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论文_林凤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论文_林凤

林凤(岑溪市梨木镇新护小学 广西 岑溪 543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如何能实现教学的高效性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教学的成功之处不是勉强学生学习,而是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教学的绩效不只与老师教学的积极性有关,还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关。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和热情,使他们的学习观念发生改变,由原来的“被迫学”改变为“自愿学”,本文作者主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积极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5-058-01

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非常重要。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一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新老技术相结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成为了推动教学发展和促进教学改革的学习技术。多媒体的特点: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形象逼真。我们在教学中也要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发展到抽象思维。对于学生难以接受的内容,软件中设有动画,既生动又形象,学生一见就知,学习的劲头特足,个个都非常感兴趣,学生还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人人都享有充分的自由,再也不会被老师牵着鼻子转了,一节课下来学得非常轻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作为学习数学的教学媒体,开发多媒体为数学服务,合理运用“新老”技术,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学习平台。

二、采用多种教学法,让学生手脑并用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不是很善于思考问题,学生往往不知道从哪里想起。在遇到问题时,他们的思维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在课堂上,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道具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活跃学生思维。同时,还有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小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诱导、规引和强化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严肃的。但如果把数学知识转化成有声有色的学具操作时,他们会倍感兴趣。能使学生感到“乐学”。

2、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启发其主动探索能力。在创新思维里,求异是其中的一个特点。在学具操作中,应注意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勇于积极探索,敢于标新立异,不落俗套,不人云亦云。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意识。创造离不开想象。只有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在学具操作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打破常规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每上一堂课,教师的引导作用为重要。数学知识是单调枯燥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趣的情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数学枯燥单调,但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内容。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只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尽管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但也只会“事倍功半”。而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钻研,选择适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有趣的导入,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与学生引起共鸣。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精心构思,策划布置,一节优秀的课须有引人入胜的开头,丰富多彩的中间,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局。由此可见创设情境的重要性。

四、采用多种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热情

1、竞赛形式。小学生往往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展各种竞赛形式。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一起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2、实践活动形式。 教师所涉及的实践活动,应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出发,特备是我们经常用到的算术问题。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耳、动脑,去实际操作、体验和表现,实现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自主参与和合作。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与他们已有的生活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创设情境。多中实践活动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的心态,使其在实践中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五、课堂开放,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

在课堂进行教学时,学生一般会受束缚,从而影响思维的发挥,所以,我们要对课堂进行开放处理,形成有生机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在对小学数学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开放起来,例如,当在黑板上布置完练习题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到讲堂上答题,自主选择同学或是老师帮助答题。自从这种方法执行之后,学生们都抢着要到黑板上去答题,学生学习的热情明显被调动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国庆.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教研论坛,2012

[2]周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教研论坛,2012

[3]张慧香.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教学实践,2012

论文作者:林凤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论文_林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