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化剂生产废水铵离子选择交换处理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黄克生,张克,柳荣展,肖本益[1](2021)在《水合肼生产废水及其处理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合肼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化学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和军工行业。由于水合肼具有较强毒性,被列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因此其生产废水的处理十分重要。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水合肼生产工艺及其产生的废水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并归纳了水合肼生产废水中不同污染物的处理方法,讨论了目前水合肼生产废水的实际处理工艺,并结合国内专利情况分析探讨了水合肼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应加强双氧水法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
钟捷[2](2020)在《化学镀镍废液处理工艺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化学镀镍废液属于表面活性废物(危废代码为HW17),由少量的老化镀液和大量的漂洗废水组成,成分较复杂,主要是络合镍和次磷酸盐的处理难度较大,难以直接处理达标,需与其他废水稀释或采用组合工艺处理。蒸氨废水为含铜废物(危废代码为HW22)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副产物,成分单一,较易处理。本文将蒸氨废水和化学镀镍废液进行综合处理,先采用鸟粪石法对蒸氨废水进行预处理,使用预处理后的蒸氨废水对化学镀镍废液进行稀释,再采用芬顿方法去除大部分污染物,最后采用重金属捕集剂深度除镍。本文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交叉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得到以下结论:1、鸟粪石法对蒸氨废水预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反应p H值为10.5,搅拌时间为15 min,搅拌转速为150 r/min,投药摩尔比M:A:P=1.25:1.0:1.2。在该最佳反应条件下处理蒸氨废水,NH3-N从336 mg/L降至4.3 mg/L,去除率达到98.7%,残留TP为34.0 mg/L。2、芬顿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稀释倍数为100倍,Fe2+/H2O2摩尔比=1:1,H2O2/CODCr质量比=2:1。在该最佳反应条件下处理化学镀镍废液,处理后水质情况为:Ni含量为0.57 mg/L,Zn含量为0.024 mg/L,p H值为8.0,CODCr为41.1 mg/L,NH3-N为3.93 mg/L,TP为0.02 mg/L。3、重捕剂深度除镍选用的药剂为DDT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最佳反应条件为:p H值为8.5,DDTC/Ni质量比=80:1。在该最佳反应条件下深度除镍,Ni含量降至0.081 mg/L,CODCr上升至44.6 mg/L。4、预处理蒸氨废水的药剂成本为47.88元/m3,处理化学镀镍废液的药剂成本为471.15元/m3。采用该综合处理工艺化学镀镍废液进行处理后,Ni、Zn、CODCr、NH3-N、TP等各项水质指标均满足广东省地方标准《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4/1597-2015)珠三角地区新建项目的排放要求。对于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的相对高收益而言,药剂成本在可接受范围。
王建国,秦一鸣,高春昱,孟凡强,王正上,王松,陈华[3](2020)在《脱硝催化剂生产废水治理工艺设计升级》文中指出以国内某脱硝催化剂生产厂家为例,介绍了其废水治理工艺的设计升级。通过分析该行业内常规的废水治理工艺流程及其不足,基于该行业的实际需求,设计出一种新的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创造性地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重新用于生产,节约了废水处理成本的同时也节省了生产原料成本,实现了生产过程废水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新工艺节约了大量原用于脱硝催化剂废水治理工艺中的化学品(如次氯酸钠、硫酸等)。升级后,工艺使用效果突出、环保节能,为国内同行业的废水治理工艺指明了升级方向。
陆青云[4](2020)在《填充式生物膜振荡流反应器中草甘膦废水的深度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我国是草甘膦农药生产第一大国,由此带来大量草甘膦生产废水。草甘膦废水组分复杂,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通常采用化学氧化、生化法、化学沉淀等“物化+生物”法组合工艺,其中生物法因环保、运行成本低,成为其中关键步骤,然而传统活性污泥生物法悬浮生长,受水质波动影响大,出水不稳定。对此研究高效稳定的生物法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负载高效微生物菌种的聚氨酯填料为生物催化剂,采用厌氧反应和好氧反应串联的两级填充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草甘膦废水,并首次结合振荡流技术强化反应器内气液固多相传质过程,同时优化了环境参数和工艺操作条件,建立了底物降解动力学。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建立了固定化生物膜振荡流反应器装置,采用负载高效微生物菌种(B350M)的聚氨酯填料为固定化生物膜,反应器为厌氧塔和好氧塔串联。针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以及氨氮、硝态氮、总氮含量过高难以降解的问题,在厌氧塔中实现碳氧化与反硝化过程,去除70%COD以及90%以上硝态氮,在好氧塔中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去除90%以上氨氮以及75%以上总氮。操作参数优化后,经一个月连续稳定实验表明,出水COD在50mg/L以下,氨氮在5mg/L以下,TN在15 mg/L以下,生物膜振荡流系统出水稳定,出水达到水质排放标准。2.为了优化厌氧过程的操作条件,实验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振荡条件、水温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反应中HRT对COD和硝酸盐氮(NO3-N)的去除有显着影响,COD去除率对HRT增加而逐渐增大,而后趋于平稳,NO3-N随HRT增加快速降低,9 h后95%以上的NO3-N得到去除;合适的振荡强度可强化反应,实验振幅范围0~5mm,频率0~2.4Hz,采用振荡雷诺数Reo表达振荡强度,当Reo低于3500时,COD的去除率随Reo增加逐渐增大,相比不加振荡时,提升幅度最大可达27%;而Reo大于3500时,COD去除率随Reo增加逐渐减少;综合考虑与好氧反应的耦合,厌氧的最佳操作参数为:HRT为9 h,振幅3mm,频率2Hz,水温30~35℃,此时COD去除率为70%,NO3-N去除率95%以上。3.为了优化好氧过程的操作条件,实验考查了 HRT、振荡条件、溶解氧浓度、pH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OD和氨氮随HRT增加而快速降低而后趋于平稳;合适的振荡强度可强化好氧反应,COD和氨氮等随振荡雷诺数Reo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在Reo为2800附近取得最小值;溶解氧是实现好氧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关键,调节其浓度可改变生物膜内好氧和缺氧区域比例;pH影响好氧菌活性,弱碱性时微生物活性高。好氧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最佳操作条件为:HRT为6h,振幅pH值为7.5,溶解氧浓度为3.5mg/L,此时COD去除率为90%以上,氨氮去除率为95%以上,总氮去除率为80%以上。4.为了用于工程设计与放大,建立底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在近平推流条件下,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厌氧动力学参数为反应速率参数k为217.5 mg/L/h,基质半饱和浓度Ks为698.2mg/L,好氧动力学参数为反应速率参数k’为587mg/L/h,Ks为1203 mg/L。由动力学方程计算的COD值与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厌氧过程6.75%和好氧过程9.92%,能满足工程设计与开发的需要。
张双颖[5](2020)在《氨和甲胺类工业废气的治理优化和监测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甲胺类产品(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其工艺主要是以液氨和甲醇为原料,在催化作用下,通过加压精馏分离得到。在大量生产甲胺类产品的同时,工业废气排放是一个重要的控制部分。本论文研究了生产甲胺类产品的化工厂面临的尾气治理问题,对含氨和甲胺类有机胺废气排放进行治理改造优化和监测技术的研究讨论。本文讨论的治理工艺优化是在现有治理工艺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因此,首先对现有治理系统进行效率评估,采集各级水洗吸收塔和总排口废气,通过监测分析,得到各级洗涤塔出口气体组成和浓度。经效率计算,评价现有治理系统对各组分(氨、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去除率以及总排口的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本文通过一系列监测方法研究,确立了离子色谱法对大量样品进行各组分定量分析。离子色谱法具有检测限低的特点,且单一方法就能对四个组分同时定量,铵离子的定量限为0.1mg/L,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定量限为0.05mg/L。根据分析数据和计算,在现有治理工艺(三级水洗洗涤塔吸收)下,进口气体(洗涤塔之前)各组分浓度分别为51692mg/Nm3氨、22269mg/Nm3一甲胺、3215mg/Nm3二甲胺和6774mg/Nm3三甲胺。经过三级水洗洗涤塔吸收后,出口气体(洗涤塔后)各组分浓度分别为3189mg/Nm3氨和691mg/Nm3三甲胺,一甲胺和二甲胺均未检出。工厂现有洗涤塔治理系统对废气各组分的去除率分别为94.3%氨,100%一甲胺,100%二甲胺,90.7%三甲胺。经三级水洗吸收后出口气体平均排放量为0.051kg/h氨和0.011kg/h三甲胺,小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规定的限值(4.9kg/h氨,0.54kg/h三甲胺),符合排放标准。为了进一步减少氨和三甲胺的排放量,有效降低因工厂废气排放导致的厂区及周边环境臭气异味影响,本文进行了在现有治理工艺基础上的工艺优化,在三级水洗洗涤塔尾端增加一级酸洗洗涤塔吸收。经工艺优化后(三级水洗加一级酸洗洗涤塔吸收),出口气体氨的排放浓度由3189mg/Nm3降至9.2mg/Nm3,出口气体三甲胺的排放浓度由691mg/Nm3降至16.1mg/Nm3,出口废气的氨和三甲胺排放量均小于0.001kg/h,与优化前的治理工艺对比,去除率大于99.5%。新增一级酸洗涤吸收后,大大减少了工厂废气排放对厂区和周边环境的气味影响,达到了治理工艺优化的目的,新增的酸洗洗涤塔同时也可为前三级水洗洗涤塔的不足进行补充。
郭大江[6](2020)在《富硫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在离子吸附和电极材料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作为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废弃物,硫单质(S8)全球年产量巨大,如何变废为宝,实现硫从“无机向有机”的多样性转化,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逆硫化的发现使S8变成了稳定的共聚物,从而使含硫新型材料的制备成为可能,该过程简单,原子效率高且绿色环保。然而,其在聚合物及相关领域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受限于交联剂、温度和催化剂的选择。通过调研相关文献,发现逆硫化在锂硫电池、超级电容器、环境保护、红外光学材料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本论文研究旨在制备新型富硫共聚物,并探索其在重金属离子吸附、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以S8和丙烯酰胺(AA)、N-烯丙基丙烯酰胺(PAA)、N,N-二烯丙基丙烯酰胺(2PAA)为共聚单体,通过逆硫化反应制备了(S-co-AA)、(S-co-PAA)、(S-co-2PAA)三种富硫共聚物。该系列反应无需添加催化剂,可以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实现。通过核磁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热重分析表明该系列共聚物具有表面多孔,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氨基、羰基基团且物质结构较单一等特点。通过系列吸附实验,研究了初始离子浓度、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S-co-AA)对水中镉、铜、铅、汞这四种重金属离子均有吸附作用,特别是对镉、铜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强,一次性去除率分别高达96.2%和93.2%。(S-co-PAA)、(S-co-2PAA)对水中汞离子吸附能力较强,一次性去除率分别为96%和95.1%,且抗干扰能力强。证明了该系列富硫共聚物在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方面有应用价值。2.以S8和双环戊二烯(DCPD)为共聚单体,通过逆硫化反应制备了富硫共聚物(S-co-DCPD),所制聚合物经氢氧化钾活化后,进一步热裂解制得富硫多孔碳材料(SPC)。通过扫描电镜、氮气吸脱附分析、全孔分析、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表征,表明该材料具有588.06 m2 g-1的比表面积和多级孔结构。该碳材料表现出高达18.16%硫含量,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恒电流充放电法(CP)测试,发现该电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其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下依然有较好的比电容,电容保持率高达80%。证明了该富硫多孔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有应用前景。3.此外,在生产实践环节研究了催化裂化(FC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无铵后水洗离子交换工艺。以无铵离子交换工艺代替了常规铵洗离子交换工艺,考察了新工艺对所制备催化剂理化性质、元素组成以及重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工艺相比,新工艺具有等同的降钠效果,且有助于催化剂微反活性、重油催化裂化反应活性、抗污染性能的提高。
赵鑫宇[7](2020)在《电化学法去除生活污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水环境中氨氮污染主要由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氮化合物造成的。在使人类的健康、水生物的存活受到极大威胁的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增加了难度。因此生活污水排放之前,需要进行良好的脱氮处理。本文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处理了模拟生活污水中的低浓度氨氮,研究了影响氨氮去除效果的反应因素;通过添加改性后的粒子电极对电解体系进行强化;探讨了氨氮去除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与反应机理,为电化学法去除氨氮在实际中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以模拟的低浓度氨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氧化的方法在自制电解反应槽中进行反应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阳极极板材料的选择、电化学去除模拟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影响因素探究、沸石粒子填料的改性试验、电化学去除模拟生活污水中氨氮的降解动力学和机理探究。试验对阳极电极板进行了优选。通过对比Ti-石墨、Ti-Ti/TiO2-RuO2和Ti-Ti/TiO2-RuO2-IrO2三种极板材料组成的电解体系中氨氮全部去除所消耗的时间发现,当电解体系采用Ti/TiO2-RuO2-IrO2电极进行试验时,氨氮全部被去除所需要的时间约为100min,相比采用石墨电极和Ti/TiO2-RuO2电极的体系要分别节省约60min和35min。因此本试验选择Ti电极和Ti/TiO2-RuO2-IrO2电极分别为电解体系的阴、阳极材料。试验章探究了电流密度、溶液初始pH、氯离子浓度、极板间距、初始氨氮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电化学法处理模拟生活污水中氨氮试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氮降解去除的过程中,电流密度越大,电解体系的电子转移会更多更快,试验效果越好;提高氯离子浓度可有效增加体系中活性氯的含量从而使大量氨氮被氧化降解;氨氮在强酸或者强碱条件下去除效果都一般,但p H在8时氨氮的降解效果好,是因为体系中同时进行羟基自由基和电化学氧化两种氨氮去除作用;极板间距会影响电子的转移距离以及两极产物的扩散距离,因此极板距离越小,体系内氨氮降解效果越好。通过试验确定处理约1.8L氨氮浓度为40mg/L左右的模拟生活污水,在加入2g/L的电解质Na2SO4,电流密度为13m A/cm2,氯氮比(Cl-/NH4+)为5,控制溶液初始pH为8,极板间距为6cm的条件下反应100min,可以得到95.94%的氨氮去除率,此为本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可知,在模拟低浓度氨氮生活污水的初始p H为8的条件下,采用电化学技术处理100min,发现氯离子浓度对整个试验过程中氨氮的去除影响最大,电流密度的影响次之,初始氨氮浓度和极板间距相对影响较小。处理初始氨氮浓度为20mg/L的模拟生活污水的最优试验条件为:电流密度为13m A/cm2、氯氮比为9(氯离子浓度约为355mg/L)、极板间距为6cm,此时氨氮去除率可达99.96%。在30℃下对150g天然沸石采用100m L质量分数为12%的Na Cl溶液进行改性试验,得到的改性沸石对于氨氮的吸附效果有明显的提升。通过分析吸附等温曲线以及吸附动力学试验确定改性前后的沸石对于氨氮的吸附过程主要依靠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且颗粒的内扩散是影响吸附速率的主要因素。对电化学法处理模拟生活污水中的氨氮进行动力学研究试验,分析试验数据与图像发现-ln(Ct/C0)与时间t的拟合曲线线性关系最好,其相关系数R最高为0.9822。这说明电化学法降解模拟生活污水中的氨氮较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方程为-lnCt/C0=kt,拟合曲线为y=0.0384x-0.372。电化学氧化技术处理污水中氨氮的过程主要是通过间接氧化实现的,试验产物氮气占大部分,也伴随少量其他硝酸盐产物;在添加了粒子电极的强化电解体系中,氨氮的去除是依靠体系中活性氯的氧化作用和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共同完成的。
苗翠兰[8](2019)在《氢氧化钠溶液水热处理对TS-1沸石骨架钛微环境和丙烯与H2O2气相环氧化反应的影响》文中提出以钛硅沸石(TS-1)为催化剂,以双氧水(H2O2)蒸汽为氧化剂的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有望克服以甲醇为溶剂的丙烯和H2O2液相环氧化反应的不足。但是丙烯和H202的气相环氧化反应本身也面临着H2O2分解副反应问题和有效利用率低问题的严峻挑战。为此,本文在探索工作的启发下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采用NaOH溶液对大晶粒TS-1沸石进行了系统的水热改性研究。主要考察了水热处理过程和水热处理条件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溶液对TS-1沸石的水热改性作用。结果表明,用低浓度NaOH溶液对大晶粒TS-1沸石进行适度的水热改性处理,能够显着减缓丙烯和H2O2气相环氧化反应中H202的分解副反应。经NaOH溶液优化改性的大晶粒TS-1沸石(1×2×6 μm),在110℃和丙烯/H202摩尔比为4.69/1的条件下催化丙烯和H202的气相环氧化反应,可使H202有效利用率达到63.8%,超过了文献报道值,比沸石母体提高约2.2倍。Li、K、Rh、Cs的氢氧化物溶液也对大晶粒TS-1沸石具有类似的水热改性效果。NaOH溶液对大晶粒TS-1沸石的水热改性过程是一个有限度的溶解脱硅过程,伴随着大量钠离子进入TS-1沸石、骨架钛微环境变化和与骨架钛有关的红外特征吸收谱带的显着蓝移。在此基础上,采用含四丙基季铵(TPA+)离子的NaOH溶液对大晶粒TS-1沸石开展了水热改性研究。重点考察了水热处理过程以及改性液中TPA+离子和NaOH浓度的影响,还特别研究了水热改性对纳米TS-1沸石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用含TPA+离子的NaOH溶液对大晶粒TS-1沸石进行适度的水热改性处理,同样显着地减缓了丙烯和H202气相环氧化反应中H202的分解副反应。不仅如此,TPA+离子的适当引入(0.05~0.15 mol/L)还使NaOH溶液水热改性TS-1过程表现出溶解-重结晶特征,这不但提高了产品回收率,而且解决了 NaOH溶液水热改性方法对纳米TS-1的适用性问题。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不管TPA+离子存在与否,在NaOH溶液水热改性初期,甚至在室温预处理阶段,大量钠离子已经进入改性TS-1沸石,并对其骨架钛微环境产生了显着影响。但TS-1沸石气相环氧化性能的显着改善主要发生在水热改性的后期。该现象表明了水热处理环节和条件对于达成NaOH溶液改性TS-1沸石目的的重要性。此外,本文还在1 L和2 L合成釜规模上用NaOH溶液对大晶粒TS-1沸石分别进行了三次水热改性的放大试验,利用硝酸钠溶液浸渍补钠和铵交换脱钠对水热改性TS-1沸石进行了钠含量调控研究,还对NaOH溶液水热改性TS-1沸石进行了初步的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对放大改性的沸石样品(Na/Ti比0.68)采用硝酸钠溶液后浸渍法进行适当补钠处理,所得催化剂TS-1-NaOH-0.10(Na/Ti 比 0.94)在110℃和丙烯/H202摩尔比为4.69/1的条件下,可使丙烯和H2O2气相环氧化反应的H2O2有效利用率达到79.3%,同时使丙烯转化率和PO选择性分别达到了 16.9%和97.5%。NaOH溶液水热改性TS-1中的钠离子对于调节催化剂骨架钛微环境和气相环氧化性能具有关键性作用。理论计算研究的初步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朱怡嘉[9](2019)在《银粉废水处理工艺探讨及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超细银粉由于具有特异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以及银本身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因而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工业上多以液相还原法制备银粉,液相还原法制备银粉也成为银粉制备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其制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极高浓度的COD、硫酸盐、氨氮、硝态氮还含有难降解有机物,是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并且对其的处理研究也鲜有报道。课题以某银粉生产企业的两个系列银粉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结合企业提供的水量及主要污染物成分信息对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两个系列废水中的反应母液S3-1、S5-1含总体废水90%以上的污染物而水量为总水量的40%。因此针对两股反应母液的水质特点采用吹脱/蒸发和蒸发工艺对S3-1、S5-1两股废水分别进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绝大多数的污染物质及有毒物质,并对S3-2废水采用离子交换法降低其水中硫酸根浓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再与其余的清洗水混合后进一步进行生物处理,并通过高级氧化法进一步去除出水中剩余的难降解有机物,减轻后期深度处理的难度。通过小试对整套工艺进行研究,一方面探讨该工艺处理银粉废水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优化运行参数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控制能源及药品的消耗,为后期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整体工艺研究成果如下:(1)S3-1氨氮吹脱段进水pH设置为12,温度20℃、气液比为3000、进水氨氮浓度为16800mg/L,处理后出水能降至600-850mg/L,去除率达到94.9%以上。S3-1吹脱后出水进行的蒸发处理,在无需进行pH调节,直接进行蒸发处理,其COD、总氮、硫酸根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9.01%、95%、99.65%。而S5-1蒸发段的pH调节至4后氨氮及COD去除率分别为93.03%和96.4%。都能够有效去两股反应母液中大部分的污染物,采用离子交换法降低S3-2中硫酸根浓度,最终混合水中COD、氨氮、硫酸根、总氮浓度分别为2580.8mg/L、243.82mg/L、103.5mg/L、579mg/L。(2)进入一体式ABR+A/O反应器进行处理。整体反应器出水COD、氨氮及总氮浓度分别为1170mg/L、43mg/L、245mg/L,反应器对COD及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在50%、60%左右,主要是由于混合水中仍有较高浓度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3)采用芬顿氧化法对生物段出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做进一步的去除,最终出水COD、总氮、氨氮分别能够降至141mg/L、170mg/L、37mg/L,达到在深度处理前的去除目标(COD<300mg/L、总氮<200mg/L、氨氮<50mg/L)。
魏良良[10](2019)在《SBR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氨氮高盐废水的研究》文中指出氨氮作为一种污染物直接排入对水体危害极大,容易导致水中藻类的大量繁殖,破坏水环境平衡的同时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国家的氨氮排水标准也日益严格。但在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常常遇到盐度很高的情况,因此如何在高盐环境下实现废水的脱氮成为一大难题。本研究采用SBR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对氨氮高盐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分别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实现与氨氮高盐废水的处理进行具体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启动前通过对全程硝化反硝化周期的DO、pH变化曲线进行分析,综合考虑DO突跃点与pH最低点最终确定曝气时间临界点为350min。采用限制曝气时间的启动方法,经过39天的启动,反应器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器NO2--N积累率达到65.86%,氨氮去除率在97%以上;对短程硝化反硝化优化实验表明,NO2--N积累率大体上随着pH的升高逐渐增大,在pH为8.2时NO2--N积累率达到最大为77.70%,氨氮去除率随着DO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DO浓度为0.8mg/L时,反应器稳定后NO2--N积累率达到86.67%,认为DO浓度控制在0.8-1.0mg/L范围内有利于短程硝化工艺NH4+-N的去除与NO2--N的积累;氨氮去除率随着污泥龄的增加逐渐上升,将污泥龄控制在15d时的氨氮去除率能够达到94%以上,同时其NO2--N积累率能够逐渐上升至85.24%,因此将反应器的SRT确定为15d;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反应器NO2--N的积累,综合经济性考虑,将反应器水温控制在26℃左右,将实验最优条件应用于反应器中运行20天后氨氮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NO2--N最终稳定达到95%以上。采用逐步提升进水盐度梯度进水方式对已经得到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进行驯化,结果表明SBR反应器系统对4、7、10g/L盐浓度环境适应良好,各监测指标出去除率高,但当盐浓度达到15g/L时,系统受到一定抑制,各指标出水检测值升高,COD去除率下降到77%左右,氨氮去除率80%左右,TN去除率仅为64.5%,硝酸菌的活性接近于无。将最终的SBR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用于处理模拟氨氮高盐废水,系统运行稳定后,氨氮去除率维持在90%以上。反应器运行稳定后TN去除率在88%左右,并对反应器的抗冲击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20g/L的盐浓度冲击对氨氮去除率影响较小,但反硝化过程受到影响比较大,在30g/L的盐浓度冲击下,反应器受到一定的破坏且不易恢复,反应器对外界进水氨氮浓度的较大变化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二、催化剂生产废水铵离子选择交换处理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催化剂生产废水铵离子选择交换处理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水合肼生产废水及其处理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方法生产水合肼产生废水的特征 |
1.1 水合肼的生产工艺 |
1.2 水合肼生产废水及其污染物 |
2 水合肼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
2.1 COD的去除 |
2.2 氨氮的去除 |
2.3 水合肼的去除 |
2.4 盐的回收 |
3 水合肼生产废水的实际处理工艺 |
4 水合肼生产废水处理的国内专利分析 |
5 结语 |
(2)化学镀镍废液处理工艺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危险废物的产生情况 |
1.1.1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总体方针 |
1.1.2 危险废物产生现状 |
1.2 化学镀镍废液的来源、危害和处理方法 |
1.2.1 化学镀镍废液的来源 |
1.2.2 化学镀镍废液的危害 |
1.2.3 化学镀镍废液的处理方法 |
1.3 蒸氨废水的来源、危害和处理方法 |
1.3.1 蒸氨废水的来源 |
1.3.2 蒸氨废水的危害 |
1.3.3 蒸氨废水的处理方法 |
1.4 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
1.4.1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惠州市某危废处置企业现状及运行情况 |
2.1 惠州市某危废处置企业概况 |
2.2 惠州市某危废处置企业工艺介绍(HW17、HW22和废水处理站) |
2.2.1 表面处理废物(HW17)处理工艺及流程 |
2.2.2 表面处理废物(HW17)处理主要生产设备 |
2.2.3 含铜废物(HW22)处理工艺及流程 |
2.2.4 含铜废物(HW22)处理主要生产设备 |
2.2.5 废水处理站处理工艺及流程 |
2.3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处理工艺的确定 |
3.1 处理工艺选择的原则和要求 |
3.2 水质水量情况与处理思路分析 |
3.2.1 化学镀镍废液水质特征与处理思路分析 |
3.2.2 蒸氨废水水质特征与处理思路分析 |
3.2.3 综合处理思路分析 |
3.3 综合处理工艺分析与确定 |
3.3.1 方案A:折点氯化+活性污泥+高密度沉淀+纤维过滤 |
3.3.2 方案B:离子交换+活性炭+保安过滤+超滤+反渗透 |
3.3.3 方案C:鸟粪石+芬顿+重捕剂+精密过滤 |
3.3.4 方案比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综合处理工艺实验 |
4.1 鸟粪石法预处理蒸氨废水 |
4.1.1 实验水样 |
4.1.2 实验所用试剂 |
4.1.3 实验所用仪器 |
4.1.4 实验所用检测方法 |
4.1.5 实验流程设计 |
4.1.6 最佳pH值 |
4.1.7 最佳反应时间 |
4.1.8 最佳投药比 |
4.1.9 最佳反应条件中试 |
4.2 芬顿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 |
4.2.1 实验水样 |
4.2.2 实验所用试剂 |
4.2.3 实验所用仪器 |
4.2.4 实验所用检测方法 |
4.2.5 实验流程设计 |
4.2.6 最佳稀释倍数 |
4.2.7 最佳投药比例 |
4.3 重捕剂深度除镍 |
4.3.1 实验水样 |
4.3.2 实验所用试剂 |
4.3.3 实验所用仪器 |
4.3.4 实验所用检测方法 |
4.3.5 实验流程设计 |
4.3.6 除镍药剂的选择 |
4.3.7 最佳投加剂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处理工艺效益分析 |
5.1 环境效益 |
5.2 经济效益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脱硝催化剂生产废水治理工艺设计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脱硝催化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现状 |
2 废水治理工艺调研 |
3 废水治理工艺可行性分析 |
4 废水治理工艺实施过程 |
4.1 生产管路改造 |
4.2 过滤系统改造 |
4.3 废水治理工艺结果验收 |
5 结束语 |
(4)填充式生物膜振荡流反应器中草甘膦废水的深度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清单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草甘膦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
2.1.1 草甘膦简介 |
2.1.2 草甘膦生产工艺 |
2.1.3 草甘膦废水特点及处理方法 |
2.1.4 物理化学法 |
2.1.5 生物化学法 |
2.1.6 综合处理 |
2.2 生物膜法 |
2.2.1 生物膜法处理原理 |
2.2.2 生化反应动力学 |
2.2.3 生物脱氮 |
2.3 微生物法过程强化技术 |
2.3.1 高效微生物菌种 |
2.3.2 固定化微生物及其载体 |
2.3.3 强化传质的振荡流反应器 |
3 实验部分 |
3.1 实验实施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仪器 |
3.2 草甘膦废水及生物膜填料 |
3.2.1 草甘膦废水 |
3.2.2 生物膜填料 |
3.3 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
3.3.1 生物膜振荡流反应器 |
3.3.2 实验操作步骤 |
3.4 分析方法 |
3.4.1 化学需氧量COD |
3.4.2 氮的测定 |
4 厌氧填充式振荡流反应器有机物降解结果与分析 |
4.1 水力停留时间影响实验 |
4.2 振荡条件的影响 |
4.3 温度对厌氧反应的影响 |
4.4 厌氧底物降解动力学 |
4.4.1 动力学参数确定 |
4.4.2 动力学方程的校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好氧同步硝化反硝化结果与分析 |
5.1 水力停留时间影响 |
5.2 振荡条件的影响 |
5.3 溶解氧浓度影响 |
5.4 pH影响 |
5.5 好氧基质降解动力学 |
5.6 厌氧-好氧连续化运行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5)氨和甲胺类工业废气的治理优化和监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工厂甲胺生产工艺的简单介绍 |
1.3 现有废气治理工艺设备介绍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氨及甲胺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
2.1.1 氨的性质及危害 |
2.1.2 甲胺的性质及危害 |
2.1.3 本研究课题污染源的来源 |
2.2 国内外对氨及甲胺类废气的治理进展 |
2.2.1 对含氨废气的治理进展 |
2.2.2 对甲胺类废气的治理进展 |
2.3 氨及甲胺的监测技术进展 |
2.3.1 分光光度法 |
2.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3.3 离子色谱法 |
2.3.4 气相色谱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气采样方法建立及监测方法研究 |
3.1 废气采样方案 |
3.1.1 采样方法 |
3.1.2 出口气体取样装置介绍 |
3.2 氨及有机胺吸收液的监测技术的研究 |
3.2.1 气相色谱法 |
3.2.2 核磁共振法 |
3.2.3 铵离子测定-铵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
3.2.4 离子色谱法 |
3.2.5 分析方法研究小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吸收塔效率评估结果讨论 |
4.1 洗涤塔吸收量计算 |
4.1.1 单个洗涤塔累积浓度 |
4.1.2 单个洗涤塔累积吸收量 |
4.1.3 洗涤塔累积吸收总和 |
4.1.4 洗涤塔吸收气体成分组成 |
4.1.5 三个洗涤塔累积吸收量 |
4.1.6 三个洗涤塔净吸收量 |
4.2 出口气体排放结果讨论 |
4.3 入口气体量计算 |
4.4 洗涤塔效率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艺优化及结果讨论 |
5.1 废气排气管优化 |
5.2 废气吸收治理工艺优化 |
5.3 工艺优化后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富硫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在离子吸附和电极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硫的基本特征 |
1.1.2 逆硫化反应 |
1.2 逆硫化反应的应用 |
1.2.1 逆硫化反应在Li-S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
1.2.2 逆硫化反应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2.3 逆硫化反应在离子吸附领域的应用 |
1.2.4 逆硫化反应在红外光学领域的应用 |
1.3 结论 |
1.4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2章 三种富硫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三种富硫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2.2.1 仪器和药品 |
2.2.2 原料的制备 |
2.2.3 聚合物合成路线 |
2.2.4 聚合物的制备 |
2.2.5 反应条件优化 |
2.2.6 聚合物的表征 |
2.2.7 聚合物的核磁(NMR)分析 |
2.2.8 聚合物的红外(IR)分析 |
2.2.9 聚合物的热重(TG)分析 |
2.2.10 聚合物的电镜(SEM)分析 |
2.3 三种富硫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2.3.1 仪器和药品 |
2.3.2 不同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 |
2.3.3 影响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因素 |
2.3.4 饱和吸附量的测定 |
2.3.5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仪器和溶剂 |
3.3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制备流程 |
3.3.1 富硫共聚物制备 |
3.3.2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制备 |
3.4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物理表征 |
3.4.1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
3.4.2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氮气吸附脱附(BET)分析 |
3.4.3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全孔分析 |
3.4.4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4.5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拉曼光谱分析 |
3.5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
3.5.1 比电容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
3.5.2 三电极测试体系 |
3.5.3 两电极测试体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铵水洗在催化裂化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仪器和试剂 |
4.3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制备 |
4.4 样品分析与评价方法 |
4.4.1 样品分析 |
4.4.2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评价 |
4.5 理化性能分析结果 |
4.6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电化学法去除生活污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氨氮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
1.2.1 氨氮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
1.2.2 氨氮废水的危害 |
1.3 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1 物理化学法 |
1.3.2 生物法 |
1.3.3 电化学法 |
1.4 电化学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电化学氧化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电化学氧化法反应原理 |
1.4.3 电化学氧化法优点 |
1.4.4 电化学氧化法去除氨氮的反应原理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案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药品与仪器 |
2.1.1 试验药品 |
2.1.2 试验设备仪器 |
2.2 试验装置 |
2.3 试验水样及试验材料预处理 |
2.3.1 试验水样 |
2.3.2 试验材料预处理 |
2.4 试验方法 |
2.4.1 电化学法处理模拟生活氨氮废水的试验方法 |
2.4.2 不同电解体系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试验方法 |
2.4.3 沸石改性试验的试验方法 |
2.4.4 沸石吸附等温试验方法 |
2.4.5 沸石吸附动力学试验方法 |
2.5 分析方法 |
2.5.1 模拟废水中检测项目及方法 |
2.5.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3 材料性能分析 |
2.6 参数的计算 |
2.6.1 氨氮去除率 |
2.6.2 氨氮吸附量 |
2.6.3 氨氮去除速率 |
2.6.4 电流密度 |
3 电化学法去除生活污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
3.1 电化学法去除生活污水中氨氮试验的阳极材料优选 |
3.2 电化学法去除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影响因素研究 |
3.2.1 电流密度对氨氮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2 氯离子浓度对氨氮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3 溶液初始pH对氨氮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4 极板间距对氨氮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5 初始氨氮浓度对氨氮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6 反应时间对氨氮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 正交试验 |
3.4 不同电解体系处理效果对比研究 |
3.4.1 粒子电极的选择 |
3.4.2 不同电解体系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氨氮的对比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沸石改性试验研究 |
4.1 天然沸石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1 NaCl浓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4.1.2 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4.1.3 沸石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4.2 沸石改性前后SEM分析 |
4.3 吸附等温曲线分析 |
4.4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5 沸石改性前后粒子电极电解体系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氨氮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电化学法去除生活污水中氨氮的降解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
5.1 电化学法去除生活污水中氨氮试验的动力学研究 |
5.2 反应控制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5.2.1 电流密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5.2.2 氯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5.2.3 溶液初始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5.2.4 极板间距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5.3 电化学法去除生活污水中氨氮试验的反应机理探究 |
5.3.1 氨氮去除过程可能发生的反应 |
5.3.2 氨氮氧化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氢氧化钠溶液水热处理对TS-1沸石骨架钛微环境和丙烯与H2O2气相环氧化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环氧丙烷的用途及我国的供需状况 |
1.2 环氧丙烷的现有生产工艺简介 |
1.2.1 传统工艺 |
1.2.2 丙烯和过氧化氢液相环氧化生产PO的新工艺(HPPO) |
1.3 正在研发的环氧丙烷生产新工艺简介 |
1.3.1 以分子氧(O_2)为氧化剂的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研究 |
1.3.2 氢气存在下的分子氧和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研究 |
1.3.3 以H_2O_2蒸汽为氧化剂的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研究 |
1.4 碱金属离子对钛硅沸石TS-1及其液相选择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 |
1.5 研制液相选择氧化反应催化剂时常用的钛硅沸石改性方法 |
1.5.1 用TPAOH模板剂水溶液对钛硅沸石进行二次水热处理改性 |
1.5.2 针对钛硅沸石骨架钛微环境的后处理改性方法 |
1.6 本文的研究范围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催化剂制备 |
2.2.1 TS-1沸石母体 |
2.2.2 改性TS-1沸石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基本物性表征 |
2.3.2 钛物种及其微观环境表征 |
2.4 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 |
2.4.1 丙烯和H_2O_2的气相环氧化反应 |
2.4.2 丙烯和H202的液相环氧化反应评价 |
3 氢氧化钠溶液水热处理对TS-1及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剂制备 |
3.2.2 催化剂表征 |
3.2.3 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探索工作中的重要发现 |
3.3.2 氢氧化钠溶液对大晶粒TS-1沸石的水热改性作用 |
3.3.3 不同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水热改性效果的比较 |
3.3.4 TS-1沸石晶粒度对氢氧化钠溶液水热改性的影响 |
3.3.5 氢氧化钠溶液水热改性对TS-1沸石丙烯液相环氧化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添加TPA~+离子对TS-1水热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催化剂制备 |
4.2.2 催化剂表征 |
4.2.3 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含TPA~+离子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大晶粒TS-1沸石的水热改性作用 |
4.3.2 TS-1沸石晶粒度对含TPA~+离子的氢氧化钠溶液水热改性作用的影响 |
4.3.3 水热改性条件变化对大晶粒TS-1沸石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4 在TPA~+离子存在下氢氧化钠溶液水热改性对TS-1沸石丙烯液相环氧化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碱金属钠离子对TS-1沸石骨架钛微环境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催化剂制备 |
5.2.2 催化剂表征 |
5.2.3 理论计算 |
5.2.4 催化剂反应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aOH溶液水热处理TS-1沸石改性方法的放大研究 |
5.3.2 钠离子对改性TS-1沸石丙烯气相环氧化催化性能的重要性 |
5.3.3 钠离子对TS-1沸石骨架钛微环境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
5.3.4 钠离子对TS-1沸石骨架钛微环境调节作用的理论计算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银粉废水处理工艺探讨及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浓度工业废水工艺研究现状 |
1.2.1 高浓度氮废水的预处理 |
1.2.2 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预处理 |
1.2.3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 |
1.2.4 生物处理工艺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银粉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选择与检测方法 |
2.1 银粉生产废水特点 |
2.1.1 银粉生产流程以及废水主要来源 |
2.1.2 废水日产生水量 |
2.1.3 废水水质指标及主要污染物 |
2.2 废水排放标准及处理目标的提出 |
2.3 银粉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
2.3.1 物化预处理的选择 |
2.3.2 生物处理段 |
2.3.3 生物段出水的进一步物化处理 |
2.3.4 组合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 |
2.4 检测方法 |
2.4.1 废水中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
2.4.2 溶解性有机物三维荧光测定 |
第三章 银粉废水的物化预处理研究 |
3.1 吹脱法处理S3-1 废水优化试验研究 |
3.1.1 试验水样、试剂及设备 |
3.1.2单因素优化实验 |
3.2 蒸发法处理吹脱后S3-1 废水试验研究 |
3.2.1 试验水样、试剂及设备 |
3.2.2 实验方案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蒸发法处理S5-1 废水试验 |
3.3.1 试验水样、试剂及设备 |
3.3.2 实验方案 |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预处理后出水与清洗水混合 |
3.4.1 混合水水质指标 |
3.4.2 离子交换法去除S3-2 废水中硫酸根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处理后混合废水的生物处理研究 |
4.1 混合水水质指标 |
4.2 试验装置及试验的仪器及药剂 |
4.2.1 试验装置 |
4.2.2 试验设备与药剂 |
4.3 反应器运行 |
4.3.1 接种污泥主要特性 |
4.3.2 反应器的运行 |
4.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反应器对COD处理的运行情况分析 |
4.4.2 反应器对氮处理的运行情况分析 |
4.4.3 对驯化完成后反应器进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分析 |
4.5 反应器的影响因素 |
4.5.1 ABR反应器影响因素 |
4.5.2 A/O反应器影响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段出水的物化处理研究 |
5.1 芬顿氧化试验 |
5.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SBR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氨氮高盐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污染现状 |
1.2 含盐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1 物化法处理技术 |
1.2.2 生物法处理技术 |
1.3 废水脱氮技术与发展 |
1.3.1 物理化学法脱氮技术 |
1.3.2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 |
1.3.3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
1.4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特色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用水水质 |
2.2 实验装置 |
2.3 试验检测方法与项目 |
2.4 实验药剂和分析仪器 |
2.4.1 实验药剂 |
2.4.2 实验分析仪器 |
2.5 实验方法 |
2.5.1 SBR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启动实验 |
2.5.2 SBR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参数优化实验 |
2.5.3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下的盐度驯化实验 |
2.5.4 SBR稳定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实验研究 |
第3章 SBR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启动实验 |
3.1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启动研究 |
3.1.1 全程硝化反硝化的驯化 |
3.1.2 限制曝气时间点的确定 |
3.1.3 短程硝化反硝化启动方式 |
3.2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启动过程分析 |
3.2.1 SBR启动阶段COD变化 |
3.2.2 SBR启动阶段NH4+-N变化分析 |
3.2.3 启动阶段三氮变化比较分析 |
3.2.4 三氮周期变化过程分析 |
3.3 启动期间污泥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参数优化实验 |
4.1 pH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
4.1.1 不同pH条件对NH4+-N去除率影响 |
4.1.2 不同pH下对亚硝氮积累率影响 |
4.1.3 运行pH值参数的优化 |
4.2 DO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
4.2.1 DO浓度对氨氮去除率影响 |
4.2.2 不同DO浓度对亚硝氮的影响 |
4.2.3 反应器运行DO参数的优化 |
4.3 污泥龄(SRT)对短程硝化影响 |
4.4 温度对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
4.5 多参数优化后短程硝化反硝化运行效果 |
4.5.1 优化后氨氮去除率变化 |
4.5.2 优化后硝酸盐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高氨氮含盐废水实验 |
5.1 SBR反应器对盐度的驯化实验 |
5.1.1 驯化方法 |
5.1.2 驯化期间COD去除率的变化 |
5.1.3 驯化期间氨氮、总氮去除率变化情况 |
5.1.4 盐度对NO_2~--N积累率的变化影响 |
5.2 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高氨氮含盐废水运行研究 |
5.3 反应器抗冲击负荷研究 |
5.3.1 盐度冲击负荷对反应器的影响 |
5.3.2 进水氨氮浓度冲击负荷对反应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催化剂生产废水铵离子选择交换处理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合肼生产废水及其处理现状[J]. 黄克生,张克,柳荣展,肖本益. 化工环保, 2021(02)
- [2]化学镀镍废液处理工艺的优化[D]. 钟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脱硝催化剂生产废水治理工艺设计升级[J]. 王建国,秦一鸣,高春昱,孟凡强,王正上,王松,陈华. 华电技术, 2020(09)
- [4]填充式生物膜振荡流反应器中草甘膦废水的深度处理[D]. 陆青云. 浙江大学, 2020(05)
- [5]氨和甲胺类工业废气的治理优化和监测方法的研究[D]. 张双颖.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6]富硫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在离子吸附和电极材料中的应用[D]. 郭大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 [7]电化学法去除生活污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D]. 赵鑫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氢氧化钠溶液水热处理对TS-1沸石骨架钛微环境和丙烯与H2O2气相环氧化反应的影响[D]. 苗翠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9]银粉废水处理工艺探讨及可行性研究[D]. 朱怡嘉.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10]SBR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氨氮高盐废水的研究[D]. 魏良良. 南昌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