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SE 管理体系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具有科学性,环保性、安全性、健康性的管理理念,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目前,核电项目业主单位和总承包商已建立健全了较完善的 HSE 管理体系,但如何将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贯彻落实到现场各级承包商,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是当前 HSE 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业主单位和总承包商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文章就核电EPC模式下如何落实HSE岗位职责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电EPC模式;HSE岗位职责;落实
当前,国家核电项目建设普遍采用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加之核电项目建设本身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建筑结构和设备系统复杂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整个项目建设施工单位较多,施工队伍庞大,特殊危险作业频繁,安全风险巨大。这必然要求我们积极落实施工现场中 HSE 体系全面实施,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升安全施工意识、强化施工中的安全监测、目的是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全体员工安全与健康。
一、HSE 管理体系简介
Health、Safety、Environment 的 缩 写 是 HSE,分别指的是健康、安全、环境。HSE 管理模式在施工过程中将健康,安全,和环境三要素紧密结合,进而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称之为 HSE 管理体系。
二、目前EPC模式下落实HSE岗位职责中的问题
(一)组织机构的设置问题
目前核电工程总包的两级安全管理中的具体问题,一是未正确有效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职责”,机构设置未设定明确具体的职能;二是未充分发挥监理的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三是独立设置的专职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未正确执行其应有的管理要求;四是安全管理人员的水平不高。
(二)管理缺陷
(1)没有发挥承包商的安全管理监督职能,未充分共享其职责和权利。按工程的实际进展,不同区域及不同阶段的安全管理重点不同,所承担建设安装的承包商对于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配备也不相同。工程实际建造中,施工人员只接受本单位及总承包单位安全监督人员的管理,而对平行施工的兄弟单位的管理不理不睬,容易出现管理盲区。(2)对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工作情况的监督和考核不到位。安全监督人员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整改及监督效果不良,存在监督不到位现象,而对其考核仍然为优良,安全事件仍不断出现。(3)安全投入不到位。对于安全投入的落实原则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保证完成安全环保职责所需资源的有效提供,但在工程建设中并未落实。(4)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不到位。核电现场工程子项多,安全隐患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不断转变,而隐患排查并未采取灵活的措施。
(三)信息管理缺陷
存在不报或谎报安全事故信息等问题,或由于安全应急救援技术不到位,对事故救援不足,造成事件扩大化等问题。
三、核电EPC模式下有效落实HSE岗位职责的措施
(一)做好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针对第一级(厂级)安全教育,应该由工程总承包商编制统一的安全培训教材,现场各施工承包商根据各自承建的项目特点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培训教员需经过工程总承包商审查认可,并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能够将业主单位和工程总承包商 HSE 管理要求传达至具体施工人员层面。第二级(车间级)和第三级(班组级)由现场施工承包商组织实施,培训前应该编制针对性的培训教材,特别是班组级培训,应该结合现场具体作业特点和不同工种的施工要求,第二、三级培训教材应该经过施工承包商 HSE 负责人审查认可,工程总承包商根据施工承包商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监督,确保现场所有施工人员都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把安全生产和安全施工的观念放在第一位,促使现场作业的每一个人员的牢记于心,认真负责的把 HSE 管理制度贯彻到底,有效实施,将风险降至最低,将安全带入工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监督现场施工承包商建立健全 HSE 管理体系
针对现场施工承包商 HSE 体系和文件未覆盖到劳务分包队伍的问题,应要求施工承包商加强对劳务分包队伍的管理,一方面可以直接采用“借工”的形式,现场施工班组管理人员全部由自身人员担任,将劳务工队伍纳入到自身体系管理中;另一方面有条件采用劳务分包的管理模式,要求劳务分包商建立自己的程序文件和规章制度,所有程序文件和规章制度须经施工承包商审查认可,劳务分包商应配备有资质的 HSE 管理人员,并接受施工承包商和工程总承包商的监督检查。通过以上管理手段,确保施工承包商 HSE 体系能够贯彻到基层分包队伍,落实到具体施工人员层面。
(三)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要求工程总承包商对现场各承包商的安全生产投入情况进行规范管理,定期公示资金明细,并制定具体的安全投入标准,对安全投入不足的单位督促整改,并纳入到季度安全生产考核中。
(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1.日常安全检查
加强对施工场地的例行检查和抽查,认真的将各施工点的作业票证完整性和有效性落到实处。各班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是否按部就班,就施工场所的安全性能检查是否充分落实到位等。目的是纠正整改现场的违章作业,同时对施工承包商及作业人员的进行督促,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总而言之,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体系必不可少,促进现场施工积极生产,全面提升施工方的生产积极性。根据以上的方面,进而展示出了(施工承包商、总包商、业主)三方监督模式全部落实到位。
2.每周和月度联合检查
工程总承包商每周 / 月组织安全检查,业主和现场各承包商参与对项目的检测,一旦在检查中发现安全问题,项目工程的总承包商便可以下发安全隐患整修通知。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工程总承包商进行跟踪复查,实现隐患闭环管理。对检查过程中屡次出现的共性隐患和人员违章行为,依照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奖罚规定对责任单位进行了经济处罚,提升现场隐患排查的整改力度。另外,对现场比较好的做法和外单位良好实践应积极发展,促进现场施工方之间不断的比较、彼此竞争、共同进步,提升对施工现场的HSE 管理水平。
3.专项 HSE 检查
业主单位和总承包商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施工时在不同的施工地点和季节,全面的根据 HSE 管理条例进行检查,保障施工顺利开展。夏季开展现场施工用电专项监督和高温季节施工专项检查,穹顶吊装前开展吊装施工管理专项监督,节前组织联合专项检查等。通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能够更深层次发现施工承包商 HSE 体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合理有效的纠正措施,提升施工承包商 HSE 体系管理水平。
(五)建立健全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为促进安全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统是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的基本手段,以确保核电建安现场的安全管理有效运行。
(六)增强执行力
落实岗位责任制,关键要靠认真执行,子项负责人对于现场的检查。首先要做好对现场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次要做好最终整改状态的确认工作。
总之,施工方 HSE 管理体系建设属于多角度,全面化的一项任务。业主单位与承包商之间、工程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分包商之间促进彼此的交流,取长补短。同时,不断的吸收国内和国际本领域的 HSE管理发展方略和实施中的策略,积极发现自身不足,推广承包商 HSE 管理体系,共同努力提升核电项目建设HSE 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平春.CAP1400核电项目HSE预警管理系统建立的探讨[J].工业建筑,2014,44(S1)
[2]白瑞.HSE管理 国家核电发展的硬实力[J].现代职业安全,2013(01)
[3]蔡琳.世界首堆核电项目的HSE培训[J].建筑安全,2010,25(04)
论文作者:姜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承包商论文; 核电论文; 现场论文; 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总承包商论文; 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