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础管理方式促供电所管理提升论文_张志远

创新基础管理方式促供电所管理提升论文_张志远

国网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供电所作为骨理链条的最末端,日常工作点多、面广、量大,往往存在工作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通过对供电所工作的调研分析,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类:一是由于工作能力不足或流程衔接问题而造成的非主观意愿差错;二是由于监管难度大造成的惰性思想;三是由于临时工作任多、时间紧而忽略了非紧急非重点的工作。为此文登公司建立了“防差错、防惰性、防遗忘”的“三防”管理体系,形成以岗位白我管理体系、目视化管理、看板管理“三三制”。指标落实体系为主体的供电所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实观了供电所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供电所;风险;体系

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加大农村电网建设投入、强化供电所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供电所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受历史起点低、人员结构复杂和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制约,部分供电所建设相关水平与公司总体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供电所专业化管理的深入,对业务技能、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岗位人员能力不足,满足不了当前工作的需要;二是供电所人员较为分散,对人员实施工作监管的难度较大,部分员工容易因无人监管而产生懒性思想。三是供电所作为为客户服务的基层单位,存在突发?临时性?紧急性工作较多的现象,往往偏向于这些工作而忽略了一些日常性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供电所管理水平的提升、影响了供电所的工作质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建立岗位自我管理体系,实现工作的无缝衔接

为保证在专业化管理模式下各个岗位人员能够履行职责、胜任工作,公司基于“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在创新实施岗位自我管理体系建设活动按应做好的工作、应知应会内容、履行职责的流程、日常的资料与记录、防止失误的措施、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指标的分解、相关规范的补充八个方面,培养员工工作能力,提升自身素质,确保了新管理模式下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实施目视化管理,减少工作过程中的失误

目视管理是一种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管理方式,也可称之为“看得见的管理”。用看得见的目视管理法,可有效控制和推动相关工作顺利运行,减少工作过程中的失误。一是对供电所的备品备件仓库施行红线管理,当物品低于红线以下时,提醒仓库保管员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补给。二是用台卡标明备品备件的名称、型号和图片,做到了整齐划一、清晰明了,避免不同型号的同种器件相互混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是供电所的施工工具采用定位管理,标识清晰,哪个缺少,一目了然。工器具放置规范、整齐,易于选用,提高了事故抢修、工程施工效率。四是摆放配管员台卡,按照实际工作的重要性等级,由配管员详细规划每月自身工作内容、完成时限、完成情况等内容,实时提醒、督促工作有序开展。

三、完善看板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及时完成

为避免工作过程中抓了急重工作而忽略轻缓工作,实施了看板管理,将易遗忘的工作、需提醒大家注意的工作、与相关方联系多的工作通过设置信息公开板、摆放资料筐、绘制“二象限工作视图”等方式来提示、提醒,达到了防遗忘的目的。

"三防管理。看板。供电所内设置°三防管理。看板,将重点工作目标在看板上及时公布,明确供电所的责任目标;营业员、配管员等工作人员及时公布工作现状,提醒、督促员工做好工作;在工作质量中,将供电所的整体指标落实到每个责任人,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所承担工作的完成情况,便于及时进行改进。

资料筐。根据供电所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情况,配备统一顺序的资料筐,详细规定工作标准、工单传递流程。当前待处理工作使用专用文件夹存放,及时提醒员工做好应做的工作。对供电所的资料按照不同岗位进行分工,每名专责人办公桌上的资料框中,分别按日、周、月、季、年放置所分管资料的资料夹,资料夹内放置所分管资料?填写说明、相关资料传递流程等内容。由各专责产在工作过程中形成资料,兼职资料管理员每周检査、整理、汇总、归档,使供电所在资料管理方面达到目录统一、标准统一、存放顺序统一。

玻璃板。根据供电所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情况,将各岗位日常工作中牵扯到的规章、流程、要求、二象限工作视图等打印出来,压在办公桌玻璃板下,起到随时提醒?督促工作人员的作用。

四、建立责任制指标管理体系,提高指标完成的质量

为确保各项指标的完成,文登公司针对专业化管理的新形势,结合各种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建立完善的指标管理体系。在公司层面,建立了与各县公司指标分机制,由“三集五大”体制改革后负责本项专业化管理专责进行分析,树立清晰的目标感,找出指标提升的最有效方法。在部室内部,每月都在指标数据形成后的第一时时间召开营销例会,对所承担的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实时掌握指标环比的提升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在供电所管理上,公司将指标进一步分解,建立各供电所之间的指标对标体系。供电所对标体系实施后,充分发挥了各供电所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供电所内部,公司又针对内部分工不同,将每一个指标落实到责任人,形成个人指标完成情况对标表,使每一个人都能及时掌握目前的工作绩效,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机制,有效确保了各项指标的先进性。管理体系的实施,使工作质量指标切实量化分解,直至落实到责任岗位上,建立起了公司一部室一供电所分层次的指标责任体系,以《业绩指标考核办法》进行工作激励,最终实现了专业化管理一贯到底。

通过各项管理体系的实施,供电所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一是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强化了员工的执行力,真正实现了管理到位?高效?实用,推动了供电所基础设施?基础资料、工作质量、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全面推进了公司标准化供电所建设工作。二是在各供电所之间搭建了一个公平评比的平台,真正做到了。让问题一目了然、让成绩一清二楚。为以后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三是员工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工作业绩得到了极大提升,在省公司的供电所指标对标工作中,文登公司一直名列前茅。两处供电所被评为标杆供电所。

参考文献

[1]王国红,肖茹.电力体制改革后发电企业应如何做好计划管理.新疆电力,2006,(4):82一83.

[2]侯学东.电网企业推行绩效管理当议.供电企业管理,2006,6:24一25.

[3]刘刚.供电企业绩效管理在宁波的轨迹.供电企业管理,2009,4:4一5.

论文作者:张志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  ;  ;  ;  ;  ;  ;  ;  

创新基础管理方式促供电所管理提升论文_张志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