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在类风湿关节炎评估中的肌骨超声运用策略。方法:在我院治疗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100例膝盖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选作研究组,和100名健康受试者被随机选中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同时进行肌骨超声检查,并将两组肌骨超声检查结 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研究组的膝关节滑膜厚度和关节积液深度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P <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软骨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肌肉骨骼超声可以用于诊断和尽早评估关节病变,以便提供用于临床治疗有效的基础上,使患者能尽快,这是值得推广的接收处理和申请。
关键词:肌骨超声;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评估;应用效果
引言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的疾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根本办法。在国内外图像的参考标准和国外的选择仍有争议,使用肌肉骨骼超声(MSUS)已成为RA疾病活动,能够对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治疗RA的监测评价有着早期的诊断,并提供新的重要方法。本文将探讨在类风湿关节炎评估中的肌骨超声运用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在我院治疗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100例膝盖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选作研究组,和100名健康受试者被随机选中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45例、55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为(50.0±3.2)岁;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检查者分别为40例、60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为(50.5±3.1)岁。组间基本资料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已于两组同时进行肌肉骨骼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模号为EPIQ-5),使用多普勒超声波诊断装置。线阵列探头频率为5-12 MHz,而条件是选择骨骼,肌肉和低血流量。对两组患者双侧膝关节进行横切和纵切扫描检查,对检查者关节滑膜厚度、积液厚度、软骨厚度、关节腔和肌腱周围积液、滑膜增生情况及滑膜内血流信号进行观察,滑膜增生判定标准:膜厚度≥2mm。
1.3 统计方法
以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组间资料计量以( ±s)和(n,%)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差异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者关节滑膜厚度、积液厚度、软骨厚度对比
结果表明,该研究组的膝关节滑膜厚度和关节积液深度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P <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软骨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肌肉骨骼超声的结果
经研究,结果表明,滑膜增生速率,膝关节积液的发病率和在研究组中的血流信号的发生率分别为69.0%,67.5%,和63.0%;关节腔内不存在积液及滑膜厚度增生现象,骨表面低回声带内未见血流信号,两组结果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图2。
图1关节滑膜厚度增厚,厚度达到2.3mm
图2 滑膜下方关节腔内存在液性暗区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结缔组织的一种常见炎性疾病,并且被分类为慢性或急性,主要的肌肉疼痛,咽喉和红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学是难以定义,超过95%,其中涉及到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感冒和潮湿的可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下肢受累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膝关节。关节肌骨超声是从西方引进的新型技术,具有简单直接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功能,在临床上能够对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有诊断和评价的疗效,大型医院风湿科得到了广泛应用,能代替核磁共振设备的使用。肌骨超声现阶段主要用于诊治(1)外伤和日常生活运动所导致的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损伤与疾病。(2)免疫风湿性疾病,如本文类风性关节炎,常见的痛风,关节性病变。(3)四肢软组织肿瘤性病变。(4)部分骨肿瘤病变。(5)骨肿瘤术后康复期的监控。(6)神经性病变,可以说肌骨超声运用到了各个领域的发展。肌骨超声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没有创伤,无辐射,可短期随时做检查,对风湿骨病患者及时评估其病情变化,对于老人、儿童孕妇均是首选,而且做超声诊断的体位无限制,对行动不便的病人也无过高的要求,检查不压抑,检查期间医患双方可以对病情做简单的了解,病人当场就知道患病的情况和内容,从而使患者更清晰知道病因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最主要的肌骨超声能识别早期关节腔的积液和滑膜增生等炎症的发生,肌骨超声能敏感地发现关节面的侵蚀和破坏还能快速地发现痛风患处的存在,甚至还能判断的肌腱炎、滑囊炎、腱鞘炎、皮肤软组织和肌肉的肿胀等疾病,从而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各种关节炎。肌骨超声能帮助医生诊断患者治疗后的情况,做到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根据病人自身状况调整治疗方案,做到真正的个性化治疗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过治疗能够做到没有任何关节肿胀和疼痛的感觉,但是并不表示自身康复,通过肌骨超声能发现后期症状,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改变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做到缓解症状与防止病情发展的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引起关节疼痛而且容易引发疲劳,应对疼痛和疲惫。患者需要多休息,减少过度运动。运动量取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可以通过平躺15分钟,每日数次休息你的关节。维护活动和休息之间的平衡。它也可以提高通过热疗关节疼痛和关节僵硬。无论什么季节,睡眠时注意保暖,减少对平日关节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陈伟,逯卓卉,韦登明等.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征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6):1519-1521.
[2]李培培,邰宇,黄传兵等.美洛昔康片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2):2023-2026.
[3]明荷,谢寒,艾坤等.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1):2719-2721.
[4]俞红五,朱艳,潘喻珍等.艾灸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J].中国针灸,2016,36(1):17-20.
[5]张栋,王庆甫,石鑫超等.膝骨关节炎肌骨超声与X线片表现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骨伤,2016,29(5):429-433.
论文作者:燕志恒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肌骨论文; 关节论文; 超声论文; 关节炎论文; 厚度论文; 患者论文; 类风湿论文; 《大众医学》2018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