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老子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_人文精神论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老子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_人文精神论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老子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文精神论文,精神论文,科学论文,老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老子》一书,讲了“道”是什么,它是怎样运作的?又讲了圣人应怎样遵循“道”的原则去治天下。前者是个科学精神问题;后者是个人文精神问题。

先谈科学精神。

一、老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是自己动作、变化,并自己按正途发展的。“万物并作”(十六章),“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而万物的并作、自化、自正等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叫做“道”。

老子认为,人类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客观自然界,天地万物,从中掌握其规律,并效法它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二十五章)。先认识、效法地上周围环境、事物;通过此而认识、效法天上环境、事物;并通过这些去掌握、效法其规律“道”。他说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就是要人观察万物,去掌握其规律(“复”是事物向对立面过渡的规律)。

二、老子认为“道”所遵循的最高原则是“自然”。故说:“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这个“自然”并非今天讲的自然界,而是指事物的“自然而然”,事物的本身(自),是怎样的(然),它就是怎样的(而然);事物的本性是怎样的,它就是怎样的。外间不能把另一些东西,加到它身上。所以“道”的运作只能遵循事物本身是怎样的,就怎样地去运作;按照事物的本性是怎样的,就怎样地去运作。“道”不能外加东西到事物身上,不能违背事物本性而对之妄作、有为,就是“无为”,“道”不停地运作,就是“无不为”。“无为”是手段,“无不为”是目的。通过“无为”的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可见,“无为而无不为”,即是实事求是的原则,也是强调规律客观性,真理客观性的原则。

三、那么,我们怎样去掌握天下万物的规律、真理呢?老子讲了多种方法。

A.认识客观规律、真理,主观上应“无知,无欲”。甚么叫“无知”?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如果有了主观上的智巧、成见、小聪明,就像带了有色眼镜去看东西,便会歪曲客观事实。这种智巧、成见、小聪明,老子把它叫做“知”。人们如果有了私欲,也会歪曲客观事实。例如赵高“指鹿为马”,很多大臣,虽然清楚这是一头鹿,但为了自己私利,也把鹿说成马。所以要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必须去除主观上“知”“欲”的障碍,要“无知无欲”。

他又讲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致虚极”便是涤除心中的智巧、成见、小聪明,即是“无知”,心中空虚无障碍,便能正确地反映客观。“无欲”才能静,“守静笃”就是要“无欲”。

可见,要排除主观障碍,采取客观态度、方法,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B.要在事物的动态中认识事物,要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认识其规律。“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十六章)观察事物,要在其动态中,即“并作”中去观察。如要观察“复”的规律,就不但要在其“并作”中,而且还要在其“并作”后,复归于其根源,这全过程中去认识。复归于其根,即是静。这种静,就是回到其本性(命);这种“复命”,便是常理。要知道这个常理,便需观察其整个过程。

可见,要用动态的方法,去认识动态的事物;要用全过程的观察方法,去认识事物全过程的发展规律。

C.认识事物既要有感性阶段,也要有理性阶段。你要认识这个苹果和那个梨子,必须从其具体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的边际、现象去掌握,即是用“有”的方法去考察。当你要认识“水果”的妙理、本质,就不能从苹果、梨子等的外在去认识,必须用“无”的方法,把具体的形状、颜色、味道都否定了,经过抽象,才能掌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章)

可见,要用有的方法,去观察事物的现象、边际(有);用无的方法,去观察事物的本质、妙理(无)。以有观有,以无观无。

总的说来,老子认为观察、认识的方法,不是主观任意的,而是客观必然的。要研究什么内容,就要用什么方法,客观的内容决定主观的方法。他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他能知道天下万物,就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不同的内容。以研究身的方法去观察修身,以研究家、乡、邦、天下的方法,去观察家、乡、邦、天下等。(亦即今天的以物理方法研究物理,以化学方法研究化学。)

四、既然天下万物都是自身运动、变化、发展的,那就要用一个发展的观点、方法去研究天下万物。

什么叫“发展”?发展就是原来没有的东西,转化为“有”;原来“有”的东西,转化为“无”。亦即是“有无相生”(二章)。

今天我们所能认识的天下万物,都是“有”,这个“有”从哪里来的?按照发展的观点、方法看,它必然是从“无”转化来的。所以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他重要的宇宙创生论。他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就是这样具体地从“道”生出来的。这些理论,与今天最新的“宇宙爆炸论”,实质是相同的。人类目前所知的整个宇宙万物,都是个“有”,但这一切,在一百五十亿年前,都是不存在,是个“无”。今天这个“有”,就是从一百五十亿年前的“无”转化来的。而且它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样地,而非道生一、二、三以至万物那样地创生的。

老子是周王朝档案图书馆官吏。当时的档案有些什么东西,不知道。但殷虚出土的十多万片甲骨文,内容都是祈祷上天的,在这种状况下,他的学说,却没有一个上帝、天神,创生世界的,是“道”、“无”。他的这种非常彻底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不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义差些。而正是老子以及同时代的孔子,这种对宗教鬼神的理论,使我国几千年,没有出现过一种严格意义的、土生土长的宗教。这种精神,在全世界哪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能够具有?

从上述四点看,老子是富有科学精神的。

现在讲人文精神。

一、不但天下万物自身会“并作”、“自化”、“自正”,同时,万民自身也能“自化”、“自正”、“自富”、“自朴”,有力量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因此圣人也必须顺其自然地去运作,要“无为”以治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三十七章)

这样,圣人的“无为而无不为”,是建立在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依靠人民群众力量,以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二、圣人的”无为”,首先要“无欲”。这表现为:

A.不要有个人的私欲。在上位者个人私欲严重,便要加多税收,在剥夺百姓上多所作为,以追求自己奢侈享受。于是庶民便饥饿、难治,最后不能生存,只能不顾生命铤而走险。“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

B.不要争利益。要是与民争利,激烈时甚至以死威胁。但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到了庶民走投无路,不怕威迫时,统治者便会大祸临头了。“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七十二章)。或者发展到与邻国争,便会引起战争,更成了不祥之事:“夫兵者,不祥之物。”(三十一章)

故必须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水利万物而它却不争,这点与“道”很相似。(众人都爱处于高位,水却爱处低位。)既然它不争高位,便没有人与它争,于是便没有祸咎。故圣人必须“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C.要“无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无我”),把自身寄托于天下。

处理问题,如果考虑个人得失,则会“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便不能正确地治理天下大事。所以,必须“无身”,没有个人得失,才不会有任何畏惧:“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十三章)

D.要功成事遂身退。既然圣人治天下,是依靠万民力量,由百姓“自化”、“自静”、“自富”、“自朴”,以达致成功。所以,这些成就,不应视作是个人功劳,他只是协助自然的发展。因此,他不自我表现,不自我肯定,不自我夸耀,不自我矜持。他做了许多事,但不应恃是自己的成绩,功成了而不应居功。“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二章)。而且功成要身退,才合乎天道的自然。“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九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正因他不居功,功遂身退,而历史事实总是历史事实,永远不能改变。所以他所做的、应该属于他的成绩,谁也不能否定。“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

E.治天下,不要加上自己的智巧。“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

三、“无为”既是要“顺其自然”,对于治天下而言,就是要顺百姓心的自然。“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四十九章)

A.“百姓心”要求的是什么?就是要有个甘美安乐的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八十章)此外还要有个和平环境,不要战争,“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八十章)同时,不要因生活困难,轻死而移民远徒:“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八十章)

B.“以百姓心为心”,还要贯彻“无弃人、无弃物”的原则。

老子最重视人的价值,认为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其中之一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人的价值,和“道”“天”“地”同样重要。所以圣人在天地间,对每一个人,每一件物都重视,都不能放弃。这就是“无弃人”、“无弃物”的原则。

在百姓中,有两类人,一类是善于顺其自然地办事的,他们“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二十七章)叫做“善者”、“信者”、“善人”,是精英一类。另一类是不善于这样做的,叫做“不善者”、“不信者”、“不善人”(我们今天讲的“弱势群体”,颇为相似)。圣人不但应善待“善者”,亦要善待“不善者”,“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四十九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二十七章)不能对之放弃,而要采取教育、扶持、劝善、救助的态度。

C.“无为”对待百姓,必须采取按理办事的态度,一视同仁、平等、公正地对待。不偏爱某些人,不偏恶某些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既然圣人对全体百姓都一视同仁,按理办事,就没有对谁特别讲“仁”,就不存在对谁“仁”的问题。圣人不对谁“仁”,这种“不仁”,才是“大仁”。

圣人对百姓,“无为”“无事”“无教”“好静”以发挥其积极性,这就是善于“用人之力”。但要用人之力,在上者必须恭下地对待百姓。“善用人者,为之下”(六十八章),绝不能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既这样,就要与庶民打成一片,“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五十六章)和同于世俗,不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

四、老子的“终极”思想。

“出生入死”(五十章)。老子认为“生”与“死”既是对立的,又是同一的。当其显示出来,便是“生”;当其收敛入去,便是“死”。生和死只是同一件事物的不同阶段。在老子的终极思想中,既没有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天堂。不必依赖“人”以外的力量,去求取解决。因为天下万物是由四个因素形成的,即创生因、本性因、形体因、动力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五十一章)即是说,万物由道自身生成,依自己本性去发展,自己具有形体,本身具有动力。它不需要由天神去创造,不需由天神去支配,不需按天神的形象去造成,不需要天神最初的一击。四个因素显出便生,四个因素收敛便死,生与死“此两者同”只不过是“出而异名”,是同一件物的不同状态而已。

从上面四个方面看,老子是富有人文精神的。

标签:;  ;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老子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_人文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