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的国际化与欧美地缘经济之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缘论文,之争论文,欧元论文,化与论文,欧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欧元启动和国际化正引起欧美地缘经济之争,这既反映出欧洲经济实力上升过程中的新要求,也说明欧美经济关系需要新的平衡。
欧元的国际化进程加快
过去一年,欧元的汇率波动倍受关注。欧元问世时兑美元的初始汇率为1∶1.1789,此后欧元汇率在波动中不断走低,1999年12月3日欧元兑美元首次跌到1∶0.9990,突破心理防线。今年5月中旬又在1∶0.90以上徘徊,距启动时贬值约1/5。
但一年来欧元汇率的弱势并未妨碍欧元国际化的进程。欧元的内值稳定和欧元区经济规模实力增强表明欧元具有基础潜力。贸易、国际投资和企业兼并中使用欧元不断增加,推进了欧元的国际化进程。
(一)欧元在世界贸易结算中的比重扩大。在支付货币方面,短期和中期内美元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结算货币。但欧元已成为重要货币:(1)中东欧和地中海国家已很快将欧元作为结算货币。(2)欧洲跨国公司在欧元启动后立即仅以欧元结算;泛欧的兼并和收购也多数以欧元结算。(3)美国向欧元国的出口占其出口的15%, 亚洲向欧元国的出口占10%,其大部分同欧元国的贸易已增加以欧元结算的比重。(4 )海湾国家(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联酋)从欧元国的进口将转为以欧元计价。中期内美元依旧是世界最大的贸易结算货币(60%),但欧元的比重将明显上升,预计可由启动时的20%增到35%。
(二)欧元的国际投资货币地位上升。在欧元酝酿阶段,欧洲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有价证券投资中的比重已明显增加。欧元启动加快了这一趋势。1999年上半年欧洲资本市场以欧元交易的有价证券就已达95%以上。欧元股市规模虽低于美国,但银行信贷的融资能力明显超过美国。目前以欧元交易的有价证券已上升到全球的1/3强,其中欧元债券市场发展迅猛,已占世界总额的45%,首次超过美国(42%)。
(三)一些国家开始重视欧元储备。东欧和地中海约20个国家将与欧元挂钩,并大量增加欧元储备。拉美、亚洲和阿拉伯国家正在考虑是否按贸易比重实行欧元与美元“篮子货币”的挂钩方式。中期内欧元在世界货币储备中将达到1/3。(注:《欧元的国际作用》,欧洲中央银行《月报》1999年第8期。)
内值稳定和经济实力是欧元国际化的基础
尽管欧元下跌使进口价格攀升,但去年欧元国的通胀率仍保持在1.1%,2000年和2001年也不会超出2%。 欧元靠内值的长期稳定赢得国际信誉。欧元国形成了与美国大体相同的内部市场规模,商品市场条件已发育成型,当然各国还急需进行政策协调。
1998年欧元国、美国和日本基本经济数据
数据指标 单位 欧元国 美国 日本
人口
亿2.92
2.7
1.27
GDP占世界比重
-按一般价格和汇率 %22.2 29.3
13.0
-按购买力平价 %15.5 20.87.4
商品和劳务占
-GDP比重
%17.8 10.9
11.5
-世界出口比重 %20.1 16.37.6
银行存款 亿欧元 48490 41280 41040
-占GDP比重 % 8454125
内债 亿欧元 52400117870 44400
-占GDP比重 % 91
155132
股票市场融资金额 亿欧元 33655130250 20910
(市场资本化)
-占GDP比重 % 63
172 62
资料来源:欧洲中央银行《月报》,1999年第8期。
欧元取代11国货币后,欧洲长期信贷市场走向联合,形成了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交易额约为7万亿美元, 相当于美国长期信贷市场的 70%。(注:(德国)商报1999年3月19/20 日。 )同样,1999年1月1日欧洲出现统一货币的欧洲股市,交易资本约为4.2 万亿欧元。美国股市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本国企业。而欧洲股市,特别是德国股市外国公司上市比重很高。(注:(德国)汉斯-B.比舍:《国际金融管理》,佛里茨-科纳谱出版社,法兰克福,1997年。 )对欧洲以外的投资者而言,这是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欧洲八大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联合以及新近巴黎、比利时和阿姆斯特丹证券市场走向合并,使欧洲整个证券市场得到加强。欧洲货币联盟内部资本往来不再受阻,资本市场流通畅通,运作稳定,具备了从外部吸引更多资金的条件。虽短期内其规模还不及美国,但其深度和广度正在快速与美国接近。欧元将更加促进欧洲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趋势。
欧元启动后欧元国外汇储备中的欧洲货币转为内部资产。欧洲央行仍保持雄厚金融储备。1999年1月到10 月将其整个黄金外汇储备由3294亿欧元增加到3578亿欧元(约3340亿美元),其中外汇由1998亿欧元增加到2136亿欧元(约2000亿美元)。约占欧洲国内生产总值4 %的高额美元储备是进口的保障,又是对美元以及欧洲货币体系进行干预的必要手段。
欧元的弱势进一步促进了欧元国的出口,扩大了欧元国的贸易盈余。1999年欧元国赢得高达约1000亿美元的经常项目盈余,而美国此项的逆差则突破3000亿美元。
欧元国际化刺激欧美明争暗斗
欧元成为欧洲同美国政经关系的的重要分水岭,(注:(德国)汉斯—约阿希姆:《欧元和跨大西洋关系》,《国际政治与社会》1999年第2期。)欧元国仰仗统一货币增强了与美国竞争的基础实力。
(一)争取同美联储平等的货币政策地位。货币联盟一建成欧洲央行便直言其首要目标是保障价格水平稳定,而不是稳定汇率。尽管一年来欧元走软,但欧洲央行仍坚持扩张型货币政策,与美国紧缩型货币政策形成鲜明对照。甚至在1999年12月初和2000年1月底欧元跌破1∶1的心理防线时,欧洲央行仍然不进行干预, 其动机就是要抵御美国货币政策及美元汇率波动对欧洲景气的干扰,为经济回升创造宽松环境。战后的美元危机多次给欧洲经济造成冲击,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各国货币政策经常被迫跟在美国货币政策的后面进行“尾随协调”,经济受到干扰。欧元国担心,欧元启动后欧洲景气仍须受制于美国的金融政策。因此急切争取同美联储平等的货币政策地位。因“只有同美国平起平坐才有可能真正相互协调政策,减少冲突”。
(二)美国贸易赤字难以长久维持,欧美贸易战一触即发。去年欧元弱势明显刺激了欧元区的出口,对美国的出口增长尤为突出。欧元区赢得高约1000亿美元的经常项目赢余,而美国此项逆差则突破3000亿美元。目前美国是靠景气和利率优势保障资本输入。但欧元国经济回升已加快。若美国泡沫消退、欧美景气差距缩小,估计年底时欧美长期利率的利差将消除。国际投资者将改变投资币种和投资方向,将资本投向稳定且回报高的地区,这将减少外国信贷和证券投资流入美国,欧元和美元汇率走势可能出现逆转。这样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继续膨胀可能成为欧元挑战下的“致命弱点”。
(三)欧元掀起跨国金融企业兼并风潮。欧洲货币联盟建立后,欧洲银行相互兼并日烈,仅去年头5个月, 欧洲银行的兼并金额就已高达1600亿马克,超出1997年全年的总和。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二:其一,担心沦为收购对象。欧洲金融界推测,未来统一的欧洲只容得下10来家银行称雄。被挤到圈外的银行将难以生存。其二,抵御美国金融业进入欧洲。美国的高盛、摩根斯坦利和美林三家投资银行已经到欧洲从事有价证券业务,抢走部分生意。欧洲国家要抢筑金融堤防,提高本国银行的市场占有率。下手最快的是英、荷、比、卢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荷兰和芬兰的占有率已达80%。德国超大银行也加快并购,后来居上。
与此同时,欧洲银行界已不服“美国银行靠实力优势决定全球规则”,首次向美国大银行挑战。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已宣布收购美国的信托银行,在全球金融界挂上“头牌”,并与花旗银行等金融机构展开竞争,还竟相在亚洲搜寻收购对象。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对外国银行的准入限制有所放松,希望以外资解决金融困境。欧洲银行家预测,“5年内世界将被瓜分,欧元国要眼观六路, 有机会就下手”。德国商业银行以2.5 亿美元购买了韩国金融巨头——韩国外汇公司30%的股份;美国的高盛银行购买了韩国国民银行16.8%的股份。此外,德国的德累斯顿银行正与日本的保险业巨头明治保险、美国的城市集团在同日本日兴证券公司分别进行收购协商。欧美银行欲借此“世纪之机遇”,在亚洲“抢占最好的落脚点”。(注:(德国)托马斯-路伯:《新的银行权力》,《资本》月刊,1999年第8期。)
(四)争夺制定全球经济规则的决策权。欧元国际化提高了欧洲货币联盟参与制定全球经济秩序的谈判实力。占欧元国总产值1/3的德国认为,“美国已部分失去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支柱作用,如美国不再是无可争议的头号经济强国,它就不能无可争议地确定世界规则”。欧洲的重点是:1、促进WTO制定有利于自身的全球竞争制度和竞争政策。西雅图会议以来,欧盟积极倡导对世贸进行改革。如在欧美贸易谈判中,法国积极牵头,反对美国分部门开放欧洲电信、农业和服务行业的提案,并限制美国文化进入欧洲市场,目标是为欧盟确立WTO “公正平等”的法律和规章框架。2、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提高欧元国在全球影响, 不容该组织再单方面听从美国的旨意,如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中,美国授意该组织向墨西哥注入巨资,以“挽回自己的投资”。对于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高峰会议,欧洲方面私下疑心“美国是借新兴国家掺沙子,抵消欧洲大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分量和投票权,减少欧洲的影响”。在美国否决欧盟提出的德国主席候选人后,欧洲更感到欧美对IMF 机构宗旨和改革意图的分歧,因此执意再提德国候选人。欧盟要尽快加大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作用,使其按自己的设想由“救火队”发展成为“有欧洲特色的国际中央银行”。3、 在全球经济秩序中要起领导作用。欧盟自认为“是最发达的区域合作的一体化组织”,是“全球管制的试验田”,是具有制定规则能力的大国集团,因此应在建立“全球管制”中起领导作用。而“美国由于扮演超级大国和世界警察的角色,由它组建合作性全球管制的工程较为困难”。
地缘经济之争的未来走向
(一)欧美地缘之争将扩展到对各自“金融领地”的保护竞争。欧盟一方面继续通过东扩发展其内部市场,另一方面计划至2008年与71个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国家建成自由贸易区。届时欧元可能成为该地区的主要贸易结算货币和挂钩货币,凭借欧盟的实力拓展其“金融势力范围”。同时美国也不失时机,强化美元在拉美和大洋洲的主导货币作用,并大力开展同非洲的经贸关系。欧美香蕉战已表明,美国要维护其拉美跨国公司的利益,而欧盟要保护非、加、太关系国的利益。这种竞争可能殃及圈外国家。欧美已把向对方索要的市场准入也列成对圈外国家开出的谈判条件,并抬高对它们的贸易壁垒。亚洲夹在两大金融圈中,成为欧美扩大金融影响的重点地缘目标。中国同欧元区和美元区之间的经济关系会更加错综复杂。
(二)中短期内欧元和美元的关系将变幻莫测。(1 )欧元国开始在货币政策上对美国采取“善意无视”的态度,而美国还不会放弃自行其事的“单极习惯”。特别是在欧美景气不同步的情况下,欧美在货币政策上自顾自使国际枢纽货币(包括日元)汇率波动更为频繁。(2 )欧元尚未完全赢得国际信誉。欧洲稍有政经动荡,都会引发资本转移引起的汇率下跌。(3)美国可能为弥补高额经常项目赤字, 继续维持高利率,以避免美元急剧向欧元投资转移及其贬值压力。但是,如果欧元区内因景气上升、油价上涨和欧元贬值等因素出现通胀趋势,欧洲央行将提高利率。这有可能打破一年多来欧元—美元汇率结构,成为刺破美国股市泡沫的一把利剑。
(三)欧美地缘利益争而不分。在当今国际经济环境下,欧美地缘经济竞争不会造成区域性分裂,国家政策性对峙也将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欧美地缘经济竞争交锋愈烈,相互交织愈密。因为国际超大跨国公司早在寻求对策,以求在不同的地域,“堤外损失堤内补”,反之亦然。欧元刺激的跨国经营使欧美经济相互参与程度空前加深。目前欧洲和美国在对方的相互投资各有1万亿美元,不仅数额急增, 还向对方的领地扩展。例如欧盟近来特别注重向拉美的资本输出。在拉美接受的对外直接投资中,欧盟已占到40%,超过美国。
标签:银行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德国货币论文; 美元欧元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德国经济论文; 欧元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外汇论文; 货币论文; 欧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