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论文_马福军,马福刚

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论文_马福军,马福刚

1.郓城县规划设计室 山东菏泽 274000;2.郓城县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在现代的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因此,确保工程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性就显得极其重要的。同时,混凝土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对整体工程的发展以及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长期可持续的稳定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技术;研究

1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就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形成的体积足够大的混凝土浇筑,而混凝土在25℃的内外温差下可以使混凝土发生水化热的变化,从而产生混凝土胀缩变形而裂缝。它们的横断面大小都多于1 m。在一般的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大多数都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其特点主要包括:(1)施工技术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超过 25℃),易使构物产生变形。(2)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c.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3)大体积混凝土除了对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限制以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严格的要求,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产生的温度力也越大。(4)当结构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不能超过 20℃,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面临的问题分析

2.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水化热问题

施工前需要将水泥与水进行融合成糊状才能用于施工作业,水泥在水化时其温度会升高,因而需要释放一定的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断面比较厚,其表面系数就会比较小,因而在散热时,热量释放的空间较小,容易在其结构内部中聚集,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逐渐升高,与外界的温度差越来越大,进而出现裂缝的问题。

2.2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1)材料裂缝。材料的质量往往对建筑施工的质量有重大的影响,由于材料问题产生裂缝一般都是因为水泥的安定性达不到标准或者骨料中的含泥量过大而降低了水泥强度。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可以避免的,为此施工单位应该选用质量过关的原材料,保障高层建筑的质量。

(2)温差裂缝。温差裂缝正是温度应力造成的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温度相差过大,才致使混凝土出现了裂缝。由于是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的横截面积比较大。在完成浇筑之后,混凝土中的水泥就会发生水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热量,而这些热量被包裹在了混凝土的内部而无法得到释放,因而造成了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如果外部环境过低,且混凝土结构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的温差过大时,根据物理热胀冷缩的定律,混凝土体积会根据温度的变化产生应力,当外部的拉力大过了内部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

(3)收缩裂缝。混凝土自身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收缩变形,从而产生裂缝。而这种所谓的条件就是当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和水的用量太大的时候。一般来说,水泥和水的用量越大,那么混凝土发生收缩的可能性和形变量就会越大。高层建筑的基础混凝土设计强度较大,造成水泥用量不可避免的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分析

3.1材料选择及配比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水泥占据的比例很大,因而为保障施工质量在施工前必须做好水泥的选择工作,应该结合实验分析水泥的水化热反应及强度等。辅料的选择上,最好选用细砂及碎石,必要时还应该选用不同功能的添加剂,各种材料的配比应该结合设计强度进行确定。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配比试验时,若各种不同的配比都符合要求,在最终的方案确定时尽量选择水泥用量比较少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这样就能有效减少因水泥的水化热反应造成的裂缝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中应该尽量选在同一位置,还应该保障从搅拌位置运输到施工现场这段线路的畅通性,以防出现因时间延误造成的塌落等情况。另外,为降低塌落造成的损失,可以提前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配置中掺入减水剂。了能够切实避免土建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裂缝的产生,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有机纤维、金属纤维以及无机纤维,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抗裂性能,保证土建工程质量。

3.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技术

分层浇筑法和推移式连续浇筑是现阶段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主要使用的两种方法。首先,在施工过程中要连续浇筑,避免产生施工缝,此外还要注意混凝土的铺摊厚度,混凝土的铺摊厚度是根据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振捣作用来确定的,在泵送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铺摊厚度要小于600mm,如果是用人工方法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铺摊厚度就要小于400mm。因为大体积混凝土里加入了粉煤灰等外加剂,水泥的用量并不多,所以就要适当地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一般搅拌时间应该在30分钟左右,在此工程中还应该注意外加剂添加的数量要符合规范标准。其次,在分层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以后,应该等到第一层混凝土初步凝结以后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以此逐层重复进行接下来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在进行土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振捣时,重点应该控制好结构振捣的深度以及时间,只有确保对振捣深度和时间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紧实光滑性,还能确保结构表面无气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振捣时必须注意以下内容: 第一,振捣棒的插入速度要快,但是拔出速度要慢; 第二,振捣的位置应该是规则分布的; 第 三,振捣的过程中不能和钢筋接触; 第四,进行分层浇筑时,从第二层插入的振捣棒应该要深入到第一层的 10 厘米以上。

3.4 温测及控制技术

混凝土的温测技术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底板产生裂缝。混凝土温测过程中必须对其各土层的温度都进行测量,并就其温度特性分别进行分析。对于温度传输器而言,通常采用的是电阻型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时应注意测温点以及测温线的分步进行,先进行位置的选定,并进行记号的编订和定位,然后再进行温度的测量。此外,应确保测温线同钢筋之间的合理接触,以确保测量过程的精确性,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的出现。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度应力也是引发结构裂缝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做好温度应力控制: 首先,进行强制降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强制降温措施来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可在结构内部预埋水管,然后在其中排放冷水实现降温的目的。其次,减少水泥用量。水泥的水化热反应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很大。所以,可通过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同时可以添加其他材料,主要是减水剂及其他混合料。另外,还可以使用合理的搅拌技术散发内部热量。最后,浇筑温度控制。气温变化也会影响浇筑温度,在进行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尽量避开夏季,然后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以此降低浇筑温度。

3.5养护技术

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还应对其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有效控制,以降低其内外温差,并满足混凝土抗力方面的相关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进行塑料布的覆盖,并在塑料布的基础上进行防寒毡的覆盖,以做好保温保湿工作,避免混凝土的表面由于脱水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结束语:

在现代城市化建设中,高层建筑占比越来越多,伴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厚度,体积等逐渐增加,建筑基础所承受的负荷越来越大,所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被土木工程广泛应用,其技术更是不容轻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金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路径对板式转换层支撑体系的影响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6(6)

【2】葛志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1)

【3】许连春. 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 [J]. 中华民居,2011,41(06)

论文作者:马福军,马福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论文_马福军,马福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