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国环保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跨越式发展论文,事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自由贸易与可持续发展是WTO的主题
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发端于对经济与环境互相联动和渗透的理论认识,并在全球生态失衡、植被破坏、臭氧层扩大、酸雨频发的现实背景下得到了深化,并最终将环境问题正式纳入WTO规范的范畴,并根据马拉喀什部长会议的决定,在WTO内建立了专门的机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授权其协调与环境有关的贸易问题。从近年来不少贸易诉讼案例的实证分析来看,WTO多边体系中的环保措施,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加入WTO给中国环保带来的影响是多重的和不确定的
首先,在间接的层面上“入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如下一些:
1.在环保工作的法律环境上。为避免国内法与国际法相冲突,我国正在或已经对国内现行的,包括环境及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完善,国外一些成熟的环境法律框架和规则、标准也将被有选择地引进和内化。但是,由于法律具有其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风土人情、道德伦理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不同文化背景的法律制度的碰撞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过于强调国际化乃至于融入所谓的“法律全球化”的过程,一味套用国际上的环境法律原则和环境标准,也可能会有悖于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宗旨,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脱节,其结果反而是给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律体系带来消极的影响。
2.环保工作的经济环境上。由于WTO的适用前提是市场经济,因而我国将加快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两个根本性转变,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合理调节要素流动方向、结构和规模,防止稀缺的资源“异化”为环境污染。同时通过市场竞争的淘汰机制,改变我国工业化过程中高速度低效益、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减轻环境压力。这些对环保工作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但是,经济转型时期,在政府逐步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对资源的控制及对产业的垄断条件下,由于市场发育及信息的不完全性,加之环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因而易于形成市场失灵。在一些市场主体逐利动机趋动下,损害生态平衡及污染环境的“败德公害”可能会有所强化。另一方面,资源的配置半径扩大、效率提高,中国的实际GDP将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大规模的经济总量扩张,在边际成本递增规律的作用下,需要投放的土地、矿藏、水等要素将大大增加,可能导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扩大,形成新的环境压力。
3.在环保工作的金融环境上。加入WTO后,我们可以在统一的国际金融体系之下,充分利用金融全球化为环保提供的可贵的融资空间和机会,筹集更多的资金。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外资市场准入限制放宽的机会,引导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于环保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证券化趋势,到发达国家离岸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并通过国际信贷等渠道,扩大间接融资力度,解决环保投入不足的难题。但是,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风险全球化的过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现实表明,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能否规避金融风险,将国际游资成功引入到既具有基础产业特点、又具有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环保领域,也还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4.在环保工作的人文环境上。国门洞开后,“生态良知”、“环境优先”等新的环境思维将不径而走,形成对“人类沙文主义”等反自然观的冲击,保护环境将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自觉行动。有利于养成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活方式,创造“天人合一”的环境文化氛围。但是,国际上一些激进的环保主义者过于强调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将环保与发展对立起来,西方一些学者俱乐部甚至鼓吹经济“零增长”,这些思潮明显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与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完全相悖,可能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其次,在直接的环保层面上:
1.在环境管理方面。我国目前在环境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定量化等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技术装备的水平也较低,“入世”将为我国加强环境外交、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环境管理方法、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中国的企业面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将被迫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标志认证等提高到有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重新设计企业环保思路,若炼环保内功,为提高我国环境管理整体水平构筑良好的微观基础。但是,发达国家也有可能会利用国际经贸合作的名义,通过跨国公司经营、直接投资等渠道,向我国转移其比较优势衰减的传统产业,而国内一些地区和企业由于存在持续的投资饥渴及特有的速度偏好,可能会设法规避环境影响评价等预警机制,从国外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和产业,造成结构性污染,形成对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新的挑战。
2.在环保产业方面。“入世”将有利于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过去条快分割、封闭落后的产业发展格局,产品国际标准的推广和竞争引致的技术创新,将使中国环保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档次得到提高,市场容量的扩大也将有助于我国新兴的环境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在市场准入的限制逐步放宽的情况下,国际资本也可能会利用其资金、技术、管理、规模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竞争挤占我国环保产品及服务市场份额,并在保护知识产权措施影响下,阻止向我国转让清洁生产技术、污染防治技术及“三废”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从而阻碍我国新兴的环保产业的顺利发展,造成实质性损害。
三、以能动性克服不确定性 实现中国环保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要从国家环境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真研究中国加入WTO对全局可能造成的影响,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最大程度上扩大其正面效应,稀释负面效应,变压力为动力,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中国环境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首先,要强化宏观管理,开展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要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政府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把不符合WTO规则和市场经济规律、不应由政府审批的具体事务交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按市场规则去管理。同时,要增加环保工作的透明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序与范围,加强公众监督,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有效的制度优势和内敛的道德力量结合起来,形成一股不可克服的合力,确保中国环境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要加强国际环境合作,完善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要积极开展在WTO框架内的多边环境交流,建立和加强与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联系,通过加入多边谈判进程,参与国际贸易与环境博奕规则的制定。同时,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在WTO框架内加强协商对话,维护国家的环境安全,求得双赢或多赢。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体系和执法体系,利用法律手段和国际通行规则,加强贸易中的环境控制,以规范市场行为,克服市场失灵,确保竞争的公平有序,为“入世”后我国环境与贸易的良性互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三,加快国际化和市场化改革,促进环保产业的技术进步。要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环保过多地依赖政府行为的倾向,建立与国际化、市场化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市场主体多元化、行为独立化、决策分散化、价格市场化的进程,使环保企业在国际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以竞争求发展。当前首先要以环境污染治理集约化经营为突破口,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污染谁付费”,建立一批规模较大的污染处理设施运行专业公司;其次要推进环境成本内在化,其核心思想是把资源的生产、运输、使用、回收以及购买“排污权”的费用纳入成本,使国际投资和贸易向更均衡的方向发展。此外,要加强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跟踪国际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并借助“以市场换技术”等战略,引进、消化、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为我所用。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进传统工艺装备,调整产品结构,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实现技术优势产品化、产品优势商品化、商品优势效益化,提高环保产业的综合经济实力。
第四,建立坚实的金融平台,为保护环境提供金融支持。长期以来,资金匮缺一直是环保工作的瓶颈问题。国家政策规定,环保资金供给应有9个渠道(包括排污费、政府转移支付等),但实践中没能完全到位。“九五”期间全国环保投资仅占同期GDP的1%,而且国际资金支持只占环保总投入的4%左右,与金融全球化的格局很不相符。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21世纪议程》,发达国家承诺每年拿出GNP0.7%的资金,即每年约1250亿美元,援助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因此,要在WTO框架内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为保护环境融通资金:一是利用资本市场证券化趋势,通过买壳上市、借壳上市等方式,到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对那些规模较小,暂不符合主板市场上市条件的公司,可通过美国纳斯达克、香港创业板等二板市场上市融资。二是要发挥国际信贷市场的作用,争取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政府间贷款及国际银行组合贷款。三是要争取蒙特利尔多边基金及全球环境基金等机构的专项资助。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绿色产业,建立坚实的金融平台,支持环保事业的发展。
第五,要实施以人为本战略,推进环保社会化进程。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在环保国际博奕中的决定性作用。要致力于研究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才培养和训练方式,增强员工对环保事业的归属感、成就感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造就令人心情舒畅的、有助于激发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同时,要认真研究西方国家绿色消费潮流的趋势和规律,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推进环保社会化进程。要加强组织协调,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包括新闻媒介、群众团体以及社区街道居委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宣传攻势,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为环保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