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上海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路交通论文,上海论文,对策论文,世纪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 要
本文简要回顾上海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过去、现状和规划,根据道路交通供求平衡模型,计算21世纪上海各时期建成的道路系统在保持一定交通服务水平下,道路交通的供求关系;研究各时期实际汽车交通需求下,届时道路系统的负荷程度,同时提出道路交通供求差额的补偿措施;最后对交通需求提出若干控制性对策。
一、引言
20世纪内交通技术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得到长足的进步,但交通问题却始终困扰着城市的发展,成为最难解决的城市问题之一,它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与市民的关心。8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交通等部门和众多的学术团体都为大城市交通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目前,高速公路、快速轻轨、地铁等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智能化交通的试验与开发已得到了相当大的进展,交通的高速化、智能化已成为20世纪交通科学技术的重要特征,人们的时空观念得了深刻的变化。就上海而言,21世纪它将发展成为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的中心之一;上海处于长江流域和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区,是两条经济主轴“T ”形结构的交点,经济的基础和地理的优势,使上海处于我国经济起飞的龙头地位。因此上海城市交通的发展,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亦是区域发展的要求,众所周知,上海交通难问题的症结主要在城市中心区,它的交通问题已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特别就上海21世纪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发展的对策,展开讨论。
二、上海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发展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交通十分发达,以两个扇面射向大陆内外。兹将上海道路交通建设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规划概述如下:
1.上海交通建设的过去
上海于1843年正式开埠开始与外国通商,形成了国际城市,逐步有了现代化的交通,闻名的南京路商业大街于1846年辟建,中国首先进口的两辆汽车,1901年在上海道路上行驶,1908年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通车营运(后来拆除),1914年第一条无轨电车通车,1922年才有了公共汽车,上海交通发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促进了现代化工业、商业、金融、贸易的发展,成为当时的远东经贸中心而闻名于世,但以后由于战争的破坏,使上海的交通设施遭到了严重的毁坏。
2.上海道路交通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道路建设、结合市区改造的投资力度加强,建设规模以空前的速度发展,如1989年5 月建成延安东路越江隧道;1991年底南浦大桥通车;1993年杨浦大桥通车;1995年地铁一号线通车,1995年内环线高架快速干道全部建成。
根据上海市政局统计,市中心地区地面道路1995年总长度1421.45km,截至目前为止,开辟了非机动车道10条,约10km,单向行驶的机动车道17.138km,机非混行的机动车道长度为1504km,双向总机动车道数大于或等于4的市区地面道路长度约为140.57km(车道长度587km),高架车道长度为116.8km,地铁则仅14.57km。
截至1995年底,上海的机动车约为42万辆(不包括摩托车),还有约100万辆的自行车。
尽管城市道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社会车辆增长过速,因此,本来可望得到缓解的城市道路交通,近几年又出现了新的堵塞,高峰时间越来越长。
3.上海道路交通建设规划
根据市政局的安排,2000年前需完成的道路交通建设项目为:
继续以完成城市道路主干道网为使命,基本完成城市三横三竖的道路建设,并建成:徐镇—虹桥路、肇嘉浜路、长寿路、徐家汇路、武宁南路、西藏南路、延安路高架车段、周家嘴路和成都路高架及其地面配套道路(注:有些道路设施已建成)。除此之外,在市中心区10个区范围建设非机动车道网,并相应拓宽部分次要道路,例如:四川北路、海宁路、控江路、东大名路等。加快地铁建设,在完成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完成地铁一号线延伸段和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计划在 5年时间内,用于道路新建、改建的费用约为200亿人民币,用于地铁的建设费用约140亿人民币,市中心10个区新、改建道路长度在178km左右,相应增加道路面积为650.2万m的平方,将目前主干道单向两个机动车道路拓至单向3~4个机动车道,建成地铁线约19km。上述规划实现后,上海市中心区地面机动车道总长度约为2353车道km,高架车道长度为218.8车道km,而地铁约28.6km。
2010年前上海市中心区道路交通建设规划:
续建城市高架道路,完善地面道路,规划建成华山路拓宽,延安路高架中段,周家嘴路——鸭绿江路——海宁路——长寿路——武宁路高架道路,并规划对四平路——溧阳路——吴淞路予以改造。
另根据城市功能的调整,在浦西内环线内,再筑环中环,以全面改善CBD的交通状况,并增加CBD的人行步道系统。另外,规划完成辟通河南南路、西藏北路、浙江北路、拓宽曲阜路——昌平路等项目。
为了解决居民出行问题,加速地铁网建设,在2010年规划建成:地铁一号线二期、地铁二号线、地铁三号线一期(河南路——中原小区)。
计划用10年的时间,在市中心区内新、改建道路长度在300~ 487.59km范围内,可相应增加道路面积最高达1724.2万m的平方。道路建设费用约为260~360亿人民币,地铁建设费用约267亿人民币。
上述规划实现后,上海市中心区地面机动车道总长度5653车道km,高架车道为323.2车道km,地铁71.1km。
2020年前上海市中心区道路建设计划:
2020年前市政道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合理的城市布局,先进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通讯系统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建设目标是全面建成内环线浦西范围的240km干道网, 组织城市的one-way道路网,继续部分道路的改、扩建设工作,在10 年中全力建设城市地铁网。
在10年中,设想道路长度将由2010年的2087.44km,增加到2260.57km,面积增加到5254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面积402万平方米, 设想建成四平路——吴淞路高架道路,改建外白渡桥等;设想建成地铁线约40km,地铁线累计建成111.1km,达到规划的50%左右。
但这样的建设计划能否满足交通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协调平衡道路交通的健康发展,这有待研究解决。
三、城市道路交通供求平衡模型的建立。
受上海市科委、建委的委托,于1995年完成《21世纪上海道路交通的供求平衡研究》,建立了上海道路交通供求模型,结果如下:
四、21世纪上海道路交通供求平衡的推算
人们曾以多种手段解决交通供需矛盾,这些手段往往受土地资源的制约,特别是城市建成区难于大量拆迁来增建、拓建道路交通设施,因此在作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地铁、轻轨这些交通设施,同时也需考虑投资少见效大的交叉口改善。对照上海市政工程局提出的《上海道路建设计划》中拟增建的道路交通设施,利用上节公式(1), 充分考虑到上海市区的土地资源,测算了增建计划实施后上海市中心区道路的交通饱和度,并据以提出进一步降低交通饱和度的计划外改善措施及采取这些措施后的交通饱和度(表1)。
表1 上海道路交通现状、建设计划及改善措施
注:交叉口改善是指每个进口道增加一个车道。
上述是针对机动车道而言,而关于非机动车道,经计算,目前市中心区已有自行车道(包括四快二慢的自行车道)至少可容纳的自行车562万辆,而目前整个上海市(包括郊县)约有700万辆自行车,因此市中心区的自行车数量不会超过400万辆。因此, 除高峰时间局部地区可会出现比较拥挤外,其余时间只要组织有序,市中心区非机动车道资源仍将是较丰富的。
五、建议与对策
根据上述计算,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1.2000年前,除完成原有规划项目外(包括机非分流),尚需局部改善交叉口。
2.2000~2010年之间,除完成原有规划项目之外,尚需进一步改善交叉口及增建604车道km的一般地面道路,这些道路建在什么地方, 以考虑到各个区的道路负荷程度比较均匀(接近)为基准。
3.2010~2020年之间,除完成原有规划项目之外,必须花大力气使上海市中心区的交叉口得到全面改善。此外,由于无法再在市中心区建额外道路,尚需额外建30km的地铁或效果相当的轻轨(已扣除原有计划),以上这两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为此需在2010年之前做好前期大量准备工作。
4.上述计划,能否完成,尚难确定,这主要取决于经济情况。如果完成任务有困难,则必须在交通政策上尽早作出安排,如控制小汽车的发展,严格限制车辆进入市中心区的时间,执行道路定价收费政策等,通过交通需求管理来降低城市汽车交通的出行总量、降低城市道路上的交通需求,来降低道路的负荷程度。
本文试图从定量角度出发对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交通作宏观规划和需求控制,由于交通问题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因此文中观点尚待完善。
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