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认识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潜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险业论文,潜力论文,客观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其具体表现是,保险市场的总体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保险市场主体增多,并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保险法》为核心的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保险法制和监管力度得到了加强;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我们在为已有的成绩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保险业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在保险理论和实践界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只有澄清这些认识,才能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一、正确认识我国保险市场的潜力
我国保险市场的潜力巨大,这一点有目共睹,勿庸置疑。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00年,我国保险业年收入将达到2000~2500亿元(人民币,下同),这一预测结果得到了国内保险界的广泛认可,而且国内有关专家认为这一估计还过于保守,可能达到2600~4200亿元,人们对寿险市场的潜力尤为乐观。但笔者认为,目前国际、国内保险理论及实践界对于我国保险市场的潜力的估计未免太过于乐观,甚至有些不切实际。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乐观派的理论依据:
1.我国目前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都很低。1995年,我国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险深度)为1.07%,人均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为4.8美元。而发达国家保险深度为5—6%, 即使是中等发达国家一般也在4%左右,保险密度超过2000美元,因而,理论界普遍认为,几年之后,即使我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保险费收入也能达到2000亿元。
不可否认,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通常被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险业发展水平及保险市场的潜力。但在象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人们生活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因为客观科学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应将可保因素或不可保因素考虑进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险深度是该国家或地区的保险费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但这里有一个基本问题没有考虑进去,就是人们必须首先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否则,根本谈不上买保险。所以,保险深度没有反映人们的基本生活费用这一重要因素;而保险密度是保险费总收入同国民总人数之比,而这里的国民总人数包括贫、富、老、幼全体公民。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来源都无法保障,谈何保险?因而,保险密度并没将贫困线以下的根本不可能参加保险的人考虑进去。实际上,同发达国家相比,一个刚刚起步的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再加上受体制、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保因素居多。所以,我们在几年内要达到发达国家的5—6%的保险深度不是很现实的。
2.我国的人口资源丰富。我国拥有12亿多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 /5,到2000年,可达13亿,有人乐观地估计,到那时, 如人均寿险收入80元,则全国寿险收入不下1000亿元。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十几亿的人口资源,其一,有近10亿农民,他们无论是从保险的观念、意识,还是从生活水平上看,让他们成为推动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生力军绝不是几朝几夕就能成为现实的;其二,城市人口中,由于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职工生老病死有国家保障,且都属工薪阶层,很难让他们额外为自己买保险;而企业职工,按照目前的平均工资水平,扣除占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的企业职工养老统筹保险支出,还有多少余额可支付保险费呢?尤其是目前的国有企业的职工,不少企业由于经济效益不佳,亏损问题相当严重。1996年我国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1/4亏损,其中,国有企业亏损面达43.7%,致使相当数量的职工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保险也提不到议事日程;而且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到下个世纪将达到20%以上,然而,寿险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尚未进入老年的人群。所以,从人口资源的结构上看,我国保险市场的潜力并不容乐观。
3.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人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国民经济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到21 世纪初仍有望保持9%~10%的增长速度,而保险业的增长速度将远远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可达30%~40%。的确,近年来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增长率一直在9%左右,而今后这种增长速度也不会减慢, 但过快的增长速度还受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底子薄、基数小、实力弱;另一方面,还受通货膨胀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浮夸风”的影响,有一些虚假的因素。而我国保险业从1980年到1995年,保险业务收入的年均递增率达32%。但这种高速度带有强烈的恢复性质,是长期抑制的保险需求骤然释放和经济增长共同推进的;另外,“泡沫保险”的因素也不可排除,有些公司为了获得必需的保险费收入指标,扩大市场份额,开展冠以“保险”名义的高利率储蓄性质的业务,更有甚者,有些公司经营的储金业务成为个别企业逃避税赋或者将生产基金转化为消费基金的“洗钱”手段。如果将这种危害金融秩序的“泡沫保险费”扣除掉的话,我国目前的保险费年递增率应该不会超过20%。这样的话,又应如何认识我国保险市场的潜力呢?
4.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4万亿。有人推测,如将其中的5%~10%用于买保险,则可看出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真正进入小康水平的家庭并不多见,这一点从恩格尔系数,即居民收入中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中便可见一斑,我国的这一比率在50%以上。当一个国家的居民收入一半以上都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时,又怎么可能有多余的钱去买保险呢?至于4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 一方面由于贫富差距拉大,首先富裕起来的数千万人占有存款的相当比例;另一方面,由于银行间的竞争加剧,而我国金融市场又不发达,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狭窄,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靠吸收存款。所以,“吸储”成为各家银行生存的支柱,政绩的标志。在切身利益的驱动下,银行员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弄虚作假的情况时有发生,或转对公存款为储蓄存款,或一笔存款多次转入转出,一女多嫁。利用银行结帐时间不同,结帐前转入,结帐后转出等等。尽管近年来人民银行对此现象三令五申禁止,但屡禁不止。在这种情况下,有谁估计得出储蓄存款中的虚假成份会有多少呢?
二、正确认识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数量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用保险公司数量的多寡来判断一个国家保险市场的发达程度。人们经常将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数量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美国有5000多家保险公司,而弹丸之地的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有200多家。的确,垄断不能带来活跃繁荣, 但应根据市场的实际状况来看待市场主体的多少。事实上,从我国目前的体制及经济发展水平、监管能力等诸多方面看,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本没有可比性。美国是市场机制非常健全的国家,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也不采取分支公司制,而是采取持股制和资本重组的方式建立起多级法人的母公司、子公司和孙公司。由于以法人为单位统计公司数量,因而数量众多。我国则是实行分支公司制,只以总公司为单位来统计公司数量。如果我们将在全国范围经营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各个分支机构作为独立实体统计的话,我国保险市场的主体数量是相当惊人的。1995年底,全国商业保险分支机构达6500多个,实际上,各分支机构即使是同属一家总公司的分支机构之间的竞争同样是紧张激烈的。而香港特别行政区不但是亚洲金融中心,而且是世界上位于前列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具有健全的法律,成熟的市场,丰富的人才资源,而且香港是一个低税赋的自由港,因而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的保险公司前往。这就同世界上悬挂巴拿马旗的船只最多的道理一样。所以,应正确认识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数量。
三、正确认识保险市场开放与其它行业开放的区别
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引进外资数目的多少甚至曾经是衡量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今,跨国公司进军我国市场已蔚然成风。巨额外国资本的注入使我国连续三年稳坐世界各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第二把交椅”,各地为吸引外资,“让市场、让股权、让利益”,引进外资变成了各级政府竞争性的“优惠政策大战”。过度的优惠政策竞争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成本和扭曲效应,优惠政策效用递减,肥水外流,让外国公司坐收渔利。不仅变相岐视国内企业,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刺激了“假合资”企业的衍生,缩短了“三资”企业的生命周期,外商在我国享受的“超国民待遇”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尤其是在汽车、家电、洗涤用品、饮料等行业对民族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目前,有些问题又在保险市场开放中再现,应给予充分重视。保险市场的开放同资源开发型和劳动成本导向型的外国直接投资不同。保险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带有明显的“市场导向型”的特征,即外国保险公司投资于中国,主要在于潜力较大、发展落后的国内保险市场的吸引,而非经营成本低廉。况且保险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属服务性行业,也是国家限制开放的领域。从这个角度看,本不应该对外资保险公司实行优惠政策,予以超国民待遇,而我国目前不但给外资保险公司“三减两免”的优惠政策,而且所得税税率只有15%。而内资保险公司不但不享有优惠政策,所得税税率也远远高于外资公司。1995年之前,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一直为55%,现内资公司统一为33%,但仍然是外资公司的两倍多。在资金运用上,内资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受到种种限制,只能用于银行存款、购买国债及金融债券。而外资公司却可以投资股票、房地产及发放贷款等,不平等的竞争条件使本来就在资金实力、管理经验及技术、人才等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外资公司如虎添翼。他们在保险营销中以高额代理费吸引国内保险人才,以低于国内公司的费率吸引客户。对民族保险业形成威胁。据报道,最早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友邦公司在上海寿险市场的占有率已达45%。1995年在上海各家寿险公司新销售的77万张个人寿险保单中,仅友邦公司就占有70万张,占有率高达91%,使本应受到保护的民族保险公司处于不利的地位。当然,我们不应该害怕外国公司抢占市场,市场本来就是抢来的,天下没有不抢就占领的市场,真正可怕的是外资公司会垄断我国市场。
标签:保险市场论文;