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不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设置技术壁垒是否合理:开放的两国模型_技术壁垒论文

技术不占优的国家设立技术壁垒是否有意义:一个开放两国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国论文,有意义论文,模型论文,技术壁垒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11]07-101120-0821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技术壁垒在当今国际贸易活动中越来越被众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作为限制进口的重要手段,因此值得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出口大国认真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利用技术手段限制进口日益成为发达国家惯用手段,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但是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往往在技术方面存在比较劣势。在技术弱势的情况下,能否通过设立技术壁垒获得利益,是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技术壁垒要有效起到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的作用,基本的前提是设立技术壁垒的一方技术水平要高于对方[1]。这固然是正确的,但是就福利水平衡量而言,技术不占优的国家是否也能够通过设立技术壁垒达到福利增进的目的,是个很有理论研究意义的问题。如果技术不占优的国家也能够通过设立技术壁垒,达到增进福利的目的,这对于我国积极应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贸易限制,无疑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本文拟通过建立开放两国模型,从贸易国双方博弈和贸易利益获得机制分析入手,论证技术不占优国家设立技术壁垒的可行性。

对于贸易进口国设立技术壁垒动因的分析,国外学者基本上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的。从定性的角度,国外学者大多认为技术壁垒设立的动因是由于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的逐渐削弱与取消。例如,Paul Brenton,John Sheehy和Marc Vancauteren(2001)在其文章中就明确指出:技术壁垒的产生是为了代替逐渐被限制的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2]。因此按照他们的观点,技术不占优的一方也能够而且应该设立技术壁垒。但是设立技术壁垒的唯一作用就是取代关税控制进口的作用。从定量的角度,国外学者则偏重于通过统计技术壁垒带给国家或其他经济体的影响数据,来论证技术壁垒在限制进口和保护国内市场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指出技术壁垒的设立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例如,Hongshik Lee和Innwon Park(2007)就是通过统计东亚经济体的技术壁垒设立状况,来对技术壁垒的有效性加以证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技术壁垒的设立动因[3]。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技术不占优的国家可以通过设立技术壁垒来保护国内市场。但是Lions等人(1990)认为,设立技术壁垒的作用依然仅仅局限于被动的“贸易防御”[4],即保护本国特定行业和企业不受冲击。

国内学者基本上是将技术壁垒的设立动因与技术壁垒的影响机制分离开来进行分析。国内现有最早的系统分析技术壁垒设立动因的文献,是叶柏林(1990)发表的连载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原因在于二战后传统的壁垒得到制约,因而各国需要寻找新的有效的贸易壁垒来保护国内市场[5]。此后,国内学者对于技术壁垒设立的动因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如王志明和袁建新(2003)认为,技术壁垒的形成源于技术壁垒存在的扩散效应[6]。康晓玲和宁艳丽(2005)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指出,技术壁垒条件下由于应诉成本过高,技术壁垒的设立和扩散动机将得到强化[7]。此外,有些学者还看到了设立技术壁垒的非经济动因。如张海东(2004)认为,技术壁垒的形成,在于寻求产业和贸易调整的政策需求,与政府对于政策的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均衡[8]。他们的观点基本上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与国外学者观点类似,即技术不占优的国家设立技术壁垒只是起到“贸易防御”作用;另一类是指出设立贸易壁垒有非经济利益,因此技术不占优的一方应该为追求非经济利益而设立贸易壁垒。

技术壁垒对于技术不占优国家是否有积极的设立意义,即技术不占优国家设立技术壁垒是否能够获得主动的贸易利益和地位,则是本文要通过模型所阐释的。

二、开放两国模型的基本环境

首先给出模型的假设前提:

第一,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和B,各只有一个厂商,均生产产品a。B国厂商生产的产品完全出口到A国,A国厂商生产的产品只用于满足国内市场。

第六,国内市场信息完全,消费者有能力识别质量存在差异的产品。

以上假设给出了模型的基本环境:在一个开放的两国贸易背景下,A国技术并不占优。在两国技术差距不大的情况下,A国仍然决定向B国设立技术壁垒。下面详细分析这一行为带来的经济效应。

三、模型的分析结果与比较研究

本部分将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通过阐述技术壁垒的表面严格效应,论证技术壁垒带给贸易双方的预期博弈,将会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第二步,通过比较福利研究,论证技术壁垒的设立带给设立国福利的增进。

1.技术壁垒限制进口的机制分析

从理论上说,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A国对B国产品设立技术壁垒可以有三种方式。其一,

所谓“表面严格效应”是指,技术壁垒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存在繁琐的检验检疫和其他程序,而给进口厂商造成的技术检验严格、进口困难的感觉。技术壁垒之所以存在这种表面严格效应,是因为它所包含的技术标准、包装和标签要求、检验检疫程序等具有很强的人工操作性和较长的实施周期性。即使进口产品技术水平达到了技术壁垒的要求,也会由于技术壁垒的检验过程复杂而带来额外的成本。对这种成本的过高估计,会使国外厂商误以为技术壁垒的门槛提高,从而导致进口厂商自动限制自己的产品进入他国市场。从经济学角度讲,技术壁垒的表面严格效应,实际上就是通过使进口厂商产生不切实际的博弈预期,达到限制外国产品进入的目的。具体分析如下:

假设在高技术壁垒条件下,B国厂商出口的净收益将为-h,其估计A国将在高技术壁垒条件下获得净收益为+μ。在低技术壁垒条件下,B国厂商出口的净收益将为+d,其估计A国将在低技术壁垒条件下获得净收益为-f。据此,B国厂商所预期的博弈情况如图1所示(图1中左边的数字代表A国的收益)。

图1 B国厂商预期的博弈收益表

这里之所以要强调是预期的博弈,是因为这个博弈结果是不可能在现实中得到的。因为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经指出,实际上A国不可能选择设立高技术壁垒。B国厂商完全是由于技术壁垒的表面严格效应,才产生了如图1所示的预期。

对以上博弈情形做进一步分析。如果博弈是纯策略的,那么在不考虑时序的条件下没有均衡结果。这是因为,如果B国厂商选择出口,A国必然选择高技术壁垒,而在高技术壁垒条件下,B国厂商又必然选择不出口。以A国为起始点分析结果相同。在考虑时序的条件下,B国厂商必然选择不出口。这是因为B国厂商会认识到,一旦自己选择出口,A国必然选择高技术壁垒,因此B国厂商肯定不会选择出口。这样,技术壁垒的表面严格效应就达到了限制国外产品进入的目的。

如果博弈是混合策略的,则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最后的均衡结果:

设B国厂商选择出口的概率为p,A国选择高技术壁垒的概率为q③。则B国厂商的预期收益为:

有必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技术壁垒的表面严格效应只能够在短期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因为一旦B国厂商意识到A国所设立的技术壁垒,其要求的技术水平与自己的产品技术水平一致,并且形成对这种情况将长期持续的预期,那么技术壁垒的作用就丧失了。起作用的时间长短,取决于B国厂商之间的信息的完全程度。

以上分析阐述了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技术壁垒由于存在表面严格效应,仍然能够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为了揭示两国技术水平相当条件下,一国愿意设立技术壁垒的原因,还需要论证限制进口能够带来A国整体福利水平的上升。

2.比较福利分析

要分析限制进口对A国带来的福利变化,就需要与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的福利水平进行比较。这是因为自由贸易条件下,国外产品进入A国市场是最方便的。以自由贸易条件下的A国福利水平作为比较基础,能更清楚地分析限制进口造成福利水平变化的机制。

如果A国设立技术壁垒,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技术壁垒会在短期内起到完全限制进口的作用。此时国内a产品市场上只有国产产品。

对A国厂商:

然而,式(12)并非总是满足,因此还需要探讨该不等式成立的可能性。如果该不等式在很大可能性上得以满足,那么就足以论证限制进口确实能够起到提高整体福利的作用。

因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厂商的利润至少应该为正,因此有:

总结本部分的模型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当的条件下,技术壁垒由于存在表面严格效应,仍然可以起到限制进口,提高设立技术壁垒方的整体福利水平的作用。因此,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当的条件下,技术壁垒表面严格效应的存在使设立技术壁垒的一方同样能够获得利益。

四、结论与启示

技术不占优的国家设立技术壁垒,能够通过利用技术壁垒的“表面严格效应”,达到增进贸易利益的目标,但是前提在于技术与对方相差不大。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表面严格效应”带给对方的预期博弈达成的。从比较福利研究的结果来看,在这种情况下设立技术壁垒,有很大可能使得设立国获得超过自由贸易利益的福利。当然,由于比较福利的研究结果非严格不等式,因此也存在获利降低的可能性。

为了论证以上思想,本文分两步构建了一个开放的两国贸易模型。第一步通过分析两国厂商在设立技术壁垒前后的预期变化,阐述了技术壁垒的“表面严格效应”的机制,指出最后的纯策略Nash均衡或混合策略Nash均衡,结果都会使一方厂商因为对方设立技术壁垒而放弃出口。也就是说,即使设立技术壁垒的国家并没有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也可以通过设立技术壁垒限制国外产品进入;第二步在承认技术壁垒“表面严格效应机制”存在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展和细化两国厂商的最优化行为,并从消费者、政府和厂商三者的角度阐述总福利的变化路径。模型结果证明,只要两国技术水平相差不大,技术相对弱势的国家仍然可能通过设立技术壁垒获得总福利的增进。

本文的研究对进行后危机时代中国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探讨具有现实意义。以往的研究认为,面对技术占优国家设立技术壁垒,技术相对较弱的国家只能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来被动应付。本文通过开放两国的模型,严格证明了对于技术不占优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对对方的技术壁垒并非无可奈何。只要己方的技术水平并不与对方差距很大,就可以同样利用技术壁垒或者其他技术限制手段,维护自己的贸易利益,增进自己的国家福利。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很有可能会遇到在技术不占优的背景下,与对方产生技术摩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积极应对,并且利用合理的技术限制手段,应该能够更好地维护我国的贸易利益。

注释:

①由于消费者能够消费更多产品和更高质量的产品带来的效用。

②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给予更高的关注。

③由于这是B国厂商预期的博弈,因此A国有可能选择高技术壁垒。

标签:;  ;  

技术不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设置技术壁垒是否合理:开放的两国模型_技术壁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