言分析。审美所具有的独特的语言意义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更不用说其世界与历史的意义了。

但这种哲学和美学的理论必须接受批判。当哲学被理解为存在论的时候,它自身是包括了真善美的问题的。如果存在是其自身并如实揭示的话,那么它就是真的,并为认识论的真理观提供了基础;如果存在作为人的生存的家园的话,那么它就是善的,是最本源的伦理和道德;如果存在是自身完满的显现的话,那么它就是美的。在这样的意义上,存在论自身在最后就是美学。当哲学作为语言分析的时候,它不能因为逻辑分析的限制而否定美的意义。人们在语言中并通过语言都可以去经验美。这里不如说,人们要更全面更彻底地分析语言的意义。当这样一种本源性的语言分析尝试的时候,它就不难发现美的意义了。

在一种哲学观念转变的同时,美学的观念也要改变自身。美学不只是艺术哲学。艺术当然是美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但除了艺术之外,自然和人类自身也是不可否认的审美领域。因此,美学必须关注自然和人类的审美特性。美学也不只是关于审美判断的语言分析。一种关于审美判断的语言分析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美学必须走进语言,同时也必须走出语言。这就是说,美学要通过语言分析解释审美的存在及其经验。

这种新的美学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亦即一种关于生活世界的哲学美学。

美是一个已经给予的事实。它不仅是语言的,而且也是思想的和存在的。就审美存在而言,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但所有这些审美现象都是包括在人的生活世界之中。世界是天地人三者所构成的整体。那么,世界是如何显现为美的呢?

世界是天地人的世界。人的存在就是在天地之间的活动。人首先从欲望出发,然后通过使用工具的生产活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但在欲望和技术之外,还有智慧或者大道。它告诉人是什么和世界是什么。一方面,智慧规定了人的欲望和技术的活动;另一方面,欲望和技术也推动智慧的更新。事实上,世界就是欲望、技术和大道的游戏活动。当这一游戏活动完满实现并显现的时候,它就是美。在此,欲望、技术和大道都改变了自身最初的特性,而获得可审美的意义。

首先,化欲为情。人的欲望在生活世界的游戏中成为一种美好的情感。其转变的关键点为,人由渴求、占有变为奉献和给予。欲望是渴求、占有,而情感则是奉献和给予。人的食欲不仅是为了满足饥渴,而且也成为了美食,甚至成为了人与人聚集的宴饮。人的性欲不仅是为了繁殖后代,而且也成为了交欢,甚至还成为了男女的爱情。在聚集的宴饮和男女的爱情之中,美发生了。

其次,由技到艺。在劳动生产实践中,人把技术上升到艺术。技术是人使用工具的活动,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一旦目的实现之后,手段就会被抛弃。同时,人在技术的操作过程中会被技术自身的程序所控制,因此是不自由的。但技术自身的发展会走向艺术。这就是说,它所使用的工具会成为作品。作为作品,一个事物就是一个以自身为目的的存在。人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会获得一种身心的自由感和愉悦感。

最后,道显为文。大道是智慧,并表现为关于人和世界真相的道理。它会以艺术、宗教和哲学等形态显现出来。当大道或者智慧以艺术作品的形态显现自身的时候,它就是美。不仅如此,大道或者智慧还显现于人的现实活动之中,表现为人或者物。这些人和物就成为了美的人和美的物。

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的美学关于美的规定是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的。一方面,人与动物相区分。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则是有意识的生命的活动。动物的活动是不自由的,而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人是按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另一方面,人与自身相区分,也就是作为共产主义者的人和作为雇佣劳动者的人相区分。共产主义者是自由的,而雇佣劳动者是不自由的。在这种关联中,虽然人是按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但只有共产主义者才真正是美的建造者,也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美的社会。

实践存在论的美学当然是用实践来解释审美现象的。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使用工具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它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能动的关系。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自然的人化。这从两方面解释了美的根源。但这种关于美的规定依然具有其时代特点。它实际上是主体性思维和对象性思维的产物。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它们之间构成了主客体的交互关系。这才有人的主体性对象化,自然的客体性主体化。

虽然人与自然在生产劳动实践中能构成主客体关系,但他们在生活世界中也能构成非主客体关系。人生天地间。这就是说人生存在自然之间。人与自然最本源的关系是超出主客体关系之外的。在这种关系中,有必要更深入地思考自然自身和人自身。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它除了实践存在论美学外,还必须建构天道论美学和人道论(心性论)美学。

在天道论看来,天地是自身已经给予的。它们按照自身的道路无限地运行着。天道是自然界自然而然的道路。它们既不来源什么,也不为了什么。天道并不神秘,而是显现于天地。这形成了天文和地文,也就是美。天空有太阳的运行,月亮的圆缺,还有群星的闪烁。大地有山脉河流,有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衍。天地有其自身的美,但只有在人的生活世界中才显现出来。

在人道论(心性论)看来,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其心灵。同时,心灵也规定了人的本性。人的心性就其自身而言是纯洁和光明的,也是美的,但它受到外在事物的污染之后,就变丑了。心性的修炼是对于本源之心性的回复,也是对于心性之美的再发现。当然,人不仅有心性,而且有身体。但心使气,气成身,相由心生,一颗美好的心灵也就形成了一个美好的身体。心灵不仅能形成人自身身体的美,而且也可以观照和创造人自身所处的世界的美。世界在何种程度上是美好的,关键在于心灵在何种程度上美好的。

当然,天道论和人道论(心性论)的美学都始终置于人的生活世界。这也就是说,它们必须置于欲、技、道的游戏之中。

标签:;  ;  ;  ;  ;  ;  ;  ;  ;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美学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