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4331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脑血栓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也称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1]。脑血栓的形成是脑部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造成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血液黏稠度增加等情况,最终导致血管闭塞[2]。脑梗死比脑出血的致死率要低,但是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改善脑血栓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给予康复护理,以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本文作者结合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患者。对照组58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9.10 2.05)岁;左偏瘫31例,右偏瘫27例。观察组58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9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0.0 1.88)岁;左偏瘫33例,右偏瘫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等。
1.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即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进行。具体护理干预如下:
1.2.2.1肢体功能锻炼
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通常恢复初期协助患者进行坐、抬臂、抬头练习,待允许下床时辅助患者站立,锻炼患者的平衡能力。注意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应重视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坚持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时间和强度。
1.2.2.2被动与主动护理
患者卧床期间,给予被动锻炼,主要是指关节活动练习,并鼓励患者进行健肢辅助患肢活动,以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同时定时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的发生。
1.2.2.3吞咽功能护理
对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鼓励患者自己动手进食,注意应小口慢食,以减少呛咳的发生,避免呛咳引起的肺部感染。例如可将食物做成稠糊状流质食物,以利于患者进食。
1.2.2.4认知功能和语言障碍护理
急性脑血栓患者容易发生失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可从最基本的张口、伸缩舌头开始,以锻炼面部及口腔肌肉。同时可指导患者进行发音练习,从啊、咦等单音节开始,反复坚持练习,从而使患者进行简单的沟通。对于感觉性失语患者,应通过刺激耳朵来刺激患者的感觉。
1.2.2.5针刺干预
针刺是急性脑血栓康复护理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针灸特定的穴位,以促进机体自由基的清除,进一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有效减少脑梗死的面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1.3疗效评定标准
1.3.1护理效果:参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基本治愈(0-10分)、显效(11-20分)、有效(21-30分)、无效(31-40分)[3]。
1.3.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ahel 指数评定,40分以下基本生活需要帮助,40-60分部分生活需要帮助,60分以上生活基本可以自理[4]。
1.3.3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egl-Mevyer积分评定,I级为50分以下,II级为50-84分,III级为85-95分,IV级为96-99分[5]。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脑血栓患者病情较急,且非常凶险,通常会给患者留下后遗症,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和运动能力。所以,该护理干预时机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今后在临床应结合临床经验,不断完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为改善急性脑血栓患者预后效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兰. 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7(27):14-15.
[2]赵艳,梁渝,姚宏波,等. 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1):3244-3245.
[3]姚仙桃.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2014,9(6):56-57.
[4]赵伟,杨敏,郭春妮,等.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护士进修杂志,2015,24(3):276-277.
[5]江志琴.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4):3786-3787.
论文作者:郑中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患者论文; 脑血栓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能力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