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数学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课题的提出
在传统课堂教学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中,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淡薄了,棱角磨平了,个性消弭了,学生变得越来越本分,越来越循规蹈矩,他们失去的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将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单纯的行为参与转向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善,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浓缩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单是简单地证明事实,而是努力使学生获得发现,获得体验,形成探究的意识和习惯。目前,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大都是从宏观上进行,其浓重的理论色彩与教师的教学实践衔接不紧,很难为教师所借鉴。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是研究性学习在学科学习中的具体化,是对众多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的补充与实践。
二、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体验性。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重过程体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看似学生仅获得了直接的知识经验,实质上还伴随着学生需要的满足、心理的平衡、悟性的获得等种种内在精神活动,因此可以说是个体整个身心过程的全面激活。
交互性。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置于学的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天地,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主动参与研究活动。教师是教的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引导、促进、激励、唤醒的功能,实现师生互动。
生成性。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自己的学习目标。研究过程中,教师应当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学生的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的目标要求,真正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三、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组织
教材是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载体,但并不是教材上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让学生去研究发现,有些内容是约定俗成的,如整数的读法和写法、几何形体的名称、四则运算的顺序等,让学生去研究无多大价值。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一般指存在于教材中以理性、定论的形式呈现的知识,是大多数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能够发现的。教师对这些内容的组织,应实现与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借此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因为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他们的主动研究的欲望及能力。
素材重建。要让教材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诱惑性和吸引力,学习材料的“现实性、趣味性与挑战性”应当是首当其冲的。我们将视角更多地投向了学生生活,把儿童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努力挖掘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同时又暗含着某种数学规律的实际问题。
结构重组。传统教材由于其价值定位侧重于数学知识的习得与数学技能的培养,因而在编排上呈现出较为浓重的“例题—习题”式封闭回环的体例结构。我们在重构学习材料的过程中,注重从素材编排的结构这一角度对其进行重组与再加工,着力凸现出“创设问题情境——现实问题数学化——问题解决与数学建模——应用与拓展”的逻辑结构,更多体现“让学生做数学、研究数学”的价值取向,为学生的持续、和谐发展创造了更为积极、有利的条件。
四、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及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为三个环节,即“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反思体验”,并表现出相对的灵活性,它既可以贯穿于整节课之中,也可以体现在某个教学环节之内,多次循环使用。其模型图如下:
教的活动:组织数学活动,促进思维展开,唤醒学生潜能……
创设情境 提供时空 评价反思
→→
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 丰富体验
学的活动:观察、操作、猜测、联想、推理、交流……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有问题,才会激起碰撞和交流。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能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激发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创设问题情境要体现:
现实性。数学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教师可以通过对学习内容进行背景化和丰富化的处理,给数学找个“原型”,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的经验理解数学,把常识提炼为数学,同时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挑战性。创设问题情境要努力选择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学科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生活情境往往是复杂的,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时,教师必须对此作适当的教学化处理,这样才能适合于学生。
2.提供时空,自主探究
这是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研究活动,研究活动本身的质量水平如何,是课堂研究性学习成败、优劣的决定因素。教师的任务是:
提供研究材料。在兰本达等人看来,儿童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总是想通过触摸等手段来达到探索周围环境的目的,并在这种探索中产生一种要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及与同伴分享发现的强烈愿望,而其中材料就是激发、引起研究经历的有效载体。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离不开学习材料。从研究问题的特征看,学习主体所面临的往往并不是那些已经被精细选择的、能凸显其关系特征的一组材料,所选材料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材料间能发生多种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联系方式,以便学生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研究活动。因为,面对一堆比较复杂的对象或信息,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是数学学习更为重要的目标。
确定研究形式。研究活动的形式主要有:(1)学生独立探究。即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发现,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小组或全班合作交流。学生个体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通过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感觉到自己在集体中也很重要,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参与面成倍扩大,使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整合,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情感在交流中互融,思维在交流中碰撞,研究成果在交流中增殖。
选择研究方法。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组织学生用下列方法研究:(1)操作引探。即通过创设富有挑战性的、能激起学生研究意愿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动手、动口、动脑的操作活动,建立概念,发现规律,启迪思维,从而感悟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的一般程序为:问题——操作——发现——结论。(2)猜想验证。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材料,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寻找方法,合理论证。学生亲身经历研究过程,体验“冒险、创造、发现”的喜悦,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活动的一般程序为:问题——猜想(假设)——论证——结论——评估与交流。(3)观察归纳。即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自组算式,整理、分类、观察,从大量具体事例中,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学生通过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分析、归纳与验证、矫正与调换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不但“创造”数学结论,而且为今后发现人类尚不知道的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在思想方法上打下基础。活动的一般程序为:举例——观察——归纳——验证。(4)类比联想。即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思维方法以及联想的思维方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数学原理、方法,推出结论。虽然类比推出的结论必须经过验证,但类比、联想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活动的一般程序为:提供旧知——联想迁移——验证结论。
3.评价反思,丰富体验
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体验数学。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去反思、体验研究发现的“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小组评价。引导学生开展评价和对评价的再评价有诸多益处:一方面,丰富学生活动经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在认同、批判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学会欣赏他人、接纳他人,学会评价,形成健全的人格。
自我反思。即让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反省:“你是怎样进行研究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这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馈,以便根据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学生对学习过程反思,一方面凸现所经历的各个过程步骤,形成认知结构,总结学习方法,有利于学会学习;另一方面,培养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感。
五、研究体会
1.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因素。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实质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突出表现在: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学生能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并对学习过程、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学生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2.在互动中求共进。研究的过程是师生双赢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天地,学生成为研究的行动者。有着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总有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们相互启发,把一次次的“再创造”演绎得多彩多姿。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不只是教师为学生的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对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在课堂多元对话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提升的过程。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感受联系起来,结合自己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形成和提升因实验研究而产生的一种过去不被强调的教学能力——借此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使教学实践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成为提升专业水平的实践,成为感受自己作为课堂教学创造者的尊严与欢乐的实践。
3.在平衡中求发展。改革的一个基本要义是需要寻求平衡。沉陷在“预设”的窠臼里,统得过死,往往会把学生引入狭窄的小胡同,这显然有悖于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的。而没有预设方案的纯粹“生成”只会变成信马由缰的活动。“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生成指导下的预设是必要的,预设之后的生成是必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只要用于呈现的言语材料能够同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或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并且学生具有内部学习动机和意义学习的心向,接受学习也完全可以产生有意义的过程和结果。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在课堂中有效地运用,但我们不可能构建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因为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可能是惟一的,而是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组合。教师应当通过积极的实践与深入的研究更好地去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点与局限性,从而能够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适当地加以应用。就教学目标而言,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研究”并不是目的。数学课堂有其特定的教学任务,不可能也不应该承担专门研究机构的“研究”任务。无论是一味地强调研究过程,还是过分注重结论的获得,都会造成研究性学习功能的窄化,扼杀学生的个性。结论与过程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数学的整体内涵和思想,数学教学只有过程与结论并重,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因循守旧和矫枉过正都不利于教学改革,寻求对立面的必要平衡,在平衡中深化,在平衡中寻求突破,才是我们要把握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