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分析研究

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分析研究

蒋兴红[1]2003年在《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已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区域经济合作空前发展。亚洲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上明显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这与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区域经济合作的机会。2001年11月,中国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及其建设必将对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自由贸易区只有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区内贸易基础上才会充分发挥其贸易创造、市场扩大和竞争促进等经济功效。因此,现在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加强对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的研究极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双边经贸现状及其竞争与互补研究,提出相应的战略与策略,以促进双边经贸的大发展,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区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实现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初衷。研究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必须解决以下问题: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现状如何?中国与东盟内部不同发展阶段的单个国家经贸状况如何?中国与东盟的经贸竞争与互补何在?发展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有哪些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如何进一步推进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对双边经贸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战略和对策。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运用大量的经贸历史数据,对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进行介绍和分析。在介绍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国别情况时,将东盟国家按照经贸规模、贸易结构特点和相互投资水平统计分组进行分析,以充分挖掘双方的优势与互补。在分析中国与东盟经贸竞争与互补时,借用贸易专业化指数(TSI)、产业内贸易指数(IIT)、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efficient)、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等统计指标,通过对中国与东盟经贸历史数据的计算和比较,<WP=3>来说明双方的互补与优势。同时,本文十分注重数据的新颖性,对于可能收集到的最新数据,力求及时纳入文中,以展示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的最新状况。本文在写作中采取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逻辑思路,从经贸概况的介绍到经贸互补的分析,从东盟各国分组介绍到东盟整体分析,从问题的分析到对策的提出,从整体战略到具体措施,体现了全文结构的逻辑性。全文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分析的基础,主要对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概况进行介绍,具体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在第一部分概况介绍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和东盟的经贸互补,以及发展双方经贸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并对进一步发展面向21世纪的双方经贸关系提出了应对战略和具体措施,这一部分包括第叁章和第四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前言:本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引出本文写作的意义与目的,交待了全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第一章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综述本章从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两个角度来叙述,是全文构架的基础。在对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发展历史回顾中,根据双边经贸发展的规模,将其分为叁个阶段介绍,展现出一幅中国与东盟经贸初期发展、稳步发展和迅速发展的画卷。对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从双方的商品进出口、服务贸易、相互投资、国际经济合作以及区域经济合作开发等五个方面来进行描述。第二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国别分组介绍本章是从双方经贸概况介绍到双方经贸互补分析的过渡,从经贸数据的直观分组上,说明中国与东盟不同类别的成员国间的互补与优势。本章在全文中处于由介绍向分析的过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按照双方的经贸规模、贸易结构特点和相互投资水平,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分成叁个组别,分别从双方的进出口贸易、<WP=4>相互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 第一组是以新加坡为首的老东盟五国,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这组国家经济较为发达,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较为密切,多在工业制品上与中国有着大量的互有进出口,存在一定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同时,双方有一定规模的相互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 第二组是除了文莱外的新东盟四国,包括缅甸、柬埔寨、老挝和越南,多为农业经济国家,经济较不发达,与中国的经贸规模极为有限,贸易结构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特征。中国主要从其进口初级产品,而对其出口工业制品,双边贸易极大地依赖各国的自然资源。投资主要是中国对其进行的挖掘经贸潜力性质的,而其对我投资则刚刚开始,尚未形成规模。 文莱作为东盟国家中收入较高,而与中国的经贸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家,具有了其独特的特征,因此单独作为一组进行分析。第叁章 中国与东盟经贸互补与优势:整体分析本章是全文分析的重点部分,在对前一部分经贸概况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以说明中国与东盟双方的经贸互补与优势,同时为第四章应对战略和具体措施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本章第一节用贸易专业化指数(TS

阮英章(NGUYEN, ANH, CHUONG)[2]2011年在《越南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以后的经贸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由于传统文化交流、地缘靠近、国家制度与意识形态具有相似之处等原因,越中两国的关系自古以来就非常密切,尤其是经贸关系的发展,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两国于1950年1月18日正式建交后,双方共同的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使两国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其关系得到更全面地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越中关系进入恶化时期,双方的经贸交往实际上被中断。所幸的是,在进入九十年代后,两国国内政治都经历了一个大的调整,并先后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两国关系在经历了短暂的不正常状态之后,于1991年11月初实现了关系正常化,顺应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顺应了越中两国人民要求以及发展友好关系的迫切愿望,而更重要的是顺应了两国革新、改革事业和经济建设的要求。自此,双方关系特别是经济、贸易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从目前两国学者对越中关系的研究来看,专着、文章不少,涉及诸多领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而具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但是涉及到经贸方面的则内容不够全面,有的文章数据不够正确,有的文章只根据单方的信息,有的文章是针对某一或某几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缺乏完整系统的关于两国经贸发展战略的看法;在研究方法中,主要是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的分析,使得对越中经贸的研究缺乏实证基础;在研究时段上,专门论述越中关系正常化以后经贸合作方面的着述也不多。此外,由于两国语言的不同,在需要对越中两国经贸关系作客观考察时,在资料收集上,两国学者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上立场与研究出发点不同,两国学者关于越中经贸关系的看法不免存在诸多差异,特别在涉及到双方经贸发展不平衡与越中经贸长期存在逆差原因的探讨、双方投资中存在走私活动与假货现象、经贸交易统计差别等的解释时,双方歧见明显,判断也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笔者荣幸以一个在华求学的越南学生的身份,对两国在经贸关系理论、资料方面的问题做出一些补充:一方面从越南人的角度来探讨和初步提出对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另一方面对越中经贸合作关系的资料进行比较,并提供大量关于越南方面的书籍、刊物、档案等资料,其中有一些是不容易查到的。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发展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随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发展,经贸关系也出现了好势头。在1991年之前,双方经贸关系主要方式是在两国内部之间的交换,以对方国所需要的货物来互相满足,而尚未形成按照国际经济惯例来交换的一种真正的市场贸易关系。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后,双方经济、贸易、投资合作基本完全改变了这种合作规范性不高的交换性质,逐步建立了一个带有规范性、公平性、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机制。但是我们也看到,越中经贸合作尚未能充分发挥两国所拥有的潜力与优势,其发展的规模与效益跟不上两国政治、外交关系发展程度。目前,两国经济、贸易、投资关系存在着一系列不良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两国合作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有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笔者选择了越南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以后的经贸关系研究作为论文选题。并将考察研究的重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历史的角度,结合经济学、国际关系分析方法,对越中关系正常化以后的经贸合作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清除了以往越中经贸合作关系研究中的盲点,填补了以往尚未专门研究越中经贸合作的空白。同时对两国学者关于研究越中经贸的一些提法、数据等进行了比较核对,并指出其差异及其原因和影响。这有利于更全面、更动态地把握越中关系正常化后的经贸关系。第二、厘清越中在经济援助、贸易、投资、工程承包等方面合作的情况。尤其是对目前两国经贸合作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更客观地分析其存在所带来的对两国经贸发展合作的负面影响,同时为两国在经贸的每个合作领域中的关系提出一些有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具体措施。第叁、通过对中国一些发展建设经济、社会等的模式与经验的分析,为越南更快地推进经济体制与政策改革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借鉴;同时,文中提出的目前两国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如中国的商品质量、工程承包等方面的见解为中国企业在同越南发展经贸关系时提供了依据。第四、在当今世界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影响到越中经贸合作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了一些探讨分析,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经贸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等框架下的合作迅速而稳定的发展做出一些现实可行的建议。

李建民[3]2006年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科学技术进一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又推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难以游离于其外,不受到其影响;另一方面,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风起云涌,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向南美的延伸,到欧盟的东扩,使东亚各国看到,与大西洋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相比,东亚区域合作显得非常滞后。同时也使各国认识到,没有区域经济合作,各国在全球竞争中会处于劣势,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中会永远处于较低地位。因此,加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组建区域经济联盟,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是东亚各国现在和未来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从提出、探讨到FTA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签署和具体实施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制度化建设,东亚在迈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虽然离组成欧盟那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路途还很遥远,困难重重,但是,东亚在此道路上毕竟迈出了第一步。本人相信东亚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构建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或组织,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证明是可行的。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研究既是一个经济学课题,也是一个国际政治学领域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课题。所以本文欲在借鉴西方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以经济学的方法为主,如以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和大市场理论等,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去探求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可行性和现实性。 本文首先在介绍和探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产生的国际背景及动因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的研究和分析,并运用具体数据和模型具有针对性的来解释和论证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和可行性。最后,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所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以及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具体战略。 全文共六章十五万字。第一章介绍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产生的原因和背景;第二章分析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一“雁形模式”的解体与新思维的出现;第叁章归纳和介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理论依据;第四章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章探讨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与战略途径;第六章对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和前景作了系统分析;第七章阐述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前景,提出了中国在东亚区域合作及一体化中的战略导向及对策建议。

马小京[4]2008年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关系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区域经济合作空前发展。亚洲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上明显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这与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但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区域经济合作的机会以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世纪之交,中国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契机,致力于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不但政治和安全方面的互信合作日益深化,经济关系更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合作也正朝着全面启动建设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展开合作,这将对东亚地区的和平、发展与未来产生重要的战略影响。2001年11月,中国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及其建设必将对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现在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加强对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的研究极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其特点,介绍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从经济、政治的角度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并着重分析阐述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成果、面临的障碍及解决的办法,提出相应的策略。

范思琦[5]2008年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文中研究表明《东盟宪章》的签署使东盟又一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东盟的近邻和最亲密的贸易伙伴国之一的中国,需要把握东盟稳定发展的新时期,促进交流,深化合作,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达到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将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采用动态与静态相融合的方法对中国与东盟半个多世纪的经贸关系进行了概括论述,对涉及核心与新趋势的领域进行了侧重阐述,对影响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重要因素进行了深入思考,对双方未来经贸关系趋势进行了理性预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将会更紧密、更牢固、更健康,双方经贸发展将为亚洲经济发展增添新的亮点。

陈建光[6]2015年在《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东南亚与中国山水相连,文化相似,血脉相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东盟是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在亚洲及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亚洲是我国周边外交的重点区域,因此,与东盟的关系如何,决定中国与亚洲关系的全局。从我国外交战略布局来看,东南亚是中国得以施展全面外交战略的唯一区域,东盟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安全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核心。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安全问题既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因为,冷战的结束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期待已久的安全。相反,一些冷战对峙时期被掩盖的安全问题在冷战后逐渐凸现出来,给世界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带来诸多新的安全威胁。如:1997年发端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其严重后果不亚于一场战争;2001年发生于美国的“9·11事件”,是其建国以来本土遭受的最严重袭击;2002年成立于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组织,受到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2003年始于中国的“非典疫情”,让整个世界陷入难以承受的心理恐慌;2014年“兴起”于中东的“伊斯兰国”,激起整个世界的担忧……。所有这些安全威胁不同于冷战时以政治、军事安全为主的传统安全,安全的内涵与外延已发生变化。理论与现实要求进一步拓展对安全的研究。为此,我国确立了新的安全观念。虽然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传统安全威胁有所降低,但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稳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越发增多,例如:南中国海的海盗、经济金融危机、传染病的传播、生态环境问题等等。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已是必然。因此,本文探讨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理论基础,区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异同,探究非传统安全的主要领域,归纳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经验,理清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与安全合作历程,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间非传统安全合作重点领域,并且,构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与路径。

刘若楠[7]2016年在《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动因(1997-2015)》文中提出本文试图解释的核心困惑是,东南亚国家为何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普遍采取对冲战略而非制衡以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研究发现,东南亚国家作为典型的中小国家有着较为强烈的对冲倾向,即希望并行不悖地发展与邻近大国的安全关系,以缓解其安全依赖和独立自主两个目标之间的内在张力。不过,这种对冲倾向能否转化为政策实践则受到邻近大国安全竞争性质的显着影响。具体而言,在大国对抗性竞争时期,东南亚国家几乎没有对冲的战略空间,追随特定大国因此成为其普遍选择;在不存在大国安全竞争的时期,东南亚国家则普遍寻求弱化既有的安全依赖。而在大国包容性竞争时期,东南亚国家普遍具备对冲的战略空间,奉行对冲战略因此成为这些国家的普遍趋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的安全竞争呈现出典型的包容性特征,东南亚国家因此获得了较为充裕的对冲战略空间,对冲战略随之成为这些国家的普遍选择。研究表明,中美包容性竞争主要源于中国崛起进程中面临着较为突出的安全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源于美国的综合实力优势,更来自于美国的东亚安全保护体系。通过提供安全保护,美国赢得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盟友和安全伙伴对其主导地位的认可和支持。为缓解美国安全保护体系的压力,中国一方面尽力维持中美战略关系稳定,另一方面坚持睦邻友好政策,深化与东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从而塑造了中美包容性安全竞争的局面。随着中国实力的持续上升和安抚战略取得进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包容性竞争态势局部有所弱化。一方面,美国强化了其在东亚地区的安全存在,并随之促使其部分安全保护伙伴奉行更为对抗性的对华政策。另一方面,中国为缓解压力在部分安全议题上采取了更为进取的政策。中美包容性竞争的局部弱化使得东南亚国家的对冲战略空间有所缩小,对冲随之出现了分化。菲律宾和越南的对冲战略空间被显着压缩,菲律宾甚至转向制衡战略;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则不得不在中美之间采取更为谨慎地平衡战略。而此前没有受到中美安全竞争影响的缅甸、泰国和柬埔寨等国也开始因与一方接近而受到另一方的压力。不过,在美国实力优势较为突出及其安全保护体系得以延续的背景下,中美包容性竞争整体转向对抗性竞争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东南亚国家的普遍对冲倾向将能够得以延续。为塑造更为有利的地区安全环境,中国有必要在东亚主要安全问题上保持总体克制,同时恰当选择进取时机和对象。

闫德华[8]2015年在《缅甸政治转型以来的对外关系》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11月大选后缅甸发生了重大转型,国家内政外交大政方针整体上发生了变化,外交成为缅甸转型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大选后的缅甸新政府的外交非常活跃。国际社会对缅甸的转型也抱有期待,西方国家、缅甸周边国家、中国都积极与缅甸发展关系,期待与缅甸关系提升到新的层次以适应缅甸转型带来的诸多变化。缅甸的转型还在继续,缅甸的外交变化也在进行。本论文试图分析归纳2011年以来缅甸对外关系的一系列变化;与2011年前的缅甸外交结合,分析归纳缅甸外交的相关因素与问题;对2015年缅甸大选后的外交走势中的相关因素与问题进行分析。缅甸自独立以来长期奉行中立主义外交以期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国家发展的核心利益。缅甸中立主义外交有一些阶段性特征,如不结盟中立主义、闭关锁国的中立主义、平衡外交的中立主义等,但缅甸中立主义外交的核心是一贯存在的。中立主义外交将缅甸定位于地区事务中的重要国家,自主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自主地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新政府组建以来,缅甸外交转型开始了积极拓展国际活动空间的中立主义,积极、平衡、中立,成为缅甸外交的特征;缅甸希望以国家大政方针的转型带动外交活动空间的拓展,以积极、平衡的中立外交促进国家政治的稳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重大跨越发展;促进缅甸国际形象和地位的提升。从缅甸外交的历史与2011年以来的现实来观察,缅甸外交有叁个重要部分,即缅甸与西方国家的外交,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与中国的外交。每个部分在缅甸外交中的功能作用不同:与西方国家关系决定着缅甸所能够拓展的国际活动空间;与周边国家关系是缅甸外交的平台,在这一平台缅甸展示地区重要国家的形象发挥地区重要国家的作用,解决与周边国家的具体问题:与中国外交是缅甸外交的基本依托,在这一依托的基础上缅甸能够更好地发展与其他两个部分的外交。缅甸外交转型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全面、平衡、积极地促进叁个部分的外交整体上有重大提升,包括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美国及其盟友与缅甸关系中自1988年以来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民主”与制裁)形成的一组矛盾,这一组矛盾在2011年以来有所缓和,西方国家与缅甸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并部分解除对缅甸的制裁。但这一组矛盾在2011年以来并没有得到解决,依然是横亘在美国及其盟友与缅甸关系间的根本性障碍。这一组矛盾的焦点是对缅甸政治转型的评判:缅甸认为缅甸已经实现并完成了政治转型和民主化,要求美国及其盟友完全解除对缅甸的制裁,积极、全面地与缅甸发展关系;而美国则认为缅甸的“民主化”还远为完成,以制裁保持对缅甸的压力。这一组矛盾的实质是两国对缅甸转型认识的差距,缅甸希望以转型促进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全面发展国家间正常化关系,而美国等则希望以缅甸的转型为契机推动缅甸政权发生变化、完全成为其战略布局中的棋子。围绕缅甸新的大选问题,美国与缅甸关系自2014年5月以来有所降温。周边国家印度、泰国和东盟组织在2011年以来与缅甸关系的发展有叁方面的表现:一是政治上相互支持如东盟支持缅甸提前承担轮值主席国,二是经济合作深入推进如印度和泰国在缅甸的特区建设项目的推进,叁是边境治理的加强如缅甸与泰国、印度在边境综合安全和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方面都有新的合作举措。周边国家与缅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有叁个层面:一是印度、泰国等与缅甸民主派包括昂山素季保持联系,在缅甸“民主化”问题上,印度、泰国的态度虽然与美国有别但也积极关注缅甸的民主化问题;二是国际环境与局势的变化,如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国际金融等经济局势、美国的压力等都会对周边国家与缅甸发展关系产生影响;叁是国内局势,如泰国政局2014年的变化就对两国关系造成了冲击。中国与缅甸在2011年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都积极巩固、提升相互关系以适应缅甸转型后的外交局势;在经济上两国重视推进重大项目的合作,中缅油气管道在2013年建成并试运营,但有的重大项目出现了波折如密松水电站等遭搁置、莱比塘铜矿项目一度停滞、互联互通的重大项目受挫;两国边境治理合作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军队间和执法部门间的合作得到加强。中国与缅甸关系的发展面临缅甸外交新格局、缅甸国内政治环境的压力与挑战,两国政府和执政党之间以增强沟通来保持相互关系的稳健发展。2011年以来缅甸外交发生了重大变化,缅甸外交出现了新的局面,但有一些重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缅甸的国家政治转型还在进行,缅甸的外交转型也还在进行,包括2015年大选对缅甸外交的影响。

黎鹏[9]2006年在《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不断增强背景下,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经济合作更加广泛和日益深入,出现了FTA(自由贸易区)化和“增长叁角”蓬勃发展的势头。与全球趋势类似,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经济合作也在加快发展,并于2001年11月在第5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就在今后10年内建成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达成一致意见,进而在2002年11月由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以下简称CAFTA)。其中加快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包括中国、老挝、缅甸、泰国结合部的“黄金四角”)的合作开发等,是《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基于为了充分利用良好的国际环境,用好已有的12对国家一类口岸、16对地方二类口岸,良好的交通运输对接基础与经贸联系基础,以及显着的资源与经济互补性等条件,加快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与共同发展,提高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科学性与实际效率,推动CAFTA建设的进程等目的,论文选定了以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理论与策略问题为研究对象。全文包括六个部分,即引言、结论和四章正文。引言部分,系统分析了以经济全球化趋势促使地缘经济地位上升、中国—东盟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与CAFTA的建设、我国西部大开发及“9+2”与“10+1”等发展战略等主要背景;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目标及其相应的研究内容;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管理学与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思维方法与手段来实施论文的研究。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的相互结合;采用广泛的资料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手段;针对论文研究的实际需要,在部分研究内容中适当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第一章,是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与述评,主要对地缘关系与地缘经济地域、边境区位、边境合作与跨国增长叁角、CAFTA建设问题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与简要评价。经过文献述评发现,已有研究成果在边境地带跨国区域合作开发方面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对我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问题也欠系统与综合的研究,这一章为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二章,是理论研究的重点,较深入地研究了边境地带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相关理论问题。首先对区位理论、区域分工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系统理论、协同理论等经典理论依据及其在论文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其次,结合边境区位的特点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研究提出“边境区位价值”的理论概念,并阐述边境区位价值的内涵与构成,论述边境区位价值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变化机理;最后,论述了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基本条件与障碍因素、主要特征与基本原则。

吕洪良[10]2004年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产业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正式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提出,双方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迈出的又一大步。和欧洲联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由发达国家构成不同,中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怎样走出一条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之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中国和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首先要研究区域一体化本身。笔者认为,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技术流动的自由化。区域一体化尽管也包含贸易、投资、货币、技术自由化的内容,但在这里,他们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换句话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资源、资本、人力及各项政策的合作,来达到产业优化和经济增长的目的。因此,区域经济合作不是简单的贸易、投资、人力、技术等合作,更不可能是某一单方面的合作,其实质是产业的合作,是叁大产业的全面合作。对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组织来说,产业合作更是其成功与否的保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国际区域产业合作进行了分析。产业是经济的中心,产业合作自然也应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而产业合作既是叁大产业的联合,也是贸易、资本流动、投资和技术的全方位的合作,还是政府、企业和各种中介组织的合作。区域产业合作的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和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论文区分和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区域产业合作。本文特别提出,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产业合作不同,在区域产业合作中,政府机制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接着,论文从实践的角度对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作为当今世界上两个比较成熟的国际区域经济组织,在产业合作上形成了两种不同模式,即欧洲模式和北美模式。此外亚洲、非洲、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开展了产业合作,并正在不断升级。在后面论文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和东盟产业合作的现状和特点、有利条件、基本模式、具体内容、存在障碍和进一步推进的对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通过对中国和东盟各国产业合作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和东盟各国的产业合作具有以下特点:中国和东盟各国叁大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分工开始初现眉目; 合作总体水平较低,并存在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 从合作内容来说,叁大产业都有合作,但以第二产业为主。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产业合作,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深入分析世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分析研究[D]. 蒋兴红.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2]. 越南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以后的经贸关系研究[D]. 阮英章(NGUYEN, ANH, CHUONG). 南京大学. 2011

[3].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可行性研究[D]. 李建民.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4].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关系探讨[D]. 马小京. 北京语言大学. 2008

[5].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前景[D]. 范思琦. 吉林大学. 2008

[6]. 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问题研究[D]. 陈建光. 广西师范大学. 2015

[7]. 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动因(1997-2015)[D]. 刘若楠. 清华大学. 2016

[8]. 缅甸政治转型以来的对外关系[D]. 闫德华. 云南大学. 2015

[9]. 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D]. 黎鹏.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10].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产业合作研究[D]. 吕洪良.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  

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